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們遇到寶寶生病,幾天下來就會被折騰地憔悴不少。考慮到做父母真的不是件輕鬆的差事,為了讓大家更省心省力,小編今天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來給大家科普下寶寶護理「小藥箱」,很實用哦。
有了小寶寶後,父母最怕的並不是自己的寶寶是個「熊孩子」,在家裡上躥下跳、不好好聽話、玩起來後就叫不動吃飯……
其實最怕的是下面這些:
一般寶寶出生6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消失,自己合成抗體的能力還尚不足,就容易出現發燒、感冒、咳嗽等狀況。伴隨著寶寶的長大,會爬、會走、會跑之後,還容易發生磕碰和擦傷。所以對於有小寶寶的家庭來說,做父母的除了要用奶粉智庫學習奶粉知識及準備餵哺工具外,還應該在家裡準備一個寶寶護理「小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護理「小藥箱」
寶寶護理「小藥箱」是專門為寶寶及兒童準備的專用「藥箱」,因為不是遇到所有的突發情況都需要上醫院,如果能自己在家裡解決豈不是更好?所以在家裡準備一個專用寶寶護理「小藥箱」就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有些家庭沒有這個意識,所以沒有藥箱的儲備,那麼家裡的藥品很可能是這樣放的。
不僅非常混亂,也很佔用空間;緊急突發疾病,慌亂中也不容易找到藥;如果寶寶調皮的話,也易造成寶寶誤食;而且倘若寶寶的藥品和大人的藥品放到了一起,也不便於區分。
而有些家庭就有這個意識,家裡的藥品可能是這樣放的。
那麼,我們應該在寶寶的小藥箱中準備哪些東西呢?
①額溫計or電子體溫計
父母需要隨時掌握寶寶體溫的變化來判斷寶寶是否發燒,但由於寶寶比較小,所以最好選擇小巧方便的額溫計或者是電子體溫計,會比水銀體溫計相對更安全些。
額溫計測額頭和手腕處溫度,電子體溫計一般測量口腔、腋窩以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攝氏度到37.5攝氏度之間,在口腔處的正常體溫為36.2攝氏度到37.3攝氏度之間,在腋窩處的正常體溫為35.9攝氏度到37.2攝氏度之間。通過測量後,超過正常範圍的2.5度以上稱為發熱,不超過38攝氏度稱為低熱,超過39攝氏度為高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體溫計陷入缺貨狀態,所以也從側面告誡我們,不光是有小寶寶的家庭需要,而是每個家庭都應該準備體溫計哦。
②醫用退熱貼
退熱貼越來越成為有娃家庭的標配,小兒發燒,先往額頭貼一貼,省得體溫太高「燒壞腦袋」。其實,退熱貼不是藥物,算是一種輔助醫療手段,一種物理降溫方式,一般超過38.5攝氏度就可以用退熱貼。寶爸寶媽可以使用醫用退熱貼來達到部分降溫目的,但是寶寶發燒嚴重情況下還是要遵醫囑配合藥物治療。
③醫用感冒貼
有些寶寶不愛吃藥,更不愛打針,如果這類型寶寶感冒了,可以嘗試用「醫用感冒貼」的方式,無需口服,針對穴位輔助治療輕微感冒。如果寶寶感冒嚴重,還是要遵醫囑配合藥物治療。
④醫用止咳貼
止咳貼是根據中國醫學內病外治的原理,採用具有止咳平喘、宣肺祛痰之功效的純中藥,貼敷於特定的穴位上,用於嬰幼兒及兒童咳喘症(氣管、支氣管炎)等,能夠暢肺氣、除痰濁、改善症狀。
如果發現寶寶有輕微咳嗽症狀,可用「醫用止咳貼」輔助治療,如果寶寶咳嗽嚴重,還是要遵醫囑配合藥物治療。
⑤醫用腹瀉貼
寶寶腹瀉,大多是因為受涼或者消化不良而引起了腹瀉,有些可能跟食用的奶粉有一定關係,平常可通過保暖、餵養得當來呵護好寶寶。
倘若寶寶出現了輕微腹瀉,可以使用「醫用腹瀉貼」來進行輔助治療,但如若腹瀉情況嚴重,還是建議要遵醫囑配合治療。
⑥醫用通氣鼻貼
寶寶由於感冒、鼻炎、過敏等因素引起了鼻塞,呼吸不暢,會容易哭鬧、煩躁、不易入睡,通氣鼻貼可物理輔助,無藥物成分,達到暫時緩解鼻塞症狀而使呼吸更順暢。
⑦小兒脾胃貼
由於寶寶脾胃虛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容易導致寶寶吸收不好,影響身高發育和免疫力下降,使用醫用的「小兒脾胃貼」可以根據中醫穴位療法進行下輔助治療。但如果寶寶脾胃時常不舒服,還是要遵醫囑配合藥物治療。
因為考慮到寶寶年齡較小,藥物使用需要遵醫囑,所以上述推薦給大家的寶寶護理「小藥箱」裡都是物理治療的兒童專用貼片,可作為上述情況出現時的輔助治療或者應急措施。
兒童小工具箱
除了護理「小藥箱」之外,考慮到寶寶日常所需,還應該給寶寶準備個小工具箱。這裡面都裝些什麼呢?
