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士的功德

2021-03-02 鮮花天降的法緣

  瑜伽士不是學印度瑜伽的人。瑜伽士是有度化眾生的能力,戒律清淨,有大圓滿境界的大修行人。蓮花生大師在藏地傳授佛法的時候,當時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的地位是一樣的,他們的座位、供養、名聲都是一樣的。並不存在出家人名聲高,在家修行人名聲低的現象。

  在家的瑜伽士和居士是不一樣的。瑜伽士有很多超勝的能力,比如有超度亡者的能力。有的瑜伽士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西藏郎達瑪滅佛的時候,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不允許學習佛法了,也不允許出家。那頓桑傑益西是一個大瑜伽士,他念了密宗的咒語,做降伏的手印,然後天空開始打雷下暴雨,雷電擊死了很多郎達瑪的人。這個時候郎達瑪害怕了,他說,我只是危害出家人,你們這些在家的瑜伽士我是不敢得罪的。歷史上瑜伽士的功德還很多。

  瑜伽士的傳承印度也有,歷史上印度有八十個大瑜伽士。藏地歷史上也有很多有名望的瑜伽士,如法王如意寶的前世列繞朗巴,頓珠法王、瑪朗德欽仁波切、麥彭仁波切等,包括很多有蓮師傳承的伏藏大師都是瑜伽士。瑜伽士和伏藏大師基本上是一個意思,只是稱呼不同。

  伏藏是怎麼來的呢?當年蓮師與伏藏大師在一起的時候,把很多珍貴的法器、經文等伏藏品藏到山裡,石頭裡或其他什麼地方。然後分別授記多少多少年以後,由伏藏大師打開伏藏,到那個時候,伏藏品如果被取出來的話,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如針對末法時期的伏藏品就有各種各樣的經文和修法,如金剛薩埵修法、普巴金剛橛的灌頂等等。一髻佛母、瑪哈嘎拉、丹堅護法三位是伏藏的護法神。他們保護伏藏不能被損壞,不能爛掉,也不能被其他人取走,只能交給蓮師授記的伏藏大師。除了這三位護法神,藏地還有很多很多護法神,這些護法神以前都是危害人的鬼魔,被蓮師降伏後,在蓮師的金剛杵下發願保護藏地的佛法。這也是藏地的佛法在經歷了那麼多的災難後,仍然保護得很好的原因。

  如意寶法王也是一個伏藏大師。伏藏大師們在打坐的時候可以回憶起當年蓮師的伏藏品,對現在末法時期的眾生有什麼樣的功德,到時候打開伏藏時,會有什麼樣的護法神,有什麼樣的人陪伴,也就是凡夫人說的妻子,還會有什麼樣的修行人跟著,非常詳細。現在是人壽七、八十歲的時候,蓮師有很多伏藏是對這個時候的眾生有巨大的利益。法王在開取珠日神山的伏藏時,有很多看得到看不到的修行人和空行母陪伴,珠日寺當時的住持才登喇嘛也在其中。

  蓮師的經文中,包括蓮師親口說過,藏區的一個山谷中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蓮師化身的伏藏大師,或者是蓮師授記的伏藏大師。伏藏大師基本上都是在家人,都有空行母陪伴,也就是自己的妻子。這些陪伴都是蓮師專門安排的,不是隨便一個女人就可以。末法時期眾生需要的各種藥物、經文、佛像等等各種形態的伏藏品都需要這些伏藏大師才能開取出來。

  瑜伽士有什麼特點呢?第一,一般有特別長的頭髮;第二,耳朵上戴著白色的貝殼做的耳環;第三,束髮的髮簪上印有經文;第四,腰上帶著七寶做的或者是天鐵做的普巴金剛橛,或者是一個三角形的藏文叫「honmkong」的東西,有蓋子,專門用來裝鬼的;第五,穿白色的披單,上面有藍色的條紋。第六、經常背著藏語叫「達拉」的法器,達拉是用意外死亡的,十六歲的一男一女,並且分別是屬馬和屬豬的,用這兩人的頭蓋骨做的一種法器。梵文叫「扎瑪熱」。這種法器發出的聲音在蓮師聽來,就如同兒子呼喚母親一樣,讓蓮師無法拒絕。瑜伽士還有各種各樣的我們一般人想不到的,比如人皮做的法器。這並不是說密宗的瑜伽士殺了人或者把家裡死人的皮和骨頭用來做法器,做法器用的這些東西都是別人捐的,或者有信心的人供養的,或者是高僧大德留下的。第七,金剛鈴和杵一般不離身,就像武士離不開自己的刀一樣。

