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越戰,送走了自己一代人

2020-12-21 抽屜電影

戰爭還是和平?這是一個非常迷幻的話題,通常情況下,這個話題沒有什麼固定的回答。為了和平,我們可以發起戰爭,同樣的為了和平,我們還可以結束戰爭。這是一個全世界人都覺得難以回答的問題,因此有的人乾脆不去回答,直接用行動來表示。最終,戰火紛飛的時代接踵而至。

有了戰爭就會有反戰聲音。通常情況下發生戰爭的國度這種聲音是會被忽略的,因為一個國家如果在忙於戰爭的話,是沒有什麼空閒時間去仔細琢磨一下和平的意義的。

因為丟失了和平,所以才會引發戰爭。然而這種聲音喊聲最大的地方卻是那些置身事外的人們。他們可能沒有親身參與這場戰爭,但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媒體報導,以及身邊參與這場戰爭的人的言傳身教。

最終,他們可以體會到戰爭是邪惡的,所以,反戰的聲音才會更加嘹亮。然而這種嘹亮,通常是因為自身權益受到了損害之後的自然反應,而與身處戰火中的人們並無太大關聯。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影片非常經典,它是反應越戰時期的一部反戰題材的美國電影,本片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上映,這也是與當時的自由主義思潮相呼應的結果。本片引發的深思使得美國一部分人開始對於戰爭心存敬畏,然而這種敬畏在今天看來是有保質期的。

《獵鹿人》是一部將著眼點聚焦在越戰時期的美國普通士兵身上的一部歷史軍事題材電影,本片不像是《綠色貝雷帽》那樣子戲謔主旋律,同樣也不如《現代啟示錄》那樣上升到上帝視角去看待些什麼。

本片將主要目光集中在參與戰爭的這些人身上,從他們之前到之後的變化中,本片所體現的某種寓意被很好的發散了。任何一個看過的人自然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面,然而這就是戰爭。沒有一個回答,但是卻用行動讓人刻骨銘心。

美國克萊頓鎮上的三個年輕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越戰期間卻被徵兵,其中一個年輕人的婚禮就在趕赴前線的前一天。當時他們一起去山上打獵,並且收穫了一頭鹿。這幾個年輕人認為這是好兆頭,於是,參戰順利進行,他們也體會到了戰場上的血腥。然而這種好兆頭並不會持久,他們便被越軍俘虜了。

越軍讓這幾個人供他們取樂,因此用俄羅斯輪盤賭的方式決定他們的性命。三個人商量好後,利用玩遊戲的間隙,死裡逃生,然而在被營救後,彼此之間卻失去了聯繫。後來他們中的一個回到了家鄉,回鄉後的他再次面對林中的鹿,最終沒有扣動扳機。

而另一個朋友將自己的雙腿永遠留在了戰場,而最後一個整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而當自己的朋友想要帶著他離開的時候,他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讓靈魂永遠地留在了異國他鄉。

這是一個悲劇,悲劇的核心就是普通人對於戰爭的反應。當他們幾個人沒有參戰的時候,是意識不到戰爭的殘酷性的,因此,他們甚至能對任何一個參戰的軍人投去羨慕的眼光。

然而當這種羨慕真正地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後,很快,越南戰場上的慘狀讓他們之前獵取野鹿的成就感蕩然無存。異國他鄉本就讓人沒有歸屬感,更何況他們還要時時刻刻面對著非常兇殘的越軍。最終,被俘獲後的輪盤賭擊潰了這幾個人的自信心。他們從此便成為了行屍走肉。

反戰題材的電影最重要的是要讓觀眾產生一種同理性的思考,通過對於主角全方位刻畫,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主角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最終,觀眾們通過這部影片了解到戰爭中除了身體上的傷痛之外,那些一輩子都可能不會痊癒的傷痕,這才是主要的。本片就這一點來看,它做到了。

主角的兩個好兄弟永遠的將「自己」留在了戰場,回鄉後的他,受到了周圍人的熱情接待,然而這種熱情與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恐懼相比,這個時候他才真正體會到了之前在酒吧中遇到的那個沉默寡言的士兵的苦衷。戰爭從來就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如果你只想到戰爭是榮譽,那麼請問一問那些參戰的士兵。

然而這個道理在今天並不適用。美國在經歷了越戰之後,恰逢當時的自由主義思潮運動的巔峰,於是,國內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而那個時候的媒體也是很公允的。但是這種景象並沒有持續太久就匆匆結束了,八十年代末期,隨著蘇聯解體,美國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了直接的對手。

於是,那種用越戰累積起來的教訓就慢慢的在美國人的心中變淡了。當美國的反戰情緒退卻後,當美國的媒體開始變為政客的喉舌。21世紀的幾場戰爭中都看到了美軍的身影,然而這個時候,沒人再關心普通士兵,美國也用戰爭,成功送走了一代人。

