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區希望小學校「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展評活動

2020-12-18 教育信息速報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工程,是形成良好校風、學風的堅實堡壘。為有效落實德育管理,大力推進德育建設,11月23日,廣安區希望小學開展了「一年級新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展評活動。

一年級各班學生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指引下,行為習慣已在逐步建立,部分班級已趨於完善。本次展評活動以模擬課堂為組織形式,對課前準備、課堂坐姿、讀書和寫字姿勢、上課發言、書包整理、放學路隊排隊秩序、路隊行進間秩序、清潔衛生等環節進行展示。

在展示過程中,無論是課前的準備還是課中的互動、課後的排隊,同學們都能按指令完成相應要求,並對錯誤行為進行快速調整。孩子們的規範有序習慣行為,不僅培養了自身的規則意識,也為課堂教學助了一臂之力,更為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相信我們在行為習慣養成這條道路上不斷夯實路基,拓寬路面,一定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周紅 羅榮華 李小姣 王燕)

【來源:廣安市教育和體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專題報導
    本次推出的「居家生活,這樣養成好習慣」系列課程是針對新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居家生活而特別錄製的,課程內容遴選自《哈爾濱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指導手冊》(下簡稱《習慣手冊
  • 廣安區棗山小學校開展「母親節,你會做什麼」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為弘揚感恩孝親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關愛家庭、孝順母親、珍視親情、學會感恩的良好品行,5月10日,廣安市廣安區棗山小學校開展了"母親節,你會做什麼?"感恩教育主題活動。"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的為媽媽唱歌、捶背、讀故事;有的幫媽媽洗衣、洗碗、做飯、拖地、洗腳;有的製作感恩卡,感謝媽媽,祝福媽媽;還有的和媽媽一起觀看在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前線工作英雄事跡,感恩致敬疫情前線的巾幗英雄……此次活動通過節日文化與感恩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愛的情感教育。
  • ...心中——四川高縣創新開展「三項行動」緊抓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更是明確指出:小學德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高縣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蘇德強介紹到:"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在局機關制定十大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細則,列入機關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要點;在學校立足本校實際,制定《教師行為準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好家長常規》等,細化良好行為習慣,使養成教育有章可循、
  • 智慧成長,習慣養成——班主任沙龍活動
    伴著冬日的腳步,載著分享的喜悅,曙光第二小學舉辦了「學生好習慣養成的研究」為主題的沙龍研討活動,李娜校長主持本次活動,各年級班主任積極參與。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一年級教師代表王曉彥老師,她經驗豐富、對學生的日常工作流程也很熟悉,王老師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了針對一年級學生習慣養成的經驗。
  •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中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心理不穩定,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時有起伏不定,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且容易出現反覆。陳鶴琴先生說過,「不斷地做,是養成『習慣』 的必要步驟」,因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必須有恆心、有耐心,常抓不懈,與時俱進。
  • 心理健康 麗雅攜您同行——南溪區麗雅小學校開展525心理健康周...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龔敏 陳英)近日,宜賓市南溪區麗雅小學校正式啟動了"525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唐利副校長牽頭,德育處歐莉主任負責,陳英老師組織實施,全校近3000名師生參與,可謂是一場心靈的盛宴。
  • 優秀學生都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養成記
    我只是微笑地說,我家是個女,懂事要早些,這些都是一個生活、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難道真是這樣嗎?。這關鍵要看家長平時是怎麼引導孩子的,在孩子身上下來了功夫,作為家長是不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我家姑娘今年八歲,上小學二年級,我家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培養各種習慣的,算算快三年了。
  • 行為習慣「星級」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以人為本,育人優先,遵循青少年兒童發展的身心特點,以目前小學生的思想實際為實踐依據,以「有健康的體魄、有良好的品德,有文明的習慣,有優秀的學習品質,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創新的能力」為教育目標,積極探索小學階段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
  • 八年級上冊六單元範文展評+乾貨點撥
    一、「修改發言稿」寫作範例與展評【作文題目】下面這段話是班長準備的班會發言稿中的一段,寫得不夠得體,請你試著修改一下。【佳作展評】同學們,記得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班各個方面表現得都不突出。僅僅半個學期,我們班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衛生好了,紀律好了,學習成績也好了。本月我們班還獲得了年級「流動紅旗」。誠然,獲得這樣的成績,我們是激動的。
