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拖延症、忙於世俗劣事以及自暴自棄、甘於墮落的人,本質上就是懶惰!

2021-02-19 智悲腳印

《大乘阿毗達磨》中云:「懶惰屬於愚痴,是障礙善法的一種心法。」歸納起來,懶惰有三種: 同惡懶惰、耽著惡事懶惰、自輕凌懶惰。有了這三種懶惰,善法始終不能成功。

同惡散劣事,  自輕凌懶惰。

精進的違品有千千萬萬,簡言之就是懶惰。

 《大乘阿毗達磨》中云:「懶惰屬於愚痴,是障礙善法的一種心法。」歸納起來,懶惰有三種:同惡懶惰、耽著惡事懶惰、自輕凌懶惰。

有了這三種懶惰,善法始終不能成功。大家平時應該觀察自己的相續,是不是這三種懶惰把你捆得死死的,一點自由也沒有?下面解釋一下各自的含義:

所謂的同惡懶惰,也叫推延懶惰,即平時所說的「這個人特別懶,很懈怠」。

做任何一件善事,他不立即開始執行,而是以各種藉口拖延——「今天太累了,我要好好休息,明天再說吧。」明天又推到後天,後天推到大後天…… 這樣一直耽誤下去。 

我們有些人想做善法或者想出家,常以「過 段時間再說」、「慢慢來」為藉口,致使許多良機擦肩而過。所以我自己每做一件善事時,性子特別急,希望儘快把事情做好,生怕拖下去的話,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華智仁波切在《大 圓滿前行》中說:「行持時,應如飢牛食草一般。」 飢牛吃草是一口接著一口,根本不會耽誤時間。行持善法也應如此,倘若總是「明日復明日」, 只會導致「萬事成蹉跎」。 

同惡懶惰是精進的一種違品,如果有了這種懶惰,必須千方百計地加以斷除。只要是行持善法,就要下決心馬上去做,今天該背的、 今天該修的、今天該聽的,不要拖到明天去。 

現在外面有些人聽課,動不就以這個藉口、那 個理由不參加,這個星期需要完成的功課,推到下一個星期,到了下一個星期時,又因為一些事情來不了。整個學期結束時,懶惰者所學的寥寥無幾!因此善法方面不能拖,但是惡法方面,拖的時間越長越好。

如果你今天要發脾氣吵架, 那告訴自己:「明天再來吧!」也許明天的氣就消了,那時候也不用發火了。以前的大德經常這樣講:「行善方面不能拖,造惡方面儘量地拖下去,很有可能以後不會做了。」

什麼叫耽著惡事懶惰呢?指散亂於無意義的世俗劣事,把修行成就置之不顧,這也是一種懶惰的表現。世間人整天將精力浪費在一些瑣事上,做農務、搞商業、唱歌跳舞、操持家務,看起來忙得團團轉,實則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們在座的道友,除了為公家發心、為僧眾和眾生做有意義的事情外,假如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瑣事,即屬於這種懶惰。表面上你似乎 非常精進,不是做這個、就是忙那個,但你的心沒有與法相融,不論說什麼話、做什麼事, 都陷入一種懶惰之中。 

這種懶惰的人,連鬼神對他都不屑一顧。宋朝有位光孝安禪師,一天他在定中見到兩個僧人倚著欄杆交談,開始有天神護衛並恭敬諦 聽,後來天神離去,不久便聽到鬼神在旁謾罵。禪師出定後追問原由,得知兩位僧人剛開始討論佛法,所以天神護衛恭聽;接著敘舊事、拉 家常,天人沒興趣就離開了;最後談到接收財物供養,連鬼神都不願意聽,在旁邊吐口水罵他們。

從此之後,光孝安禪師發願終身不談世俗瑣事。有些修行人平時坐在一起,就天南海北地 亂侃一通,這樣耽誤時間實在沒有意義。包括有些發心人員,在打電話了解外面的學習情況時,也不要盡說些閒話。

當然,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如果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很 多弘法利生的事情沒辦法展開。但有些人特別囉唆,一方面浪費金錢,一方面也耽誤時間。

所以大家在說話時,應該像光孝安禪師那樣, 不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儘量說對眾生與佛法有利的語言。該說的,就要說出來;不該說的, 還是儘量少說。希望我們的發心人員,語言比較簡略,不要喋喋不休。除了特殊情況外,本來兩分鐘可以說完的事,不要轉彎抹角,兩個小時還說不完,這樣聽者也特別累。 

有些人的說話是這樣,做事情也是這樣,尤其大城市裡的人,每天都是沒完沒了,我有時候看後特別想說,但可能說了也不起作用。那天我問一個居士:「你從學院回來後精進嗎?」「唉,城市裡哪有精進的人啊?我還算不錯了,每天念一遍《喇榮課誦集》,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反正城市裡的人就是這樣。」

可見, 他們耽著劣事的懶惰非常嚴重。包括山裡的修行人,也沒有必要做一些瑣事。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云:「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

我們住在深山裡的人,如果整天希求名聲,或者自己當木匠,拿個鐵錘在屋子裡裝修,用這些來消磨時間,還不如念一點咒語。雖然我們不一定有機會像前輩大德那樣住山洞,但起碼也不要為了房子耽誤很長時間,否則不太像一個修行人!

