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禪師: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

2021-02-06 禪林網

示羅知縣(孟弼)

聰明利智之士,往往多於腳根下蹉過此事。蓋聰明利智者,理路通。才聞人舉著個中事,便將心意識領覽了。及乎根著實頭處,黑漫漫地不知下落,卻將平昔心意識學得底引證。

要口頭說得,到心裡思量計較得底。彊差排,要教分曉。殊不知,家親作祟,決定不從外來。故永嘉有言: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以是觀之,心意識之障道,甚於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迴避。聰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識為窟宅,行住坐臥未嘗頃刻不與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覺,與之打作一塊。

亦不是要作一塊,為無始時來行得這一路子熟,雖乍識得破欲相遠離,亦不可得。故曰:毒蛇猛虎尚可迴避,而心意識真是無爾迴避處。除是夙有靈骨,於日用現行處,把得住,作得主,識得破,直下一刀兩段,便從腳跟下做將去。

不必將心等悟,亦不須計較得在何時。但將先聖所訶者,如避毒蛇猛虎,如經蠱毒之鄉,滴水莫教入口。然後卻以三教聖人所贊者,茶裡飯裡,喜時怒時,與朋友相酬酢時,侍奉尊長時,與妻兒聚會時,行時住時坐時臥時,觸境遇緣或好或惡時,獨居暗室時,不得須臾間斷。若如此做工夫,道業不成辦,三教聖人皆是妄語人矣。

士大夫平昔在九經十七史內,娛嬉興亡治亂,或逆或順,或正或邪,無有一事不知,無有一事不會。或古或今,知盡會盡。有一事一知,一事不會,便被人喚作寡聞無見識漢。他人屋裡事,盡知得盡,見得盡識得。下筆做文章時,如缾注水,引古牽今,不妨錦心繡口。心裡也思量得到,口頭亦說得分曉。他人行履處,他人逆順處,他人邪正處,一一知得下落,一一指摘得,無纖毫透漏。

及乎緩緩地問他,爾未託生張黃李鄧家作兒子時,在甚麼處安身立命?即今作聰明說道理,爭人爭我。縱無明使業識,檢點他人,不是能分別邪正好惡底。百年後卻向甚麼處去?既不知來處,即是生大。既不知去處,即是死大。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便是這些道理也。儒者亦云:死生亦大矣!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臘月三十日,無常殺鬼到來,不取爾口頭辦。

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獨稱顏回,謂聖人無怒。無怒,則不為血氣所遷。謂聖人無過,無過則正念獨脫。正念獨脫則成一片,成一片則不二矣。邪非之念才幹正,則打作兩橛。作兩撅則其過豈止二而已。不遷怒不貳過之義,如是而已。不必作玄妙奇特商量。

士大夫學先王之道,止是正心術而已。心術既正,則邪非自不相干。邪非既不相干,則日用應緣處,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顯。心術是本,文章學問是末。近代學者,多棄本逐末,尋章摘句,學華言巧語以相勝。而以聖人經術,為無用之言,可不悲夫!孟子所謂不揣其本,而欲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是也。

孟弼正是春秋鼎盛之時。瞥地得早能回作塵勞惡業底心。要學出生死法,非夙植德本,則不能如是信得及,把得住,作得主宰。時時以生死在念,真火中蓮華也。既以生死事在念,則心術已正。心術既正,則日用應緣時,不著用力排遣。既不著排遣,則無邪非。無邪非,則正念獨脫。正念獨脫,則理隨事變。理隨事變,則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則省力才覺。省力時便是學此道得力處也。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得如此時,心意識不須按捺,自然怗怗地矣。

雖然如是,切忌墮在無言無說處。此病不除,與心意識未寧時無異。所以黃面老子云:不取眾生所言說。一切有為虛妄事,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才住在無言說處,則被默照邪禪幻惑矣。前所云毒蛇猛虎尚可迴避,心意識難防,便是這個道理也。

