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咖
引言
歐洲中世紀的園林發展,與他本身的社會形態有很大關係。由於中世紀的西歐,王權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統一,而是由每個封建領主的勢力各自為政。這也導致中世紀的園林沒有發展出大規模的皇家宮殿,皇家園林的存在該非常弱。
相反,各個小勢力的領主們所居住的城堡,發展出了獨特的城堡園林風格。另外,中世紀歐洲的教權權力很大,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對王權產生了制約。所以西歐的園林發展出了很多以教會、修道院或寺院為主的園林。
城堡為主體的庭院園林和修道院為主的寺院園林,成為了歐洲中世紀園林風格的最具特點的兩種。這個時代的園林形式,對後世的園林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中世紀園林並非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當時的社會制度息息相關。依附王權和教權的社會背景,催生了其獨特的發展風格
西歐的中世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這個橫跨1000多年的歷史階段中,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社會也接連遭受了很多的動蕩。
首先,是王權的分散,讓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們並沒有高度集中的權利。相反,他們的附庸,那些具有自己土地的封建領主們,他們在自己的領地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那中世紀的早期,人們賴以生存的還是土地。所以封建統治者將土地封賞給那些有功勞的封建領主們,而封建領主們又會以土地作為獎勵,分封給他們手下的有功勞的騎士或者小領主們。
由於層層分封,各階層的領主們紛紛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自治莊園。這些莊園維持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擁有高度的自治權。而這些各自為政的莊園,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園林美化需求。因此,中世紀的歐洲的園林美化,一個特點就是這種以莊園為主的庭院園林。
著名景觀設計大師佐佐木葉二曾經說過:
「如果說,建築是一種文明的話,那麼園林就是一種文化。」
所以說園林的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息息相關的。中世紀的西歐,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宗教的統治。由於基督教在西歐的統治地位日益增強,宗教對人們文化的影響就日益增加。宗教直接影響了當時的建築風格、雕塑流派和繪畫形式。
越來越多的文化藝術以宗教為中心,為宗教服務。而由於人們對宗教的依賴程度增加,大家都信仰上帝,希望上帝可以把自己從水深火熱的生活中解救出來。所以教堂和修道院被大量的修建,人們經常到修道院,去虔誠的祈禱和深刻的懺悔,希望可以得到靈魂的慰藉。
基於這個社會基礎,園林也成為了為宗教服務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所以中世紀的園林也發展出以修道院、教堂為主的寺院園林。
這兩種園林風格,並不是完全並存的,在1000多年的時代跨度中,這兩種園林風格可以說是先後存在的。寺院風格的園林存在的時間比較早,而隨著封建制度的逐漸發展,莊園城堡的逐漸成型,西歐園林風格主要轉變為以庭院園林為主。這種庭院園林,在日後直接影響力整個世界的園林景觀設計風格。
二、不同的文化需求,就會催生不同風格的園林設計。中世紀衍生出的兩種園林風格,在寺院園林中,十字形設計是最常見的,而庭院園林中,植被搭建的幾何圖形則是一大亮點
中世紀的園林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是修道院和教堂的寺院園林,特徵更是明顯。其中之一,就是這些庭院是由迴廊劃分各種區域的。一般來說,迴廊會將院子劃分為兩個區域,分別是前庭院與中庭院。
一般來說,前庭都會有一些噴泉,去增加庭院的情趣。水井也都設在前庭,供應寺院的日常飲用水。前庭一般會用比較堅硬的裝飾去鋪設地面,比如磚塊或者石板。在這些堅硬的地面上會放置一些漂亮的巨大花盆作為裝飾。看上去十分具有美學格調。
由迴廊圈出來的另一個部分就是中庭。一般來說中庭的綠化都非常好,種植這很多的草坪,如果空間足夠大,除了草坪以外,還會種植一些開花的樹木或者果樹裝飾。整體中庭總會給人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感覺,人可以漫步在迴廊上,欣賞到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
