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每次買的牛腱都不一樣?聊聊牛腱的門道

2021-02-13 101肉掌柜的

好長時間沒更新了,為啥?懶唄,而且懶得我自己也看不下去了,所以今天勤奮一把,怎麼也要更新一下。今天聊牛腱,為啥?因為最近有好多人找我要牛腱、問牛腱。我這個人吧,也算是科班出身的(當然不是牛肉哈),對什麼事情都特別較真,形成了某種偏執的思維方式,就是不僅凡事自己要搞明白,而且一定也要給別人講明白。所以一講就是半個小時,講得我也煩了,而且沒準人家聽得雲裡霧裡。所以趁著心裡的這個熱度,趕緊聊聊牛腱。

ABCDEF,你以為我和你扯英語呢?其實我是在聊牛腱的基本概念。牛腿上的肉,就是牛腱。前腿上的叫前腱,後腿上的叫後腱,這個好理解。但是一塊牛腱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塊肉,而是一個肌肉群,每塊肌肉的形態、結構乃至烹飪的花色、口感都不太一樣。因此,中華文化中吃牛肉的真正大神-我們的臺灣同胞,在一塊牛腱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肌肉群和烹飪特徵,進一步的將牛腱細分為了六個子部位,以便於將牛腱的肉質區分的更加細緻,方便具體烹飪的料理。而臺灣同胞對牛腱的精細劃分,竟然獲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認可,以至於慢慢的全世界的屠宰場都慢慢的按照「臺規」的方式來分割牛腱了。所以ABCDEF,代表了不同的牛腱部位,就是這麼來的。

牛的前後腱,分割精修出來以後,就是這個樣。上圖不是按照A-F的順序排列的,你要是能直接看著外形標出不同的部位,甚至還能再描述一下肌肉紋理和肉質特徵,你肯定能晉升到頂級牛肉食客的群體中。

那麼這六個細分的牛腱都是啥,有什麼不同,肉質特色和烹飪方式是哪些呢?現在我要來拽專業了,請允許我炫耀一番

A腱:後四分體伸肌群

B腱:後腳肌

C腱:錐形肌(臂二頭肌)

D腱:後四分體屈肌群

E腱:前四分體伸肌群

F腱:前四分體屈肌群

這是澳洲Harmony食品公司的谷飼380天F1和牛系列牛腱。和牛腱通常全部採用單獨封裝的包裝形式。對於CEF這樣的小部位牛腱,通常一個真空包裝裡有多條牛腱。

裝完了,我要開始說人話了。不過這個人話也不好說,因為賣牛肉的人已經把一般消費者忽悠暈了,什麼梅花腱啊、金錢腱啊,中文中的形容性詞彙實在太多了,可是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說明白所謂的梅花腱、金錢腱到底指的是什麼。而且每個牛肉販子口中的梅花腱、金錢腱,又不完全是一個東西。所以你讓我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去解釋了介紹,也實在難為我了。所以我儘量講,你也儘量聽。希望咱們這一把,能把亂七八糟的稱謂搞清楚。

A腱和D腱,都是後腿上的。其中A腱筋膜略微多一些,花色好看,就是筋包肉、肉包筋的效果,但是總體上還是肉比筋多,肉質相對軟嫩一些。所以有的牛肉販子們就起了「後腿金錢腱」這樣的名字。我的建議是記住字母,別聽中文,容易被忽悠。在潮汕牛肉火鍋中,有個肉的名字叫三花趾,說的就是A腱。通常A腱的烹飪方法,可以醬滷,可以涮肉。

A腱生肉切片後的樣子,潮汕人就拿這個直接涮火鍋了。現在很多地方流行潮汕牛肉火鍋,你可以點一份「三花趾」試一下。

這是A腱做成醬牛肉後切片的樣子。

D腱就是去掉A腱以後的部位,經過適當的修型後得到的。D腱的最大特點,就是肉多筋少,而且筋落的走向也不太規則。所以D腱的肉質最為軟嫩,喜歡吃肉的朋友,那一定要選擇D腱。D腱的烹飪方法比較百搭,醬滷也可以,燒成湯湯水水也可以,而且肉多且嫩,味道非常濃鬱。

D腱的切面,雖然D腱也能看到很多筋膜,但是相對其他部位,D腱的筋膜偏薄,烹飪後形態不明顯,所以嚼勁上不如其他部位,但是對於老人和小孩又特別適合。如果你是做湯、紅燒或者喜肉感,那D腱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喜歡牛筋的嚼勁,那還是不要選擇D腱。

