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肖澤勤的引種心得
第一次走出國門拜訪歐美各國名家名舍至今已十年有餘。回想這過去十年,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歷歷在目。儘管伴隨著痛苦和疲憊,但對勝利的渴望和不倦追求,使我義無反顧!從無到有,從失敗到成功,一切都源於一個正確的「引種理念」。有感於很多人在「引種」方面的失敗,我敞開心扉,把本人引種方面的經驗和心得毫無保留的呈現給各位鴿友。
首先,每一位鴿友在引種時必須明確:「我需要什麼類型的種鴿?」及「我對它們的需求是什麼?」
追索中國近代賽鴿歷史,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早期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前輩李梅齡先生,王福源先生等愛鴿人士直接從歐美重金引種、參賽,與當時名噪一時的洋人一爭高下,為國人爭光。中期,從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鴿界主要傳承了早期前輩們引進之鴿種,在此基礎上繁衍後代,放棄三、五百公裡中短程速度賽,以長程和超遠程的「歸巢」作為最高榮譽,「國血」成為了這一時期的代表性產物。後期,也就是自九十年代至今,中國信鴿協會加入了國際鴿聯,中國大陸從歐美等諸多賽鴿強國導入了大量優秀種、賽鴿群體,同時也引進了歐美各國先進的賽制和管理經驗。比賽以中、短程、當日歸返速度賽為主軸,幼鴿獎金賽為焦點,長程賽事為輔助的戰略思想,真正的做到了與國際接軌!
我們身處當前如此優越的賽鴿大氣候是幸運的,壓力也是巨大的。緊跟主流是每一位有志鴿友的不二選擇。「打什麼仗,用什麼兵器」也是辯證法和相對論的有機結合。「速度快、成熟早,智商高,全距離,穩定性和適應俱佳」的鴿系,成為廣大鴿友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南北差異巨大,對鴿系的要求也存在著差異。例如:在我國北方地區,地形平坦,一馬平川,秋賽多位晴天、順風、高分速,因此以速度見長的鴿系優勢明顯。而在我國南方江淮及西南內陸地區,險山惡水,地形複雜,氣候變化莫測,賽鴿的適應性則成為第一要素,在此基礎上,在追求速度這才是成功的法門。
每位鴿友必須明白:只有適合自己所處賽地的氣候、地形、賽程和賽制等諸多客觀條件的鴿系才是上佳只選。在理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框架後,鴿友還應該以具體操作中去掌握更多的感性認識。這些認識的唯一來源就是鴿子本身。作為一名熱衷與比賽的鴿友,你不僅要對自己的愛鴿了如指掌,更應該對其它鴿友特別是一些「常勝」鴿友的鴿子加以了解,多思考、多觀察、多上手、多比較,這樣你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一手資料。本人正是由於幼年與鴿為伍,儘管時值推崇長距離國血之際,但承蒙諸多前輩提攜、厚愛、使我有機會目睹、上手了當時眾多的好鴿、銘鴿。在此後的引種過程中,這些經驗和記憶對我的幫助可謂舉足輕重,特別是在95年初初次接觸美國蘇維先生的「貝克詹森」鴿系後,使我產生了「似曾相識」的強烈感覺,最終使自己有了「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從而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鴿友在明確了引種方向之後,緊接著就將進入最關鍵的具體引種過程。在當今這個資訊時代,媒體、廣告無孔不入,其中不乏真實,可信的宣傳、報導及很有價值的推崇,但也夾雜了不少負面、虛假、不實的內容,只要捨得花錢,敢於投入,「醜小鴨」一夜之間可以變成「金鳳凰」。所以鴿友必須時刻冷靜地面對這一切,不為虛假、不實之詞所迷惑,去偽存真,把握自己,把握機會,同時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了評估:
