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門最殊勝、最容易,是善中極善、上中最上.

2021-02-08 阿彌陀佛要救你

我們一般的人,對念佛法門的認識有所偏差,要麼認為很殊勝,但不容易,要麼認為雖然容易,但不殊勝。

大多數人覺得「念佛當然很容易了,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就這樣子念念佛,也能往生嗎?如果不再加上其他的修行也可以嗎?

」他認為念佛雖然容易,但不殊勝,認為誦經很殊勝,超過念佛的功德,觀想也超勝念佛,修別的法超過念佛,「我沒有辦法修別的,如果有辦法,我就修別的了,沒辦法,只好修念佛」;也有的人認為念佛雖然殊勝,但是不容易。

「念佛當然殊勝了,可是要達到清淨心才殊勝,要達到禪定一心不亂、工夫成片才殊勝,不然的話,散心稱名不殊勝」。要麼許殊勝、不許容易,要麼許容易、不許殊勝,這都是有偏差的。

念佛法門不僅最殊勝,而且最容易,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光殊勝,不容易,就不叫殊勝了,因為容易,才叫殊勝。

雖然殊勝,但是我們做不來,沒有利益,就沒有推廣的價值,就不殊勝了。

比如說農民選種優良品種,有兩個品種:一個品種呢,只要撒到地裡,不需要悉心照料,自然就會收穫很大;另一個品種,收穫也很大,但是必須要專門護理,白天晚上都要照料它,專家才能做得到,一般的人做不到。

那麼,這兩個品種,哪一個更是優良品種呢?大家沒做過農民也知道,第一種才是真正的優良品種,種子好,撒下去就可以豐收。

念佛就是這個道理,不但殊勝,而且容易,殊勝和容易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殊勝。單是殊勝,不容易,就不能稱為殊勝——好是很好,但是與我們無關。

如果單是容易,而不能了脫我們的生死,這個容易有什麼意義呢?

又容易、又殊勝的法門,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人人可念,人人可證,人人可離生死,善中之善無過此善。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故最勝;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這整個一部書可以說就從「勝」和「易」兩方面開展念佛。如果我們懂得了念佛有「勝」和「易」這兩個功能,自然就一向專念了。

為什麼有的人除了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雜行雜修呢?就是認為念佛不殊勝,不如誦經,不如坐禪,不如拜懺,甚至把念佛作為輔助,把別的作為主要的,或者說「念佛是主要的,但是還不夠,要別的來補助」,不能體會到念佛的殊勝。

如果真正知道念佛是「極善最上」,沒有超過念佛的善,沒有比念佛更上的功德,那你所有的時間,都會拿來念佛了。

你正要拜懺,一想「念佛極善最上,來念佛吧!」這個不是觀念,是在我們心中形成一種意志。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已經把所有的功德都攝在裡邊。單單六字,怎麼能攝盡一切功德呢?

這個我想通過比喻來說明,比如說,銀行現在都辦理信用卡,我們辦一張卡,儲存一百萬,甚至一千萬,那麼,這小小的一張卡,就把你的財富攝在裡邊了,收起來是一張小卡,但放出來可以有樓房、有汽車。

阿彌陀佛的功德法財,三明六通、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等,通通攝在六字名號這張「卡」裡邊。

又好比國家機關的大印,它是代表權力,它能把所有的權力攝在印章當中。

同樣的道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神力,都攝在六字名號裡邊,說「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威神力」,從哪裡表現呢?就表現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不可以在六字名號之外,再去尋找佛的救度。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行。

 

單純易行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從眾生的角度講,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沒有說哪一種人不能念佛,當然,先天聾啞的人是特例,他雖然不能口稱,仍然可以在心中憶念佛恩,仍然可以知道彌陀的慈悲救度,這也是念佛。