B腱也在後腿,後腿的龜腱經過精修出來的腱子芯,B腱肉質比較軟嫩,花色漂亮,最適合醬滷之後冷卻,然後切片,外形圓潤均勻、肉質緊實。北方餐廳裡的醬牛肉,如果你看到是又圓又整齊的,八成是B腱做成。

C腱就是標準的金錢腱,也可以叫前腿金錢腱。和A腱相比,C腱結構更加多元,肉質更加優越,結締組織和筋腱相互摻雜的難分難解,呈現更豐富多層次的口感特徵。潮汕火鍋中的「五花趾」正是C腱。我的感覺是C腱呈現兩極分化,生肉切片的時候,那花紋實在是太漂亮了,可是要是做熟了再切,好像又沒有B腱那麼規整漂亮、錯落有序。這事見仁見智吧,C腱比較好處理,通常涮火鍋或者醬滷都可以。

C腱的生肉切片,是不是比A腱更漂亮了。這就是「五花趾」,口感層次比A腱要更加的豐富多元。

E、F腱都是前腱,而且是前腱的兩個腱子芯,中文的標準稱呼應該叫做「梅花腱」。其中E腱小一些,所以有的也叫邊腱。而F腱雖然略大,但是整體外形的完整性又差了一些。EF腱這兩塊腱子肉,一般來說家庭烹飪不必過於精細的挑選,兩者比較通用,而且風味口感上幾乎沒有差別,可以相互代替。也就是說有什麼你就用什麼,沒太大差別。

E腱和F腱我的主管感覺是差不多,除了整腱的大小差別以外,其他的差別我是毫無感覺。又都是前腱心,所以購買的時候我覺得無需特別關注到底是E還是F,反正不論你買到哪個,都不難吃。

六個部位的牛腱的大概介紹,就是這麼多了。但是,上面說的是普通牛腱的特點,而和牛腱是另一個段位的存在(基本上和牛所有的部位都躍然高於任何一個其他的牛種),和牛腱具有明顯的獨特濃鬱香味,並且更加軟嫩,以至於有些對嚼勁情有獨鐘的人還要鄙視一番和牛腱,認為和牛腱太軟嫩而缺乏嚼勁。口味偏愛這個事,沒啥標準,一人一個愛好,所以你覺得好就行。從我的個人體驗來看,和牛腱就是神級牛腱,一塊高等級的和牛腱,軟嫩而香氣濃鬱,能炒能涮能燉煮,ABCDEF,隨便拿一個部位都是讓人垂涎欲滴。

最後補充一點,在進口牛肉的市場上,也並非全都是一個標準。和牛腱通常按照A-F的標準分割的非常細緻,並且基本都能做到獨立包裝。安格斯牛腱,一般可以做到細緻切割,但是獨立包裝的比較少,一般都是整件貨有序的排列在一個大箱子裡,但是每一塊牛腱不是獨立包裝的,而是以箱為單位包裝。還有一些普通牛隻的腱子肉,也不做細緻的切割,就是整塊前腱、整塊後腱的,每一塊腱子有或者沒有獨立包裝。澳洲是牛肉的出口大國,而且澳洲的牛肉確實品質優良,但是除了大品牌的牛肉以外,畢竟也有私人小規模的飼養,除了和牛、安格斯牛以外,也有一些其他牛種的存在,比如什麼西門塔爾牛、荷斯坦牛等等。所以對於這類普通牛隻的牛腱分割,只做前後腱的處理,面向普通家庭市場出售。

今天這篇牛腱,就講完了,希望對大家日後選擇牛腱能夠有所指引和幫助。最有趣的鑑賞方式,就是同樣一口鍋,同樣的滷料,然後把所有部位的牛腱放在一起燉煮,然後切片,品嘗。這樣的話我們就能超越一般的大口吃肉的狀態,細品不同牛腱的風味、口感以及飲食的搭配了。話說我的醬牛肉水準,還是相當不錯的,下次等我把左右牛腱湊齊了,爭取給大家來一次牛腱全品類的美食報告哈。

