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勸你還是儘快買房!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樓市參考

10個月之前,正值疫情嚴重的時期,我寫了一篇文,叫:

《長租公寓埋下的「雷」,怕是要爆了…》

彼時的蛋殼,就像這篇稿子的封面圖片,破損、漏雨,在風中搖搖欲墜。

時下的蛋殼,已經全然破裂,這個高調在美股上市的長租公寓裹挾著數萬租客,成為了新網際網路經濟中又一個暴雷的產物,威力遠比P2P暴雷要大的多。

而其中整個時間的另一個核心房租貸的背後——微粒貸,也同樣被裹挾進來,頗有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思。

在一條鮮活生命因為房租而逝去之後,微粒貸三次緊急公告,最終承諾租客與蛋殼的合同結束後,剩餘未還的貸款由自己埋單,自己吞下苦果。

對於許多人來看,幾個月租金不算什麼,但對於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哪怕幾千塊錢,也決定了自己是否能溫飽和生存。

所以,這件事才會如此重大如此的嚴肅和複雜。

當然,絕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經歷過蛋殼暴雷這種數年難見一次的網際網路+地產大事件,但或多或少都有遇到過很多的不如意。

比如,被中介坑了中介費、被中介吃了差價、被房東臨時趕走、被房東大幅漲租、被房東剋扣押金等等。

以及,反覆搬家帶來的痛苦,以及像疫情間沒有房產證就不讓進小區這種奇葩事件。

總之,租房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才會有了今天這個話題:年輕人,我勸你還是買個房子吧。

01

很多人總是覺得中國的房子租售比這麼低,買當然不如租。

很顯然,只是從租售比的角度來看,當然買不如租,無論是房子還是車位,按照租售比來看,都沒有買的意義。

但你如果只盯著租售比看,那眼光就太過於狹隘了。

拋開收益不談,房子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資源。

而何謂房子背後的資源呢?

房子背後的教育配套、醫療配套,戶口的捆綁,這些東西至今沒有辦法以其他的方式平行替換。

注意,我說的是平行替換。

比如孩子上學又要戶籍,要居住年限。你租的房子,一年換一個地方,哪裡來的戶籍、哪裡來的居住年限?

另一點是金融屬性。但凡是貸款基本都要有抵押物,只不過是抵押物不同罷了。

房產儼然就是當下金融體系裡最受歡迎的抵押物,比汽車、黃金都要明顯,比如你說你企業經營貸款,如果沒有房產還是很難憑藉公司所謂的繳稅記錄和所謂的既往經營狀況來獲取貸款。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信用卡不需要抵押啊就可以刷出來貸款出來好多錢。

其實,信用這種虛擬的東西也是抵押物,信用的背後仍然是實物的支撐,低額度尚且好說,但如果你沒有房產也非常難批下較高的額度,不信你可以去各大銀行網點問一問,10W以上額度白金信用卡的進件資料到底是不是非常看重房產、車產。

最本質原因,就是房產這個特殊的產物,它不僅僅有出租和居住的屬性,還有非常強的升值能力,所以他才會被金融機構、銀行,以及個人借貸中作為最優質的抵押物。

估計又有人說了,我一般也不需要拿房去抵押貸款啊。這頗像曾經對於保險完全不認同的國民,以為自己用不到保險,所以排斥拒絕保險。

總之,房子無論升不升值他都是你的,而租來的房子不論如何,你租的再久他都不是你的。

而且,房租是會漲的,但月供基本不會漲。

所以我勸年輕人,一定一定要有買房思維。無論你再聰明再能幹,大概率賺錢的速度跟不上樓市房價上漲的速度。

02

很多人估計又有問題了,很多地方的樓市不是已經熄火了?

你怎麼還敢說,我們賺錢的速度跟不上房價的上漲?

