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羽辰 | ARTFORUM展評

2021-02-25 ARTFORUM中文網

常羽辰

ASSEMBLY ROOM
191 Henry Street, New York, NY 10002
2019.02.01–2019.02.23

常羽辰,《白晝5》,2017,紙本鉛筆,17 × 25 cm.

Assembly Room是紐約一家專注支持女性策展人的機構,加之展廳中許多作品的紡織元素,容易使藝術家常羽辰被迅速貼上「女性」或「手工藝」的標籤。常羽辰確實是一位以手繪、手工為主要實踐的女性藝術家,但此次個展探討的主題實則更為開闊也更為根本。在兩位策展人Jane Cavalier和Nicole Kaack的梳理下,「線」這一繪畫基本元素成為了跨越多種媒介、串聯歷史又反觀當下的豐富概念。

展覽標題「兩根手指一條線」來自常羽辰同為藝術家的父親的一句教誨。兩根手指併攏,它們之間會自然形成一條線,但那不是「真實」的線,現實世界中也並不存在線;線是邊緣、交界、標記,線是抽象。常羽辰和父親接受的藝術教育都深受前蘇聯「契斯恰科夫體系」(Pavel Chistyakov)的影響——素描是基礎訓練,寫實程度是評判標準,繪畫對象則被分解為點線面的明暗關係再落於紙面。素描很少被看作獨立媒介,甚至等同於未完成的習作。事實上,素描強調將事物拆解到面,再拆解成線和點,蘊含著智慧的世界觀。以素描的方式重新端詳兩根手指,它們所形成的是充滿褶皺、凹凸、紋理、甚至空隙的指縫,而非直線。

常羽辰,《雨/松/浪》,2017,手工染色絲上刺繡(局部), 尺寸可變.

在常羽辰的創作中,線首先從寫實中被解放出來。《6段眉毛》(2015)可謂展覽中最具象的作品,但疏朗有致的線條排布經由銅板蝕刻於桑皮紙後,顯出了山水畫的氣質,甫看之下更像風景而非靜物。同樣的,藝術家也將素描從為寫實服務的任務中解放出來。完成於2017年的一系列紙本鉛筆作品,以素描手法為底,但明暗關係沒有凸顯任何具態參照,而是純粹的形體的抽象。

隨後,線得到進一步的物化,並且拓展到三維的縫紉、針織、紡織之中。兩件黑色的手工編織作品《織造》(2018)低低地掛在牆面與地面的交界處,麻棉紗線的縱橫交錯極其鬆散,使其失去了成為柔韌織布的功能,而更像線條的節奏譜寫。《雨/松/浪》(2017)是三枚手工染色的絲質布片,上面銀白刺繡部分的針法無拘無束,是寫意而非描摹;最左側的布片還垂下一截帶著針頭的線,讓人想到文人畫的枯筆。還有幾乎與地面融為一體的裝置《物》(2018),棉麻針織各有或彎曲或打結的形狀,它們仿佛具有了實在性,甚至在視覺上有如來自考古挖掘的骨骼殘片,質地堅實,不過走進細看之下,所有瑣碎的線頭都被悉數保留,好像在強調這種實在性裡細小脆弱的內核。

常羽辰, 《物(白色)》,2018,棉線及麻紗針織,尺寸可變.

常羽辰的線在三維之後又經歷了一次平面化的轉譯。與《雨/松/浪》一牆之隔的是三枚布片的「孔板印刷」作品。藝術家採用Risograph這種精度較低的影印機,使絲質布片疊加刺繡的織物紋理被粗略地壓縮成一種數位化圖像,再附著併疊加上紙張的紋理,形成最終畫面。於是「線」在不同的媒介之間迴旋,經歷反覆的重塑,有些局部模糊得猶如新媒體藝術中的「故障」(glitch)。考慮到藝術家將織布機橫縱線的基本結構理解為最原始的二進位計算機,孔板作品其實輕巧地貫通出「線」的歷史,它既是實在的穿針引線,是解構複雜客體的構成元素,也是虛擬信息流的變體。

在常羽辰的作品中,線是線,素描是素描,作為視覺構成的色彩、形狀和材料都更樸素本質,也許藝術家更希望藝術是藝術,儘量免受意識形態的左右,或者至少,提醒我們對意識形態施加的影響保持清醒。