歡迎加微信暢聊,公眾號沒客服,您打字了我也看不到。

相關焦點

  • 牛腱菜品特色烹飪
    你好,這裡是「廚師菜單」平臺,這裡是專屬於廚師的平臺,不管你是剛入廚的新人,還是幹了多年廚房的老師傅,這裡都有你能借鑑的好菜。我們每天會推薦各類小炒、乾鍋、燒滷、蒸菜、涼菜供大家借鑑,也有大師級別的招牌菜、特色菜供大家學習。
  • 一個部位一道菜,別把牛腱當牛排
    來自同一頭牛的肉,為啥做法、口感和價格大不相同?為什麼牛腱要滷牛腩要燉?菲力肉眼西冷有什麼區別?保樂肩、米龍、辣椒條又是什麼?我們知道雪花牛肉是最贊的,但這種質地的肉很少,而菲力、肉眼、西冷等都是西餐廳煎牛排的材料,一般超市和菜市場都不容易看到。輝先生作為愛牛之人,根據多年吃肉經驗,為大家介紹一些常家常食用的牛肉。
  • 【懶人煮義】椒鹽白切牛腱,減重/減脂人士福音
    春節裡去親戚家吃家宴,被一道親戚稱為「隨便瞎弄弄」的冷菜,椒鹽白切牛腱,深深驚豔到了:肉香混著奇妙的鹹香和鮮香,但又嘗不出任何的香料或調料的蛛絲馬跡
  • 用最簡單的秘方製作最美味的牛腱!
    而牛腱肉因位於牛的肩膀到前腿的部位,是牛運動時的活動部位,所以含脂肪相對較少,而蛋白質含量很高,且嚼勁好,吃起來口感很好!牛腱大家一般買回家都是用來燉、燜、醬等做法。我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薑汁炒牛腱!
  • 獨具滷味 | 精滷牛腱
    咱們賣了二十多年的滷味,這個精滷牛腱可以算是店裡的招牌,好多人覺得好吃,回頭客多了,後來就買的人越來越多
  • 美媽美食之涼拌牛腱&涼粉
    2. 4杯水放入乾淨的鍋內,水的量取決於牛腱的數量,可以酌情減量。然後就加入蔥姜,coconut aminos,coconut sugar,海鹽,煲滾後放入牛腱,轉小火慢煮1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長短取決於牛腱的數量,通常給孩子吃的話,我就會稍微煲久一點點,會比較爛一些,但又不可以太煮過頭,通常用筷子插一下,很容易就插到牛腱裡面,就可以了。
  • 【乾貨掃盲貼】吃了這麼多年牛肉,你不一定真正認識「牛腱肉」!
    牛的身體上有將近20多種部位肉每一個部位都能成為菜餚的小牛腱(Shin Gravy)小牛腱肉則已經將大牛腱肉周邊的脂肪和筋去掉了,所以吃上去不油膩,有嚼勁,而且低卡路裡,減肥人士友好哦!金錢腱金錢腱是牛小腿內1塊修長而帶筋的肉,也是牛腱中最精華的部分,肉裡包筋、筋內有肉,筋肉互相縱橫交錯下仍層次分明,呈現出銅錢狀,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金錢腱,價格也比普通牛腱貴。
  • 在家就能做的牛腱做法大全
    糟牛腱材料:牛腱,糟滷做法:1.牛腱肉冷水下鍋煮開撈出洗淨;2.高壓鍋調到40分鐘,將牛腱肉壓制(因為最後是糟滷浸制,因此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不用加香料黃酒);3.牛腱徹底冷卻後切片,倒入瓶裝市售糟滷,浸制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食用。
  • 讓微酸與嫩爽同時沁入你的脾胃 紅酒牛腱
    【1】切食材將牛腱切成幾等分,再將洋蔥、西紅柿切丁,蘑菇切成兩半,所有食材放在旁邊備用。【2】煎牛腱往鍋裡倒入少許的橄欖油,將牛腱肉放到鍋裡煎一會兒,煎到焦黃、有牛排味後加水,並將牛腱取出放到高壓鍋裡。
  • 一盤滷牛腱而已,為何讓人如此痴迷?