有些人對自己沒有信心,經常說:「我天生特別笨,現在又一大把年紀,身體不好、心情不好,工作特別忙,丈夫不爭氣,孩子不聽 話……我這樣的人業力深重、煩惱重重,有什麼資格修行呢?修行人應該像你們這樣,反正我是沒有希望了,這一輩子已經完蛋了!」

這種自暴自棄、甘於墮落的人,其實心裡也有一種懶惰。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不利因素肯定存在,也會有一些煩惱障礙,但只要肯精進,不管再忙、再累、再怎麼樣,也有成就的機會。

所以大家要自強、自信,不然在當今社會中,恐怕很多修行人都會倒下去。

有漏的身體,誰沒有疾病?誰沒有煩惱?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儘管如此,有些人還是很精進,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心的力量比較強,做任何一件事情,沒有意義的儘量放下,有意義的就堅持到底。

相關焦點

  • 拖延症其實就是懶惰,制定目標、立即行動是治癒拖延症的良方
    這是「拖延症」成為了「背鍋俠」,哪些事情會被拖延?拖延症可以克服嗎?拖延的事情有理由任何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很多人都有開車的經歷,有沒有人每次都把油開完了,最後叫拖車拖到加油站加油的(或者每次都打電話讓他人送油的)?我們有見過這樣的人嗎?
  • 想要改變懶惰,拖延症的性格,你得學會這樣做
    懶惰,是人性的弱點。 懶惰,說白了,就是一個人不願意在體力或者腦力上付出行動,是人性的弱點之一。 過於懶惰,長期懶惰,都可以讓一個人成為廢人,可能這話說的有點嚴重了,但換個說法你想想,鹹魚都想著怎麼翻身,難道你就一點動力都沒有嗎?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叫醒你。 懶惰跟拖延症有交集。
  • 心理學家:拖延症都有幾大表現?活用心理學辦法戰勝拖延症
    所謂拖延症,和懶惰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懶惰是單純的由於「懶」,而根本沒想過去做;拖延症不一樣,他是屬於自我行為受限,一直有想做的欲望,但由於一直拖延而導致無法完成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因此陷入自責,產生心理障礙。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而且一旦患上拖延症,一般都會伴隨著幾種表現,快看看你中了幾條?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估計很多人想問懶惰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拖延症呢?其實懶惰不等同於拖延症,但拖延症的一部分表現卻包含著懶惰,打個比方,你剛好肚子餓了,但是你不想自己走出去飯館吃飯,於是你就點了外賣,這能說明你懶,但這不能說明你有拖延症。
  • 怎麼克服畏難心理,拖延症以及懶惰?
    畏難心理:當我們遇到困難想找藉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的一種心理狀態。我們都上過數學課,想必你也曾經被各種數學題目弄得焦頭爛額,無從下手;且越著急,越做不出來,然而老師告訴我們:靜下心來,所有難題都是由多個小知識點通過一條邏輯線串聯組成的。這也是畏難心理的解題思路:抽絲剝繭先找到線頭,然後順著慢慢理下去就行了。
  • 有效改善拖延症
    想要高效的學習工作,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能動起來,學習上,完成作業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做2分鐘作業就起來喝水、玩手機,影響了學習的效率。看到這些表現,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數據調查顯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況。
  • 讀書 | 關於拖延症:你需要了解的五點
    拖延症可以說是現在的時代病。加拿大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說,95%的人都承認自己會拖延。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美國大學生有嚴重的拖延症。公司講究效率,但是平均每個員工每個工作日會拖延掉100分鐘,這樣每人每年造成的損失達9000美元。人們在結婚、生孩子上也拖延,平均結婚年齡從1950年的22歲增加到了27歲。
  • 三招告別「拖延症」,從孩子做起最有效
    #雖算不上一種精神疾病,但相信很多人都被拖延症所困擾,或多或少,有意識或無意識。如果長時間拖延,人們便會從根本上習慣性地保持這種狀態」。有拖延症的人,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腦潛意識中在遇到某些情境下處理問題的方式,這些情境包括不愉快或未知的事情,困難的任務和難以做出的選擇。簡單說,就是習慣性得讓自己處於當下的舒適,對抗將要發生的事情,拖延著不願意做出行動。
  • 拖延症 易引發焦慮抑鬱
    數據調查顯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況。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調適科心理治療師楊啟璠表示,拖延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疾病,更多的是行為能力的失調。拖延症有時其實並不是生理上的懶惰,更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拖拖拉拉,該做的事情不做是典型的表現,拖延症患者容易引發焦慮、抑鬱等疾病。 多因素可能導致拖延症發生 拖延症是如何患上的呢?
  • 不甘平凡的你,如何科學地「終結」拖延症?
