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大賽事上,德國鴿友獲得獎項眾多,受到了世界上各方鴿友的關注。我們大家都知道,德國作為歐洲的經濟強國,是世界經濟的前五強,而相對於賽鴿運動而言,德國的賽鴿歷史雖然也有一段時間,但是一直以來都和比利時、荷蘭等傳統強國有著一定的差距,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的德國賽鴿在中距離的比賽上處於劣勢。那是什麼原因讓德國的鴿友,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在本來處於劣勢的比賽距離上變成優勢了呢?我想這和德國鴿友的引種觀念是密不可分的。
引種觀念頭一點:錢不夠先存錢,然後再去買。假設在一位世界有名的育種家的鴿舍裡,一位德國鴿友去購買鴿子,育種家拿出3隻鴿子,頭一隻售價為10、000歐元,第 二隻價位為8、000歐元,第三隻價位為6、000歐元,此時的德國鴿友身上只有8、000歐元,如果要買頭一隻,因為錢不夠,育種名家不會賣,所以買不到頭一隻;如果買第 二隻,錢正好,但是這一隻鴿子,育種名家不送小鴿子;但要是買第三隻鴿子,不但可以省下2、000歐元,而且育種名家還會再送一隻幼鴿。如果是我們一般的鴿友,我們會選那一隻。我相信大部分的鴿友會選擇買第三隻。
理由如下:
第 一、 6、000歐元買到的是兩隻原環名鴿,平均一隻鴿子的價位為3、000歐元,這樣可以降低平均的售價;
第 二、 可以至大限度地省下引種資金投入。因為這三隻鴿子都出自一位育種名家之手,如果買的是頭一隻,一隻的價位就比現在的3隻還要多,這很不合算。
這可能是我們一般的鴿友的思維方式吧。但是這位德國的鴿友會怎麼做呢?他一隻都不會買,會回家存錢,等來年的時候自己的現金足夠買頭一隻鴿子的時候再來。
第 一、 三隻鴿子,都出自一位育種名家之手,但價位卻不同,這其中一定是品質不同,雖然身上的錢足夠買到第 二隻,但是因為頭一隻比它貴2、000歐元,說明頭一隻鴿子的品質一定比第 二隻要好,所以第 二隻鴿子的品質和頭一隻鴿子一定存在著差距;
第 二、 雖然第三隻鴿子售價便宜,而且還會送一隻幼鴿。但是如果第三隻鴿子足夠出眾,那它的售價一定是至貴的,這就說明第三隻鴿子的品質一定不如頭一隻鴿子。同樣,如果那一隻幼鴿的品質上佳,價位也一定不菲,更不會隨鴿贈送;
引種觀念第 二點:同等系列,售價不同,買售價至貴的。在大家都看完頭一點之後,我想第 二點大家就很容易接受這個觀點。因為都出自一位育種名家之手,這就說明,三隻鴿子的基礎都是差不多的,但為什麼頭一隻的價位會比其它的兩隻都貴呢?我們相信鴿主在定價的時候就知道,在這三隻鴿子當中,頭一隻的品質一定是至好的,所以它的售價才會至貴。同樣,其它的兩隻鴿子都比頭一隻要便宜,那說明,在某一些方面,他們的品質必定不如頭一隻的鴿子要好。
引種觀念第三點:不同系列,同等價位,買成績至好的。世界上賽鴿的品系、血統有很多種。不管那一個品系,那一個血統。在每一場比賽中,所以參賽鴿,他們當中品質至好的就是奪冠鴿,所達到的分速至高的也是奪冠鴿,這就說明,在這一場特定的比賽當中,特定的氣溫,特定的風向、風速,以及特定的天氣環境中,級別至高的鴿子就是頭名,頭名代表了這部分鴿子當中的至高水平。如果是一場比賽的拍賣會,德國鴿友會買成績至好的那一隻,也就是奪冠鴿。同樣,如果是我們呢?一定會買我們自己至喜歡的那一隻,也就是入賞鴿中長的至好看的那一隻。這可能就是我們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吧。
以上的這三點,都是自己在和廣大鴿友一起談論鴿經,一起探討引種時的一些收穫,在這裡寫出來,願和廣大的鴿友一起分享。如文中有不妥的地方還請鴿友指正,望大家多多包涵,一孔之見,難免會有所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