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2020-12-1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樂樂從學校回來,沒精打採,「奶奶,我頭疼嗓子疼,是不是感冒了啊?」。聽到樂樂這麼說,奶奶立馬衝到房間拿出「治病神藥」阿莫西林,「快點吃兩粒消炎藥,病就好了。」。

這樣的情景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少見,那麼「治病神藥」阿莫西林這個「消炎藥」真的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嗎?甚至可以預防疾病嗎?接下來,讓我給您苦口婆心的講一講抗菌藥物到底是咋回事,它有多麼重要。

一、「消炎藥」究竟是什麼呢?

大家經常說的「消炎藥」,其實並不是一個醫學上的概念。

如果一定要談消炎藥的話,只能從字面上理解,消炎藥應該是指消除炎症的藥。粗略地講,炎症的典型表現無非就是「紅、腫、熱、痛」,那麼,最接近這個概念的藥是「解熱鎮痛類」藥物。比如布洛芬就是典型的解熱鎮痛藥,它可以直接對抗發燒、疼痛的症狀。

一些激素也有抗炎的作用,通常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這裡不再贅述。

但抗菌藥物就不一樣了,它對抗一些引起疾病的細菌,直接對病因治療,並不會去「消炎」。

抗菌藥物是一種珍貴資源,服用前應諮詢正確的使用方法,這不僅能確保我們獲得最佳治療,還有助於減少抗菌藥物的耐藥威脅。

二、抗感染藥物、抗菌藥物、抗生素的說法有什麼區別?

抗菌藥物:即抗細菌藥,是能殺滅和抑制細菌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生素和其它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學藥物。

抗生素: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在生活過程產生的對病原體或腫瘤細胞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物質。

抗感染藥物:是用於治療各種病原體(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蠕蟲等)所致感染的藥物。

因此,抗菌藥物≠抗生素≠抗感染藥物。

三、何時才會使用抗菌藥物?

只有在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人體導致病變的時候才能使用。對於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抗菌藥物是無效的。



對於已經明確感染病原菌的患者,最科學的辦法是根據感染病原菌的種類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針對性強、窄譜、安全性好、價格適當的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分很多種類,什麼情況的感染用什麼種類的抗菌藥,是很專業的問題,患者難以把握,不可隨意自行用藥。抗菌藥物不是靈丹妙藥,應先諮詢,後使用。

四、濫用抗菌藥物,危害所有人。

濫用抗菌藥物會加劇抗菌藥物耐藥性,抗菌藥物耐藥感染較為複雜,且較難醫治,任何年齡的任何人以及任何國家,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濫用和過度使用多種抗菌藥物可能產生以下不良後果:

1.產生耐藥性的菌株增多;

2.毒性反應、過敏性反應等不良反應增多;

3.二重感染發生的機會增多;

4.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而貽誤正確治療;

5.浪費藥物,增加國家和患者的負擔。

更為可怕後果是可能導致細菌耐藥,甚至產生「超級細菌」,使有效的抗菌藥物效果變差,或者完全無效。



五、公眾對抗菌藥物的使用存在誤區

抗菌藥物=消炎藥嗎?錯誤

消炎藥是針對炎症起作用,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可以減輕炎症,起到退熱止痛的作用,起到「治標」的作用。抗菌藥物是針對引起炎症的細菌本身,起到「治本」的作用。

沒有效果應該立即更換抗菌藥物?錯誤

用抗菌藥物1天,發熱不好轉,就認為藥物無效,馬上更換抗菌藥物。實際上,應用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感染,起效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需觀察2-3天,確實無效後再考慮更換。

沒有症狀了需要立即停藥?錯誤

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時要達到一定的療程。如果停藥過早,可能出現病情反覆。比如細菌性肝膿腫的治療,在患者體溫正常後仍需繼續用藥,總療程達到3-4周。而且療程不足還可能導致細菌耐藥。

越貴的抗菌藥物越好嗎?錯誤

每種抗菌藥物都有自己的抗菌譜,針對不同的菌種,選擇不同的抗菌藥物。適合的抗菌藥物才是最好的,並不是越貴的越好,也不是越新的越好。

廣譜抗菌藥優於窄譜抗菌藥對嗎?錯誤

如果窄譜抗菌藥能殺滅病原體,不宜用廣譜抗菌藥,因為後者可能同時殺滅人體內的有益細菌,導致人體內菌群紊亂。

六、抗菌藥物使用常識

1.能用常用藥品的就不用新特藥;