    一、你為什麼會有拖延症?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全國有5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經常出現拖延的情況,有7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其實,真正有拖延症的人,恰恰是那些極度渴望自律卻有難以自律的人。他們無法真正地成為「佛系」青年,讓一切順其自然;也無法與那些擁有超強自制力的人比肩,而解決心理和行為的矛盾,恰恰是解決「拖延症」的關鍵。在我看來,拖延症來自於我們的平凡和不甘。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碰到鹽水都會逃避,平凡如你我面對任務時,自然也會有畏難情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也免不了懶惰,自制力差,難以抵擋諸多誘惑,這是人性本身的弱點。
  • 心理學:為什麼事業成功的人都有點拖延症?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情形:說好下午要完成的工作,結果不知不覺就拖到了晚上;明明知道今天是最後期限,還是拖拖拉拉,對著電腦半天打不出一個字……從心理學上,這叫「拖延症」。調查顯示,70%的人表示類似的拖延症狀曾出現在自己身上。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拖延症」。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那英語裡面,「拖延症」如何表達呢?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做事總愛習慣性拖延?腦神經科學家科普:關於拖延的四大真相
    在當下忙碌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有「拖延症」。可你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拖延嗎?01拖延,其實是大腦的「懶惰」本性想要擺脫拖延症,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們為什麼會拖延?我們大多數人恐怕都會認為大腦天生就是勤奮的,具備完成目標的高效執行力。但實際,這些都是我們對大腦一廂情願的美好想法罷了。毫不誇張地說,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是懶惰的,且是完全禁不住誘惑的。
  • 你的拖延症,已經讓你「病入膏肓」
    馬上到2021年了,回顧過去的2020年,發現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拖延症「晚期」患者。每個月應該完成的工作,因為拖延,全部累積到這個月了。計劃今年要看的書,因為拖延,只完成了一半。拖延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雜亂無章,毫無計劃。
  • 你有拖延症嗎?竟有75%的大學生有拖延症,教你如何擺脫拖延毛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表現為懶惰、專注力差、手忙腳亂等,拖延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利,如何戰勝拖延?給大家推薦以下幾個方法:方法一:改變環境拖延患者「老託歲月」裡,身邊應該少不了手機、沙發和身邊其他事物。觸發拖延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上就是周圍環境的各種誘惑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所以改變環境很重要,可以嘗試一下這些:1、斷開網絡、關閉手機。
  • 心理學:解決「拖延症」的最佳辦法,就是做好這件事
    作者:心理師,盧先生摘要:1、每個人都有拖延症,只不過是每個人拖延的程度不同,真正的大忙人沒有時間拖延,你看企業董事長有時間拖延嗎?不可能的,他們滿世界飛。有嚴重拖延症的人,大多都是無聊的人,或者是無所事事的人。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一、通過認知、情緒和行為方法來終結拖延症你是否會擔心一旦被拖延的習慣給粘上了,就甩不掉了呢?別灰心,你還有選擇的方向,面對讓人苦惱的拖延依然可以採取辦法把它給除掉。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⑤
    這時候,無論多放縱的娛樂都是不會產生負罪感和壓力的——人能夠創造業績,也應該享受生活。了解行動邊界。行動邊界就是指你為了完成某項行動所設置的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我們清楚為了完成這項行動,哪些行為是合理的,哪些行為是不合理的,會阻礙行動進行。當我們與要做的事情對抗性太大,就會破壞這個行動邊界,從而導致拖延。
  • 這比拖延症更恐怖
    因此,工作之後的拖延症,稍微收了一些。加上工作有輕重緩急,對於老闆交代的重要且緊急的工作,這點數,心裡還是有的。可是,有拖延症並沒有消失,拖延的原因,只因為一個字,懶。懶,是人性。就像在股市裡,投資者對於股票漲跌的貪婪和恐懼,有些人,永遠都在追漲殺跌。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拖延症的書。拖延症的本質,是時間管理,時間管理的本質,是自我管理。
  • 克服拖延症的感覺比做愛還爽?
    多少勇士,沒有倒在艱巨的工作任務面前,而是倒在了拖延症上。拖延症不僅給他們帶來學業、工作和人際關係等生活層面的糟糕後果,還給他們帶來情緒上的嚴重困擾——滿滿的負罪感、挫敗感,並且越來越討厭自己。我自己也曾是「戰拖大軍」中的一員,曾經火急火燎改論文到凌晨三四點,曾經因為屢屢推遲完成工作而自責萬分。基於自己的感受還有身邊夥伴的要求,我們組織了第一次關於拖延症的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