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抗生素」吧,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2020-12-11 騰訊網

抗微生物藥物不合理使用,除了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以外,最直接的危害是產生細菌耐藥。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醫務科聯合藥劑科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了2020年提高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現場諮詢活動,在門診大屏滾動播放視頻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的重要性,倡導大家齊心協力,安全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減少藥品不良反應,遏制細菌耐藥。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這些是你需要知道的!

認知篇1、常用抗菌藥物都有哪些?

抗菌藥物是指能抑制或殺滅細菌或真菌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2大類。

生活中常用的抗菌藥物主要有以下7類:

青黴素類:青黴素,阿莫西林等含「西林」字樣的藥物。

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苄、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地尼等含「頭孢」字樣的藥物。

大環內酯類:紅黴素,乙醯螺旋黴素,阿奇黴素等。

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氟喹諾酮類: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含「沙星」字樣的藥物。

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等。磺胺類:複方磺胺甲噁唑等。

除此以外,還有克林黴素、多西環素等抗菌藥物。

2、濫用抗菌藥物會有哪些危害?

濫用抗菌藥物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濫用抗菌藥物可以破壞人體微生態,使部分益生菌殺滅,進而將微生態平衡打破,嚴重者會發生二重感染

長期使用抗菌藥物,會讓對藥物敏感的細菌被消滅,耐藥菌則變成優勢菌,肆意繁殖,甚至出現「超級細菌」,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等。

抗菌藥物或多或少具有副作用,比如常見的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嚴重者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發生生命危險。

3、生活中怎樣避免細菌等微生物產生耐藥性?

為避免微生物產生耐藥性,在生活中可從以下4點做起:

不要為了預防而使用抗菌藥物,特別是廣譜抗菌藥物。

只有醫生確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才使用抗菌藥物。

避免外用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不要把這些抗菌藥配成液體衝洗傷口,避免誘發耐藥細菌的產生。

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要幾種聯合用。

誤區篇1、感冒了吃抗生素好的快

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對抗菌藥物的不規範俗稱,只對相應的細菌或真菌有效,對病毒完全沒有作用。

感冒了吃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要承受副作用帶來的危害,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如果感冒後出現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等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是可以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的,但需要經過明確診斷後嚴格按照醫囑使用。

2、抗生素是消炎藥

抗生素是對抗菌藥物的不規範俗稱,只對相應的細菌或真菌有效,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炎症性疾病是沒有效果的。消炎藥是指消除炎症的一類藥物,一般是指解熱鎮痛消炎藥。按照結構來分,則可以分為非甾體類和甾體類。非甾體類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消炎痛、布洛芬、芬布芬等。甾體類主要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即糖皮質激素。

因此,抗生素和消炎藥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3、抗生素很安全,可以放心吃

是藥三分毒,抗生素的副作用尤其明顯。幾乎所有的抗菌藥物都有非常明顯的胃腸道副作用,比如噁心、嘔吐等。以生活中常用的頭孢類抗菌藥物為例,吃完後胃部不適反應就比較明顯。如果對頭孢過敏的話,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威脅生命安全。

生活篇

1、吃了抗菌藥物能曬太陽嗎?

吃了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磺胺甲噁唑、伏立康唑、多西環素等抗菌藥物是嚴禁曬太陽的,否則會發生光敏反應,表現為瘙癢、紅斑、水泡等。

吃了頭孢等其他抗菌藥物,也儘量不要曬太陽,以免引起不適反應。

2、用了抗菌藥物能開車嗎?

用了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氨基糖苷類藥物後,不能開車。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影響駕駛安全。

用了其他抗菌藥物,也不建議駕車。因為抗菌藥物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頭暈、頭痛等反應。

3、吃了抗菌藥物能泡澡嗎?

吃了抗菌藥物後,不建議泡澡。抗菌藥物用於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感染性疾病大多會表現出發熱症狀。吃了抗菌藥物再泡澡會加重發熱,不利於疾病治療。

飲食篇1、為什麼吃了頭孢菌素等抗菌藥物,喝酒會很危險?