2.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針,好多抗菌藥口服吸收效果不比輸液效果差。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輸液;

3.不要一感冒就用抗菌藥;

4.抗菌藥物服用有時間要求:有些藥物空腹吸收效果好,如阿奇黴素、羅紅黴素要在兩餐之間空腹服用,即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

【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 「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為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決定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以「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為主題,通過廣泛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耐藥危機的認識;牢固樹立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圍。

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宣傳材料》。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新聞熱線:0534-8017166



  轉自:德州市婦幼保健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他們說「抗生素」不叫「消炎藥」?
    聽到樂樂這麼說,奶奶立馬衝到房間拿出「治病神藥」阿莫西林,「快點吃兩粒消炎藥,病就好了。」。這樣的情景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少見,那麼「治病神藥」阿莫西林這個「消炎藥」真的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嗎?甚至可以預防疾病嗎?接下來,讓我給您苦口婆心的講一講抗菌藥物到底是咋回事,它有多麼重要。一、「消炎藥」究竟是什麼呢?
  •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2020-11-20 16:43:56 責任編輯:房家梁 2020年11月20日 16:43 來源:人民健康網參與互動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 嶗山區婦幼保健中心: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主題宣講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樂 通訊員 朱曉靖 臧鈺 青島報導  2020年11月19日,嶗山區婦幼保健中心根據國家、省、市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020年「提高世界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世界衛生組織自2015年起,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菌藥物認識周」。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組織召開會議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根據上級要求,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於11月18日至24日組織開展為期一周的宣傳活動,活動以「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為主題,面向廣大醫務人員和公眾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知識。在副院長楊景毅的帶領下,醫務科聯合藥學部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志願服務義診活動。
  • 放過「抗生素」吧,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物不合理使用,除了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以外,最直接的危害是產生細菌耐藥。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醫務科聯合藥劑科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了2020年提高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現場諮詢活動,在門診大屏滾動播放視頻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的重要性,倡導大家齊心協力,安全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減少藥品不良反應,遏制細菌耐藥。
  • 抗生素並非萬能消炎藥
    阿莫西林更是被當成一種普通的消炎藥成為家庭藥箱的常備藥。很多人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但具體哪些常用藥物是抗生素?抗生素和消炎藥有什麼不同?很多人一知半解。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今天,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溫馨帶大家近距離認識一下「抗生素」。
  • 感冒發燒,究竟是用消炎藥,還是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消炎藥嗎?
    認識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種化學物質,它主要是用來殺菌或抑菌,但不全是,它還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所以抗生素也不能等同於抗菌藥,它們的大概關係如下:
  • 家中藥物有不少,如何區分消炎藥和抗生素
    對症下藥,得用消炎藥,這一點沒有問題!但是,消炎藥真的是大多數人認為的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紅黴素、沙星類等藥物嗎?並不是!這些藥物都屬於抗生素。 消炎藥,能止痛、能退燒、能消腫,雖不具備抗感染能力,但能直接減輕你因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過敏等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
  • 【合理用藥】抗生素、抗菌素AND消炎藥,你分得清嗎?