日用隨緣時,撥置了得靜處便靜。雜念起時但舉話頭,蓋話頭如大火聚,不容蚊蚋螻蟻所泊。舉來舉去,日月浸久,忽然心無所之,不覺噴地一發。當恁麼時,生也不著問人,死也不著問人,不生不死底也不著問人,作如是說者也不著問人,受如是說者也不著問人。如人吃飯吃到飽足處自不生思食想矣。

千說萬說,曲說直說,只為羅孟弼,疑情不破。他時後日驀然失腳蹋著鼻孔,妙喜忉忉怛怛,寫許多惡口,卻向甚處安著?妙喜自云: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起倒在人,畢竟不幹這一片田地事。

寫至此,一軸紙已盡,且截斷葛藤!

——節選自《大慧宗杲禪師書信》

禪林網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請聯繫本平臺及時增補。重編錄用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犯著作權及版權。

相關焦點

  •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禪病種種
    可是,學道之士往往不解方便,不明佛意,執藥成病,或因執著「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而落入狂禪;或因執著「離淫怒痴為解脫」,而住於清淨意識之髑髏禪,或因執著「色空相傾相奪為非,妙明不滅不生為是」而落在生滅與不生不滅之二邊中。殊不知,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若世間若出世間,若生滅若不生不滅,俱是假言,非實有之定法,目的都是幫助人解粘去縛,然亦不可因此落入虛無,撥無因果。
  • 論三平寺義中禪師的法脈源流
    、「大師幻悟法印,不汩幻機,日損薰結,玄超冥觀。」)禪師;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義中禪師39歲時,於潮州侍大顛禪師,並成為大顛禪師的嗣法弟子。義中禪師曾受學於章敬懷暉、西堂智藏、百丈懷海及撫州石鞏(上鞏下革)慧藏。百丈懷海後傳法於黃櫱希運,希運傳臨濟義玄,義玄建立臨濟宗。懷海的另一弟子靈祐,居溈山,靈祐的弟子慧寂居仰山,溈山靈祐與仰山慧寂建立溈仰宗。自此,南嶽一系分出臨濟宗與溈仰宗兩家。
  • 農曆正月初九 溈仰宗初祖靈佑禪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溈山靈佑禪師,唐代高僧,溈仰宗創始人。靈佑禪師是百丈懷海禪師的法嗣,憲宗元和末年,奉懷海禪師之命至溈山,大力弘揚禪風,世稱溈山靈佑,被尊為溈仰宗初祖。今日恭逢靈佑禪師圓寂紀念日,頂禮緬懷靈佑禪師!靈佑禪師(771-853),唐代高僧,俗家姓趙,福州長溪人氏。
  • 永嘉禪師《證道歌》原文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刀鋒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 佛教,「法布施」的功德究竟有多大?
    學佛要積累福德,有了福德的資糧,才能在修行的路上得到利益,把福德轉為功德就具足了獲得智慧的條件。佛法講有為及無為,世間法完全是有所作為,稱有為法,有為則有人天的福報,或三惡道的罪報。法身無為,無為則無相,不墮諸道。
  • 大慧宗杲禪師:火宅塵勞,何時是了?
    於一日中,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便與三世諸佛、諸大菩薩相契,不著和會,自然成一片矣。世尊說火宅喻,正為此也。經云:「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具在經中。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謂信根狹劣,在火宅中,無智慧而戀著塵勞之事為樂,不信有出火宅、露地而坐、清淨妙樂故也。
  • 佛說:財不可積,愈多愈散,絕對不能積,久積成病、久積成惡
    有一個很富庶的商人與法慧禪師是好朋友。那一日,這位商人邀請法慧禪師到府上一聚,主人盛情款待之後,說要送禪師一件十分珍貴的禮物,於是將禪師請進了他的藏寶庫。走到一個大木箱前,商人小心翼翼地將鎖打開,頓時整個房間充滿了珠光寶氣,商人微笑著剛要說話,只聽見法慧禪師說:「這些都是你的嗎?」商人得意洋洋地說:「嗯,是的!這是老夫畢生的積蓄。」