這就又回歸到了,我上周寫的那句話的:地方看供需,大勢看通膨。

不同的城市,要分而看之,只看局部城市板塊就是供需決定了漲跌,放到全國大局來看通膨決定了整個大的長期走勢。

換句話說,買房猶如選股票。

這20年來,北上廣深的房子房價的漲幅遠遠高於整個中國的房價漲幅,並且也高於不少傳統投資渠道的收益。

有數據說:廣州漲了8倍,上海漲了18倍,北京漲了31倍,深圳漲了33倍。

到底精確不精確不好說,但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不同城市的機遇不同房價的漲幅差異也很大。

曾經我們說選擇城市就是選擇命運,其實核心是選擇城市之後在那裡買房,才是真正的選擇命運。

就如同深圳,當所有人都認為深圳房價很高的時候,深圳依然在漲。

就像所有人都認為茅臺股票破千的時候已經到了頂,一年不到又繼續衝到了1800+。

選擇茅臺的人跑贏了99%的股民,選擇深圳的人跑贏了99%的買房者。

茅臺和深圳的背後核心都是所謂的稀缺和特殊性。

所以,你得理解我說我們大概率賺錢的速度跟不上樓市房價上漲的速度,這句話不具有普適性,只是針對優質的城市和稀缺的板塊房源。

03

上周我寫通膨和樓市大勢要漲這個問題時,有留言說:印錢未必通膨,反而有可能通縮。

這個完全不必去槓,印錢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但而且我們也沒有在稿子裡討論印錢放水的問題。

我們講的是:

在例如深圳中西部這種樓市供需沒有發生改變,政策沒有革命性的改變的前提下,GDP提高、人均收入提高、社會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房價的只會繼續走高,只會讓人更加意想不到。

深圳房價香港化,東莞房價廣深化都是實實在在可能會發生的。

更何況,房子的開發商的、是你的,但金融是國家的。

還是那句話,只要外匯管制沒有消失,樓市就不是完全市場化的樓市!

04

最後,還是呼應標題。

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有能力我還是勸你買房。

不需要貪多也不需要太執著某個城市,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稍微高一點,去到國內TOP20的城市買套房,或者去自己工作的地級以上城市買套房。

不買房,你永遠只是給別人繳租,買了房,特別是70%貸款的槓桿買房,你才有可能實現財富躍升。

你買了房,起碼還有漲的、賺的可能性。

你房子都不買,憑什麼想著一夜、一月暴富?

