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媽媽:「猴年馬月」男娃媽媽,美食雷達,麥霸,不宅,不好旅遊,英語專業八級,普通話二級甲等,以練娃為副業。
徐徐:3歲9個月男寶,愛吃,愛玩,愛運動,愛讀書,數字敏感,圖形敏感,對媽媽甜言蜜語,對外人羞羞答答。
生娃前,我是個欠缺醫學常識且神經大條的人,有幾次生病比較厲害了,自己都未察覺。生娃後,陌生人經常會因為我的言論,以為我是老師或者醫護。
可見,當媽的有多操心
這篇文章,本想結合一些朋友的經驗來做推薦,但我思慮再三,我做公眾號的目的,原就是提供我自己的經驗教訓供大家參考,而非一味求全求滿。
別人的經驗,我無法甄別,貿然推薦,失了初心。
何況,我也不是專業人士,再如何求全,也是力有不逮。
想通了這些,這篇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常備藥物,是備不時之需時使用。
孩子生病比較厲害的時候,日常照料者和媽媽會感覺到,當你覺得不對勁的時候,沒有二話,趕緊去個靠譜的兒童醫院吧。
本篇中的藥物都是目前公認安全的兒童用藥,是徐徐使用過,或者我備在家裡的藥物。
今後我會持續進行更新,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也歡迎大家推薦好物。
先放上徐徐小藥箱的全家福
維生素D滴劑,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建議嬰兒從出生後2周到2歲應每天攝入維生素D400單位。
小朋友沒有必要查骨密度,也沒有缺鈣一說,只要注意每日補充維D,適當曬太陽即可。
碘伏,皮膚消毒殺菌首選外用藥,比酒精刺激性小,更適合嬰幼兒。外出時,可備碘伏棉球或碘伏棉籤。家裡同時配備棉籤、醫用紗布、創可貼等。
爐甘石洗劑,急性瘙癢使用,物理性藥物,全年齡段適用。
丁酸氧化可的松乳膏(尤卓爾),國內正規藥房可以買到的最輕度激素藥膏,適用於嬰幼兒中重度溼疹,成人普通過敏。
囉嗦一句,小寶寶溼疹是常見問題,很多寶爸寶媽卻因為沒有醫學常識購買網上的一些所謂口口相傳的神藥,這些藥物大多是消字號或健字號,為什麼他們不是國藥準字號,因為是消毒產品、保健食品,而非藥品!!!
莫匹羅星軟膏(百多邦),抗生素類藥物,細菌感染用藥,譬如毛囊炎、甲溝炎、淺表創傷。
鹽酸金黴素眼膏,抗生素類藥膏,細菌感染用藥,譬如結膜炎。
氧氟沙星滴眼液,孩子小手到處亂摸,揉眼睛後容易結膜炎,這時滴眼液和金黴素眼膏可同時使用。
生理性海水,緩解鼻塞使用,有創傷時還可以用於傷口清潔。
對乙醯氨基酚混懸劑(泰諾林),3個月以上退熱使用,安全性高,兒童退熱首選,可緩解疼痛。
布洛芬混懸劑(美林),6個月以上退熱使用,退熱效果優於泰諾林,可緩解疼痛。
退熱貼,使用口服藥物同時,除了擦浴降溫,也可使用退熱貼物理降溫。
蒙脫石散(思密達),保護腸道黏膜,各年齡段腹瀉均適用。
口服補液鹽Ⅲ,腹瀉易導致脫水,可口服補液鹽Ⅲ,但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
奧司他韋,確診流感後使用奧司他韋,48小時內用藥最佳,超過48小時如果症狀輕微不需服藥,如果重症也可以使用奧司他韋緩解症狀。
地夫雷他定混懸劑(芙必叮),屬於第三代抗組胺藥,適用於過敏,譬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
相比於第二代抗組胺藥譬如西替利嗪滴劑(仙特明)、氯雷他定(開瑞坦),效果更強,且副作用更小。
阿莫西林,抗生素類藥物,適用下呼吸道感染,譬如支氣管性肺炎、肺炎。同類的還有阿奇黴素、頭孢克洛幹混懸劑(希克勞)等。
歡迎爸爸媽媽們加我微信,一起交流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