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菊花是人們比較熟悉的野生植物,它的花蕾是製作菊花茶的重要原料,而且這種植物的花梨還能入藥,能清熱解毒,消炎殺菌,而今天小便為大家介紹的則是野菊花的根,能讓大家了解野菊花根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野菊花根的功效與作用
1、解毒排毒
解毒排毒是野菊花根最重要的功效,它能加快人體內毒素分解和代謝,並能清除身體內的溼熱,也能防止毒素在身體內堆積,經常用它煮水喝,可清理身體內的毒素,並能讓它隨身體代謝排除體外,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2、清熱去火
野菊花根是一種性質寒涼的中藥材,清熱去火是它的主要功效,它特別適合那些熱性體質的人群食用,另外人們出現風熱感冒和溼熱感冒,以及肝火過旺或者口舌生瘡等不良症狀時,也能及時用野菊花幹煮水喝,它能讓患者病情很快減輕。
3、抗菌消炎
野菊花根中還有多種藥用成分,特別是生物鹼和分類化合物的含量比較高,這些物質能消滅人體內的細菌,並能抑制人體內多種真菌的活性,也能防止外界病毒侵入體內,它能增強人體自身的抗炎抗病毒能力,並能預防多種疾病發生,對人類的心臟大腦以及血管都有明顯保護作用。
4、降低血壓
野菊花根還是一種能降低血壓的中藥材,它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並能擴張血管,能讓血壓保持穩定狀態,而它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和酚類化合物則能促進身體內腎上腺激素分泌,並能加快人體內鈉鹽代謝,這也是它能降血壓的重要因素。
野菊花
《名稱》山黃菊、野菊、苦菊。
《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60~100釐米。生於低山腳下溪邊、路旁。莖基部呈匍匐狀,上部直立,多分枝,被細柔毛。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長3~9釐米,寬1.5~5釐米,羽狀分裂,邊緣有粗鋸齒,背面綠白色,兩面有毛。秋季開花;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金黃色。花、葉揉碎有濃烈香氣。菊花花冠比野花大,白色或黃色。均於花初放時採收,陰乾用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性味》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冒,高血
壓病,肝炎,痢疾,癰癤疔瘡,毒蛇咬傷等。
《民方1》癰疔瘡癤。
藥方組成:野菊花60克。用法:水煎服;同時用野菊花葉、芙蓉花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民方2》高血壓病。
藥方組成:野菊花15克,青木香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民方3》急性結膜炎(火眼)。
藥方組成: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民方4》跌打損傷腫痛。
藥方組成:野菊花根30克。用法:水煎去渣,加入黃酒適量,分2次服。另用鮮野菊花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民方5》癰疽潰爛久不收口。
藥方組成:野菊花30克。用法:水煎服。另用鮮野菊花葉適量,煎水洗傷口。
《民方6》丹毒。
藥方組成:野菊花30克,上茯苓30克,大青葉20克。用法:冷水浸泡20分鐘,煎2次,去渣。合併2次藥液分2次服。
《民方7》流行性腮腺炎。
藥方組成:野菊花15克,大青葉20克。用法:水煎去渣,加少許白糖調勻,當開水喝。
《民方8》乾咳無痰。
藥方組成:野菊花30克,白茅根30克,枇杷葉(刷去毛)15克。用法:水煎去渣,加蜂蜜(或白糖)30克,早晚分2次服。
《民方9》大葉性肺炎。
藥方組成:野菊花30克,金銀花葉30克。白茅根30克。用法:水煎服。
《民方1》肺膿腫。
藥方組成:野菊花30克,鮮荷花30克,五味子3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民方11》瞼緣炎。
藥方組成:野菊花15克,明礬1.5克。用法煎水,澄清,分3份,每用1份,外洗患處。
《民方12》鼻衄。藥方組成:野菊花15克,白茅根30克,藕節15克。用法:水煎服。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