  對瑜伽士來說,用人的頭蓋骨喝茶和用碗喝茶是一樣的,在瑜伽士的境界中,已經超越了染汙與清淨。瑜伽士的修行非常的嚴格,比如他們必須專門去大大小小的一百零八個天葬臺修行。大的如五明佛學院的天葬臺,還有一些小的。修行的時候違緣或惡魔是一定會出現的。別說天黑了,就是黃昏的時候你去佛學院的天葬臺看看,陰森可怕得根本就呆不住人。但是對修行好的瑜伽士來說,睡在天葬臺和睡在五星級賓館是沒什麼區別的。另外,還要去一百零八個山泉邊修行。

  有一次一個瑜伽士在天葬臺修行,晚上就睡在天葬臺,夜裡他做了一個夢,有人牽了一匹藍色的馬,馬的顏色和水的顏色一樣漂亮,這個人跟他說,你騎上馬,我們走吧。然後這個瑜伽士就起身去騎馬,一隻腳已經踩上了馬鞍,這時他聽到他的上師在喊他,於是這個瑜伽士醒了,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在河邊,一隻腳已經在河裡了。瑜伽士就是這樣,在常人難以想像的地方接受嚴酷的修行訓練。

  我家有一匹脾氣很厲害的馬,我在霍爾噶丹喇嘛處學習的時候,父親有一次騎著這匹馬來看我,在霍爾噶丹喇嘛處住了一晚上,父親很喜歡聊天,那天晚上和霍爾噶丹喇嘛聊了一個通宵,第二天騎馬回去。走在路上太陽很大,天氣也很熱,我父親在馬上睡著了。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匹馬性子很烈,睡著了肯定會被摔下馬,非死即傷。這時我父親夢見一個很大的轉經筒,父親問霍爾噶丹喇嘛,這個轉經筒很漂亮吧?喇嘛說,是很漂亮。夢中霍爾噶丹喇嘛的聲音像炸雷一樣,父親立刻驚醒了,馬上想到,這就是上師的加持。瑜伽士的功德有很多,但霍爾噶丹喇嘛不是在家人,他是個戒律清淨的出家人。

  法王如意寶本來也是一個在家的瑜伽士,他在洛若寺講課的時候,一天一個十六歲的女人來找法王如意寶,她說,我是你的空行母。如意寶法王拒絕了她,說我這次做釋迦摩尼佛的弟子,廣攝更多的出家弟子。女人說,你不要後悔,你沒有尊重蓮師的安排,我是做到了。說完女人就走了。洛若寺的很多出家人都非常好奇,一直看著這個女人從寺廟出去,走到山路上,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很多瑜伽士有高深的境界,他們的行為也是高深莫測,是我們凡夫人不能了解的,因為我們的修行和他們差得太遠,所以千萬不要胡亂的去評價別人,說些什麼酒肉上師等怪話。對這些大修行人產生邪見的果報是很嚴重的,絕不是殺了幾個生命的問題,誹謗大成就者的果報要嚴重得多。

  色達的活佛瑜伽士很多,都是在家的修行人。我在洛若寺修行的時候,五明佛學院有一個很有名的堪布,在佛學院的第一個極樂法會上,當時我的上師傑旺堪布也在,那個堪布在法會上講了很多瑜伽士的壞話,說你們這些色達的凡夫人,帶著老婆孩子什麼的,說了各種各樣的不好聽的話。當時我還在學習,這個堪布本身名氣也很大。後來傑旺堪布在上課的時候說,這個人最大的罪過就是說了這些誹謗瑜伽士的話,他現在看還是個戒律清淨的人,你們看看他過不了幾年肯定會破戒的。結果真的三年後,他就破戒了,並下山娶妻生子。我們藏區還有一些五部大論講得很好的堪布,開始修行很好的人,一旦對瑜伽士產生邪見,誹謗瑜伽士,最後的結果不是短命就是破戒。

  對我們凡夫人來說,最好是不要去評價別人,不要去管別人的修行好或者不好,我們認為除了我以外每一個的修行境界都很高,這樣比較好。

  佛子行中說,「因惑說餘佛子過,今自違犯且退轉,已入大乘行者過,莫議論說佛子行。」意思是說,因為自己的迷惑和淺薄,說其他修行人的過失,不僅自己違犯了佛陀的教言,且容易退失道心。對於我們認為的其他大乘修行人的過失,切莫議論。因為自己的貪嗔痴和執著,誹謗別人的修行人,對自己的修行肯定有特別大的影響,因此,為了自己的修行,為了尊重佛法,千萬不要議論瑜伽士的過失。

