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助手 | 最專業、最及時的馬拉松訂閱號
文章轉載自唯有暗香來(ID:weiyouanxianglai502)
是的,就像馮唐說的那樣:「馬拉松是世界上最無聊的運動」。
但是,馬拉松又擁有這樣的魔力:它總是讓你一次次厭煩它,然後又一次次重新愛上它。
為了減肥,我接觸跑步,進而邂逅馬拉松。
胖,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以前,我算是個瘦子,突然有一天,大家開始說我胖:
朋友說:「梅子,你以前好歹算是個美女,現在怎麼這麼胖了啊,有點中年氣質了喔……」我不信。
同事說:「小梅,那個女孩比你還胖呢……」我心想,我胖嗎?
買行李箱,導購說這個牌子質量很好,朋友提議說:「小梅你坐上去試試看……」。
弟弟和我說:「姐,我能和你說一件事不?」我說你說吧。他小心翼翼地:「你知道嗎?從後面看,你的背好寬,你要不要考慮一下減肥啊?」
弟媳婦有一天發給我一張圖片:「姐,我剛才看這本書,上面有個減肥方法可能有效,你要不試試?」
我問我媽:媽呀,為啥他們都說我胖?我有那麼胖嗎?她說:「你一點兒都不胖,正好。」於是繼續給我做大量好吃的。
然後有一天,我媽突然和我說:老妮子(暱稱),你沒事兒出去散散步,可以消化一下吃的東西,就不會繼續長胖了……
我聽出來了,我媽這是嫌我胖啊!同志們吶,你們求下我的心理陰影面積。
自從我媽說我胖後,我開始意識到腳步的沉重;走在路上滿眼看去都是瘦子;洗澡看到自己的肉肉覺得好噁心呀;明白了桃花運驟減的原因……
頓時,好嫌棄自己呀。
於是買了一個電子秤,一稱:「118斤!」。我以前只有90多斤的呀。
於是,下定決心,開始減肥,方法是跑步。
從大嬸到美少女,只差一個馬拉松的距離
由於自身體質還可以,所以第一跑步,我就慢跑了5km,接下來,每周跑3次5公裡。兩周後,我開始跑10km,連續跑了兩個月,體重降了15斤。
15斤是什麼概念?去菜市場的豬肉檔,請求賣肉的給你演示一下,你就懂了。
兩個月只用跑步就可以瘦15斤?當然不是!
我總結了我胖的原因:因為我是個吃貨。喜歡吃燒烤、麻辣火鍋、水煮魚、魚香茄子煲、麻辣小龍蝦等各種油膩重口的食物。
吃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了還不運動。
以下是我瘦15斤的飲食結構和運動狀態:
減了15斤以後,我的身體感覺輕盈了很多。
常聽到別人這麼問:「親,你這件衣服真好看,新買的嗎?」其實並不是,是去年的。
曾經是一個瘦子,所以成為胖子時我後知後覺。減肥成功以後,我會很害怕再次長胖,因為我體會過胖子的憂傷。
我不是說了嗎?我是個吃貨。你見過吃貨有「改邪歸正」的嗎?並沒有對不對?
所以,為了吃更多好吃的,我需要繼續奔跑。
跑了4個月的10km後,我的同事和我說:「小梅,我覺得你可以參加馬拉松」。
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報了清遠馬拉松的半程,完賽成績是2小時25分。同事告訴我這個成績在女生中已經不錯了。經歷過半馬,我感受到了馬拉松的美好。4個月後,我參加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完賽成績是4小時31分鐘。
馬拉松帶給我最直觀的好處就是瘦了整整22斤。並且,再也沒有反彈。
瘦了以後,閨蜜說:「你知道嗎?你從一個胖大嬸變成一個美少女了!」
雖然沒有成為美少女,但也不是胖大嬸了,對不?(這種自黑的高清無碼沒ps的對比照我都放了……我的粉絲們,我對你們是真愛啊!)
當我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知乎上曾經有個提問:馬拉松運動員比賽時都在想什麼?
其中有兩個答案比較火:
其實,一百個人跑馬有一百個不同的想法。
截止目前,我跑了6次馬拉松,1次半馬5次全馬。
有人問我:「跑馬拉松可以報銷嗎?」
有人吃驚地叫道:「跑步還要交報名費啊!」
還有人:「跑馬拉松又浪費錢又受罪你圖啥呀?!」
其實,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們。
有人誤解:那些去跑馬拉松的其實就是為了發朋友圈、曬獎牌……
哈哈,誰會那麼傻為了那麼點虛榮去受累呢?