……

你好,再見

相關焦點

  • 奧斯卡名導史派克李的越戰啟示錄,在黑人平權運動中瞻望美國理想
    良心不會讓我去射殺自己的黑人兄弟,或射殺膚色較深、在泥濘中挨餓的可憐人,以成就強大的美國。而且射殺他們做什麼?他們又沒罵我黑鬼,沒處私刑要弄死我,沒放狗咬我、沒剝奪我的國籍。──拳王阿里。從當時美國總統來看,以艾森豪資金援助南越算起,美國有四任總統與越戰較為緊密,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接下來的福特基本上在做收尾撤軍的動作而已)。而美國民眾在60 年代末期,在一連串的美軍陣亡當中,開始質疑越戰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尼克森致力終結美軍對越戰的參與,靠著結束越戰的口號上臺,不該打一場南越與北越自家的戰爭。
  • 甘當美帝打手,澳大利亞參加越戰,反而令自己得不償失
    澳軍在1970年企圖用雷場限制遊擊隊活動範圍,然後對各個區域內的遊擊隊進行清繳,然而效果不佳。  雖然越共遊擊隊的活動範圍大大縮小,但是尋找叢林中的越南人對兵力不足的澳軍來說依舊是大海撈針。澳軍在一次掃蕩中反而遭到了遊擊隊的伏擊,傷亡三十餘人。
  • 越戰+搖滾+嬉皮士=經典搖滾!
    由此能看出美國民心與軍心的全線潰敗。  這是一部和《鐵血戰士1》同年上映的電影,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恰是越戰題材的《野戰排》。  1980年代是越戰電影最蓬勃發展的十年。  幾乎每一部越戰電影都是對創傷的討論,唯獨庫布裡克的這部能把創傷拍出恐怖的感覺。  越戰帶來的已經不只是痛,而是瘋魔縈繞的精神傷害。
  • 越戰結束後,越南為什麼入侵柬埔寨?
    大家都知道,越南打了30年的戰爭,才趕跑了法國殖民者和美國侵略軍,實現國家的統一。連綿不斷的戰爭讓越南百業凋敝,民眾貧困至極,按說這個時候,越南最應該幹的事情就是安心發展生產,恢復國家經濟。但是越南卻在1975年越戰結束後,揮兵入侵自己的紅色鄰邦柬埔寨,令人費解不已。
  • 越戰背後的「棋局」——這場戰爭究竟給韓國帶去了什麼?
    作為一個「過來人」,樸正熙十分清楚越戰會給韓國經濟帶去怎樣的發展。畢竟,「日本借韓戰發展經濟」距此還不過10年,可謂記憶猶新。於是,在美國逐漸削減對韓援助的情況下,樸正熙準備借越戰謀一盤大棋——穩住美國援助,謀求更大利益。所以韓國人對越南戰爭的態度,多少有點投懷送抱的意思。
  • 美國陸軍將接收新型裝甲車,以取代越戰時期M113裝甲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Military.com網站9月2日報導,BAE系統公司9月2日宣布,美軍第一款新型裝甲車的生產已經完成,目前,已向美國陸軍交付多達450輛多功能裝甲車。該裝甲車將取代美國陸軍自1965年越戰時期就一直使用的M113裝甲車。
  • 美國為何在越戰中不使用原子彈?真的是怕給越南帶來損失?非也
    美國參與越戰,本就是為了調控戰局,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要使用了原子彈,那可就糟了! 越南戰役其實有很多版本的解讀,但是把這些版本解讀通通放在一邊,用一句話來簡單敘述的話,無非就是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雙方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分歧。
  • 瘋狗的爺爺——海豹突擊隊越戰潛水刀
    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決定開始派遣特種部隊進入越南,配合南越政權作戰。為了滿足在越南的作戰需求,同年美國海軍在原有海軍水下爆破隊UDT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海豹突擊隊。因為海豹突擊隊當時主要承擔的是越南河網及海岸地區的水際作戰任務,所以對於潛水刀的需求十分強烈。
  • 越戰中,美國所用的空孕催乳劑是啥東西?為何越南女兵如此害怕
    越南戰爭可以說是二戰結束之後持續時間最久的一次局部戰爭,當時誰也沒有想到,美軍竟然會深陷越戰泥沼整整二十年。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美軍在越南土地上肆虐二十年之後竟然還輸掉了這場戰爭。美軍的到來擴大了越南戰爭的局勢,同時也給越南人民帶來了滅頂之災。美國雖然自詡為民主的燈塔,整日把自由與人權掛在嘴邊,但他們在戰爭中對待越南戰俘的做法卻完全體現不出這一點。
  • 韓國著名恐怖電影《R高地》背後的故事——越戰真實歷史事件
    這部電影的起源是關于越戰時期真實發生的詭異事件,事件起至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有個地方叫R高地,又被人稱為羅密歐點,據說在清朝時期,這個地方本來是一個湖,當時有大量被屠殺的越南人的屍體葬在湖裡,屍體把整個湖都填平了,後來就成了現在所說的羅密歐點。那裡有一個詭異的地標,被稱為「不歸門」,地標上面刻著「手染血者不歸」。
  • 美越戰老兵街頭怒懟警察,爆美過去犯下罪行:美國每天都在殺人