    吃貨的夏天,滷牛腱從來不會缺席。低熱量高蛋白,減脂增肌,即使常吃也不容易發胖,是絕佳的健康食材。薄切冷食,口感好,香氣濃,搭配簡單的酸辣蘸料,吃了還想吃。心情不佳時,一盤滷牛腱下肚就回血了!膳立方經過重重試驗,最終發現,將精修後的牛腱放入滷湯後,先以98°小火慢滷,再以90°文火燜制(上下溫差不超過2°)會是最佳的選擇。在溫和的文火中,濃香的滷汁不急不躁,在變幻的時間中無聲無息滲入牛肉的每一處肌理,將肉香盡數逼出,在鍋裡橫衝直撞。
  • 清燉牛腱 比起紅燒 更喜愛清燉的風味
    牛腱子肉3 條(合計約 1000 克),洋蔥(對半切開)1 個,胡蘿蔔(切大滾刀塊)1 根,老薑或粉姜(約大拇指長度,拍裂)1 節,清燉牛肉用香料滷包1 個,米酒或高粱酒3 大匙,水1500 毫升,鹽適量★ 清燉牛肉用的香料滷包,可以向賣牛肉的店家索取,通常買牛肉就會免費贈送
  • 牛肉各部分的肉質,牛腱、牛腩、牛柳、牛排、眼肉......
    牛腱、牛腩、牛柳、牛排、眼肉.不同部位的牛肉,口感不一樣,適合做的料理也各不相同,買肉時候的價格就更不要說了。
  • 『肉』有澆汁才是爸爸愛的紅燒牛腱
    【那這回就來做簡單的紅燒牛腱】……自從上回更新,開始講到少許有趣小常識後同學們(劃掉)同好們都祭出了極大的熱情,朋友圈甚至有人轉發說,沒知識還不能做吃貨啦? #這是第一次嘗試通過煮透一塊牛腱的過程,只加清水#而決定做這件事,只在我清洗完牛腱確認他非常新鮮,將他和水放入砂鍋,點火之後。#也就是說,沒有經過焯水的牛腱,沒有經歷鹽分,料酒或者其他古怪的香料的觸碰,就走到了熟透的尾聲。#私心說,我還需要那鍋什麼都沒加的牛肉湯,來煮最愛的雞毛菜。
  • 紐西蘭出口PS級別新鮮牛腱品嘗記
    對於吃貨們來說, 除了自家宰殺牛羊, 你幾乎沒有機會享用尚有體溫的極度新鮮牛羊肉, 類似這種現宰, 現煮, 現吃的美好體驗對於99.999999%的吃貨來說一輩子可能也就1-2次機會,因此, 除了極少部分追求極端鮮活, 帶體溫牛羊肉的頂級吃貨, 類似於Food Hub 提供的這種4月24日宰殺, 4月26日分割包裝, 4月28日上餐桌的新鮮度已經可能是地球上極少有的新鮮體驗
  • 絕招|可能是最牛的牛腱吃法,無牙也能吃!
    ,香料用多了會蓋過牛腱本身的清甜味,因此這三種香料就足夠了!我們把牛腱放入鍋裡,整塊都放下去了的,不用事先切片。加入陳皮等香料,把姜塊、蔥和料酒通通放進去,別忘了要加鹽和冰糖,給牛腱一點底味。最後,倒入開水或清水,稍微沒過牛腱一點兒就可以啦!
  • 牛腱菜品特色烹飪,總有一款你用得著
    將牛腱飛水,待用;2. 小料用油煸香加入滷水料煮開,下牛腱滷熟入味;3. 滷熟的牛腱撈起放涼切成片待用;4. 將大香菜切成段與牛肉片放在一起,下拌牛肉汁拌勻即可。滷汁調料  家樂濃縮滷水汁200克.原料:澳洲牛腱10斤。
  • 美善品番茄牛腱面
    用料  西紅柿350克油10克水600克滷牛腱湯汁100克鹽1/2茶匙乾麵條130克小油菜一把滷牛腱隨意做法1、西紅柿洗乾淨。
  • 清新口感——茄汁薄荷燉小牛腱
    今天用來燉的小牛腱是來自澳洲天然牧場放養的奶飼8月齡左右的仔牛,由於是乳牛所以肉質極其柔嫩,牛肉味略淡,中間有一小段帶骨髓的小牛腿骨
  • 減脂食譜-周日,每天不重樣,三色炒蝦仁+番茄牛腱減脂羅宋湯
    三色炒蝦仁晚餐:番茄牛腱減脂羅宋湯,紫米雜糧饅頭50克番茄牛腱減脂羅宋湯的製作步驟:用料:牛腱120克,洋蔥80克,雙孢菇80克,玉米粒80克,蘆筍3根,番茄1個調料:五香粉、花雕酒、生抽、生粉、鹽、黑胡椒粉各適量,油少許做法:1、牛腱切薄片,加五香粉抓勻,加花雕酒、生抽,生粉抓勻醃製10
  • 【絕招】史上最牛的牛腱吃法,不用火就搞定!無牙也能吃!
    如果你也覺得這個點子很妙,就請在本文最下方用力戳「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