文/ 顧虔凡

© ARTFORUM.COM.CN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玩兒獨立的佩斯 | ARTFORUM十年
    今天,距離2008年初ARTFORUM中文平臺artforum.com.cn上線同樣過去快十年,近半個世紀前的這一提法奇妙地獲得了某種迫切的相關性,儘管基調也許不復阿洛韋當年一邊倒式的樂觀。國內對新生代藝術家、藏家、機構、研究者的期待依然熱切;但另一方面,關於內部生態單一化、系統建設先天不足的憂慮似乎也永遠存在。的確,藝術界是一個系統,其輪廓和前景在「世界失序」的今天正進一步模糊。
  • 莎芭拉拉·塞爾弗:Artforum藝術家自述
    莎芭拉拉·塞爾弗Artforum藝術家自述
  • 2018巴展完美收官 a.b.art Touch X備受矚目
    a.b.art參加巴塞爾展傳承時計經典,演繹智能美學據了解,a.b.art Touch X是全球首款可觸控的指針式智能腕錶,它保留了傳統腕錶中經典的指針設計,又將目前智能腕錶的觸控功能巧妙融合在透明表鏡上,
  • 阿德裡亞諾·科斯塔:沉默的熱帶 藝術匯 | 展評
    在有些時候,對這段歷史的重塑也成為了我觀展之餘的消遣:我想像著這百餘年前發源於德勒斯登的藝術團體如何像橋梁一般,從東往西橫跨整了個國家,然後在某個時間點植入了科隆;同時也好奇,藝術協會為何要將這種代表著蓬勃生命力的早期現代主義注入到當下的複雜性之中。
  • ​饕食症:和美術館啟動展及順德美食 | ARTFORUM所見所聞
    「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展覽現場,2020.我順德之行的目的地是和美術館。此次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名為「萬物靜默如初,世間並非你所見」的論壇,是因疫情延遲、由馮博一主策劃的「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的延伸。
  • The 20th (JAPAN) International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SUZANNE DITTENBER/USA/Artforum/Oil on Canvas/16in × 18in, the very source of the art. The emergence of new art forms including conceptual art, installation art, performance art, and image means that not only the visual art has went beyond the traditional art styles, but also the artistic
  • 筆記展評|「小展評,大收穫」從積澱中成長進步
    筆記展評 | 「小展評,大收穫」從積澱中成長進步一本本優秀教育筆記像一盤盤美食大餐,吸引著指戰員參觀學習、品評交流,每名指戰員都能從中汲取養分,感受深遠、收穫頗豐。近日,福建森林消防總隊廣東肇慶駐防隊伍救援三大隊筆記展評正在火熱開展中,讓我們一起來圍觀~活動前期,部分指戰員早已提前準備,查缺補漏,撰寫課後心得及收穫,他們都在為此次展評打著基礎,只為在展評上自己的筆記能得到更多同志的認同和肯定。
  • 頓時讓我們不知所措 | ARTFORUM所見所聞
    因此,當看著策展人們羅列起來談各自的實踐,對於坐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紅沙發椅上作為藝術家的我而言,有種角色互換後詭異的奢侈感受。CIT 19(Curators』 Intensive Taipei)國際論壇為期三天,以「跨領域策展、展覽機制和教育轉向」、「跨地域、跨文化的策展與地緣政治」以及「策展與藝術史的構建」三個命題,串起十五組關注策展實踐的策展人、寫作者、研究者。
  • 忠實於生活:雕塑、色彩和身體|藝術匯 ART FRONTIER 展評
    五月份在看了大都會博物館的幾個大展後,產生的也是觀看聖餐儀式的奇特感受。全部三個場館都被身體主題佔領。大都會主館和修道院館裡是服裝展「天國身體:時尚與天主教幻象」,而布勞耶分館的大型超寫實雕塑展「忠實於生活│雕塑、色彩和身體 (1300至今)」則直接在展廳裡擺出了人的屍體、血和聖骨盒,200件作品橫跨數百年,從基督教勝利後的14世紀到當今,包括眾多著名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如多納泰羅、格列柯、羅丹、德加、馬格利特、讓·萊昂·傑羅姆、 馬克·奎恩、查爾斯·雷、傑夫·昆斯、羅伯特·戈伯等。
  • 會音樂的桌子——Mexarts漾美亮相上海國際家具展
    【太平洋家居網 展會頻道】2018年9月11日,上海國際家具展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匯聚2175家優質海內外家具品牌,讓人感受到海納百川的大氣磅礴與精緻時尚。國際高端家居品牌Mexarts漾美攜旗下多款新品系列在E7-D36展位驚豔亮相。
  • 2017上海國際家具展|Mexarts漾美,帶你發現家居中的HYGGE藝術!
    這場展會中,Mexarts漾美一如既往將眾多集合了高水準設計和品質的作品帶到大家面前,並通過對HYGGE主題的深度解讀、新鮮多樣的呈現形式、豐富有趣的互動活動,令整場展會不再停留在單純的家具展覽,變身為一場精彩紛呈的「HYGGE PARTY」,傳遞Mexarts漾美所倡導到的高級、藝術的HYGGE生活方式。
  • 1905 ART SPACE|法國新現實主義協會藝術家群展「有意·無意」