  瑜伽士還有很多功德,比如有人生病了,或者腦子不正常了、瘋了,如果瑜伽士用佛珠打他們,拍他們的背,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很多病痛很快就好了。還有身體上的腫瘤,醫院都沒有辦法的時候,請瑜伽士念咒語,也可以神奇般的好了。瑜伽士修行咒語也是非常嚴格的,需要閉關修一年兩年,觀想忿怒本尊如馬頭金剛等,有大圓滿的境界,比如普巴金剛的心咒,先念一千萬,然後看心咒有幾個字符,有幾個字再念幾千萬。如六字大明咒,先念一千萬,再念六千萬。修咒語的時候,需要閉關、打坐、止語、夜不倒單、不食蔥蒜。修到各種驗相出現,比如夢或身體上的變化,並得到上師的確認,才算修成功。有些驗相可能是魔的加持,所以必須得到上師的認可才行。比如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小蟲,醫學應該叫細菌吧。修行專門治療身上小蟲的病的咒語也有。我們在石頭上放上一隻螞蟻,然後蘸上口水在螞蟻身邊畫一個圈,如果咒語修行成功了,即使口水幹了,螞蟻也不會跑出圈外。

  瑜伽士還有很多功德。他們用的法器也是一般人不敢用的,如人骨做的念珠,頭骨做的碗等,因為他們的修行已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並不是西藏人都很野蠻。另外,有些伏藏大師本身就是蓮花生大師的化身,蓮師自己也說過任何一個有人的山谷中就有我的化身。佛陀也說過,只有我和像我一樣的人才能去評判別人的修行。所以我們不可能了解別人的境界,是不是蓮師的化身是不是佛陀的轉世,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戒律中說,即使你有神通觀察到一個人破戒了,那也不能作為把他從僧團中開除的依據,除非你親眼看見他破戒,或者已經有傳言他破戒並證實了。顯宗都是如此嚴格的規定,密宗更是這樣。凡夫的肉眼根本就不乾淨,即使眼睛見到了也不一定就是你能理解的行為。所以我們儘量以恭敬心來對待別人。學密宗必須要有恭敬心,尊重別人的修行,恭敬心和清淨心在密宗的修行中都是再三強調的,我們在前行中也說過,要觀想自己聞法的環境、上師、眷屬都是圓滿的,要有這樣的清淨心。如何培養自己的信心和清淨心,可以多看看密宗前輩高僧大德留下的教言。

  密宗的大修行人留下的文字是不同的。大五明小五明五部大論都學得很圓滿的人,他們自己寫的東西和一個這些都沒有學過但是從自己圓滿的智慧中自然流露出的語言,是根本不相同的。一個伏藏大師從自己的智慧中流出的文字,也叫意伏藏,它的意義上不一樣的。比如六世達賴寫了很多情詩,不僅文字優美,而且意義深刻,包含很多對未來的預測。還有我們在做馬頭明王的佛事,普巴金剛橛的佛事和大威德金剛的佛事時,念的經文都特別的經典,絕不是凡夫人能夠想出來的。一個伏藏大師的意伏藏,有的時候需要四五個人記錄。有的色達地區的伏藏大師根本沒有學過五部大論或者小五明,一生寫了六十多本論典,有的寫了三十多本。如意寶法王大概寫了四五本書,每一本都有十多萬字。

  寧瑪巴的十三個伏藏大師都預言過法王如意寶的降生。有的是在一百多年前,有的是在三百多年前,有的是在六百多年前。他們都準確的預言過包括法王的父親母親叫什麼,出生在什麼地方,身上有七個什麼樣的標記等。

  很多伏藏大師都有自己的子孫後代,比如說佛學院在的地方以前有一個叫頓珠法王的瑜伽士,他和法王如意寶是同一個家族,他是特別厲害的瑜伽士,他有七個兒子,七個兒子的神通都很廣大,頓珠法王自己說過,我的後代十三代以內,一代比一代厲害。如意寶法王也是他的第六或第七代後代。藏族人很喜歡拜見上師,對於這樣的大瑜伽士,只要見到他或者聽到他的聲音,也能接上很好的緣分。