    7月26日,白髮蒼蒼的老年哈斯蒂憤怒地對著全副武裝、表明冷漠的美國警察怒吼道:「我們殺了人,美國每天都在殺人,但你們這些年輕人卻對此一無所知,你們什麼都不知道。」哈斯蒂表示,他是一名曾將受傷、戰死的士兵從直升機帶回美國的老兵,他曾誓言保護美國,但當美軍去了越南,他才發現,美國在那裡犯下了暴行。
  • 全球最兇悍兵器:「十八剁」長相霸氣,美國大兵在越戰中廣泛使用
    導語:全球最兇悍兵器:「十八剁」長相霸氣,美國大兵在越戰中廣泛使用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了很多的冷冰器,有些冷兵器雖然小,但是看起來殺傷力卻巨大無比。比如說梅花針,還有袖箭。袖箭的威力特別大,在射出去之後能夠殺傷30步內的敵人,並且成為鏢客和拳師的防身武器。
  • 女參議員為越戰英雄爭取權益,銀星升級為榮譽勳章,同為退伍軍人
    近期,美國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的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喬妮·恩斯特(Joni Ernst)致信川普,要求總統在最後任期「親自幹預升級」,將越戰英雄威廉·阿爾布拉赫特上尉的銀星勳章升級為榮譽勳章。不過,白宮工作人員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 英國有支軍隊,專打叢林戰爭,為何不願意借給美國打越戰
    這時,美國想到了英國組建的廓爾喀僱傭兵團。這支招募自尼泊爾高山地區的軍隊,正是以善於山地叢林遊擊戰而聞名世界。於是美國數次向英國發出求援,希望英國能出動廓爾喀僱傭軍進入越南,對付山林中的北越遊擊隊。但是被英國人一口回絕了。最後,急於結束戰爭的美國人,甚至哀求英國允許廓爾喀士兵加入美國軍隊參戰,同樣被英國拒絕了。
  • Epic喜加二:水下冒險《ABZU》與越戰題材遊戲《Rising Storm2》
    《風起雲湧 2:越南(Rising Storm 2: Vietnam)》是一款由《紅色管弦樂隊》系列開發商 Tripwire Interactive 聯合 Antimatter Games 工作室製作的以越戰為背景的主打 64 人大戰場對戰硬核 FPS 遊戲。
  • 好萊塢戰爭經典《全金屬外殼》,大師庫布裡克導演,反思越戰神作
    影片講述越戰期間,一批新兵入伍。其中,體育神經不發達的胖子經常被教官祖安式問候,另一位表現尚可的新兵「小丑」,被教官安排專門幫助胖子,一幫一先進帶後進。然而,教官在一次檢查裡,發現胖子藏了一個甜甜圈,於是罰全班做伏地挺身。深夜,大伙兒綁住胖子,新兵們一個個用毛巾包肥皂擊打胖子報復。
  • 越戰老照片:美軍投下炸彈後,在戰火中奔跑的女孩,後來如何了?
    戰爭總是伴隨著人類的利益紛爭而生,眼看著二戰硝煙已逝,但越戰烽火又被點燃。1955年,當時的南越政府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對北越政府的打擊,而美國真正介入這場戰爭是在1961年5月,美軍不僅派遣了部分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進入越南,在不久後,美國空軍也被派往越南戰場執行相應的轟炸任務,以支援南越軍隊的作戰行動。
  • 老外將自己裝進壓縮袋,抽走空氣一瞬間太可怕,差點把自己送走!
    老外將自己裝進壓縮袋,抽走空氣一瞬間太可怕,差點把自己送走!真空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在沒有任何空氣的情況下,大多數物質的形態都會發生改變,像是棉花糖在真空環境中迅速的膨脹,而其他的可樂汽水罐在真空環境內則是瞬間爆炸,場面非常激烈,對於真空環境,老外也是非常好奇的,就有一名老外將自己裝進壓縮袋,抽走空氣的一瞬間太可怕,差點把自己送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你知道歷史上是哪個國家把美國打得最慘嗎?讓其籠罩在陰影下10年
    蘭博不得利用從戰爭中學到的知識奮起反抗,去爭取自己的生活的權利。蘭博參加的這場戰爭,也是美國在軍事上少見失敗的戰爭越南戰爭,戰爭失敗陰影籠罩10年。戰後的一代人,更是被美國人稱為是垮掉的一代人,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把美國弄的如此之慘?越南戰爭是因為在冷戰局面形成後,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不願意看到越南這個處於分治的國家,統一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 越戰美軍鋼盔上為何會別著「黑桃A」?這個典故可以追溯到一戰
    在不少老照片或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越戰美軍士兵的鋼盔上,會別著一張或幾張撲克牌。其中以黑桃A為主,當然其他牌也有,但還是黑桃A數量最多,甚至有人還別著好幾張黑桃A。這肯定不是為了玩「捉黑槍」,但你是否知道它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