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真人改編,我房子塌了。」
>首播於2001年的動漫《棋魂》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也是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的作品。動漫根據同名漫畫改編,現在播出的真人版《棋魂》也改編自同名漫畫。然而在開播前,僅僅只是預告片,就已經被大規模吐槽。
>在#棋魂定檔#的話題頁下,不少網友驚呼「房子塌了」。對於劇中靈魂人物的改編更是意見頗大,如把平安時代的佐為變成南梁褚嬴,在變化時代背景的同時,卻忘記改編服裝,網友疑問,「佐為變成了東方不敗?」
>在首日更新8集之後,主角人設和故事的核心立意也遭到質疑,人物沒有了對於圍棋的敬畏之心,對於圍棋對局的展現也沒有了進展和精彩,棋魂的「魂」被丟下,整部劇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真人版《棋魂》截圖
服化道踩雷,劇情本土化艱難
>日漫改編的本土化問題,一直都很難解決,《棋魂》的真人版改編很大膽,但卻不夠踏實。當年臺劇《流星花園》的改編風靡亞洲,除內容市場空白優勢之外,劇版改編也為適應中文語境做出了很多合理化改編,例如名字的修改,人物背景的修改等等。
>這是日漫改編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棋魂》也是。
>原著中的進藤光為小學六年級生,並在小學時參加了中學的比賽等等,但在真人版改編中,為適應演員的年齡等原因,需要把小學生身份改變,於是就有了褚嬴消失,轉瞬六年的設定,主角真正開始下棋的年齡也就從原著中的六年級,變成了初三。
>進藤光變成了時光,那個從小開始下圍棋,並在佐為的影響下,對圍棋逐漸產生感情的小光,被硬生生地耽誤了六年,這樣的斷裂對於角色塑造來說,是致命的。
真人版《棋魂》劇照
>先不說一個小學生如何對「人生是否被佔有」這樣的議題有多深層次的理解,只談談對於圍棋的喜愛是不是需要一個持續培養的過程?原著中,在和塔矢行洋的對弈中,藤原光第一次對下圍棋這件事產生了嚮往,也開始對下圍棋這件事有了興趣,他被塔矢行洋落子時的氣勢折服,並第一次用了正確的手勢下棋,是學習也是敬仰,這是一個懵懂少年對於圍棋大師的尊敬。
>而在改編的真人版中,時光開始下棋,以及開始熱愛圍棋的過程都存在著偶然性,甚至因為俞曉暘(原版中塔矢行洋的角色)的話而備受打擊,覺得自己被褚嬴欺騙,放棄圍棋六年之久,那時光對圍棋的興趣培養是從何開始的?屬於他自己內心中對於圍棋的喜愛和執念,似乎很難尋根。
>時光突然長大的六年,也是劇中需要一直延續的圍棋精神斷層的六年。褚嬴的消失和再次出現,也沒有給觀眾情緒帶來太大的波瀾,這一段情節的設定只是為了提升年齡的功能化橋段,難見真情。
真人版《棋魂》劇照
>同樣,人物落地的本土化問題,也在褚嬴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手拿摺扇,一身白衣的佐為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而在真人版的改編過程中,從平安時代到南梁的背景更迭並不違和,但人物的妝發造型卻顯得夾生。
>南梁這個朝代的服飾特點或許觀眾並不熟悉,但是《琅琊榜》的落地年代就是南梁,劇中的服飾也基本遵循了寬衣博帶的南北朝風格,這樣觀眾就應該能想像出,落地在南梁的褚嬴應該以什麼樣的服飾示人。
《琅琊榜》劇照
>可是劇中的褚嬴,卻基本保留了原作中的服飾特點,再加上高聳的帽子和慘白的妝容,網友戲稱,「這不是在看《棋魂》,是鬼魂。」這樣「白無常」的造型,加上演員陰柔的臺詞腔調,毫無圍棋大師心胸寬廣、光明磊落的氣質。