  任何人誹謗瑜伽士,對瑜伽士本身來說沒有任何傷害,瑜伽士已經修行到了最高的境界。但是對自己的危害就很多了。我今天講瑜伽士的功德,並不是為了保護在家的修行人,怕他們的屁股露出來了我給他們蓋上,我是確實很心痛我的弟子們,希望他們不要做這樣的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我們藏地的居士和漢地居士都是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自己要想清楚,如果永遠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不可能有進步的。今天解釋瑜伽士和伏藏大師,還有一些緣起,我們卓克基寺廟的一個功德主和二十多個出家人念了十天蓮師祈請文,共念了十萬遍,會供的供養今天送過來了。另外,今天和其它活佛、堪布一起放生了價值十幾萬的生命。同時,今天是釋迦摩尼佛成道的日子,今天見的修行人也都是瑜伽士,一切都非常圓滿,以此緣起,今天講了以上內容。

相關焦點

  • 瑜伽士的功德:勇士的證量
    這個時候郎達瑪害怕了,他說,我只是危害出家人,你們這些在家的瑜伽士我是不敢得罪的。歷史上瑜伽士的功德還很多。        瑜伽士的傳承印度也有,歷史上印度有八十個大瑜伽士。藏地歷史上也有很多有名望的瑜伽士,如法王如意寶的前世列繞朗巴,頓珠法王、瑪朗德欽仁波切、麥彭仁波切等,包括很多有蓮師傳承的伏藏大師都是瑜伽士。瑜伽士和伏藏大師基本上是一個意思,只是稱呼不同。
  • 聊聊「什麼是瑜伽士」
    在密宗傳承中,並非所有的上師都示現出家比丘相,有相當一部分上師,示現了在家相,即以瑜伽士的身份來利益眾生。例如印度的84為大成就者,幾乎都是瑜伽士。 很多已經進入金剛乘修行的弟子,不知如何區分出家人和瑜伽士,甚至對瑜伽士的功德,也不很了解。
  • 神秘的藏地瑜伽士,甚至掌握了起死回生的秘密!
    瑜伽士的功德瑜伽士不是學印度瑜伽的人。瑜伽士是有度化眾生的能力,戒律清淨,有大圓滿境界的大修行人。瑜伽士有很多超勝的能力,比如有超度亡者的能力,有的瑜伽士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西藏郎達瑪滅佛的時候,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不允許學習佛法了,也不允許出家。那頓桑傑益西是一個大瑜伽士,他念了密宗的咒語,做降伏的手印,然後天空開始打雷下暴雨,雷電擊死了很多郎達瑪的人。這個時候郎達瑪害怕了,他說,我只是危害出家人,你們這些在家的瑜伽士我是不敢得罪的。歷史上瑜伽士的功德還很多。
  • 到底瑜伽士為什麼要和這麼多女人「雙修」?
    2、到底瑜伽士為什麼要和這麼多女人上床?3、是不是瑜伽士可以和隨便一個女人上床?1、佛教到底允不允許上師和別人上床?  上師的意思是老師。喇嘛的意思也是老師(有些邪教專門寫了一些文章黑藏傳佛教,還起了個名叫「喇嘛教」)。老師分為兩種:出家的和尚和沒出家的瑜伽士。
  • 小小瑜伽士(報名)
    【小小瑜伽士】一期的學員分享Evan瑜伽課程第四天跟爸爸說:爸爸,我知道你可能覺得瑜伽沒什麼用途,但是如果我練習瑜伽變得情緒更穩定,和朋友一起玩更平和更開心,不會想要控制別人,也不會那麼容易生氣,對自己或者對別人更滿意了,你覺得瑜伽好嗎?你不然可以試試看,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第六天,和往常一樣Evan約了朋友一起遊泳,他們照樣遊戲,照樣比賽。
  • 黑瑜伽士和狗大師
    在古印度,黑瑜伽士那波秋巴整日赤裸著身體四處流浪,身上只戴著一點簡單的骨飾。他在墓地和天葬場修各種嚴格的密續儀軌,希望超越善惡對立的習慣執著,進而達到圓滿解脫。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織工,事實上她是一位空行母的化身。織工試探他說:「喂!黑瑜伽士,你從苦行中得到什麼力量了?
  • 【有聲悅讀】大成就者的故事 黑瑜伽士和狗大師
    黑瑜伽士和狗大師狗大師咕咕睿巴是印度瑜伽士,有五百條母狗追隨著他,這些狗其實都是空行母的化身。和狗在一起,他顯得格外興奮。在古印度,黑瑜伽士——那波秋巴赤裸著身體四處流浪,身上只戴著骨飾。他在墓地和天葬場修各種嚴格的密續儀軌,希望超越善惡對立的習慣執著,進而達到圓滿解脫。有一天,智慧空行母化作一位織工。她試探他說:「喂!黑瑜伽士,你從苦行中得到什麼力量沒有?沒有能力的瑜伽士就像一棵沒有果實或樹蔭的樹。你的修行開花結果了嗎?」
  • [聖行故事]黑瑜伽士和狗大師
    黑瑜伽士驕傲地宣稱。 空行母笑了笑,不為所動地說:「你能摧毀,你就應該能復原。」她丟下織梭,指著在他們四周散落一地的葉子,突然間,所有的葉子都回到了樹上原來的地方! 在一個吉祥日,黑瑜伽士準備著豐盛的儀典供養和祭品,預備為勇父與空行母舉行一場盛大的金剛薈供。薈供開始時,他迎請他們從神秘的國土降臨。
  • 瑜伽傳奇人物奇諾訪談——了解瑜伽士
    但是Instagram互動,她的實踐活動以及在線編程幫助她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瑜伽士保持聯繫,更不用說建立一個社區-「虛擬僧侶」了。在線討論在每天都不會見面的瑜伽士中灌輸一種友情,她觀察到,這通常會導致該國其他地區(或世界)的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當她犯錯或跌倒時,Kino的實踐活動流露無遺。
