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2020-12-13 騰訊網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鄭板橋的畫很是有名,他的詩書畫,世稱「三絕」,千金難求,屬於有價無市的寶貝,許多人都想買他的畫。而鄭板橋呢,他和別的畫家不一樣,歷來文人畫家賣畫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開出明確的價碼,把自己的畫炒得很貴,鄭板橋的畫則是明碼標價的。

早年鄭板橋為生活所迫常以賣畫為生,後來鄭板橋當了官,政績顯著,他還是做回了老本行,賣畫!

鄭板橋做生意就像他這個人一樣,大方爽快,他制定了一套《板橋潤格》規定:「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鬥方5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語言也。」

可是,即使這樣,鄭板橋的畫還是很難買到。許多豪紳常以得到鄭板橋的書畫掛在廳堂作點綴為榮,但鄭板橋卻不慕名利,心情不好就不給他們賣畫和作畫,所以他們只能另闢蹊徑得到鄭板橋的畫作。

有一幫豪紳知道鄭板橋愛吃狗肉,他們打聽到鄭板橋要和朋友登山郊遊,於是就收買了鄭板橋郊遊的必經之路的農舍主人,讓農舍主人提前煮一鍋香噴噴的狗肉。等鄭板橋路過的時候,農舍主人就拿狗肉招待鄭板橋,最後再讓鄭板橋作書畫以作紀念。鄭板橋吃了別人的狗肉,為了表達感謝之情,他就作了一副書畫送給農舍主人。後來,有一次宴會上,鄭板橋偶然看見自己送給農舍主人的畫作竟然就掛在廳堂上,他這才知道自己因為嘴饞被騙了!

還有一次,當地一位豪紳請鄭板橋替他寫一個門匾,鄭板橋的名言是「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按照他的臭脾氣,他完全可以不給這位豪紳寫門匾。可是這位豪紳他不好得罪,也得罪不起,因為這位豪紳平日裡經常巴結官府,是一個後臺超級硬的傢伙,鄭板橋再不願意最後也還是答應了下來。

脾氣古怪的鄭板橋怎麼可能老老實實地給豪紳寫門匾呢,他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既能滿足豪紳的要求又能讓自己解氣的法子。

豪紳派人來取門匾的時候,鄭板橋就故意寫了「雅聞起敬」四個字,在給門匾上漆的時候,鄭板橋專門吩咐漆匠只漆「雅、起、敬」三個字的左半邊。交代完以後,他才高高興興的把做好的門匾交給了豪紳。

過了一段時間,這塊門匾上沒有上漆的地方都掉色了,這樣一來上了漆的地方就顯得格外惹眼,豪紳某天抬頭一看,氣得不行,原來的「雅聞起敬」竟然變成了「牙門走苟」!豪紳臉色漲得通紅,這不是明擺著罵他是衙門的走狗麼!

