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尤其是2020年,關於抑鬱症自殺的報導和事件越來越多。人們在看到這麼多抑鬱症患者的同時,內心難免有所擔心,有的則是不理解。於是,有人想著,如果可以分辨出抑鬱症患者,那是不是就好多了呢?
然而,作為與人類長期共存的疾病,
並不是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能被辨認出來
首先,作為一種心理精神疾病,抑鬱症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已知且明確分類命名的,按發作症狀表現可分為經典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微笑抑鬱症、焦慮型抑鬱症等;按發作年齡或時間段可分為兒童抑鬱症、青少年抑鬱症、中老年抑鬱症、圍產期抑鬱症(包括產前抑鬱症和產後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等;按病情程度可分為輕度抑鬱症、中度抑鬱症、重度抑鬱症和帶精神病性的重症抑鬱症等。
每一種抑鬱症的症狀表現都有相同之處,也有存著在明顯的區別。
其中,最難辨認當屬微笑抑鬱症和部分喜歡追求刺激的抑鬱症。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微笑抑鬱症患者在表面上看起來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甚至還會給人一種很陽光的感覺,所以經常不容易被覺察,而這種抑鬱症的自殺率卻是最高的。他們之所以外表上看起來和一般人沒有什麼區別,主要是因為他們一方面不想破壞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方面覺得自己如果表現出情緒低落的樣子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
這類患者通常有著討好型人格或者很高的社會地位或聲望。對於討好型人格而言,如果表現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就會被拋棄,被冷落,為了不受冷落,他們極力在人前表現出美好的樣子,有的甚至力求自己完美。對於高地位、高聲望的人而言,他們需要以美好的形象穩定自己的圈子和資源,還要面對自己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而對於部分喜歡追求刺激的抑鬱症患者而言,由於本身喜歡追求刺激,好冒險,當他們患上抑鬱症之後,就會以這種看起來追求刺激的方式,一方面刺激自己的神經,一方面找機會自殺。通常表現為拼命加班,開危險車,參加攀巖、蹦極之類等高危險的刺激性運動和活動,酗酒,放縱等等。但同時,有的人即使沒有抑鬱症,天生喜歡這一類活動,或天生工作狂,酒癮等等,也會有這種表現。
所以,這兩類抑鬱症是很難辨認的,往往被人忽視,死亡率也很高,有的看起來就像是意外死亡。
雖然抑鬱症的共性是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無活動意志等等,但並不是說,只要情緒低落就是抑鬱症,這就是需要區分
抑鬱與抑鬱症
抑鬱是一組常見的情緒,人人皆可出現。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心情不好,悶悶不樂,高興不起來,煩躁鬱悶,對其他事物沒有興趣等等。
通常,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突發事件等等等,會產生抑鬱情緒,這是一種正常反應。
抑鬱症則是一種病理性的心理反應,這種心理反應可能是長期積累的,也可能是突發性器質性病變,還可能是基因遺傳。其典型症狀包括持續性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反應遲鈍,興趣減退,無活動意志和行為動力,俗稱「三低」,即,情緒低、思維反應低、意志行動低,其症狀表現通常有晨重暮輕、或晨輕暮重的變化。
從原因上看,抑鬱情緒是有一定客觀事物為背景的,即,人們常說的「事出有因」。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會一些情緒上的變化。而抑鬱症則不同,通常是看起來無緣無故地產生,好像缺乏客觀精神刺激條件,一般人找不出原因,或者給人一種小題大作的感覺。
從持續時間上看,人們的情緒變化有著一定的時限,通常是短期性的。有的人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有的人則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會消停。一個人產生不良情緒,通常可以自行緩解,一會兒就和平常看起來沒什麼兩樣。但抑鬱症的情緒低落是長持續性的,通常超過兩周以上,而且如果不加以心理治療(有的需要藥物治療),就會逐漸加重惡化,導致最後的自殺行為。
