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路過深圳某中學,恰逢幾個學生從初中部走出來,去往高中部。不確定是初中還是高中的孩子,邊走邊吐槽學習事。其中一個男生喊著「別的還好,幾何真變態!」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委實是個噩夢。最近在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爆火的丁輝在回答為什麼轉行當律師時也坦言,可以不用學數學。
就我們普羅大眾的認識裡,很多人認為理科就是數學、物理、化學,這三科成績好才是真的聰明,是學霸相。尤其數學,如果學的很好,即使其他科弱一些,還是會被認為是「學霸」。大家就對能把數學學好的人表示萬般佩服。
在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獲得金獎的學生也有機會被清華北大這樣的最頂尖學府錄取。這又讓人對數、理、化的景仰上了一個臺階。每年深圳中學在數、理、化全國競賽中取得廣東第一的好成績,也是深圳人嚮往深中的一個原因。牛娃雲集之地,誰不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進深中。
很少有人把語文成績好當做學霸,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言學的好也不能算學霸,就因為它們是邏輯少於數、理、化。
深圳某中學就有一個孩子,其他成績不錯,不算最拔尖。但數學卻是公認最佳,基本都是考100分。他被全班人認為是學霸。同班一個男生說,我媽說只有他才是學霸,數學沒有考98分以上都是沒學好。
那個男生的媽媽自己還是老師。也有這樣的認知。所以那位喊著「幾何太變態」的男生,八成數學不太好,才會覺得幾何太難。
深圳網友小朱說,有時候不理解為什麼把深圳中考說得這麼難。我們以前中考也不是百分百錄取,大約只有一半可以上高中。跟現在深圳的高中錄取率差不多。但是為什麼不像現在的深圳初中生那樣焦慮呢?沒有補習,沒有刷題,快樂地度過那段美好的少年時光。
而如今的學生,簡直離不得補習和刷題。連那數學學霸,也是從小學就開始在某思學習了。初中可以藉助外來力量,高中呢?高中喜歡這樣靠吃小灶選拔上來的學生嗎?
其實數學好體現邏輯思維能力強,確實是適合去學理科類,將來走科研、技術之路,但是不能忽視語文等其他學科。因為閱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一篇言簡意賅的論文比行文不順的論文通俗易懂多了。
能夠把數學和語文、英語這些學科都學好的學生,才是真正的學霸。不偏科,全面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