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汽車座椅零部件資本市場即將迎來一名新兵。8月11日,上交所披露上海沿浦(605128. SH)招股說明書,上海沿浦距登陸主板舞臺,只差發行一步。
此番上市,上海沿浦擬發行新股總量為2000萬股,發行價格為23.31元/股,募集資金淨額為4.14億元。募集資金將投入汽車座椅骨架及安全系統核心零部件技改、黃山研發中心建設、武漢子公司汽車座椅骨架產業化項目二期、黃山子公司汽車核心零部件及座椅骨架產業化擴建,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汽車座椅零部件生產,上海沿浦是半路出家。公司於1999年成立,2008年前主要從事家電配件的生產和銷售,2008年後向汽車零部件轉型。目前上海沿浦是汽車座椅骨架、座椅功能件和金屬、塑料成型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2017年至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汽車座椅骨架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超60%;衝壓件營收佔總營收比重超30%。
疫情爆發,讓很多企業上半年苦不堪言,上海沿浦也不例外。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08億元,同比下降16.9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31.98萬元,同比下降 9.00%。
與此同時,上海沿浦在招股說明書中為三季度業績不振打了預防針:2020年1-9月營業收入預計為5.08億元,同比下降12.7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85.54萬元,同比下降15.48%。
還未上市,先亮出業績短板,上海沿浦究竟是太有底氣還是避無可避?
上海沿浦的坎坷,是本土企業共同的難題
上市自然風光,但上海沿浦面對的還有本土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共同的尷尬:對「外」難佔黃金賽道,對「內」上下遊擠壓利潤空間。
汽車行業存在特有的金字塔式的供應鏈關係,即隨著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整車廠、一級零部件供應商、二級零部件供應商的多層次分工。分工形成一種金字塔式的產業鏈結構,層級由下而上,供應商數量逐步減少。整車廠處於產業鏈頂端;一級供應商直接為整車廠供應產品,雙方之間形成直接的合作關係;二級供應商則通過一級供應商向整車廠供應零部件。層級越低,該層級的供應商數量也就越多。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我國汽車座椅零部件行業產品供應鏈中,一級配套供應商直接向整車廠供應座椅總成系統,二級配套供應商是一級供應商的上遊企業,主要為座椅總成商提供座椅骨架、調角器、滑軌等零部件。
目前國內汽車座椅市場外資當道,汽車座椅總成幾乎全被幾家外資和合資企業所掌控。佛吉亞、延鋒安道拓、中國李爾等,這三家企業(含其合資公司)約佔中國 60%的市場份額。
前有三把手穩佔山頭,後有麥格納、豐田紡織等全球著名汽車座椅企業虎視眈眈。後者紛紛通過在華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除服務於其全球固有客戶外,還為中國自主品牌整車廠提供汽車座椅零部件產品,並逐步佔據了中國汽車座椅總成的部分市場,與佛吉亞、延鋒安道拓、中國李爾等共同形成了壟斷競爭的局面。
兩頭夾擊,中國本土企業生存空間逼仄。加之本土企業平均規模較小、整體裝備水平相對落後等不足,導致其更多地是活躍在二級配套市場,上海沿浦也是配套市場大軍中的一員
(汽車座椅總成配套構件的主要生產廠家)
另外,處於產業鏈上遊的汽車零配件市場受到整車製造業的影響比較大。根據中國汽車行業協會統計,我國2019年汽車保有量保持穩定增長,截止到2019年底, 汽車保有量突破2.6億輛,相比2016年末增加了6750萬輛。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市場規模雖在不在擴大,增速已然放緩。而且隨著我國汽車產能不斷擴大,我國汽車市場已逐步發展成買方市場。長期來看,整車價格將呈現下降趨勢,整車製造企業為了轉嫁降價壓力,將持續降低採購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盈利空間。
無獨有偶,汽車零部件上遊供貨商同樣把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傳遞給零部件生產企業。例如上海沿浦的主營產品分為座椅骨架總成、衝壓件及注塑件,所以在原材料採購金額中佔比較大的為鋼板、衝壓件,上述原材料的採購價格顯著受到鋼材價格指數變動的影響。
報告期內,鋼材價格指數有所上升,2019 年雖略有降低,較 2017 年之前依然保持高位。對成本控制和利潤實現產生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在上遊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及下遊整車廠轉嫁成本的雙重壓力下,我國零部件製造企業的利潤空間也被不斷壓縮,行業前景並不樂觀。上下遊環境的影響,造成上海沿浦毛利率,尤其是汽車座椅骨架和衝壓件的毛利率浮動較大。2018年上海沿浦汽車座椅骨架總成的毛利率為15.38%,同比下降12.68%;2019年,其毛利率為19.55%,同比增長27.14%。衝壓件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座椅骨架基本一致。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上海沿浦,難逃本土汽車座椅零部件企業共同的難題。
背靠李爾系大樹 好乘涼否?
