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師給匯演的學生化妝。
七天時間的支教生活圓滿結束,從一名機關工作者到一名支教老師,角色的互換讓我深入了解鄉村的教育,也更加熱愛教育事業。為桂東縣寨前鎮教育事業的發展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的同時,也給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平凡的一頁,這些美好的回憶將永遠珍存於時光相冊裡。
七天,經歷了太多之前沒有經歷的事,體驗了太多之前沒有體驗的情。七天,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懷想,有太多的感動值得珍藏,在這裡,選其中幾組畫面,和大家分享最真實的感受。
學生們進行匯演。
鏡頭一: 小相遇 大驚喜
支教老師給學生們上課。
她有著清澈的雙眸和柔和的聲音,像初秋的風,細膩而溫和。初相遇,知道了她的名字:許敏。身份:紅網記者。我親切地稱她小敏。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小敏是配班老師,我們共同帶154班,也將共同完成匯報表演的節目排練。小敏有條不紊地備課、上課,深得學生喜歡。隨著深入了解,處女座、湘潭人、小潔癖、完美主義,這些共有的標籤把我們聯繫得越來越近。她像一塊溫婉的玉,需識玉賞玉之人,才能慢慢地走近她的內心世界。小敏的PPT做得很精美,細節處可見經典。尤其是看到她與我分享自己製作的新婚VCR時,給我帶來了大大的喜悅。仿佛看到喧鬧的都市中一盞皎潔的燈,照亮心靈深處,讓我們的支教生活更豐盈、更充實。夜晚,我們在露天陽臺上一起數星星,聽她用流利的英文講述去世界各地旅遊的見聞,驚喜生命中會出現這樣的夥伴:斯人若彩虹,遇見方知有。
鏡頭二:小感動 大情懷
她是我在車站一眼就認出的女孩,大大的眼睛,高高的個子,一束馬尾,無處不彰顯出青春的活力。人如其名,候伶聰慧、伶俐、善良。這次來支教,她帶了兩個大大的行李箱,裡面裝滿了鉛筆、橡皮、卷筆刀、水彩筆,手工卡紙和剪刀以及薯片、餅乾等等。都是伶子自己給孩子們買的禮物和獎品。沒有當過老師的伶子非常珍惜這次支教活動,夜深人靜了,她還一個人在燈下做手工,只為第二天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可愛的孩子們。鄉村的孩子們有著淳樸而善感的心,他們懂得老師的愛,也紛紛繪製卡片送給伶子老師。其中一張卡片上,學生真切地寫到:謝謝你,老師,我們愛你!看到伶子老師念出這柔軟的文字的同時,眼角溼潤了……小小的卡片裡,記載著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大情懷。
鏡頭三:小紙條 大關愛
學生送給支教老師的賀卡。
她是公司的高管,年輕而幹練、樂觀而自信。她是擔任第一批支教小組組長的強小娟老師。用一個「強」字形容她決不為過。此次她擔任的是舞蹈課,因為場地有限,小娟和配班老師一起,在太陽底下曬了幾個下午,硬是把一群零基礎的孩子教成了動作嫻熟的「舞蹈高手」。一曲《ci哩ci哩》響起,孩子們跳地有模有樣。細心的小娟下課後還去食堂陪孩子們一起午餐,看到孩子們安靜地午睡了才離開。回到我們居住的民宿,小娟老師發現背包裡,不知哪個孩子悄悄地塞了張小紙條,紙條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強老師,你也要記得按時吃飯哦!」話語雖然簡單樸素,但對老師的關愛之情溢於言表。是啊,小娟老師,你付出的是真誠,收穫的是孩子們的關心和理解,為你舉雙手點讚!
鏡頭四:小別離 大期待
學生們寫的離別信。
她是歷屆支教隊伍中年齡最長的一位志願者,也是一線退休老教師。有著不泯的童心,有著教育者的情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學貓叫」,她就是德高望重、樂於教學的易老師。匯報表演中,易老師所帶的150班孩子,活潑自信的表演了《學貓叫》,孩子們用心演繹的不僅是歌曲,還有對易老師深深的喜愛和濃濃的不舍。而易老師的一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道出了為師者的夢想和情懷。匯報演出結束了,支教老師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寨前鎮,眼睛裡掩飾不住那份牽掛和離愁……還沒有登上開往長沙的高鐵,一個叫朱可好的學生電話就打了過來:「老師,你還會來寨前希望小學看我們嗎?」易老師閉上了眼睛,我知道她是怕眼淚留下來。小別離,多少有些傷感,但更多的是無限的期待,期待孩子們的明天更美好!期待下一次再相聚。
(支教老師:張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