  • 哈他瑜伽中的瑜伽士晨練
    悠季瑜伽主要傳承的是哈他瑜伽,在11月29日的線上公開課中,早上第一節課是默瀚老師的瑜伽士晨練。課程從坐立調息開始,除了身體坐直,默瀚老師強調要感受呼吸,呼氣比吸氣重要,呼氣時要呼徹底,面部也要放鬆,這樣大腦才會安靜。默瀚老師提到瑜伽士晨練包含清潔法、體式、呼吸控制法和冥想。
  • 什麼是功德回向,怎麼作功德回向
    回向,就是迴轉導向,把這個功德的去處,把它做一個迴轉、做一個導向。就是將所作得人天福報的因,迴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乃至將來最後成佛的果,而不是使它僅僅只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個 「回」 字,便可見修行人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個「向」字,便可見修行人有決定希望出世之方。
  • 功德的精髓
    比方說,今天你決定要來寺院。那個念頭本身,就是心裡升起的功德。接著,你來到寺院,依照你本來的心願受戒、聽一段開示。這樣,你原來的動機成功了,實現了它的目的,也産生了更多的功德。不過,如果你本來想來寺院受戒、聽法,可碰巧遇上別人反對或者批評你,情緒壞起來,那麼你心裡的功德──也就是原來的動機,就死了。即使其他人後來又邀你來寺院,你並不情願來,坐在這裡像根樹樁,心裡就不會升起功德。
  • 一位偉大的瑜伽士背後,是一位真正無畏的女性
    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啦~今年是偉大的瑜伽士——我們尊敬的Guruji,B.K.S.Iyengar大師,誕辰10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準備各種紀念活動。我與李穎老師今年年初,也有幸來到Guruji的故鄉,南印度的小村莊——Bellur,在新建成的艾揚格瑜伽中心,參加梵克老師第一次在這兒舉行的公益課程。
  •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寶者,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為雨澤。由此可知三寶的功德。
  • 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
    那功德和福德有什麼區別呢?今天為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一、功德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修行有功,身心清淨就是德;滅除內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現前就是德。也就是說,功是修因,德是果報,你有真實的修行,才有真實的果報。
  • 抄經的功德
  • 持誦《金剛經》,可得無量功德,但以這四大功德增長最為顯著
    由於持誦《金剛經》,而獲得感應,得到種種不可思議果報的事跡自古以來就非常之多,佛祖在《金剛經》中也一再宣說持誦本經能獲得的功德,說「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而這無量的功德若是具體言說,如果有心性不足之人聽聞,那麼難免會使人「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可見持誦《金剛經
  • 供水的功德利益
    佛前供一杯水,那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看到這杯水,要常常想到:我的心要清淨,我的心要平等,水錶這個意思,並不是給佛喝的,泥塑木雕的佛怎麼會喝水呢?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這是真實的。供水是最容易不過的供養了。
  • 佛說造塔功德經(及建佛塔的功德利益)
    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幹闥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幹闥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願世尊為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眾生!」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
  •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以香供佛或供養經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功德。       在《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本經中被列為五種供養之一。燒香也是密教重要的供養,與閼伽、塗香、華鬘、燈明、飲食等合為六種供養。於禪林中,稱燒香為拈香,或炷香。在法會中持香盒者,稱為燒香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