吃了頭孢菌素類藥物後,再喝酒可能會發生「雙硫侖反應」,表現為面部潮紅、視覺模糊、頭痛、胸悶氣短、休克等,重者可致死亡。除了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奧硝唑、替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藥物後也不能喝酒,也不可以喝含有酒精的藥物和飲料,以免發生「雙硫侖反應」。

2、吃了頭孢後多久能喝酒?喝酒後多久能吃頭孢?

頭孢類藥物大多數半衰期較短,通常2天左右藥物就能基本排出體外。但由於被頭孢類藥物抑制的乙醛脫氫酶需要約4-5天才能逐漸恢復活性,所以為安全起見,一般建議停用頭孢類藥物7天後才能喝酒。

研究發現,體重為70kg的健康成年人在1h內可以處理7g純酒精,人體一晝夜對酒的氧化代謝處理量僅限於8瓶633ml容量的啤酒。如果在1h內連續飲用3瓶啤酒, 那麼酒對身體的影響待完全消失得需約9h,即使是善飲者也需要6~7h。酒精的代謝還要考慮其他問題,如: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存在個體差異、飲酒者的肝功能、體重、飲酒量等。因此,一般建議酒後3天內不能用頭孢。

3、哪些常用藥物含有酒精?

除了白酒、啤酒及部分飲料中含有酒精成分外,一些藥物中也含有酒精成分。常見的有: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正骨水、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流浸膏製劑等。為了用藥安全,在服用頭孢菌素、甲硝唑等易引起「雙硫侖反應」的藥物前後,除了不能飲酒,這些含有酒精的藥物也不要使用。

