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讀詩|故事:榮榮《看見》

2020-12-15 封面新聞

看見

我看見自己在打一場比賽來回奔跑一次次接發自己的球也一次次愉快地失手沒有人替我助攻也沒有誰站到我的對面就像許多回不假思索地轉身看見我把自己拎在手中那總是些情緒激揚的夢我穿著中性的衣服羞於確認自己還是女人我不會再被誰帶走也不會再被誰丟棄我無法停下來我發現幸福就是一隻球我要獨個兒把它玩轉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女詩人榮榮的詩作《看見》,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詩人的故事。

60後詩人榮榮,原名褚佩榮,是浙江寧波人。她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風中的花束》《雨夜無眠》《流行傳唱》《像我的親人》《看見》等。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多個詩歌、文學獎項。

榮榮對詩歌的熱愛可以追溯到她13歲的時候,當時她讀初二。那一年她在作文簿上寫下了第一首詩:「草場上,長綠草,又搖頭來又晃腦,同學們喊一聲『拔』!嚇得青草直求饒。學習上,遇困難,向你挑戰抖威風,同學們喊一聲『上』,嚇得困難忙逃跑。」當年老師對這首詩的評語是「有這麼簡單嗎」,評語裡似乎有些「善意的譏諷」,但這並沒有阻擋榮榮愛詩寫詩的熱情,寫一些並不太像樣的打油體詩,成了她初中、高中、大學裡的全部業餘樂趣。她甚至還模仿著寫了一段時間的古體詩,並從自己寫的詩句「寒絲點點可知音」裡取了個「寒絲」作筆名。

上大學之前,榮榮寫詩的範本是《唐詩三百首》,她真正接觸到現代詩歌作品,已讀大三了。也是機緣巧合,那年,化學系的榮榮選修了大學語文課,恰好那名老師是愛好新詩寫作的。有一次下課後,老師說想了解一下同學們的寫作水平,要他們交作文,榮榮沒有交文章,而是交了兩首所謂的七律,為什麼說是所謂的七律?因為平仄不合。不過,老師挺會鼓勵人,第二次上課時,老師專門走到榮榮的課桌前說,這兩首詩放到《唐詩三百首》裡去還真看不出真偽來。榮榮聽了老師的話,感覺是四個字:心花怒放。之後,在老師豐富的藏書裡,榮榮第一次讀到了北島、舒婷等人的詩。她突然發現,這些名聲如日中天的詩人的詩句,更對自己的心思,於是,校園裡又多了一名現代詩歌的狂熱寫作者。