一般來講,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念佛要達到某種功夫,就不太容易了。

——念佛勝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臥禪念佛這樣做最殊勝呢?
    「臥禪念佛」其殊勝之處在於,對於學佛者或念佛功夫尚淺者來說,相比其它「四禪念佛」的方法更容易進入一種全身心的放鬆狀態,而這種「極致」的放鬆,非常容易切入「心念合一」的境界,也是「自得心開」最容易被激發的念佛實修狀態,「
  • 求姻緣最最殊勝的法門!
    此前我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求法門的時候,把一大堆法門換成了單一的佛號,其中還有準提咒,本來菩薩要我留著準提咒的,但是我這個人很懶,所以要求以更多的佛號來替換這個法門,於是一大堆法門折合成了佛號,當我做下這個換修行功課的決定時,我就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非常殊勝的法像!!!!
  • 彌陀贊——念佛法門
    『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慧遠大師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自心本來是佛,只要念佛,不間斷到一心不亂,自心與阿彌陀佛打成一片,此時自心即是淨土,自性即是彌陀,念到此境界便能了生脫死、出六道輪迴。念佛即便不能大徹大悟,也能往生淨土,因其願與阿彌陀佛本願感應道交。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是修行的最上法門。」
  • 阿旺上師:上師瑜伽就是密宗眾多方便法門中最殊勝的一種
    破了戒律不能做上師,沒有受戒也不能做上師,因為第一個條件他就不具備了。    2、要圓滿地理解佛法    佛法分小乘法門和大乘法門。大乘分顯宗的法門和密宗的法門。作為一位上師,小乘、大乘、顯宗、密宗的法門都要圓滿地理解,要精通八萬四千種法門。若只精通一部,或只精通小乘法門而不精通大乘法門,不叫上師,上師一定要精通八萬四千種法門。
  • 最殊勝、最簡單、最扼要、最真實的法門《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文字版)
    不論學哪個法門,也無論功夫淺深,最後往生還是靠阿彌陀佛。你要想真正的成就,一絲毫假都不能做,真的要放下,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值得留戀的。全放下了,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就註冊了,喜歡哪一天走是你自己的事情。
  • 這是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 這是念佛的秘訣!
    名號含攝一切法,虛空法界無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勝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僅釋迦佛一生所說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宣說無量的法門,都離不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這句洪名,就等於將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念盡了。把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都念到、統統都修了。  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全體,法界全體就是阿彌陀佛、是諸佛如來、是一切眾生、是自己本人。
  • 淨空法師: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成佛最捷徑、最方便的一個法門
    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法門,只要達到真正真誠、專一就有開悟的可能。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是方法,門是門徑,從這個方法、門徑可以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法法皆是,問題你會不會?你真會,任何一法都能成無上道。能大師開悟之後,說出心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五祖一聽,真開悟了,不是假的,衣缽就傳給他,囑咐他趕快走。
  •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
    將來的果報一定比現在更殊勝。再高一點層次的善就是在持五戒的基礎上,加行十善業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會生到六道中天道做天人享受天福。而淨土宗念佛法門的「善」是「淨業三福」,即「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 在一切道法中什麼是最殊勝的法?
    問: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麼是最殊勝的法  尊者答道:「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 朗明法師:念佛法門與地藏法門因緣甚深
    能夠讓我們最後了脫生死的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就是以地藏經作為基礎,地藏經可以消除我們很多業障,消業障最快的就是誦地藏經,現代的科學是沒有辦法證明這種神秘的力量。每天念佛菩薩聖號一萬遍,禮拜地藏王菩薩聖像,通過禮拜供養,你死去的眷屬就能脫離惡道,如果你死去的眷屬沒有墮入惡道,就會給他增加福報。如果你每天念菩薩聖號一萬遍以上,念21天,就能知道死去眷屬所生的地方。
  • 大安法師:念佛法門,至簡至捷,圓頓了義
    念佛法門是了義中第一了義,是圓頓中至極圓頓。它一法具足一切法,通途八萬四千法門都能夠含攝。它還圓超一切法門,是捷徑裡面的捷徑,是徑中徑又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大平等,所有念佛的人也就平等了,就好像黃河長江的水和湖泊溪流的水只要進入大海都等同一味,一海水具足了無量大川小溪的信息。從這裡,我們要理解念佛法門的圓和頓。念佛法門的「圓」還體現在一法具足一切法。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選擇法門。在七覺分裡面,擇法覺支擺在第一位。
  • 【十善業道經】(116)不要念「我」,念「佛」,所以叫「念佛法門」
    而一切法門裡面,念佛法門最殊勝,我們把那個「我」換成「佛」,這一生就決定成就。不要念「我」,念「佛」,所以叫「念佛法門」。這個法門廣義來講,諸佛菩薩所說的無量法門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這個意思在《華嚴經》五十三參。
  • 在家裡一人念佛比萬人念佛還要殊勝的秘訣!
    2 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3 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這一個人念佛,比一萬個人的念佛場還要殊勝。
  • 真正修念佛法門,該如何看待這人世間?
    1.淨空法師:真正修念佛法門,看一切眾生、山河大地都是阿彌陀佛學是真的你自己有自覺、有覺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菩薩學處,我們學在這裡學。模範就是《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你看善財童子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那裡頭有善人、有惡人,有最惡的人,他都是他的老師。
  • 尊敬的善男子善女子,要知道你前世已修,今生才得已念佛!!
    尊敬的善男子善女子當你打開這篇文章,足以證明你前世已修了很多的福德因緣。古人常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 劉素雲老師修行念佛語錄-念佛偈
    《劉素雲老師念佛語錄念佛偈》做人要正,做官要清,學佛要像(佛)。記住「中」字,就是讓我們閉住嘴巴,少說話。不是我念佛靈,你念佛不靈,不是的,只要你是真心誠意的,你發自內心的那句阿彌陀佛誰念誰都好使,沒有不靈的。上什麼道?上阿彌陀佛那個大法船,上了我們回西方極樂世界的道。
  • 獲得成就最便捷的兩個法門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也可以說法門無量無邊。因為眾生的分別念、煩惱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法門也是無量無邊。其中,淨土法與大圓滿法是與末法時期的眾生最有緣分、最相應的法門。末法時期的眾生,生命短暫,還特別懈怠,業障重,學修那些複雜的法門很難成就。
  • 如何修證佛法(112)| 念佛法門
    《如何修證佛法》為南懷瑾先生最重要著述之一。
  •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所以我沒有辦法就只好念念佛吧!這個說法,表示這個人雖然習淨,但對於淨宗缺乏正確的信念與認識。  《大集經》說「但念阿彌陀」,就是只念、專念、唯念阿彌陀,這就是無上的最深的最妙的禪。  這裡所說的無上深妙的禪,是指六度裡的第六度,是般若。一般所說禪定,是在前五度裡面。兩者雖都用一個禪字,可是差別極大。經教中說,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
  • 念佛法門丨弄清楚念頭的本質,才能更好的修學念佛法門
    歡喜的、舒服的貪愛先不斷(大乘菩薩道降伏性障首斷嗔,嗔為重戒),讓你一想到就揪起來難受的煩惱,一定要斬斷,若不斬斷,只能讓自己受苦,煩惱的事相不斷地在腦海中顯現就如同反覆自己扎自己,這真是愚痴,所以我們的煩惱都因貪嗔痴而有。心中種種事相的由來,如同電子屏幕上的字幕,其實是由一個一個的小LED燈次第閃爍構成的,如果一斷電,全部黑屏,就沒有屏幕上的文字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