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當天能不能貼春聯?總算知道真相了,今年不會再貼錯了

2020-12-21 小曼曼侃世界

馬上就要過年了,現在農村的各種大集已經趕起來了,一些人們每天都要趕緊去購買年貨,而且在城市的街道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彩色的燈籠,都已經掛在了樹上,到處都是過年的氣氛,而在過年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貼春聯了,那麼大年三十當天到底能不能貼春聯呢?

總算知道真相了,今年不會再貼錯了,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每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有很多人在上午或者下午,抽出一點時間來去春聯,這種景象在農村看上去就特別的有年味,也有人說貼春聯這種事情需要在新年第一天,那麼大年三十到底能不能貼春聯呢?其實,貼春聯就是為了來年能夠有好運,家裡人都健康平安,在大年三十貼春聯的話,就可以把今年所有的黴運都去掉,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所以真實真正貼春聯的日子就是在大年三十,新年頭一天時不允許做任何事情的,因為這樣會讓未來的一年很勞累,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在年前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來做,小夥伴們你們家貼上春聯了嗎?你們家一般是什麼時候貼春聯的?

相關焦點

  • 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貼春聯要在28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前幾年在我們的印象中,貼春聯都是在春節前一天貼即可(也就是大年三十),但是今年卻不同,村裡的老人說今年的臘月二十九屬於絕日,如果要貼春聯必須要在臘月二十八就貼,那麼為什麼說臘月二十九是絕日呢?真的是絕日嗎?【今年真的是絕日嗎?】
  • 春節貼春聯及裝飾畫
    春節之前趕場時大人們都會買春聯回來。農曆一四七趕古坎,那時還有一些上過雞婆學(私塾)的老先生,擺了攤,現場寫對聯。有些能寫行、楷、草、隸、花等多種字體,比現在所謂的書法大師的字好太多了。春聯都是寫在紅紙上的,有橫幅,分上下聯,通常書寫為黑色、金色的字。
  • 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
    這個回答很清奇,還有說『因為每年都這樣,是習俗』『因為迎接新年』『過年都貼春聯,所以貼吧』……一個常見的不能再常見的現象,卻說不清道不明為何求助度娘,說是貼春聯是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習俗背後有很多趣事,咱們的春聯也不例外。
  • 喜上眉梢貼春聯
    貼春聯、掛福字,一家人忙個不停。 袁名希的兒子袁盛章告訴記者,他家以前從沒貼過春聯。每到過年,看到別人家門前鮮紅的春聯很羨慕。今年是第一次在自家新房貼春聯,特別高興。 今年70歲的袁名希是高平鎮川龍邊村人,早年因病致貧,生活窘困。袁名希的老伴周滿蓮回憶,剛嫁到袁名希家時,一家人擠在兩間破爛不堪的老房子裡。
  • 今年你家貼春聯了沒?這裡有一大波花式春聯逗笑你......
    啥玩意兒啊,這家對聯是不是腦子有坑崽啊,你可要好好讀書不好好讀書以後春聯都不會寫了後來,知道真相的我感覺自己長了個假腦子這幅對聯整個讀下來是這樣的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zhǎng cháng
  • 春聯什麼時候貼?有講究!別犯這些忌諱!
    二十八,貼花花, 大年三十,貼門對兒, 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各地貼春聯的時間雖有所不同 但貼春聯是有很多講究的, 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
  • 99%的人春聯都貼錯了!用它一噴一貼,牢固美觀,不髒牆面門窗!
    但那個東西貼出來的春聯,皺皺巴巴,還發硬,重點是撕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撕乾淨!我們平常使用的透明膠帶、雙面膠等貼的春聯,可能春節還沒過完,你的春聯就開始「隨風搖曳」了!今年我可算發現了一個寶貝——【仕馬春聯專用噴膠】。
  • 貼春聯的10大禁忌:福字正貼、倒貼各有講究?貼反了才真找晦氣
    裝扮新年的東西除了大街小巷的紅燈籠、中國結,春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貼春聯不光是為了遵循傳統,更是為了驅邪敬神,寄託希望。可你知道春聯怎麼貼才對嗎?橫批講究和春聯匹配,要麼點明主旨,要麼互補風格,千萬不能瞎套用,驢唇搭了馬嘴也是笑話。春聯上的字數也是有講究的。