首先,鴿友必須對被選擇的鴿系家族特徵進行完全徹底的解讀,其中包括種鴿來源,適合賽程,最佳發揮年齡,外形特徵,遺傳能力,入賞分速及比賽水準等等。了解種鴿來源,我們就可以對該鴿主人賞鴿的個性和共性進行分析,得出該鴿系是否具有家族性,或是由多系雜交參賽的結論。從而更深入了解該鴿系的遺傳能力之強弱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由於國內大部分鴿友來自工薪階層,經濟上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象我國臺灣地區鴿友和極少經濟實力雄厚的鴿友那樣,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更大的投入來網羅一些國外大賽冠軍或「黃金配對」。同時,國內比賽的獎金額度也從另一方面決定了一般鴿友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在引種方面孤注一擲。因此廣大鴿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鴿系。在種鴿穩定的遺傳能力方面嚴格把關,來提升自身群體的水平,三年、五年甚至更長遠地去發揮,從而真正做到「一朝引種,數代發揮」。
另外,對被選擇鴿系的外在體型特徵、適應賽程、入賞年齡。入賞分速、比賽水準等指標,則必須依靠鴿友平日經驗的積累和掌握的具體數據來作出判斷,讀出正確的結論。
接下來,另一個重點是,作為需要引種的鴿友必須對被選對象鴿系的「入賞概率」作出嚴格的考量,因為就任何一羽參賽鴿而言,參賽次數越多,入賞概率越高,而對任何鴿舍而言,參賽羽數和獲勝概率是成正比的。
在國外,「參賽數年,名落孫山,一朝奪冠,名揚四海」的大銘鴿不在少數,如果把此類種鴿作育下代,投入當今國內幼鴿特比環賽事,想必相距甚遠,入賞獲勝的可能性毫無把握。又比如:在比利時,有些聰明的鴿友,他們三、五人形成團隊,在包括「巴塞隆納」 等一些重大賽事中全面出擊,一次投入二、三百羽甚至更多的賽鴿來拼搶國際冠軍和國家賽冠軍,然後進行大肆宣傳來達到傾銷盈利的目的,這種作法,從規則上來講無可厚非,但就過程而言,就算這二、三百羽參賽鴿中卻有百分百的超級鴿,但鴿主本身肯定沒有能力來預判和選擇它們,否則也沒有必要如此興師動眾,更何況這二、三百羽參賽鴿來自一個更為龐大的「原始團隊」。
因此,作為鴿友切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盲目推崇「冠軍主義」,必須關注整體、綜合考量,看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鴿舍面積、羽數、財力和精力)是無法承受這樣龐大的投入的。「鴿海戰術「不可取。
還有一種現象也值得關注,當今國際鴿壇的一些人士針對「幼鴿獎金賽事火爆「的現狀,每年大量作出幼鴿,數量有數百羽之巨,四處參賽,」報喜不報憂「,一旦有所斬獲,廣告鋪天蓋地。儘管參賽費用遠遠超出獎金回饋,但只把損失全作廣告費用,一筆帶過,使引種鴿友誤入歧途,作出錯誤選擇。
就目前國內鴿壇現狀而言,鴿友每年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購買種類繁多的特比環,一年中重大獎金賽事又多集中於此。普通鴿友無論財力、物力、人力都無法兼顧如此眾多賽事,只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限地作出賽鴿參與比賽。因此在種鴿的質量,特別是入賞概率方面一定要嚴格把關,在客觀條件有限的基礎上做到「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第三點想談的也是對鴿友引種成敗影響最直接的鴿系「適應性」。任何一位鴿友,包括養鴿大師,他所參賽地區的氣候地形,賽制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這就決定了他們的發揮,入賞都產生於一個特定的外部環境,一旦他們的種鴿被來自不同地區的鴿友所選擇,這時外部條件包括地理位置、氣候、地形等等都將發生變化,因此,鴿系對外部的適應能力受到考驗。有些品系,它可以發揮如初,為新主人摘金奪銀。而另一些則無所作為,成績一落千丈。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鴿友可以參考該鴿系先前已輸出種鴿在不同地區的發揮狀況,同時在引種之後,儘量用「同系」直接作出子代參賽,不到萬不得已,切莫用兩路鴿主都屬陌生的新鴿系進行交配參賽。因為這樣的結果,誰是誰非,誰對誰錯,鴿主無法說出其所以然,使自己進退兩難,所以只有使用「同系」種鴿來作出幼鴿參賽所獲得的結果才能對該系作出一個全面、準確的結論。或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對方為自己作出幼鴿投入比賽,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試種。多年前,自己正是運用了這樣的作育方式從多路鴿系中篩選出了「貝克詹森」和「桑傑士」作為鴿舍主血,並成功投入比賽。希望這一點為廣大鴿友有所借鑑。