    Ouvrir de nouveaux horizons à la culture artistique chinoise et apporter notre pierre au dialogue entre l'art chinois et l』art français.
  • 錦簇——上海當代水墨邀請展 Contemporary Ink Art Exhibition
    錦簇——上海當代水墨邀請展 Splendid Cluster——Shanghai Contemporary Ink Art Exhibition豔陽的四月,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燦爛的春天綻放到了最美的時刻。
  • 畫展回顧 | 2020年春季展 - Art review of spring exhibition in 2020
    這個春天我們舉辦了五次國際展覽,第一次是在廣州舉辦的中歐邀請展,趕在了中國疫情迅速蔓延之前; 其它的展覽是我們回到芬蘭後在赫爾辛基舉辦的。儘管現在的疫情陰影不消不散,但每當回顧兩年前的展覽作品,感覺心裡那份光還保存著。
  • 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舉行
    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舉行 發布日期:2020年10月26日 瀏覽次數:210月23日上午,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在臨沂銀雀山小學勝利小學校區舉行。展評活動中,全區40餘位教學專家組成評審團,對每件作品進行觀摩探究評分,將推薦優勝作品參加全市展評。勝利小學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走進展區有序觀摩,創意十足的作品讓學生大開眼界。
  • 省地質博物館「家鄉的樣子」展評會給你答案
    展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屬於藍圖性質的規劃又如何作為直觀的展品出現?近日,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之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接受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承擔著自然資源科普職能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近年來通過組織和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展陳和科普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圖為孩子們在館內參加科普活動。
  •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開展三字一畫教師基本功校內展評
    身教重於言傳,為了督促教師進行紮實的基本功訓練,提升全學科教師的能力和水平,12月9日下午,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毛筆字、粉筆字、鋼筆字、簡筆畫專項展評。此次的展評觀摩主要包含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和簡筆畫。
  • L'invisible : l'art aux rayons X
    不可見:X射線下的藝術« L』invisible : l』art64 œuvres d'art, Certaines réalisées par les plus grands peintres de l』Histoire de l』art, scannées aux rayons XPicasso, de Vinci, Manet, Rembrandt, Van Gogh, Courbet, Poussin, Delacroix
  • 閱繪本,「悅」精彩 成都磨子橋小學分校開展英語繪本閱讀展評周
    近日,成都市磨子橋小學分校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英語繪本閱讀展評周」活動,檢測學生的階段性閱讀成果,也為學子創造展示和提升自我的機會。一年級的展評形式以英語歌曲歌謠為主,分為班級初選和年級複賽兩個環節,評委老師從語言語調,儀表儀態,適當的肢體語言等方面進行評選;二年級的孩子們朗讀英語繪本,以標準的語音語調、自信的表演動作、靈動的面部表情,為大家講述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
  • 廣安區希望小學校「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展評活動
    為有效落實德育管理,大力推進德育建設,11月23日,廣安區希望小學開展了「一年級新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展評活動。一年級各班學生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指引下,行為習慣已在逐步建立,部分班級已趨於完善。本次展評活動以模擬課堂為組織形式,對課前準備、課堂坐姿、讀書和寫字姿勢、上課發言、書包整理、放學路隊排隊秩序、路隊行進間秩序、清潔衛生等環節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