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12月12日,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的深圳市2020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收官之作」——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展覽在深圳市少年宮舉行,來自深圳市義工聯環保組及南山區南油小學的師生及家長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參與活動人員合影
據了解,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是全國性活動,自2010年以來已舉辦了11屆。2020年以「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深圳市重點宣傳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傳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相繼走進學校、社區、漁民群體等。
▲學生們製作海洋生物手工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對違反前款規定的行為,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
3月31日,《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表決通過修訂,並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了「四個禁止」,禁止隨意放生水生野生動物;禁止非法獵捕水生野生動物;禁止非法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認真觀展
活動現場,擺放了科普展板,派發了宣傳折頁及手冊,重點介紹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及周邊水生野生動物等知識,號召市民積極減塑、減排、愛護環境,共同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目前,深圳市擁有3個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科普基地,分別是深圳市海洋世界有限公司、深圳市野生動物園有限公司和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近年來,深圳在抹香鯨、江豚、綠海龜、海豚等多種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工作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救助綠海龜、玳瑁20餘只。9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面向全國徵集500名公眾成為珊瑚守護者,認養珊瑚種苗,並在9月20日首屆全國珊瑚日上將認養的珊瑚種苗傳遞給中國珊瑚保護志願者種植到深圳大鵬海域,成為斑斕海底世界的一員。
▲現場展示的人工生態礁盤
活動上還舉行了南山區南油小學海底珊瑚花園認養儀式,南山區南油小學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海洋大學堂」合作認養一座種植了200株珊瑚幼苗的生態礁盤。南油小學歷來重視海洋環保教育,是全市首批10個「深圳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之一,也是深圳市藍色海洋保護協會發起單位之一。2005年起,該校15年如一日,堅持開展以淨灘護海為主題的「生態環境教育」系列活動,不斷挖掘和拓展「藍色主題環境教育」內涵,將「海洋環境保護」教育內容納入到校本課程中,形成「藍色課堂」。
南油小學的「海底花園」——人工生態礁盤是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的專利產品,通過在「飛碟」一樣的人工生態礁上安裝網格化苗圃,種植珊瑚幼苗,一方面為魚類提供躲避和捕食的場所,另一方面為珊瑚種苗的生長減少沉積物、藻類和捕食者的影響,改善生長環境,提升對環境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增進鈣化速率,加快增殖生長。
審讀:喻方華 蔣祝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