在未來幾個月,如果你不想跟投資人,小夥伴,男朋友,或者年輕同事,產生令人尷尬的代溝,不想看到滿屏的「吃雞」而一頭霧水,那這篇文章絕對能讓你成為半個「老司機」,因為它不僅是科普。
本來想借騰訊在「吃雞」遊戲上的遲緩反應,寫篇文章懟一下鵝廠的騎牆作派和麻花疼的政治「覺醒」,沒想到騰訊昨天突然宣布也要發布「吃雞」手遊。這臉打的真疼。
久等了,11月8日見
文章都寫了一半了,捨不得作廢,忽然發現很多同志居然不知道「吃雞」是什麼東西,索性就改成科普文章吧。我這小號就是這麼隨性。
為了體現這篇科普的價值,讓你感覺值得一讀,我們先看看「吃雞」到底有多火。
「吃雞」遊戲的原版是電腦網路遊戲《絕地求生》。遊戲發售於Steam平臺,已經連續33周銷量奪冠,全球總銷量達1800萬份,按國內98元/份的售價粗算,銷售額已達17.6億,同時在線人數比Dota2和CS的總和還要多。而這,居然還是一個bug百出的測試版遊戲,在沒有中國伺服器的情況下,創造的成績。
所有國內遊戲巨頭都在搶奪這個熱點,手機遊戲市場的競爭更是白熱化。蘋果遊戲排行榜一度被大量山寨吃雞遊戲長期霸榜,嚴重擾亂市場,把蘋果官方急的將其全部下架。就在這周,各家大廠的正規吃雞手遊一一上線,果不出所料,看看最新的遊戲排行榜:
除了眾所周知的《王者榮耀》,其他三個全是「吃雞「遊戲,分別來自網易,小米和網易。對,你沒看錯,兩個網易,網易為了蹭上這個熱點也是拼了。這就和當年騰訊扶持微信的路數一樣,同時讓兩三個團隊獨立研發參與競爭,活下來一個就夠了。
騰訊的吃雞手遊下周也要來了,肯定又是現象級產品。在這個時代,不論是不是從事投資行業,不落伍都很重要的。現在正是預熱期,普及知識時間剛剛好。
「吃雞」最早指的是韓國遊戲開發商「藍洞」開發的大逃殺類網遊《絕地求生》。遊戲的玩法很簡單,每局遊戲有100名玩家被空投到一個小島的各個角落,開始所有人都一無所有,利用島上的武器與道具,互相攻擊,最終只有一人存活,獲得勝利,即「吃雞」。
這種求生玩法就叫「大逃殺」,後來泛指一切類似玩法的遊戲。
「大逃殺」的名字和模式都源於日本小說和電影《大逃殺》。
以下是豆瓣電影的劇情介紹:
為了培養出忠實效忠於成人、在逆境中堅忍不拔的青少年一代,日本政府出臺《BR》法案。每年都從全國學校隨機抽出一個班級的同學,前往荒島進行生存極限挑戰——老師發給學生地圖、糧食和各式武器,令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存活下來的最後一個,才能離開荒島。接下來,殘酷的遊戲規則和令人絕望的生存條件,使班級裡的年輕人開始了相互殺戮。善良或者兇殘,主動出擊或者被動防守,同學們開始了各自的計劃,人性的醜惡在血腥的死亡中暴露無遺。
大逃殺的遊戲在荒島上壯烈上演。究竟學生們的宿命如何,誰才是最後的存活者。
小說比電影的層次更高,刻畫更深刻,豆瓣評分8.5。有時候還真不得不佩服島國人的精神世界。
「吃雞」則源於另一部電影《決勝21點》。在當年的拉斯維加斯,每個賭場都標配價值1.79美元的雞肉飯,而當時標準賭局勝利的戰利品是2美元,恰好夠吃一頓雞肉飯。「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er」就成為賭徒們祈求好手氣的口頭禪。
《絕地求生》中引用了這個梗,英文版遊戲的最終獲勝者會看到」Winner winner,chicken diner!」的字樣,中文版看到的就是「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從此,「吃雞」就成了這一類遊戲的代名詞。
《絕地求生》目前在Steam平臺運營,但是該平臺在國內運行問題多多,遊戲卡頓,作弊器橫行,因此引進一個中國代理運營是每個吃雞玩家的夢想。這更是每一個中國遊戲運營商的夢想,這真是躺著掙錢的機會啊。
然而,因為「薩德」事件引發的「限韓令「,導致自今年3月份以來,沒有一款韓國遊戲能進入中國市場。而《絕對求生》恰恰就是一款韓國遊戲,真是造化弄人。
不知國內遊戲老大騰訊有何神通,不顧限韓令,拿著錢袋子對藍洞使勁拋媚眼。可惜藍洞方面拒絕售出自己的股份,騰訊只好曲線救國,勾搭其他風投股東,最終耗資4億元拿到5%的股份。
騰訊要代理大逃殺這事鬧的沸沸揚揚,騰訊自己也煽風點火,生怕代理權落入他家。
但是真要想賺到這筆錢,談何容易。遊戲的火熱引起了領導的注意。廣電總局對大逃殺類遊戲明確表達否定態度,這篇報導至今掛在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官網最顯眼的位置。補充一下,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隸屬於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而該協會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音像與數字出版行業組織,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主辦。
But so what啊?現狀就是,大逃殺類手遊紛紛上線,各家都玩命似的宣傳,生怕廣電總局不知道。把噴血改成綠色應該算是對廣電最大的敬意了。
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慣病,野蠻生長,為非作歹,先佔市場份額,再談政治正確。畢竟市場那麼熱,機會那麼稍縱即逝,你不玩命,就只能等著over了。
我覺得監管不會是阻擋遊戲發展的最大因素。遊戲本身的可玩性更值得擔憂。
《王者榮耀》的火熱,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虛擬搖杆的良好體驗,使手機端操作感覺能無限接近電腦端。而大逃殺類遊戲,屬於自由槍戰遊戲,在手機端至今沒有一個完美的操作性解決方案,遊戲體驗遠遠遜色於電腦端。單從體驗上看,這也許不會是下一個《王者榮耀》。
那各家為何還這麼積極?網際網路投資行業有句話叫「大到不能錯過「,意思是很多時候,新的市場就在那兒,你可能知道它有什麼問題,但你往往無法預知它有多大潛力,多少附加效應,因此不可錯過。
作為一個科普貼,講到這個層面上,我覺得也算盡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