    口口許多人都搞不清楚抗生素、抗菌藥物與消炎藥的區別,往往將之混淆。 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所稱的「抗菌藥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製劑。
  • 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青黴素類、氨基糖苷類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具有抗細菌活性的抗生素;兩性黴素B是有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環孢菌素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絲裂黴素、阿黴素等則是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抗生素。也許抗感染的抗生素太過於耀眼,「抗生素」原本只是說明藥物來源的名詞,卻成了抗菌藥物的代名詞。
  • 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還是消炎藥?抗生素和消炎藥有區別嗎?
    在家人眼裡,阿莫西林是萬能的,肚子疼,要吃阿莫西林,感冒發燒,記得多阿莫西林,腿疼,記得多吃阿莫西林,在他們眼裡阿莫西林是消炎藥,是萬能的,身體哪個部位疼,就吃消炎藥,很管用,但真的就是這樣的嗎?很多人在身體出現各種狀況的時候,都會有選擇用消炎藥來進行治療,有人會問,那阿莫西林到底是抗生素還是消炎藥呢,吃完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呢?阿莫西林在生活中被稱為一種「神奇藥物」,以至於生活中不管大大小小的病都會配有阿莫西林,那它的作用是什麼呢?阿莫西林是屬於青黴素類抗生素,平時如果出現各種感冒引起的病症,都可以它來治癒。
  • 關節損傷應該選擇抗生素還是消炎藥?這樣選擇準沒錯!
    實際上這是存在問題的,因為像頭孢這一類的,我們管它叫抗生素。為什麼關節扭傷不建議用抗生素?為大家科普一下~ 一、什麼是抗生素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某些微生物對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抑制作用,並把這種現象稱為抗生。
  • 「萬能藥」不萬能!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重點從「抗菌藥物」改為範圍更廣、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兒童濫用抗生素,器官衰竭而亡:7類名字藥物,都屬於抗生素
    於是,父母給小楊陽吃了抗病毒藥和消炎藥。一連三天過去,小楊陽的病情都沒好轉,家長有些不放心,就帶著他去醫院。當看到醫院長長的掛號隊伍,孩子爸媽商量說孩子只是著涼了,又不是嚴重的病,回去繼續吃藥算了。一周之後,小楊陽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嚴重了,持續高熱不退,還感染了肺炎。送到醫院時已經晚了,連最好的醫生都束手無策,輸液、消炎藥等治療手段都不管用,最後孩子因器官衰竭而死。
  • 想要感冒好得快,抗生素和消炎藥這樣選!
    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只要一旦有感冒的苗頭,提前吃上抗生素做預防就能好了。感冒是什麼引起的?其實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幾百種之多,他們通過侵入鼻腔、口腔、咽喉及其他部位引起感冒,另外,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抗生素≠消炎藥!一、 用處不同抗生素是用於治療敏感微生物的,即是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一類物質及其衍生物。所以抗生素是在有細菌、支原體、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時候才選擇使用的! 消炎藥是用於消除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的藥,除了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外傷這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狀。
  • 抗菌藥、消炎藥、抗生素不能混為一談,沒搞清前別給寶寶亂用
    小編碎碎念:寶寶感冒時,有好心人說:「吃點抗菌藥好得快」寶寶咳嗽時,又有好心人說:「吃點抗生素壓一壓」寶寶咽喉腫痛時,又有好心人說:「吃點消炎藥就好了」昨天晚上,我和大家講了關於寶寶哮喘的話題《冬季哮喘高發,這些致病因素就在孩子身邊,一定要小心》,其中談到一點是抗生素對治療哮喘是無效的,而後就有媽媽留言給我們:
  • 抗生素與消炎藥「大不同」,你可不能亂用
    中國被稱為「抗生素大國」,以濫用抗生素「威震四海」。我們從小到大但凡身體有任何不舒服,都會聽到家長或者家人關切的問候:「吃點消炎藥,馬上就好了」「這樣不行,趕緊去打個點滴吧」……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我們,對「消炎藥」有著謎之依賴,以至於到現在,打噴嚏或流鼻涕的時候還會收到身邊的朋友好心遞過來的一片頭孢或者阿莫西林。
  • 生活中如何區分消炎藥和抗生素?很簡單,只需記住這幾個字
    春寒料峭,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感冒、發熱、咳嗽等,很多人認為這些症狀是發炎引起的,吃點消炎藥就能好。但實際上,有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消炎藥,以為消炎藥就是抗生素,結果不但對病情起不到任何治療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 抗生素、消炎藥、抗菌藥,用錯了麻煩大了!
    比如,一有個頭痛腦熱,馬上就會有人在身邊提醒:「吃點抗生素吧!」或者喉嚨痛了,又會有人說:「吃點消炎藥,很快就好了。」這樣用藥真的可以嗎?抗生素和消炎藥是一回事嗎?他們真的是「居家旅行常備良藥」嗎?2017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藥劑科趁此機會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談談對抗菌藥物最常見的5個錯誤認識。
  • 這些藥很多人都可能會用到,用藥的方式卻不對,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們為了提高全球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避免耐藥性感染的進一步發展,團結起來,共同保護抗微生物藥。今年的5月份世衛組織決定將抗菌藥物更名為抗微生物藥物,並且將每年的11月份第3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抗微生物藥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