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秋天來臨的時候,自然界中就能看到成片開放的野菊花,它色澤多變其中以黃色和紫色最為常見,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可以美化環境也能供人類食用,平時人們食用野菊花對身體有多種好處,但服用時也有一些禁忌。
1、抗菌消炎抗病毒
野菊花中含有多種天然藥用成分,它具有出色的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對人體內經常出現的傷和感覺,痢疾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都有明顯抑制和消除作用,能緩解身體裡的炎症也能抑制病毒活性,減少它們對人體產生傷害。
2、清熱解毒預防上火
平時多吃一些野菊花,能清熱解毒,也能預防上火,因為野菊花性寒,能清理人體內的熱毒,也能消炎菌,它能預防人體內部炎症發生,對人類因熱毒過重引起的咽喉炎和口腔炎以及目赤腫痛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預防高血壓
野菊花採收以後曬乾可以入藥,它入藥以後是治療人類高血壓的常用藥,平時如果能堅持用野菊花泡水喝,就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發生,而且它能清理身體裡的膽固醇,對人類經常出現的動脈硬化和高血脂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野菊花的服用禁忌野菊花味道清香,保健功效出色,但他在服用時也有一些禁忌。因為野菊花性質寒涼,生活中脾胃虛寒以及寒性體質的人群禁忌服用野菊花。另外服用野菊花時不能過量,不然會引發腸胃不適,嚴重時會誘發腹瀉腹痛以及大便稀溏等不良症狀。
別名: 山菊花、苦薏
野菊花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多長於路邊、丘陵、荒地、山坡等處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部位為頭狀花序,一般在晚秋或初冬花初開時採收,經曬乾或烘乾後,入藥。現代研究發現野菊花主要含有野菊花內酯、野菊花醇、野菊化酮、熊果酸、苦味素、木樨草素、多糖、維生素A維生素B1等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肺、心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風火頭痛、鼻炎、支氣管炎等;用於癰癤疔毒、丹毒、溼疹、皮膚瘙癢、口瘡等;用於治療白喉等。
服用禁忌野菊花洩人,不可久服,病癒即止。
古籍摘要:
《本草匯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婦人腹內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瘡疥,又能去風殺蟲。
良方精選:
《方1》
配方:鮮野菊花60克,黃酒適量。
製法:鮮野菊花打成汁
用法:黃酒衝服
功效:對闌尾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方2》
配方:野菊花全草250克,陳石灰粉適量
製法:野菊花全草切碎置鋁鍋中,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800毫升,過濾備用。
用法:趁熱燻洗患處15分鐘後,立即用潔淨的陳石灰粉撲之,每日2次。
功效:適用於溼疹
《方3》
配方:野菊花30克,紅花10克
製法:將上述中藥加水煎煮,濾渣取汁
用法:每次1劑,每日1~2次,
功效: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方4》
配方:野菊花、蒲公英各30克
製法:將以上兩味中藥一同搗爛,備用。
用法:外敷患處,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鼻癤。
《方5》
配方:鮮野菊花100克,醋適量。
製法:野菊花洗淨後搗爛,加醋調勻即可。
用法:塗於患處。
功效:適用於流行性腮腺炎
《方6》
配方:野菊花、半枝蓮各30克
製法:將上述中藥加水煎煮,濾渣取汁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可輔助治療乳腺癌。
《方7》
配方:野菊花、黃柏、大黃、苦參各30克,黃連20克,防風、芒硝各15克
製法:將前6味中藥加水1000毫升文火煮沸20分鐘,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復煎,去渣取汁,將再次藥汁混合,加入芒硝,拌勻後備用。
用法:每次取藥液適量,用消毒藥棉蘸藥液溫洗眼瞼處,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祛溼,適用於瞼腺炎
推薦:更多 民間中草藥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