①口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對於醫療必備用具又有了新的認識,怎麼也沒想到今年口罩成為了「年貨」,關鍵是寶寶的口罩更加難買。所以疫情好轉之後,大家都屯起了口罩,寶寶的口罩也成為了兒童小工具箱當中的重要一員。
②嬰兒棉籤
嬰兒棉籤就是嬰兒專用的棉籤,親膚性好,溫和無刺激,是由醫用脫脂棉和精製竹杆加工而成。寶寶有很多情況,需要用到棉籤。
1、清理耳朵:寶寶的耳朵在沐浴後容易進水,媽媽可在洗浴後用棉籤輕輕擦拭耳朵,注意不要將棉籤伸進寶寶耳朵深處;
2、清潔鼻腔:寶寶鼻子由於鼻涕等異物阻塞時,可用蘸水後的棉籤為寶寶清潔鼻腔;
3、臍帶消毒:新生兒可以用嬰兒棉籤蘸上碘伏來消毒臍帶,防止細菌感染;
4、傷口塗藥:寶寶如果磕傷擦傷,可以用嬰兒棉籤幫助消毒或者塗藥。
③創可貼
有的時候寶寶難免被刮傷,出現流血,可以使用創可貼給寶寶進行止血,也能防止傷口感染,但是對於特別小的寶寶還是不建議使用創可貼。
④紗布
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而紗布比較透氣,所以有些媽媽會用紗布給寶寶做尿布、浴巾等。
⑤驅蚊水
現在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萬物開始復甦,尤其到了夏天,蚊蟲更多,寶寶的皮膚很容易遭到叮咬,這個時候驅蚊水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太小的寶寶不適合使用驅蚊水,而且大點的寶寶塗抹驅蚊水也要避開敏感部位。
有了上述寶寶護理「小藥箱」及工具箱,在遇到寶寶突發疾病,狀況還比較輕微時,亦或者是情況特殊沒有就醫條件時,家長們都可以使用它們來應急,還是非常實用的。但是這裡還要特別囑咐一點,如若寶寶病情嚴重,還是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並遵醫囑。
除了寶寶護理方面,還有很多寶爸寶媽們關注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所以小編給大家補充羅列了下面的生長測量工具,一起去看看吧。
生長測量工具
寶寶的健康大於一切,其生長發育情況就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一般從身高、體重、視力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估。為了便於測量,家裡最好能夠準備如下相關的小工具。
①身高貼
現在的身高貼都做的很漂亮,寶寶也很喜歡,可以貼在寶寶的專屬房間的牆面上,隨時記錄寶寶的身高情況。
②體重秤
一般太小的寶寶可以通過每月定期做兒保時在醫院進行體重測量,等到2-3歲了,就可以站在秤上進行稱重了。如果要了解多少體重合適,請參考文章寶寶不長肉,跟奶粉有關係嗎?該如何選奶粉?
③視力表
孩子出生1個月後就可以檢查視力,由於月齡太小,需要醫生進行檢查。等到3歲,絕大多數兒童可用兒童圖形視力表檢查視力,4至5歲可用兒童圖形視力表或「E」字視力表檢查視力。
到這裡,育兒路上的必備工具箱已經裝了不少東西了,可以在寶寶的一些事項上起到一定的幫助性作用。如果還沒有給寶寶準備的寶爸寶媽們,可以提前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哦。
當然,育兒道路漫漫徵程,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在文章末尾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竭誠為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