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09:29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志願服務已10年,關愛足跡遍貴州
支教常青藤 「常綠」南理工
「大家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一學生翁丹儀……我覺得支教不僅能幫助別人,對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和考驗。」7月5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常青藤支教隊正在進行招募隊員的線上面試。
每年暑假,前往貴州幫助當地的孩子補習功課、拓寬視野豐富生活,南理工常青藤支教隊投身志願服務已經堅持了10年。因為疫情,今年的支教招募比往年晚,形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同學們的熱情沒有減少,15個名額引來了150名同學的角逐。
常青藤支教隊的歷史可追溯至10年前,2009年7月,就讀於南京各高校的8名同學組成常青藤支教隊,前往貴州麥博希望小學進行了第一次支教活動。10年來,支教隊總計選派25支築夢隊伍、287名南理工青年學子,教育關愛的足跡和身影遍布貴州山間小鎮。
支教隊指導老師、南理工輔導員李曉彤介紹,常青藤支教隊建有詳細的社團章程、規章制度,每年出發前,都會對支教成員進行面試、培訓,堅持老成員帶新成員。
今年因為疫情,支教隊員不能親自前往貴州,支教活動要不要繼續?「前期,我們和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金織縣的貓場小學進行了溝通。」支教隊隊長楊益瓏介紹,校長希望開展支教活動,但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面授無法開展。經過商量,他們對支教團隊採用網課形式為孩子們送去知識與關懷予以認可。
「支教不僅僅是帶去知識,同時也是為孩子們帶去溫暖和希望。」 楊益瓏說,他們的支教對象中有很多讓人心疼的孩子。
一名五年級留守女童,家裡僅有兩間破舊的房子,父母離異,爺爺奶奶早已去世,只靠外婆支撐。儘管如此,女孩依舊積極樂觀,熱愛學習,希望可以在鎮上讀中學。
「支教結束時,孩子很是不舍,流淌的淚花還有他們為老師準備的小紀念品都是最好的印證。這一年來,有時孩子們會通過微信分享他們可口的晚餐,有時也會打電話向我們談談最近的煩心事,當然支教隊員們收到最多的消息就是『老師,我想你了』。當我們看到消息,我們都明白,我們必須踏上新的徵程。」
李曉彤介紹,今年支教活動將於7月中旬正式開始。團隊把線上課程分為疫情防控知識類、暑期安全教育類、地理歷史小知識類、科學文化類、思想教育類等5大類。「針對每一類課程,我們將精心錄製兩到三個視頻,同時支教隊員也會對情況特殊的同學展開一對一的線上幫扶,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南報融媒體記者 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