種鴿適應性也體現在和其它品種系鴿的雜交育種方面。「萬能的金鑰匙」是每一位鴿友的夢寐以求。詹森兄弟的傑作造就了總多當今鴿界炙手可熱的「鴿壇霸主」但並非每個鴿友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幫助。當鴿友獲得一路新種鴿的同時,最想了解的就是該鴿系能否被自己原有的鴿系所接納,從而提升賽績。這時,鴿友應該把自身鴿舍最優秀的種鴿同新入種鴿進行交配,對照、比較他們子代的發揮情況,來作為引種成敗的衡量標準,這才不失為上選之策。
最後想說的可能也是大部分鴿友所忽略的,那就是鴿系對不同鴿主的適應性。在鴿友中我們經常的可以聽到這樣的議論:「某某的鴿子在自己的鴿棚裡確實飛得好,可是一旦到別人手上就『不靈光』了,連歸巢都成了問題。
「就這一現象,在同品系的前提下,我們假設鴿主的誠心沒有任何問題,並排除一切客觀條件的變化,那麼造成類似的結果,唯一解釋就是:新舊鴿主的訓養水準有高低,投入程度有深淺。同一鴿系對不同鴿主的訓養存在不同的「適應性」問題,並直接以賽績來反映。想必有心的鴿友一定記得,數年前來自國外的一路名系紅遍九洲大地,鴿主在本國數千羽的大賽中屢屢勝出,奇蹟般地幾乎包攬比賽前十位,憑藉如此驕人的賽績,得以在當地及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大量出售種、賽鴿,可謂名利雙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不管在鴿主本國以及其它一些國家,鴿友已經很少再關注這一鴿系,因為這些被鴿友引進的種鴿並沒有像鴿友想像中的那樣出色,有的甚至令人大跌眼鏡。究其原因,原來這位鴿主他不僅對自己本身使翔多年的鴿系了如指掌,每天更是花上十幾個小時與鴿子為伍,同時又身處眾多業餘鴿友的包圍之中,獲得如此成績完全可以理解。一旦這些種鴿去了別的鴿舍,而新鴿主又無法給予他們如此無微不至的呵護、恰到好處的訓養和每天長時間的投入,那麼成績滑坡甚至」鴿財兩空「是不難想像的。
事實告訴我們:「好賽鴿≠好種鴿」、「賽鴿大師≠育種大師」,好的賽績來自於鴿系的品質與鴿主的訓養的完美結合。品質和訓養,兩者相對獨立但又相鋪相成,缺一不可。廣大鴿友在決定「引種」取捨之際要充分明白自己所短,他人所長,必須承認「強驢也能勝病馬」的不爭事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補我所缺」、「引我所需、有引即勝」,充分提升自我並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僅為本人多年來在選種、引種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和養鴿感悟所在。無法面面俱到、包羅萬象,只求能為鴿界同仁送上些許參考建議。無邊鴿海,除了面對我們的鴿子,沒有真正的老師,只有永遠的學生。請各位牢記一點:花一天的時間就可以開始養鴿;但是要學會養鴿,花一輩子的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
當代中國鴿友,無論你是大名鼎鼎,還是無名小卒都應該具有謙虛好學、不斷提高、超越自我的正確心態,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鴿壇正以勃勃生機和無限潛力成為全世界鴿友關注的焦點,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賽鴿強國的趨勢不可阻擋!在這挑戰與超越並存的光輝歲月中,把握自己,把握將來,相信未來鴿界的領軍任務非你莫屬!
長按二維碼,關注飛賽網,獲取更多賽鴿資訊
www.feisaiwang.com
《飛賽網》為廣大信鴿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宣傳平臺,歡迎廣大信鴿愛好者註冊鴿舍銘鴿展廳、俱樂部網站網頁(在2020年1月1日之前,註冊的普通鴿舍展廳、普通俱樂部網站免年費,飛賽網新增 銘鴿展售 、賽事直播、賽線查詢功能)。掃二維碼輕鬆關注《飛賽網》公眾號,具體註冊流程請訪問《飛賽網》信息指南。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