抗菌藥物不可以隨便使用

要牢固樹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營造全社會關心

支持和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圍

來源:西安市胸科醫院

相關焦點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但抗菌藥物就不一樣了,它對抗一些引起疾病的細菌,直接對病因治療,並不會去「消炎」。抗菌藥物是一種珍貴資源,服用前應諮詢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不僅能確保我們獲得最佳治療,還有助於減少抗菌藥物的耐藥威脅。二、抗感染藥物、抗菌藥物、抗生素的說法有什麼區別?抗菌藥物:即抗細菌藥,是能殺滅和抑制細菌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其它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學藥物。
  •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2020-11-20 16:43:56 責任編輯:房家梁 2020年11月20日 16:43 來源:人民健康網參與互動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抗菌藥物是一種珍貴資源,服用前應諮詢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不僅能確保我們獲得最佳治療,還有助於減少抗菌藥物的耐藥威脅。二、抗感染藥物、抗菌藥物、抗生素的說法有什麼區別?抗菌藥物:即抗細菌藥,是能殺滅和抑制細菌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其它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學藥物。
  • 嶗山區婦幼保健中心: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主題宣講活動
    她說,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 「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為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決定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 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20年「提高世界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根據上級要求,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於11月18日至24日組織開展為期一周的宣傳活動,活動以「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為主題,面向廣大醫務人員和公眾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知識。在副院長楊景毅的帶領下,醫務科聯合藥學部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志願服務義診活動。
  • 為什麼要禁止抗生素呢?哪些抗生素和藥物被國家禁止?
    在全面禁抗後,國家必定要對牲畜產品進行檢測,以豬肉為例,如果在豬肉中檢測到違規抗生素或藥物殘留,那麼就要對相關企業或者個人進行處罰;屠宰企業或者豬販子肯定也會對豬的肉質進行檢測,如果檢出成分,則會拒絕購入,或者刻意壓價,導致生豬賣不上價錢,養殖戶手虧損。
  • 抗生素是抗感染藥物的重要分支,近年來,世界抗生素市場的平均年...
    抗生素是抗感染藥物的重要分支,近年來,世界抗生素市場的平均年增長率約為8%,歐美發達國家更是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對比國內外的用藥結構可以發現,國外頭孢類抗生素的使用率和我國頭孢類抗生素的使用率有較大的反差。
  • 抗菌藥物、抗生素、消炎藥的區別在哪?
    我們經常提到的的「消炎藥」「抗生素」「抗菌藥物」,常常有家長分辨不清或是認為同一類藥物。在此,藥師提醒您:消炎藥、抗生素和抗菌藥並不劃等號哦!我們要警惕亂服藥帶來的不良後果。太長不看版: ② 抗菌藥物包含抗生素和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藥物。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實際上,頭孢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不能盲目濫用。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 兒童濫用抗生素,器官衰竭而亡:7類名字藥物,都屬於抗生素
    於是,父母給小楊陽吃了抗病毒藥和消炎藥。一連三天過去,小楊陽的病情都沒好轉,家長有些不放心,就帶著他去醫院。當看到醫院長長的掛號隊伍,孩子爸媽商量說孩子只是著涼了,又不是嚴重的病,回去繼續吃藥算了。抗生素並非不能使用,不過在使用時很多人容易走進誤區,下面就來看看抗生素的7個常見誤區:誤區1:抗生素能預防感染抗生素無法預防感染,真正的作用是用來殺滅微生物,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導致細菌耐藥。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重點從「抗菌藥物」改為範圍更廣、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抗生素一定要飯後吃?
    什麼是抗生素,為什麼要飯後吃?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臨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養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主要分為β- 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林可黴素類、多肽類、喹諾酮類、磺胺類、抗結核藥、抗真菌藥及其他抗生素。
  • ...將推動全面採取緊急行動處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問題,並確保...
    >2020-11-21 01:38:33來源:FX168 【世衛組織發起「一體化衛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全球領導人小組」 抗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危機】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共同發起「一體化衛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全球領導人小組」,成員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部長、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領導人,將推動全面採取緊急行動處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問題,並確保今後重要藥物的供應。
  • 接種疫苗後能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熱等症狀,就會給孩子服用抗生素, 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使用抗生素,會減弱疫苗接種效果。疫苗接種後出現發熱屬於疫苗接種後的正常反應,血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增高說明體內開始出現免疫反應,應是疫苗接種成功的標誌,絕不能使用抗生素。 疫苗本身是病毒、細菌的滅活體或部分,它進入人體後必然會刺激免疫系統,引起類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過程,這樣才能產生相應抗體 以抵禦今後相應病毒或細菌的侵襲,預防嚴重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 禁抗大環境,誰會成為抗生素的替代者——樂暢桉樹精油
    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多年來都一直是禽畜養殖中高效低成本的促生長和抗病手段,不過,中國禽畜養殖業想做「強」向可持續發展,終究要走上「禁抗」道路。根據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自7月1日起,我國正式停止生產、進口、經營、使用部分藥物。如今,「禁抗令」已經正式生效,國內的飼料生產企業負責人和養殖戶做好準備了嗎?
  • 感冒發燒,究竟是用消炎藥,還是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消炎藥嗎?
    「痛」,炎症部位,腫起來了,就會觸碰到周圍的一些神經組織,產生疼痛感,警告你的身體,要好好保養了。 抗腫瘤抗生素,如阿黴素、博來黴素、阿克拉黴素、放線菌素D等,通過對腫瘤細胞具有細胞毒作用,對動物腫瘤增殖具有抑制活性,抑制腫瘤細胞的無限增殖。 因此,在某些疾病治療過程,抗生素被稱為「消炎藥」,並不是全錯的。
  • 家禽濫用抗生素對人體有哪些危害,禁用抗生素後將如何選擇藥物?
    現在家禽養殖中,養殖戶還是過多的依賴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過量後導致將來生產的肉、蛋、奶製品裡面含有抗生素殘留,那麼人在吃這些含有抗生素殘留的肉、蛋、奶製品,久而久之,人體會慢慢攝入抗生素,抗生素進入體內,量不大的情況下不足以殺滅病原菌,還會使自身產生耐藥性,導致以後人生病對抗生素不敏感
  • 【合理用藥】抗生素、抗菌素AND消炎藥,你分得清嗎?
    青黴素類、氨基糖苷類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具有抗細菌活性的抗生素; 兩性黴素B是有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 環孢菌素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絲裂黴素、阿黴素等則是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抗生素。
  • 誰才是抗癌藥物的終極生產者?植物還是……|微生物「智」造
    目前,紫杉醇已成為世界銷量第一的抗腫瘤藥物,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強活性廣譜抗腫瘤藥物,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抗腫瘤藥的三大成就之一(其他成就:喜樹鹼、維A酸)。 紫杉醇具有什麼獨特的抗癌機制,能獲得如此多的讚譽和肯定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女科學家Susan Band Horwitz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