  • 其「儀軌特色」和「功德利益」是什麼?
    而後者又可分為兩類:以此儀軌作為獨立超薦佛事,或置於大型法會之末作為總結超薦佛事。雖然我們無法真正了解元明之際《三時繫念佛事》與《三時繫念儀範》的實際運用狀況與背景,但是不論古代或現代,《三時繫念》的儀式內容,在漢傳佛教的寺院儀軌中顯得極為突出,異於一般懺法或普濟儀軌。
  • 只拜藥師琉璃光如來難道沒有拜藥師七佛功德大?
    本公號將陸續刊載由湖北廣水朝陽寺佛慧法師在疫情期間講解《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錄音文稿,每周更新兩期,歡迎各位網友關注學習。法寶珍貴,此類文章不設原創,轉載請務必標明作者,歡迎各大佛學平臺廣宣流布,讓更多人得此法益!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
  • 什麼是禪修的止觀法
    觀者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大乘起信論》:「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可見止觀之重要。
  • 四祖傳道,「懶和尚」開宗,鳥巢禪師點樂天——特殊的牛頭禪
    懶和尚開宗四祖知道懶融和尚已經服氣了(這時候已經不懶,是法融了),而且他本身也是有慧根求精進之人,就為他認真說法道:「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 梁皇懺是大圓鏡,能照破罪障開啟般若慧
    很多人單獨進入空蕩蕩的殿堂,大夏天也會打寒顫,心有所懼。因為寺廟經常超度亡靈,每天上殿誦完經都要回向,給十方三世的一切冤親債主,願他們離苦得樂超升極樂。每年都有很多超拔故人的法會,比如水陸道場、盂蘭盆節,等等。我在五臺山一家寺廟的念佛堂,看到很多桌子上都擺著一本《梁皇寶懺》,阿彌陀佛的周圍,貼滿了接引西去的牌位。那末,《梁皇寶懺》為何用?
  • 毗沙門天王與大吉祥天女雙天修法
    貝:事業順利夏哇:宏圖大展那也:求財滿願梭哈:速能相應常持誦此咒,可為自己添補財庫,每月的初二、十六為財寶天王的慈悲喜舍的日子,也稱降財日,除了每天誦持外,初二、見有勝己,便懷嫉妬,法施、財施常生慳惜,無明所覆,邪見惑心,不修善因,令惡增長,於諸佛所而起誹謗,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如是眾罪,佛以真實慧,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我今歸命,對諸佛前,皆悉發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復作,已作之罪今皆懺悔。所作業障,應墮惡道、地獄、傍生、餓鬼之中、阿蘇羅眾及八難處,願我此生所有業障皆得消滅,所有惡報未來不受。
  • 供燈的意義及功德 (附廣慧禪寺萬盞燈供藥師佛法會通啟)
    七、 心身自在,善財善寶滾滾而來。   八、 可獲美麗的瓔珞及幽美的林園。   九、 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十、 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打鬥事。在佛塔、佛殿或佛堂布施明燈的人,可以得到無數的福報: 一、 臨命終時,會產生三種智能:   (1)憶念善法而不忘失。
  • 農曆十一月十六日 宋代高僧晦堂祖心禪師圓寂紀念日
    黃龍祖心禪師,隨慧南禪師移住黃龍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1月6日,農曆十一月十六日,宋代高僧、臨濟宗黃龍派晦堂祖心禪師圓寂紀念日。一日閱《傳燈錄》,讀多福禪師之語而大悟。後隨慧南移黃龍山,慧南示寂後繼黃龍之席,居十二年。其後入京,元符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示寂,世壽七十有六,諡號「寶覺禪師」,安葬於南公塔之東,號稱雙塔。法嗣有黃龍悟新、黃龍惟新、泐潭善清等四十七人,著名詩人黃庭堅曾受法於師。祖心禪師遺著有《寶覺祖心禪師語錄》一卷、《冥樞會要》三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