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是一種互助共濟的農村新型醫療保障制度,採用的是個人、集體與Z府共同籌資的大病統籌為主的報銷方式。只要農村戶籍的居民才能參加新農合,並且參保也完全是自願的。通常都是上一年度的9~12月份繳納下一年的參保費用,只有繳費成功之後才能夠在下一年度享受新農合報銷制度。
可能是宣導、解釋不到位,也可能是由於個人原因導致新農合斷繳的情況,這種情況還能不能繼續補繳呢?會不會對後續參保產生影響呢?說一個真實的事例,我們村就有不願意參保的,無論村幹部怎麼動員都是不參保。其實當時的難處大家也明白,將近300塊錢/人的參保費用,一家7口人就要2000元左右。如果一年都沒有大病住院治療的話,也就意味著「白交」了,並且要拿出這麼多錢對於有的農村家庭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直到今年他家媳婦因病住院之後,出院的時候不能享受報銷,這才後悔沒有繳納新農合。明年的參保費用又提高了,但是他們家還是非常積極的參保了,村幹部也解釋斷繳不會受影響。
Ⅰ,新農合與醫保之間有什麼關係?
在農村很多人搞不清楚社保、新農合與醫保之間的關係,其實社保就是通常意義上的五險一金,主要是針對城鎮戶籍居民、企事業單位和發生勞務僱傭關係參加的保險。農民購買的社保一般就是特指養老保險,所以發了社保卡。新農合是原來的醫保制度升級的一種名稱,全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報銷的大病範疇更廣、報銷的比例也更高了。現在我們所說的醫保,其實就是新農合;而醫保卡也逐漸被淘汰,使用社保卡就代替了原來的醫保卡。
Ⅱ,斷繳了新農合能不能繼續補繳?
繳納社保都是有特定時間範圍的,正常情況下都是公曆9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上旬作為次年的截止繳費時間,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資金結算業務需要。由於不想交、忘記交等情況,沒有及時繳納新農合費用就不能夠在下一年度享受新農合報銷。風險、意外都是不可預見的,每個人都可能會生病,這不僅僅是一種概率,所以大家都不可抱有僥倖心理。短期內斷繳新農合是可以到當地社保局補繳的,1~3個月內補繳之後就能生效,超過3個月繳納的需要6個月之後生效;並且只要有社保卡或者醫保卡,在繳費截止前都能參保下一年新農合。
Ⅲ,繼續參保新農合有其它影響嗎?
是否參保新農合都是農民自願決定的,不參保就是在住院看病的時候要自行承擔所有的費用,如果已經購買了社保那就無需參保新農合,還有就是貧困戶等特殊群體也是不用繳納但是也能夠享受新農合報銷待遇。正常情況下,斷繳新農合之後,有繼續參保下一年的,有沒有什麼影響呢?這個是不存在的。新農合併不像其它的商業保險,並不存在「觀察期」,也不影響徵信,而且參保的有效性也就是一年,並不是像社保一樣累積計算的。正常繳納了下一年度的新農合費用,那麼到了1月1日~12月31日期間都能夠享受新農合報銷的待遇。
#帶你看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