相關焦點

  • 現在農村年輕人出現了「新3怪」?不買房,不結婚
    尤其是現在的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理想上,或者消費,或者說是審美上面。和老一輩的人都產生了較大的差異,也許是因為年齡上的差異,又或者是現在一些年輕人的思想進步了,和老一輩的人之間有一定的代溝。當然現在的年輕人有所改變,這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現在農村的地區還有不少的怪現象,比如說現在的農村有這三大怪,這些現象讓很多村民看不懂。也很不了解。那麼這三怪到底是什麼?
  • 買房遇到槽鋼層勸你還是別買了,暴露2個缺點,以後入住問題不斷
    很多買過房或者是還沒買房業主聽到槽鋼層估計也是一頭霧水,這又是個什麼樣子的樓層,還是趕緊了解一下吧!①到底什麼是槽鋼層?為什麼要設置槽鋼層?②哪些樓層屬於槽鋼層?很多即將買房的人比較關注這槽鋼層到底要怎麼看呢?以33層樓的商品房為例,一般每7層樓為槽鋼層,也就是3、10、17、24、31樓,而我家偏偏就住在17樓。如果房子高度在30層以下的話,那麼槽鋼層通常會在頂層,地下室,或者是中間樓層,具體槽鋼層在買房時詢問專業的工作人員。
  • 日本,求著年輕人買房?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月詠幻】筆者最近在規劃人生大事,以不同的可能性前提計算了買房的問題。但最後發現,日本買房竟然如此有趣,以至於它甚至根本和房價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你有穩定的收入,你就可以在稍稍妥協的情況下買得起房子,但收入問題顯然更複雜一些。
  • 男朋友對你「好」卻不上進:傻姑娘,我勸你還是分手吧
    一直勸她跟她男朋友分手,她偏不聽!現在好了,一不小心懷孕了,他男朋友居然叫她打掉,真是無語了……跟她的聊天記錄說這麼一段牢騷,也許大家會覺得雲裡霧裡,我還是先來介紹一下我朋友跟她男朋友:我朋友25歲,她男朋友30歲了,在廈門工作,租房同居已2年。
  • 為什麼中國年輕人結婚一定得買房?
    近日韓國發布的一項「無住房新婚家庭佔比近6成」的數據,引起我國網民對於「結婚有必要買房嗎」這一話題的熱議。在韓國一結婚就有房子的年輕人很少,大多以租房為主,這種情況也同樣發生在日本。在國內多數人結婚,都會考慮房子的問題,似乎房產成為了婚姻的保障或者準入證。為什麼在中國年輕人一旦論及結婚,就逃不開買房的問題?
  • 年輕人兜裡一千塊都掏不出,卻認為幾十萬還是小錢,還要買房買車
    前兩天有些朋友討論如今的年輕人,他們說現在的年輕人,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明自己兜裡連1000塊都掏不出來,可還是認為幾十萬都是小錢,更有甚者,存了1萬塊就敢買房買車,剩下的全靠貸款,對於這些年輕人迷一般的行為,真的不知道該用超前消費還是愚蠢無知來形容哪個更合適。
  • 房貸是借「越久越好」還是「儘快還好」?銀行工作人員給出答案
    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買房是他們始終無法繞開的話題。所謂「成家立業」,成家的前提就是得有個房子。同時,現在的房子更是附加了「戶口」、「學區」、「醫療」等一系列其他的屬性。所以,不管房子再貴,很多年輕人都會掏空6個錢包去購買。
  • 對於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我有幾句話想說
    最近,有位老師跟我分享了一則關於在縣城買房的新聞,新聞中的年輕人,用全部的積蓄,在縣城去買房,然後就後悔了。為什麼後悔呢?因為價格下跌,賣出也虧錢;何況,更多時候是賣不出去了,有價無市。而對於大多數人,房子一直是國人的信仰,尤其近20年來,買房不僅是剛需,還是實現財富自由的神話。那些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本來就不懂投資,他們的想法很樸素,無非就是想抓住這波房價上漲的尾巴,來一波財富逆襲。
  • 給年輕人買房的幾條真誠建議!
    第一,買房一定要謹慎,買你買得起的,而不是你想要的。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什麼時候颳風下雨我們不知道,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吃幾碗飯。第二,代價一樣的話,不要買郊區的大房子,一定要買市區的小房子。一天就24小時,不要把三小時花費在路上,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三小時用來學習,足以改變你的一生。第三,自己買房一定要學會篩選信息,面對鋪天蓋地的房產廣告,一定要冷靜,多看看多分析,不要輕易相信,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四,如果總價一樣,就買位置好的,如果位置一樣,就買有人住的。
  • 揭秘:當代年輕人買房圖鑑,房價讓當代青年有多絕望?
    但買房從來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我們下一代。馬雲曾說,結婚不是為了買房子,而是為了生孩子。姑且先不去評論這個觀點,但如果為了孩子,還是要買房子。「只有買房,孩子才可以在這裡上學。」現實是殘酷和讓人清醒的。
  • 年輕人在西寧買房太糾結,滿足4點可以抓緊入手了