大學畢業後,榮榮被分配在東錢湖畔的一所學校教書,之後又被調到機關裡,成為了一名公務員。這時的榮榮,沒有停止詩歌寫作。每逢周末晚上,她都會風塵僕僕地趕到市區的工人文化宮,參加那裡的文學社團活動。她的包裡總是放著一沓油印的詩稿,而且每星期的詩稿都是新的,她逢人就把詩稿拿出來,請人家指教。那時的她給人的感覺是,唯有寫詩,寫出好詩,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1993年的春天,榮榮離開機關,調到了當時生存維艱的《文學港》雜誌。在這裡,她和詩歌和讀者有了更深的緣分。榮榮本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化學教師,也可能成為機關裡的一名小官員。但是,她最終只成為了一名詩人,她希望用樸素的語言去讚美、去感慨、去拷問生命的本質、生活的真諦。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榮榮的詩歌《看見》,以及詩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草堂讀詩|故事:一休禪師的詩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想必大家的童年時代,都看過《聰明的一休》這部動畫片。其實,這部動畫並不是憑空創作出來的,在日本的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位一休的原型,他就是一休禪師。
  • 草堂讀詩|故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我們今天要分享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來一起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但是你的永恆之夏不會褪色,你不會失去你的俊美的儀容;死神不能誇說你在它的陰影裡面走著,如果你在這不朽的詩句裡獲得了永生;只要人們能呼吸,眼睛能看東西,此詩就會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 草堂讀詩|故事:查爾斯西密克《恐懼》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詩歌《恐懼》,來自查爾斯·西密克,翻譯是舒丹丹。查爾斯·西密克 是20世紀後半葉以來美國最優秀的詩人之一,曾先後獲得過普利茲詩歌獎、惠特曼詩歌獎、斯蒂文斯獎,並擔任過美國第十五任桂冠詩人。
  • 草堂讀詩丨朗誦:王敖《絕句·我喜歡……》《送母親回國》
    》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王敖的詩。王敖,詩人,評論家。1976年11月生於青島。耶魯大學文學博士,任教於美國維斯裡安大學東亞學院,曾獲安高詩歌獎,《人民文學》新人獎等獎項。出版詩集《王道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絕句與傳奇詩》等,譯有文論集《讀詩的藝術》,以及史蒂文斯,奧登,哈特·克蘭等人的詩作。
  • 草堂讀詩|賞析:王立世《月》
    給我拴月媽媽漫不經心地說長大了自己會拴的現在拴風箏的線丟了月比我童年還遙遠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王立世的詩作《月》,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認識一下詩人:王立世,六零後,山西山陰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詩刊》《中國作家》等國內外多家報刊發表詩歌1000多首,作品入選《新世紀詩典》等70多部選集。獲全國第二十五屆魯藜詩歌獎、第三屆中國當代詩歌獎等多種獎項。
  • 草堂讀詩|朗誦:李莊《荒涼》《關於手的詩》
    淚滴一樣的湖泊荒涼大地繃緊了自己——是誰的一盞燈,書桌上一盞小小的檯燈亮了——讓它忍住了巨大的啜泣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賞析:耶胡達·阿米亥《忘記某人》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耶胡達·阿米亥的一首短詩:《忘記某人》,由傅浩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認識一下詩人:耶胡達·阿米亥是公認的以色列當代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他在歐美詩壇上具有較大的影響,作品被譯成數十種文字。
  • 草堂讀詩|朗誦:孫曉傑《冷暖色》《牛角梳》
    它們注視我充滿愛與憐惜活著:行走,歇息,有至死相依的人那必經的拱形窄門也是用彩虹築成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聽到的詩歌《冷暖色》,出自孫曉傑的同名組詩。
  • 草堂讀詩|朗誦:王子瓜《細雪》《音信全無》
    浩瀚的泥沙裡哪只貝殼正將珠光悄悄地收斂傍晚,坐進地鐵,結束這換氣般短暫的一天,我就是採珠人要去銜接前一頁那個夏日的早晨:車廂的鮮豔因為士兵的低音而顯得那麼藍白手套撫平裙子的波浪,帽帶晃著青草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
  • 草堂讀詩|賞析:加裡·斯奈德《松樹的樹冠》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詩歌《松樹的樹冠》,來自詩人加裡·斯奈德,由趙毅衡翻譯。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首先來認識一下加裡·斯奈德,他是20世紀美國著名詩人、翻譯家。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賞析約翰.多恩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先來認識一下詩人吧。約翰.多恩,17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倫敦聖保羅大教堂主教。
  • 草堂讀詩|賞析:卡明斯《春天像一隻或許的手》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賞析卡明斯的《春天像一隻或許的手》。愛德華·埃斯特林·卡明斯,美國詩人、畫家。
  • 草堂讀詩|賞析:羅伯特·勃萊《聖誕駛車送雙親回家》
    隔著千裡的沉寂他們這樣緊緊挨近地坐著好像被雪擠壓在一起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袁宇。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羅伯特·勃萊的詩作《聖誕駛車送雙親回家》,由鄭敏翻譯。
  • 草堂讀詩|朗誦:抗疫詩歌《平凡的》《此刻,人間不需要話語》《安靜...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變得特別。面對疫情,詩人們也沒有缺席,中國詩壇掀起了一股「抗疫詩潮」,詩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用文字記錄當下、安慰人心、謳歌英雄、鼓舞士氣。今天的「草堂讀詩」,我們就分享幾位詩人的「抗疫詩歌」。
  • 今天在草堂誦詩鬧元宵
    今天下午2:30,由成都商報社、星星詩刊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成都商報讀者口碑榜
  • 夾漈草堂記
    每日早晨的太陽、晚間的月亮從夾漈山巔峰躍上天空,正好是從山上夾漈草堂所在位置。  老家房子距離夾漈山山腳約有一公裡多,中間是一片平坦的田野,名曰:宋洋。村莊上有一條溪流名曰:湘溪。溪上流水匯聚了夾漈山脈絡涓涓細流。  生長在夾漈山下的我,早在童孩年代,就常聽大人們講述夾漈草堂的故事。
  • 杜甫草堂文創館的這三年丨要請成都人回到草堂
    在黃萍的理解裡,文創產品只是一個載體,通過文創產品來表現杜甫草堂想要表達的文化精神、文化信仰和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審美範式,以期許概括出這座城市的城市氣質,這也許才是成都文博文創人的使命和方向。「為什麼是由一個館到一座城呢?大詩人杜甫為什麼能在成都寫出這麼好的詩,成都的包容性、成都人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情調——是成都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他。
  • 來到杜甫草堂,才明白《慶餘年》中範閒何以選擇《登高》開場鬥詩
    去年最火的網劇《慶餘年》中有一場男主範閒鬥詩的戲,而範閒開場用的詩《登高》正是草堂主人杜甫晚年所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人日遊草堂」正式開幕 春節到杜甫草堂踏雪尋梅慶新春
    自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首倡恢復「人日遊草堂」活動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8屆。「人日遊草堂」現已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1月21日上午10點,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大雅堂前,由成都市文廣旅局、青羊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青羊區文體旅局承辦庚子年「人日遊草堂」系列文化活動開幕式正式舉辦,第十一屆成都詩聖文化節就此拉開帷幕。
  • 這就是眼前的詩!心理專家帶你讀詩(下)
    讀了《我看見了你》,這是一部能夠助人的好詩。反覆品讀,每一句詩聯貫起來,會產生一些新的體悟。她擁有詩的語言,又融匯於臨床助人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又指向了助人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點——把「我」搞清楚。把體悟及未完成的部分分享出來,留待讀者自己去發現、去擴充,或許能幫助更多人善用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