  • 永順縣高坪中學注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據了解,該校注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從道德品質、禮儀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和督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該校將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納入班級管理評估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訂詳細的考評標準,以賽促學,以評促改,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 養成教育的豐富內容
    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通過建立長效評比機制和每月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範。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建」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 瀘州市力行路小學校開展勞動技能比賽活動
    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12月17日,瀘州市力行路小學校開展了勞動技能比賽活動。此次活動分年級在各班教室內進行。一年級組開展整理書包比賽,二年級組開展繫鞋帶比賽,三四年級組開展擦桌椅比賽,五六年級組開展疊校服比賽。
  • 準小學生的習慣養成小建議,希望大家少走彎路
    孩子要上一年級了,成為一名準小學生了。之前也聽說過有的小朋友剛上小學,在教室裡坐了一會累了,起來在課堂裡走一走,活動活動,老師和家長也是哭笑不得。孩子還要在小學之前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大小便等必須的生活能力,畢竟小學裡面沒有生活阿姨。
  • 開發區金城小學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月見成效
    水母網09月30日訊(通訊員 林麗娟)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規範學生言行,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和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開學第一個月,我校就狠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特別是對一年級的400多名新生,因為文明習慣會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而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個月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 Happy English Happy life——德陽市黃河路小學校開展英語周活動
    Happy English Happy life——德陽市黃河路小學校開展英語周活動 2020年11月27日 14:57:16 來源:四川新聞網
  • 習慣養成的「21天效應」
    習慣養成的「21天效應」施施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女孩,父母開了一家物流公司,平時忙於公司事務,無暇顧及她的學習,即使有空,不是帶她上館子吃飯,就是帶著她出去玩耍,根本不過問功課。因為父母要求較低,所以施施對學習興趣不濃,平時學習習慣很差,做作業拖拖拉拉,周末不完成作業是常有的事,上課做小動作,和同學說悄悄話,學習成績也很不理想。雖然老師一再提醒,一再與家長聯繫,但變化不大,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其實剛上一年級時,因為在學齡前可能學過一些知識,因此施施在學習上表現並不是很差,功課勉強跟上,不過出現了作業拖拉的現象。
  • 筆記展評|「小展評,大收穫」從積澱中成長進步
    筆記展評 | 「小展評,大收穫」從積澱中成長進步一本本優秀教育筆記像一盤盤美食大餐,吸引著指戰員參觀學習、品評交流,每名指戰員都能從中汲取養分,感受深遠、收穫頗豐。近日,福建森林消防總隊廣東肇慶駐防隊伍救援三大隊筆記展評正在火熱開展中,讓我們一起來圍觀~活動前期,部分指戰員早已提前準備,查缺補漏,撰寫課後心得及收穫,他們都在為此次展評打著基礎,只為在展評上自己的筆記能得到更多同志的認同和肯定。
  • 巴中南江沙河小學多舉措加強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中國網12月15日訊(何佳法)文明禮儀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加強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本學期以來,巴中市南江縣沙河鎮小學多舉措狠抓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 該校加強教育,強化意識,積極組織全校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確作為一個合格的學生應該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
  • ...為美好人生奠基——靈璧縣幼兒園中小學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紀實
    一、全面動員部署,工作要求具體。靈璧縣教體局及時轉發了市教育局《關於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指導意見》文件;制發了靈璧縣《關於加強全縣中小學、幼兒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意見》。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沒有閱讀積累,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四年級以前,可能在語文成績上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四年級,問題來了,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同學,語文學習得心應手。沒有養成習慣的同學,可能他的一生,都無法和文字建立緊密聯繫,在閱讀理解上是非常弱的,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去形成專注度和耐心。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分享:四年級以前必須培養好閱讀習慣,四年級以後建立語文思維,否則你疏忽的,就是影響孩子一生閱讀能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