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蒙古族歌手呼斯楞唱出牧民奔小康的力量
從這裡走出去的蒙古族青年歌手呼斯楞,帶著和他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回到家鄉,在大草原上,縱情歌唱,隨心起舞,把溫暖送到草原深處。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三山兩川,千裡平原。
-
《最美》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巡迴演出走進巴彥淖爾
8月9日,由內蒙古黨委宣傳部指導,《最美》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巡迴演出正式拉開帷幕,他們帶著最真誠的藝術作品,回歸草原深處,走進內蒙古12個盟市的百餘旗縣,聯合各地烏蘭牧騎,在廣闊的草原天地間開啟為期數月的巡演。
-
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演出,做草原最美文藝志願者
由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支持,內蒙古文聯的積極推動下,以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蒙古族青年歌手呼斯楞和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青年舞者李德戈景為主要表演者和講述者的2020-2021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內蒙古千村百場巡迴演出,聯合各地烏蘭牧騎、文化藝術職能部門、文藝團隊、協會等,走進最基層的嘎查、村、社區、廠礦、哨卡,不對表演場地、節目種類
-
牧民致富新方式!草原牛奶變口紅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牧民致富新方式!草原牛奶變口紅】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烏蘭毛都草原上,牧民金榮建起一個奶食品加工廠,車間窗外就是自家牧場,擁有天然奶源,可生產奶皮子、奶豆腐等十幾種蒙古族傳統奶食品。去年開始,她還從網上自學用牛奶、馬奶製作手工口紅、香皂,年收入達50萬元,帶動300多名婦女就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牧民其其格家的「美麗蝶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牧民其其格家的「美麗蝶變」 2020-09-09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小康一起走》唱出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百姓宣言!
《幸福小康一起走》唱出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百姓宣言!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減貧、脫貧、奔小康
-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下載宣傳籤約儀式 主持人高鴻慶先生和潘昱坤女士大氣開場,首先邀請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劉東林總策劃總導演與奔小康之歌《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上臺進行籤約儀式,邀請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總策劃總導演劉東林上臺宣賀詞,邀請甲方公司代表羅偉英、奇蹟路演平臺宋金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託布裡哈提村幸福生活踏歌來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標所在。(圖:博州零距離) 博樂市阿熱勒託海牧場託布裡哈提村是2013年集中搬遷的牧民定居點,全村300餘戶村民中98%是哈薩克族牧民。2017年,博州稅務局「訪惠聚」工作隊進駐以來,入農戶、察實情、出點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投身在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火熱實踐中。
-
龍山洛塔鄉:開荒山種錐慄 齊聚力量奔小康
龍山洛塔鄉:開荒山種錐慄 齊聚力量奔小康 2020-08-2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首首肅南蒙古族民歌,唱出「天蒼蒼,野茫茫」的曠遠
肅南蒙古族民歌與我國其他蒙古族民歌有一些不同之處,主要以長調為主,同時還有短調,在演唱中長調與短調結合,既具有喀爾喀民歌的特點,又具有本地域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徵。長調民歌與草原、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族的歷史,是蒙古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喀爾喀最初為清朝漠北蒙古族諸部的名稱。
-
90後牧民達西的蒙古族部落生活:我家裡有1000畝草原
生娃是為了放羊……讀過一些書,江湖人稱矮大緊的同學曾寫過一首歌: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布裡亞特蒙古族人達西斯仁,在本科畢業後回到了自家牧場,成為一名有自己想法的牧民。達西尼瑪是錫尼河兩岸布裡亞特蒙古族人的明星之一,他是呼倫貝爾市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蒙古族賽駝」和「蒙古族駝具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達西自認為從小就缺乏藝術細胞,與常人對蒙古人印象裡的能歌善舞無緣。但在高一時,他代表學校參加呼倫貝爾市組織的青少年中國式摔跤比賽,就拿了個第三名。在高二,他拿到了這項賽事的冠軍。
-
牧民心中的好「安達」
多年來,他用雙語服務基層農牧民,被蒙古族群眾親切地成為好「安達」。 九月的達茂草原樸素純美,一大早潘志榮和同事驅車120多公裡,從旗裡趕到巴音花鎮,回訪牧民敖特根。
-
兩次摘得華語金曲獎的蒙古族唱作人那仁朝格什麼來頭?
蒙古族著名唱作人那仁朝格以唱作歌手身份回歸,憑藉《綻放》一舉摘得第十一屆華語金曲獎優秀唱作歌手大獎。這已經是蒙古族歌手那仁朝格第二次獲得華語金曲獎。華語金曲獎堪稱華語樂壇的格萊美,這個蒙古族歌手唱作人那仁朝格什麼來頭呢蒙古族出了眾多的的音樂人,像被大眾所熟知的騰格爾、韓磊、德德瑪、烏蘭圖雅、斯琴格日樂、呼斯楞、白紅梅、齊峰、鳳凰傳奇主唱楊魏玲花等等,現如今,蒙古族音樂人那仁朝格也憑藉實力摘得華語金曲獎,再度成為蒙古族的驕傲!這些蒙古族音樂人,他們的歌聲中有著廣袤的草原,有著母親河的滋養和澎湃。
-
「美家美戶」奔小康
如今走進湖光村,一條條硬化道路貫穿全村,主幹道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綠樹果園大棚交接,全村實現綠化亮化、淨化美化,村民風趣地說,我們這是「美家美戶」奔小康。 湖光村的變化是我省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鄉村環境好不好、美不美,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2020-12-11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巫溪奔小康
內容提要:一汩汩鹽泉孕育了這座城璀璨的鹽巫文化,一條條開鑿之路為這座城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一雙雙手為這座城的蝶變凝聚了新生的力量……
-
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拜訪草原上蒙古包的牧民家,奶茶隨便喝
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拜訪草原上蒙古包的牧民家,看看牧民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蒙古族是遊牧民族,而蒙古包就是牧民的家,雖然蒙古包並不大,但是它承載了牧民家庭的所有一切。蒙古族稱作馬背上的民族,其實也可以稱作車輪上的民族,因為他們的家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應該要隨著牧場的遷徙而遷徙,而他們所有的家當聯帶蒙古包都會放到牛車馬車上跟著牧群東奔西走。不過現在真正放牧的牧民不多,很多都發展別的產業了。這才是真正的蒙古包,都是用木頭和厚布搭建而成的。
-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見成效「巴彥大豆」訂單排到明年。近日,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的一段MV「火」了。在碧浪翻滾的青紗帳和滿眼金黃的豐收場景中,一曲村歌唱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的成效,唱出了鄉親們增收奔富的美好生活。這段MV全長3分30秒,鏡頭從地理標誌農產品「巴彥大豆」幼苗破土而出,到飽滿的豆粒堆起「金山」,再到基層黨建凝聚人心、有力引領……豐裕村因「豐」而「裕」,村子更美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