    買房這件事,一直以來都被當作一件人生中的大事,尤其是很多年輕人來說,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即使要背房貸,但是累並幸福著。如果你買房太糾結↓不妨先考慮以下4個問題收入現在買一套房還是屬於一個家庭的大事,年輕人買房多數還是要靠父母的幫助,西寧現在的房價雖然比不上一二線城市,但是仍然比較高
  • 「結婚貴」之後,現在農村年輕人也有不買房、不結婚的想法,為何
    深入了解的話,現在的年輕人思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之所以有「不進城買房」的想法,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農村發展了,人們看到農村生活的好處,有些年輕人覺得現在沒必要優先進城買房,在農村建房就可以了,現在農村的交通很方便,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在村裡建一套房也不是很貴,在城裡買房給首付的錢就可以在農村建一套別墅,而且還能建造成自己想要的風格。
  • 身體這2處發麻,或是「腦梗」找上門了,勸你儘快檢查,莫忽視
    身體這2處發麻,或是"腦梗"找上門了,勸你儘快檢查,莫忽視1、手腳發麻手腳是身體經常活動的部位,正常情況下,很少會有發麻、活動不便的情況。但若是經常這樣的話,也說明腦血管或許已經堵塞住了。因為血管發生堵塞後,血液流動受阻,到達大腦的速度就會減慢,使腦部神經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下,控制能力也會因此減弱。
  • 日本,求著年輕人買房?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最後發現,日本買房竟然如此有趣,以至於它甚至根本和房價沒有什麼關係:只要你有穩定的收入,你就可以在稍稍妥協的情況下買得起房子,但收入問題顯然更複雜一些。給房東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 上面說了那麼多,似乎很明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日本的房價便宜,貸款優惠且條件寬鬆,利息低得仿佛不要錢,甚至還有政策補助…… 那麼這就能讓大多數人都安居樂業,高高興興去買房了嗎?理論上可以。
  • 年輕人剛需買房焦點關注 居住品質與通勤時間
    天津北方網訊:成家和立業,是年輕人踏入社會之後最先需要面對的兩件大事,都跟買房脫不了關係。當下的年輕人獨立性強,多數不願和長輩同住,成家後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婚房,是很多人的心願。
  • 年輕人靠工資在贛州買房?「我想買,但買不起!」
    「我想買房,但買不起!」這是多少年輕人的心聲。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屆年輕人對買房的意願一點也沒有減退。身邊很多年輕人,特別是農村家庭出身,都特別渴望能在城市裡有一套房。一來是生活的剛需,有了房意味著有了保障;二來買房也是投資,貨幣一直在貶值,房子一直在增值。
  • 買房負擔重,為啥很多人還是要咬牙買房?看過這4個壓力你就懂了
    有網友感嘆,明明大家都說房價高,買房難,可很多人最終還是要走向買房這條路,這是為什麼呢?因此,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買房這條路還是不得不走。第二,租房的多個煩惱有部分人覺得長期租房也可以,孩子上學問題上,可以將戶口落在父母的房子上,反正等到父母百年後,房子還是自己的,何必多花錢再買房,租房不是更划算?
  • 年輕人為了買房,而過上了節衣縮食的日子,這樣做值得嗎?
    房子在中國家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它伴隨著我們的生老病死,娶妻結婚買房、有錢投資買房、以房養老買房……很多人有了錢,第一時間就會把錢換成房產,我們經常可以從新聞中看到,某某人在網上炫富自己有多少套房,秀房產好像比秀金銀珠寶更讓人有面子;很多沒什麼錢的人,做夢都想買房,有的人已經被列入了老賴名單,還在想著轉移資產買房。
  • 農村新怪象:年輕人不結婚、不買房現象普遍,村村都有,咋回事?
    這段時間,筆者到農村走訪期間,的確發現了這些問題的村莊,和村民溝通之後,才知道現在的農村,年輕人不結婚、不買房的現象真的很嚴重,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年輕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據筆者了解得知,因過去重男輕女的思想和觀念,現在的農村已經出現男多女少的現象,再加上結婚成本增加,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很多農村年輕人慢慢地也加入了光棍行列,長期受這些風氣的影響,有些人也有了不結婚的想法,另外,現在農村的離婚率也在攀高,很多年輕人感覺現在的婚姻並不可靠,就算有錢娶媳婦,但能不能守住婚姻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農村的年輕人才會有不結婚的念頭。
  • 買房路上,可怕的絆腳石!
    主編:柯談來源:柯視角人的一生,買不了幾次房,但每次買房,總少不了絆腳石。過來人給你的忠告,對你一定有用。1買房的決定,越少人知道越好當你決定要買房的時候,你不需要參考太多人的意見,知道的人越少,你上車就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