寺院園林的風格偏向大氣宏偉,畢竟這是神職機構,整個建築都是比較宏偉高大的,所以為了配合建築風格,寺院園林景觀也主要是以簡潔恢弘為主。無論是噴水池還是迴廊,無論是中庭的草坪還是花樹,整體的搭配都偏向整潔恢弘的風格。
而庭院的園林就與寺院園林有很大不同。早在十一世紀以前,其實人們並不太注重庭院園林的裝飾性。當時封建領主的居所主要是城堡,而由於戰亂不斷,城堡的所園林,更多的是防禦性的一些偽裝和裝飾。
直到十三世紀,戰火逐漸平息,人們才開始注重自己家庭院的一些美化,庭院園林也主要向著舒適美觀的方向發展。在中世紀的西歐,人們對植物已經有了很多的了解,大量的植物被用在了景觀裝飾上。一般主流的花卉,在當時已經受到了社會上層人士的喜愛。
比如經典花卉玫瑰、白鶴、丁香等,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園林裝飾中來。人們還熱衷於用綠色的低矮灌木,去修剪出很多的幾何形狀,增添庭院的美感。
法國詩人基洛姆·德·洛利思創作的長詩《玫瑰傳奇》中對庭院有這樣的描寫:
「高牆緊圍,帶有雉堞,外牆土又畫又刻,布滿各式圖案……那兒有一大片玫瑰,那麼美,天底下再也找不出來。有的花蕾小而密,有的則大而疏稀……」
這裡就是對中世紀城堡的庭院做的一個描寫。在庭院外圍,有著帶著鋸齒狀的城牆,這種城牆通常的在戰爭時期當做掩體用的,但是上面裝飾了很多漂亮的圖案。庭院裡面百花齊放,各種玫瑰爭奇鬥豔。不僅如此,庭院還有很多實用性的裝飾,比如涼亭,小遊廊,草坪……這些形成了中世紀西歐庭院園林的主體。
三、中世紀西歐的園林景觀建設,是一個逐漸積累和進步的時期。由於社會和政治因素,這種園林發展相對緩慢和落後,但是它從未止步不前。西歐中世紀的園林對未來歐洲乃至世界的園林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世紀歐洲的園林發展,雖然節奏緩慢而且比起東方的那些恢弘大氣的皇家園林,略顯稚嫩。但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一些主流的庭院園林風格和規劃,卻影響極其深遠。
可以說後來的文藝復興園林建設,就是站在中世紀西歐園林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這一時期的景觀布局,水源調配,植物裝飾和宗教風格,為歐洲的園林景觀文化奠定了基礎。
景觀布局
我們會發現,在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景觀布局上,尤其是義大利的園林中,非常喜歡採用「十」字行的對稱結構。
他們會用一些十字形的水渠,或者是其他景觀方式,把一個區域分成四塊,兩邊結構對稱均等。在十字區域的中間地帶,一般都有一些噴水池或者綠植作為裝飾。這種園林風格,就是與中世紀歐洲的引自然景觀入景的特點。
水源調配
中世紀的歐洲園林中,總是少不了水的應用。無論是簡潔大方的水渠,還是複雜華麗的浮雕噴水池,亦或是汲取自然之趣的水景盆栽。
水的應用十分廣泛,流動的水讓庭院充滿了生機。這是將庭院靜態的植被與動態的流水相結合的一種風格,在後世的庭院園林中,依然被廣泛應用。
植物裝飾
人們最早將植物引入園林中,並非是直接的裝飾作用。而是利用植物達到一定隱蔽和防禦的功能。比如玫瑰花薔薇花這些有刺的花朵,可以做成花牆,一般人不可靠近。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這種防禦形勢的花牆花畝十分漂亮,就開始利用花草綠植作為裝飾性圍牆,為園林建設增添色彩了。人們會精心裁剪這些植物,修剪成各種幾何圖形,形成了園林中獨特的植物裝飾。至今也會被歐洲園林所應用。
結語
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形式是憑空產生的,它的產生主要是基於人們對實用性的需求。比如中世紀歐洲的園林,最早出現的時候,是被用於城堡和莊園的防禦設施,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園林裝飾才被列為美學範疇,單純為了裝飾和提升建築物的整體品味,增加人們的生活質量而存在的。
中世紀西歐的園林,無論在景觀布局、還是在水源調配、或者植物裝飾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獨特的特色,建立了自己特有的一個美學地位,融合了當時社會因素和文化特色,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園林都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庭院園林,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現代歐洲的別墅庭院園林的一個典範,也影響到了很多中式庭院的建設。
參考歷史文獻:
《西方造園變遷史》
《西方園林史》
《社會中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