從招股書中不難發現,上海沿浦對直接客戶的依賴,尤其是李爾系。
2019年上海沿浦的五大系客戶(按系分類)為東風李爾系、泰極愛思系、李爾系、延峰系、元通系。蟬聯上海沿浦五大客戶名額兩年(2017年—2018年)的麥格納系被元通系搶佔。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系客戶的銷售額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39%、83.17%、84.03%;對東風李爾系和李爾系銷售額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79%、60.95%、62.63%,佔比頗高。
對李爾系依賴導致上海沿浦在供應商選擇上話語權較弱,因此上海沿浦存在客戶與供應商為同一實際控制人的情形。
具體而言,動力汽車座椅零件(上海)有限公司,為該公司主要客戶上海元通和江鈴李爾的指定供應商,用於生產座椅靠背骨架A10和 E32、E33、E313項目;浙江泰極愛思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是大連東風李爾泰極愛思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的指定項目零部件供應商,用於生產 P71A項目的座椅靠背骨架的調角器總成,上海沿浦向浙江泰極購買的是調角器總成及模具,而其向浙江泰極銷售的產品主要為非P71A 項目的衝壓件,等等。
此外,上海沿浦為鞏固和李爾的關係可謂嘔心瀝血。
2017年2月21日,上海沿浦與燕鞠工貿籤訂《股權轉讓協議》,以1500萬元的價格受讓燕鞠工貿持有東風沿浦49%的股權,其中東風實業持股 51%。2017年4月19日,東風(十堰)汽車標準件有限公司更名為東風沿浦(十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沿浦完成對東風沿浦的收購。
通過企信網可知,這家公司的2017年報裡,顯示為資不抵債,淨利潤虧損達2791.65萬元。花錢買虧損企業的出發點,或許在於向客戶示好。
(圖片來源:企信網)
從報表來看,應收帳款的不斷累積是上海沿浦話語權較弱的另一體現。報告期內,上海沿浦的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 2.8億元、2.6億元及 4.09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4.35%、31.45%及48.32%。
雖然汽車座椅製造行業倒金字塔的特性決定了客戶集中度較高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上海沿浦對李爾系的依賴對業績有較大影響。
就汽車座椅骨架而言,2018年雖然其銷量上漲了 12.86%,但未能彌補單價下滑17.59%,因此收入下降了 6.99%。
降價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於根據行業發展規律,新車型從上市到市場成熟的周期中整車價格會不斷下降。因此汽車整車廠商對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存在年降要求,在不考慮原材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往往要求供應商對產品價格每年下調3%-4%。
另一方面來自東風李爾系下的多家公司,整車規格下調比較明顯及受年降整因素影響,導致單價普遍下滑;對東風李爾系的銷售單價,在 2018年同比下降14%;
(公司招股書)
目前,汽車零部件行業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階段。但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新一輪淘汰賽的開始。上海沿浦是否能在上市後講述新故事,資本市場也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