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錚
5月31日,滔搏電子競技俱樂部在英雄聯盟季中杯(中韓對抗賽)比賽中,以全勝韓國戰隊的戰績收穫冠軍。這是滔搏電子競技俱樂部建隊後的首個冠軍,也是滔搏國際(6110.HK)進軍電競以來一次出色的階段性成果展示。
滔搏國際(以下簡稱滔搏),原來屬於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線,2019年從母公司分拆出來獨立上市,擁有Nike、Adidas、Puma等多家全球知名體育運動品牌的經銷權,目前已經是國內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2017年底,滔搏進軍電競領域,成立了滔搏電競俱樂部,同年獲得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eague of Legends Pro League,LPL)的參賽席位,組建職業隊伍。滔搏電子競技俱樂部自成立以來,成績穩步上升,連續兩年被評為LPL年度進步最快俱樂部。
有趣的是,滔搏的電競業務卻有一個充滿激情的戲劇化開頭。因為對遊戲產業的長期而深入的研究,作為百麗國際新任控股股東的高瓴,一直與騰訊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繫。2017年11月4日,高瓴資本合伙人、百麗國際執行董事李良,受邀在北京鳥巢觀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到了現場很吃驚,幾萬人的鳥巢幾乎座無虛席,整場比賽五個多小時大家非常happy,而且觀眾都是非常年輕的觀眾。」年輕、活力、團隊合作和體育精神,給李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李良和滔搏核心團隊得知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學習NBA模式,正在招標新的俱樂部席位時,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並開始準備競標。席位競標過程十分激烈。憑藉高效的執行能力和滿滿的誠意,2017年12月滔搏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拿下了聯賽席位。從此,滔搏開啟了電競徵程。
這個感性充滿激情的開頭僅僅是滔搏涉足電競的一面,這麼重要的戰略決策當然不能僅僅靠熱情支撐。更重要的還有基於產業和自身業務發展的理性分析的深層考量。滔搏在運動消費領域深耕多年,作為一個與運動有強關聯度的品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年輕一代對運動怎麼看?」 電子競技所呈現出積極向上、追求極致、團隊合作這些要素,正契合了滔搏以運動為中心的品牌定位;而電子競技觀賽年輕化、充滿熱情的群體,也與「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的品牌內涵高度一致。滔搏希望新的電競業務能夠與現有運動消費業務產生協同,打造一個連接消費者與運動生態的超級平臺。通過電競業務拉近滔搏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了解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構建新的消費場景,並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滔搏作為一個綜合的運動品牌的價值。把構建消費場景納入到業務鏈中來、深入了解新一代核心受眾需求,這是滔搏對新業態的探索。
滔搏把電競業務當作連接年輕消費者、構建新場景、開啟未來新業態的一個「錨點」和「抓手」。因此,涉足電競業務對於滔搏來說,就不僅僅是在新「賽道」中布局,它要考慮到如何與已有業務連接並在新場景中創造新的價值。正是基於對電競業務這樣的戰略定位,滔搏採取了自建隊伍、集團運營的「重投入」、「重運營」的模式。滔搏對大型零售組織超強的管理和運營能力,以及在競技體育領域二十年的經驗積累,在電競俱樂部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滔搏副總經理張強親自上陣分管電競業務。
電子競技俱樂部並不是新生事物,在過去的10餘年間,主要是以個人投資為主;2017年以來,機構投資者的加入為俱樂部規範運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而集團統籌管理下運營的模式,是滔搏電子競技俱樂部對電競俱樂部運營方式的一種新嘗試。從組織的角度看,不同運營模式間的併購與重組,必定會在管理、執行層面要面對文化以及行為方式的衝突。併購DAN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後,保留原有賽訓團隊、聘請職業經理人負責俱樂部整體運營和與集團的協調溝通,滔搏做出了針對性的組織架構調整。
在滔搏電子競技總經理孫政看來,「規範化管理體系下的企業戰隊對於俱樂部而言,是要幫助賽訓團隊找到一個更大、更舒適的空間,把他們的能力更好地發揮」。
電競職業聯賽日漸成熟,也借鑑了NBA等其他成熟的領域的經驗,但電子競技和傳統的體育競技有很大的不同,「依樣畫葫蘆式」的照搬並非最優解。所以,探索適合電競、適合自己的賽訓體系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滔搏在探索自身賽訓管理方面,做了很多自覺的努力。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