真人版《棋魂》截圖
>圍棋在中日韓三國所象徵的情感,也是有所不同的:原作漫畫中,圍棋是被奉為神明的存在;韓劇《未生》中,張克萊自小學習圍棋,圍棋對於他的影響是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在中國,圍棋則是「雅」的代表,棋手的莊重是必然的。但是很明顯,真人版《棋魂》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未能體現出「雅」的一面。
真人版《棋魂》截圖
熱血少年夢突變大開金手指爽文
>原作中,進藤光與塔矢亮在對弈中不斷升溫的友情,藤原佐為和塔矢行洋高手之間的追逐和較量,劇中各色人物都在圍棋中找到了自身價值和意義。作為核心人物,藤原佐為的靈魂也是圍棋精神的一種具象化體現。
>所有人都在被圍棋影響,進藤光的目標是靠著自己的實力真正打敗塔矢亮,塔矢亮想要超越的對手則是藤原佐為,佐為則在尋找神之一手,這三段追逐的關係也是圍棋的傳承。從興趣班到圍棋社,再到棋院,職業選手的進階路程,進藤光在一點一點地進步。
>塔矢亮在不知道藤原佐為存在的情況下,對進藤光說出的那段看似肉麻的表白,實則是驚訝於他的棋藝想要超越的話,在原作中堪稱經典。但是在真人版中,卻只剩下了肉麻和迷茫。
截圖自動漫《棋魂》
>郝富申飾演的俞亮並沒有展現出圍棋天才少年在看到和自己一樣的人時,那種惺惺相惜又想要超越的心情,說臺詞的語氣也不夠堅定。相比於海報上的模樣,在動態下,他的眼神裡也看不到對於圍棋執著追求的光。
>真人版《棋魂》表情包,郝富申
>藤原佐為的存在對於進藤光來說,是開掛,更是光開始要下棋的原因。原作中,最初的幾次博弈都是在塔矢亮和進藤光之間展開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塔矢亮和進藤光之間的宿命感。但是在改編的真人版《棋魂》中,褚嬴卻幫助時光成了「天才少年」。
>進藤光就像是最普通的觀眾,有缺點,不明白藤原佐為的能力,但也在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不斷進步。但改編後的「天才少年」的橋段,卻讓這個本身沒有太多光環的角色變成了在外掛加持之下,還沾沾自喜的人。
>這也就使得時光這位主角的人設略顯淺薄,身上的自私被放大了——他可以享受這種外掛帶來的光輝,卻又怕失去自己的人生,左右為難,但其實所有的選擇都在「利己」。但在原作中,藤原光為了佐為能下棋,實則做出了很多努力和犧牲。
真人版《棋魂》截圖
>專注、寧靜、苦行,顫抖的雙手,握緊的拳頭,努力控制眼淚...這些都是漫畫中的 常見情緒,在研究棋譜或者對弈中,會經歷種種複雜就是棋手們的感悟,這層情感的不斷釋放,才鑄就了藤原佐為消失時,所有粉絲的意難平。
>有網友評價,「藤原佐為的消失,就是《棋魂》的神之一手。」佐為說,「神明是為了讓小光看到這一局才延續了我千年的光陰。」一切命運的流轉都是一種註定,人與人之間一局又一局的對弈就是一種宿命輪迴,這也是原作中想要傳遞的精神。
截圖自動漫《棋魂》
>但從目前已更新的10集真人版《棋魂》來看,卻很難看到這些,甚至俞亮對於時光的執念都有些可笑,時光吊兒郎當的性格更是和原作不符,在他的身上也很難看到勇氣和野心。
>「圍棋精神」未能展現,人設也沒能領略原著精髓,再加之跨次元、跨國界的因素,真人版《棋魂》實難徵服觀眾。目前該劇呈現出的這些大膽嘗試,可以看得出製作團隊的野心,但水土不服的現狀,也註定了這部漫畫改編真人劇的擰巴和彆扭。
>真人版《棋魂》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