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15:15:3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這幾天,楠楠媽媽心裡一直有個疙瘩解不開:幼兒園元旦節慶祝活動,要求小朋友們帶著禮物到幼兒園交換,結果,自己花60多元買的嶄新禮物,換回了一個有問題的小玩具……
68元買的禮物換回殘次玩具
楠楠在江北區一所幼兒園讀書,元旦節前,幼兒園發了一張通知:班級將舉行慶祝活動,有交換禮物環節,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份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20元小禮物。
為了這份禮物,楠楠媽媽著實費了一些心思。她專門到商場去挑選,各種禮物琳琅滿目,便宜的幾十元,貴的上千元。
雖然通知裡說的20多元,但楠楠媽發現,商場裡20元左右的玩具,著實有點拿不出手,選來選去,她最後選定了一款積木,68元。結帳的時候,她又特意讓工作人員拿包裝紙裝好。
活動當天,老師把孩子們帶回班上的禮物編好號碼,慶祝活動結束後,每個小朋友隨機抽取號碼,拿到什麼號碼就是什麼禮物。
楠楠拿著禮物回到家的時候,有點不開心。楠楠媽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孩子交換回來的玩具是個殘次品,剛拿到手裡擺弄了兩下就壞了。
當時,楠楠媽就覺得很生氣,自己孩子真心準備的禮物,結果卻換回來個殘次品,「並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真心與否。」
禮物到底該怎麼選,家長左右為難
其實,並不止楠楠所在的幼兒園有交換禮物的活動,不少幼兒園都會在聖誕節或者新年的時候,組織類似活動,讓小朋友互換禮物。對於這種形式,家長們也是褒貶不一。
家長蔣女士認為,「互贈禮物的風氣不好,還具體要求家長為孩子買多少錢的禮物,我兒子今年才三歲半,這麼小的年紀就要互贈20元的禮物,學校可以組織小朋友自己做一些手工的禮物互贈,既能增進同學友誼,又不會引發物質攀比之風。」
也有一些家長對此卻有不同看法。家長李女士認為,孩子之間互贈禮物可增進感情,留下美好回憶,懂得人際交流的重要性,「我覺得這算是一種愛心學習,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禮物、贈送禮物,以此來表達感情,體會友誼和同窗之情的重要性,並且,這些禮物留著,會成為孩子成長曆程中最好的紀念。」
交換的其實不止是禮物
市區一家幼兒園的老師表示,小朋友交換小禮物是正常的交際行為,如彩球、鈴鐺之類的禮物,可以聯絡感情,又不至於給家長造成經濟負擔,希望家長們好好引導,禮物不要高檔化,這樣就不會讓孩子之間純潔的友誼變得功利化、物質化。
家長應給孩子灌輸平等交往的觀念,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都是非常單純、非常美好的,並不是收到貴重的禮物就一定會開心,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還不會區分禮物的貴賤,孩子們會因為收到小夥伴親手製作的禮物而開心不已。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