相關焦點

  • 「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到底是蘇東坡還是鄭板橋寫的?
    有說白居易的,有說蘇東坡的,有說解縉的,也有說鄭板橋的,還有說是紀曉嵐的。讀者看出來沒,一水的才子,而且都是那種民間流傳軼事趣聞比較的多的才子,都是那種在民間小故事,戲文裡頭出鏡頻率最高的。就連下聯的文字,也流傳了不下三個版本:「茶,敬茶,敬香茶」、「茶,上茶,上好茶」、「茶,泡茶,泡好茶」。
  •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鄭板橋,是"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後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他曾"開倉賑貸""捐廉代輸",引起了貪官汙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後唯有賣畫維生。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
    鄭板橋(1693- 1765),江蘇興化縣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享年73歲。他為人狂放不羈,被稱作揚州八怪」 之一 。他不僅詩、書、畫上技藝精湛,堪稱三絕,而且在養生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租茶淡飯鄭板橋為他在江蘇興化老家的廚房自撰自書了一副對聯,其聯為:「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寥寥幾個字概括了他平常吃的是青菜、蘿蔔、糙米飯,喝的是天然水所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國傳統的瓦壺。鄭板橋的這種粗茶淡飯是大有益於健康的。性情曠達鄭板橋在60歲時為自己寫下一副壽聯:渾為做客,何問康寧?
  • 鄭板橋作品欣賞
    鄭板橋(鄭燮)取法於徐渭、石濤、八大諸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格勁峭。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並將書法用筆融於繪畫之中。 鄭板橋梅蘭竹菊書畫作品欣賞
  • 鄭板橋——清廉、勤政、愛民
    鄭板橋是個很糾結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鄭板橋是一個自認為很有道德情操的一個人,但是卻總是流連於煙花柳巷之地在此間醉生夢死。,也無論怎麼黑都是要承認的事實,鄭板橋這樣的行為自認會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就有人告發他,說他中飽私囊,但是因為鄭板橋本來就沒什麼錢,查也查不出來什麼。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 竹 1、鄭板橋詠竹 竹石
  • 素食茶禪——一代名家鄭板橋的養生寶典
    鄭板橋的養生寶典(圖片來源:資料圖) 鄭板橋,漢族,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   在古人所說的「人活七十古來稀的時代,對於鄭板橋這樣一位不得志的文人來講能活72歲,已屬高壽了。那麼,鄭板橋又是怎樣養生的呢?一些人就未必詳知了。其實,鄭板橋的養生秘笈概括起來只有八個字,即「喝茶、吃素、散步、糊塗」。   喝茶。鄭板橋堅持每天喝茶,常常以茶會友,抒情暢懷,自得其樂。其實,喝茶乃雅事,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偏好。
  • 鄭板橋的拳拳為民心
    飽嘗人生辛酸苦痛的鄭板橋從不向現實低頭,寒窗苦讀,康熙年間舉秀才、雍正年間中舉人、乾隆年間列進士,三朝三個臺階。一生命運多舛,顛沛流離而又飽讀詩書的成長之路,讓鄭板橋洞察世事,看透了世態炎涼,了解到社會底層民眾的境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為國為民。一個區區七品官,卻始終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銘記在心頭。在鄭板橋的詩書畫作品中,其思想境界和高風亮節流露無遺。
  • 趣事,沒錢的糊塗人鄭板橋的一段風流佳話
    趣事,沒錢的糊塗人鄭板橋的一段風流佳話提到鄭板橋,人們就會想到他的「難得糊塗」,然而這樣一個難得糊塗之人,也是個「風流」種子,這是他自己承認的,他曾這樣描述自己:「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鳳弄兒之戲。」這也是文人常態,沒有那才是不正常。
  • 劉孟浩:鄭板橋為何棄石濤而選擇八大山人?
    在鄭板橋33歲那一年,他離開了北京駐足揚州,那時揚州已經聚集了大批成名的書畫家,而此時的鄭板橋還是個無多大名氣的人,儘管他很有文採,能寫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但人們似乎並不看好他。面對現實,鄭板橋對自己進行了重新審視。
  • 盜賊猖狂半夜行竊鄭板橋居所,鄭板橋不動聲色以兩副對聯嚇退盜賊
    鄭板橋,清代的書畫家、文學家,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鄭板橋是清朝之時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圖》《甘谷菊泉圖》《修竹新篁圖》《蘭竹芳馨圖》等,著有《鄭板橋集》。如此有名人物,關於其掌故自然民間流傳不少。
  • 當鄭板橋幫窮老嫗畫扇之後
    鄭板橋是大才子,小小年紀便以詩書畫聞名鄉裡,可大才子好像都不太會考試,這鄭板橋也是,二十歲就做了秀才,卻一直考到四十歲才中舉。娶妻生子後,也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在私塾教書,可微薄的收入很難養活一家老小,更何況還有三個孩子!
  • 興化民間故事:鄭板橋要路費
    興化民間文學故事系列│鄭板橋要路費興化市鄭板橋 範仲淹紀念館鄭板橋有一次在杭州西湖遊玩時把身邊帶的錢用了個精光,正好有人帶信,要他立即回家。他一摸,身無分文,不免著急起來,忽然聽見一片鼓樂聲、歡笑聲,抬頭一看,見西湖邊有一隻彩船,船上是杭州知府帶著歌妓舞女在遊湖嬉笑,歌舞作樂。
  • 難得糊塗鄭板橋,畫作欣賞
    喜歡字畫的藏友估計是沒有不知道鄭板橋的,那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鄭板橋的畫作。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清鄭板橋《懷濰縣二首》立軸紙本濰坊鄭板橋紀念館內鄭板橋雕塑草長鶯飛三月天,又到了放飛風箏的時節。說起風箏,不能繞過濰坊。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似乎是率真的人多半也較偏執,學畫雖是古時讀書人常見之事,但鄭板橋卻大多只畫三樣,除了竹便只有蘭花、石頭入得他的筆。在他眼中,蘭竹石三物,有相似之處,他們都能體現人身上堅貞不屈,正直無私,堅韌不拔,心地光明等高潔品格。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於是,時人給他們安了一個特殊的稱謂:揚州八怪。怪,《說文解字》稱:「怪者,異也。」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
  • 鄭板橋小故事:好聯不打折
    鄭板橋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 據說,他的詩詞能力更佳,常有絕詞妙句令人嘆為觀止。送人?眼下也沒有能拿出手的人啊。送物吧!送啥物好呢?既要能拿得出手去,還得不落俗套,更得讓大官喜歡,只要大官一高興啊,咱這財源不就「咕咚咕咚」地來了嘛!可是送啥好呢?傷腦筋啊,這東西也太難選了!鹽商思來想去,突然靈光一閃,有了!
  • 鄭板橋:學不泥古,自成一家
    鄭板橋(1693—1766年),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清代傑出的書畫家、文學家。作為「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以其詩、書、畫「三絕」而蜚聲於世。觀其治學,不苟同俗,不泥古法,為文作畫能自樹其幟,自成一家,表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和人民情懷。鄭板橋的這種治學精神,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鄭板橋與竹: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四是畫竹時,多與石、蘭相配,鄭板橋對「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心嚮往之,他一輩子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到「勁如竹、清如蘭,堅如石」,就像他畫的《竹石圖》,寄情於竹石,簡勁的筆鋒勾勒出堅硬的巖石,在瘦石折襉處略施以劈皺技法。修竹數枝,傲然挺拔。竹濃石淡,既瘦且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