從症狀表現上看,抑鬱情緒除了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無其他伴隨症狀。抑鬱症則往往伴有明顯的軀體性症狀,如睡眠障礙;體重突然增長或下降;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身體某個固定部位出現功能性不適或持續性疼痛,卻又檢查無異常等。
從病程上看,抑鬱情緒是一種正常反應,不一定什麼時候出現,或者說只要遇到不愉快就會出現。抑鬱症則有一些節律性症狀特徵,比如晨重夜輕或晨輕夜重;時而躁狂,時而抑鬱。不少抑鬱症患者在每天凌晨或清晨時分,心境尤其惡劣,常常覺得非常難熬並伴有自殺觀念。
從生物因素看,抑鬱情緒可以說大腦受到刺激,指揮個體作出反應,以適應環境的。抑鬱症則可能存在著器質性病變,或者家族遺傳史,尤其是男性患者居多的雙相情感障礙,100%會遺傳。
從嚴重程度上看,抑鬱情緒較輕,而抑鬱症較嚴重,並且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即,心理學上常說的「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儘管如此,抑鬱情緒也不容忽視。當個體出現不良情緒,需要及時疏導和排解,如果長期壓抑,最後也是有發展成為抑鬱症的可能的。
一些特殊情況或許可以幫助區分部分重度抑鬱症患者
對於初期抑鬱症患者、微笑抑鬱症和部分喜歡追求刺激的抑鬱症患者,或許沒有辦法辨別,但有些長期發作的抑鬱症患者或者重症患者,還是有些蛛絲馬跡可循的。
從眼神和面部表情上看,長期患抑鬱症的,尤其是重度的,大多無精打採,眼神渙散,沒那麼靈活,面部表情相對刻板。
從思維反應上看,重度患者反應相對遲鈍,說話很緩慢(因為思維遲緩,大腦運作比一般人慢半拍),有時會記不住東西。
從表達方式上看,重度抑鬱症患者有一種習慣性的自罪自責表達,明明一件事情和TA沒有關係,也能讓TA怪自己。比如某次和一位患者出去參加音樂會,結果回來的時候晚了,差點沒趕上最後一班地鐵,結果這位患者就說,「都怪我,跑太慢了,不然我們也不用等下一班。」其實,事情和TA一點關係也沒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抑鬱症患者產生了自我否定和自我貶低的觀念,將自己視為累贅,世界的災難源。
並且,患重度抑鬱症時間久了,有的會出現一些精神病性的反應,比如被害妄想,誇大妄想或者幻聽。這個時候,經常可以聽到他們描述身邊的人怎麼怎麼對他們不好,想害他們等等。一個人患抑鬱症的時間久了,會變得善妒、多疑,表現出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特徵。
從外形特徵上看,由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都是帶激素的,故而,很多重度抑鬱症患者往往吃了藥之後,體型持續性擴大,體重增長。
而且由於長期的睡眠障礙,導致肝火過旺,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腎臟虛弱,脾氣不足等等,一些重度抑鬱症患者往往有灰白髮,即,滿頭灰白,夾雜著幾根青絲。和正常的年老花白有所區別,頭髮顏色看起來較死氣沉沉。
此外,雙相情感障礙有時候會呈現躁狂相。這個時候,患者由於產生誇大妄想,因而說話的時候總是誇大自己的能力、財富、地位等等,而且往往把一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說成是自己的功勞,並且脾氣暴躁,易激惹,一點就著。
但是這些外部特徵並不是絕對的,所以,
不要輕易下結論
一個人是不是抑鬱症,最好還是經醫院精神科的診斷,如果確診了,就好好配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僅僅根據一些症狀表現,給自己或者他人輕易下結論,貼標籤,可能會延誤一個人的治療。
另一方面,有些人性格上,天生易受暗示,容易以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我。而這樣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看到抑鬱症的一些症狀表現的時候,就自己對號入座。
還有一些人則喜歡拿著一些心理學知識不加分辨地隨便給別人貼標籤,而不是進行自我反思,這種無知舉動往往會害死很多人。
對於抑鬱症,應多給予關心和精神支持,才不至於釀成悲劇。畢竟,抑鬱症不止可能自殺,還可能擴大性自殺。
如果身邊的人有抑鬱情緒,能開導就開導,幫助對方儘快走出來。每個人心理承受力有限,負面情緒積壓過多,一旦承受不住,就可導致崩潰,引發心理扭曲或者抑鬱症、精神分裂等疾病。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解析生活,分享心理,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