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時期,戴口罩成了必須做的事情。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所產生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碩士康潤芳為大家送上了「護膚寶典」。
長時間戴口罩內面潮溼,皮膚反而會幹燥,因為鼻子嘴巴呼出的水分不能及時蒸發,皮膚表面一直處於潮溼悶熱的環境,會導致角質層腫脹,局部皮膚出現變軟、發白、起皺等皮膚浸漬表現。皮膚屏障受損,水份流失,皮膚出現乾燥、水油不平衡等問題。我們可以在戴口罩前,用清水清潔皮膚,避免使用厚重的底妝或者過於滋潤的護膚品,儘可能選擇輕薄的護膚品進行預防保護。或者局部外用含氧化鋅或凡士林的護膚潤膚劑,減少汗液、摩擦對皮膚的刺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家可增加口罩的更換頻率。摘下口罩後,建議用36℃左右的溫涼水清潔面部,並立即塗上輕薄的護膚品保溼。N95專業性口罩,長時間佩戴會壓迫皮膚,導致組織缺血,出現紅腫壓痕。根據自身工作需要和持續使用防護用具的時間,來選擇合適型號、材質、軟硬度的防護用具。輕度的面部壓痕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也可用敷料預防,在戴口罩前,先清潔局部皮膚,然後根據鼻梁、顴骨和耳後輪廓將泡沫敷料、透明薄膜敷料或水膠體敷料裁剪成適合的大小後貼敷。但如果持久壓痕或伴有皮下淤血,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軟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如藥物效果不佳,出現皮膚紅腫破損,可外用抗生素軟膏,可適當使用創可貼、紗布等保護皮膚創面。儘量避免口罩或其他物品繼續刺激破損皮膚。必要時還可使用貝復新等皮膚修復劑,修復皮膚損傷。由於口罩的氣密性,營造了潮溼環境,利於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繁殖,毛囊皮脂腺堵塞,繼而可能引發痤瘡樣損害或加重原有痤瘡。建議每日溫水洗臉至少2次,適當使用面部清潔劑。
輕者:可外用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醯、維A酸類等藥物。
嚴重者:應諮詢皮膚科醫師治療。
金屬夾、橡膠帶等口罩材料,對於少部分人敏感膚質的人來說是潛在過敏源,市場上也有少量偽劣產品,使用者在佩戴時可能發生過敏。首先停止使用該類口罩,如皮損較輕,可無需處理,等待自行緩解。如果較為嚴重,皮膚明顯瘙癢,可外用尤卓爾或者0.03%他克莫司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治療,若仍不能緩解應諮詢皮膚科醫師治療。
口罩阻擋了外界的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口罩內層也會聚集或是吸附從呼吸道呼出的細菌、髒物等。面部在防護用具的壓力、摩擦力等原因導致的皮膚損傷後,病毒、細菌便有機可乘進入皮膚導致局部感染,出現紅腫膿皰潰爛等情況,可塗用抗生素乳膏或諮詢皮膚科醫師治療。中醫皮膚科方向碩士研究生。
擅長:皮炎溼疹、帶狀皰疹、痤瘡、接觸性皮炎、瘙癢症等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坐診時間:周一至周五
坐診地點:門診樓一樓
諮詢電話:229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