跑馬真正收穫的東西,只有跑過馬拉松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我有個男同事,快60歲了,我們都叫他陳老師。2015年7月,陳老師跑了第一個全程馬拉松。那次馬拉松我和另兩個同事和他一起跑,我們3個年輕人率先到達終點後,一直焦急地等待他,生怕年紀大的他出什麼事兒。馬拉松關門時間是6小時,離關門還有5分鐘的時候,終於看到了陳老師的身影,他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步挪向終點。到達終點的時候,我們看到他老淚縱橫。他說:「我有年老的父母需要我贍養,老婆還久病臥床,很多時候我都壓抑的喘不過氣來。剛才我就想,馬拉松我都能跑完,生活還有什麼困難能壓倒我呢?」
那一刻,覺得眼前的這位長者真的很偉大。
想到自己,其實每一次跑馬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就拿昨天的東莞松山湖國際馬拉松來說,感慨頗多。
起跑之初,近15000人同時開跑,人潮洶湧。全馬的、半馬的、10km和5km的。
跑著跑著,穿著5km衣服的人不見了。
跑著跑著,穿著10km衣服的人不見了。
跑著跑著,看到提示牌:全馬向左,半馬向右。
跑著跑著,我能看到的選手越來越少了。
於是,我和配速差不多的人相互鼓勵、聊天,然後超越這些人,或者落後這些人,繼續跑……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人生的馬拉松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和很多人有交集,然後漸行漸遠。
大學期間實習的時候,和一個實習生一見如故,我們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實習結束的時候,我們依依不捨,我淚眼朦朧地看著她離開的背影。而今,我們在同一城市,4年多居然沒有見過一面;
工作以後,和一個同事關係很好,她離職的時候,我特別難受,對她說以後常聯繫哈?她說好的。然後很快就沒有聯繫了。
還有那些曾經的好友,我們好的可以穿同一條褲,然而有一天,我們相同的話題越來越少,甚至見面後略顯尷尬;
戀愛以後,和那個自己愛過的人分手的時候,心如刀絞,這麼親密的關係,怎麼忍心割捨呀?
每次和家人短暫相聚,臨別的時候,也是飽含眼淚、心裡隱隱作痛……
這些情形,我們或許想努力改變,卻發現徒勞無功。
最後,我們無奈地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有很多我們很在意的人,只能陪我們走一程。
跑馬拉松的人心胸越跑越寬闊
富蘭克林說:心胸開闊就是不要為令人不快的區區瑣事而心煩意亂,悲觀失望。
跑馬拉松真的可以讓人心胸更加開闊。
在跑馬前,我總是患得患失,常會為別人的一句話和一些事情而煩惱不已。
跑馬以後,同樣的事情再發生的時候,已經完全不在意了。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說;「如果你想看很多熱情、善良的人就跑馬拉松吧。」
馬拉松讓我學會更加友好地對待每一個人。
在跑馬的時候,大家互為陌生人。跑馬的途中,我們收穫很多「加油」的鼓勵,來自選手和圍觀的群眾。
有一次,我跑不動了,人群裡傳來一聲:「梅子姐姐,加油!」。尋聲望去,發現自己並不認識她呀,立刻又想到,她應該是看到我號碼布上的姓名。於是,內心油然而生一股暖暖的感動。
當我體力不支的時候,其他的選手會將自己的能量膠給我;口渴的時候,別的選手會問你要不要喝自己的水;有人跌倒的時候,一堆選手口圍過來攙扶、關心和問候……
有人說,馬拉松是中產階級的運動。我認為,馬拉松運動並不存在階級概念。不論收入多少、社會地位高低。在馬拉松的賽場上,沒有趙總錢總孫總之分,那些威嚴的董事長總經理們在賽場上特別和藹可親,謙遜待人。他們在跑馬途中的各種表現都比他們的地位和收入更讓人尊敬啊。
跑馬以後,每次遇到不友好的人和事情的時候,我都會想想那些可愛的陌生人和位高權重的跑者們,學著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友好和寬容的人。
沒有人值得我們去拿生命攀比和鬥爭
42.195的距離,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很遠。
每一次馬拉松跑完之後,都有人問你累嗎?我說:「累死了」。
累的時候,心想,下次再也不跑了。
但是,馬拉松真的擁有這樣一種魔力:它總是讓你一次次厭煩它,然後又一次次重新愛上它。
中國馬拉松裡,獲獎的基本上都是肯亞、衣索比亞等國的專業選手,剩下的上萬人都是業餘選手,他們跑馬並不是為了比賽獲獎,那是為了什麼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那麼漫長的距離,每個選手都需要量力而行。如果追求快速,能力達不到,勢必會傷筋動骨,甚至昏厥、猝死……
其實,我們這些業餘選手並不是和別人比賽,而是和自己較量。誰也不能幫我們跑完全程,全靠自己去摸索前行。
人生的馬拉松何嘗不是?總有人比我們跑的更快,倘若我們總是和別人攀比、爭搶,又能得到什麼呢?
生命是令人敬畏的,沒有誰值得我們拿生命去攀比和鬥爭。
最後,我想說:每一個人都應該跑一次馬拉松,你將會體驗到妙不可言的美好。
最後,我想分享一首陳奕迅的歌曲:《人生馬拉松》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唯有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