  • 我的原創·文說 | 貼春聯
    往期作品請點擊→貼春聯文/喬五厚己亥歲尾,庚子即來。大江南北的遊子踏上回鄉的路與家人團聚、過年,節日氣氛正濃,操辦美食、買年貨、換新衣、貼春聯樣樣不可少,下面說說我和春聯的一些往事。之後,書寫春聯成為人們的一種習俗,為過年不可缺少的環節,也寄予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期望。在我記憶中,最早接觸春聯是八九歲,那時候在農村都是自己寫春聯,在大年三十把春聯貼上。那時候沒有賣對聯的,快過年時,村裡人都會到我家來寫對聯,因為兄長們讀書刻苦,他們書法和寫作功底相當好,過年前幾天他們就開始給村裡人和親戚朋友寫,每年如此。
  • 今年(2020)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好?
    眼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
  • 春聯是從左往右貼還是從右往左貼?過年貼錯了,容易鬧笑話
    貼春聯是春節必備的民俗形式,到了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貼門對,記得小時候,對聯都是親自手寫的,用的也是自家做的漿糊。農村的堂屋、廚房、大門,貼的順序都有講究,甚至豬圈上都要貼上「六畜興旺」,隨著時代發展,手寫春聯基本是很少了,門楣上的四字橫額多被忽略不貼,形式上都簡化了。
  • 劉緒清:寫春聯·貼春聯·賞春聯
    張貼春聯前,父親把門楣、大門、小門等地方清理一遍後,便來到廚房,拿起平時盛稀飯的鐵勺子,抓了一點麵粉放在裡面,然後,加上水,用筷子攪拌。母親忙裡抽閒,看了一眼鐵勺子,笑著說:「面放多啦……明早面不夠,餃子就不夠吃啦……」父親則嚴肅地對她說:「少吃幾個餃子,沒有人知道;對子貼不好,大家就都知道了。」
  • 農村過年貼春聯都有哪些忌諱?什麼時候貼最好?
    有些地方是不貼春聯的農村過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貼春聯的習俗的。比如我老家商河那邊,貼不貼的都可以,如果手頭恰好有春聯,那就貼上,如果沒有,也不會刻意去買或者是寫。貼春聯的時間在我婆婆這邊,棗莊這裡,家家戶戶都是要貼春聯的。不管大門小門,新房老房子,甚至久不住人的老屋,過年都是要貼上春聯的。貼春聯通常是在年三十,當然,也有勤快的二十九就貼上了,這樣的人家少些。
  • 春節貼春聯的由來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
  • 「年俗記憶之六」貼春聯,貼出美好的願景和祝福
    馬皇后勸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朱元璋認為有理,便放了這家人。貼倒「福」,成了傳統,一來討個吉利,二來紀念馬皇后。清代的富察敦崇,認為春聯就是桃符。當時的文人墨客,進入農曆十二月之後,就在集市裡書寫春聯,換些潤筆的費用。小年祭灶之後,大家開始張掛春聯,各家各戶,舊貌換新顏。
  • 兒時的年味丨貼春聯
    其實,我所接觸過的村落,鄰裡,都是在這個時間貼春聯。在我的認知裡,這個時間是神聖的,是富有儀式感的。在孩童心裡,那是一個年,真正的開端。 在除夕那天的清晨,姥爺會趕早的煮一鍋黏糊糊,白漿漿還冒著氤氳熱氣的漿糊,並每一年,在熬好漿糊後,都會煞有介事的告訴我,在三毛流浪記裡,三毛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吃漿糊。於是,能吃的漿糊,三毛,春聯,就變成了有關於年的記憶。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之除夕:大年三十的習俗以及禁忌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主要圍繞的是「合家歡聚」,這也正是中國人為什麼把大年三十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年三十民俗、禁忌較多,其主要目的就是趨吉避兇、祈福保平安,期盼新的一年好運連連,來年家人運勢大吉昌。
  • 新春走基層|今年過年,有人來給我們送年貨,貼春聯
    這幾天,走進渝北區大灣鎮杉樹村幾戶貧困群眾家裡,都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渝北區大灣鎮杉樹村,離重慶主城區約一小時車程。62歲的榮召貴,因妻子黃立群患有智殘和骨髓空洞等病,醫藥費支出大,經濟壓力大。「此前,全家過年都是簡簡單單吃個飯,沒想到今年還挺正式。」榮召貴笑著對記者說,家中常年只有老兩口,加上自己年紀大、妻子患病,他們很少會為新年好好準備。可是今年不一樣,從城裡來的渝北區經信委幫扶小隊,不僅送來了年貨,還親自幫他把家布置了一下。
  • 貼春聯別再用膠水了,用澱粉加糖輕鬆搞定,平整又牢固,真實用
    馬上就到新年了,在新年的時候我們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貼春聯,貼好的春聯不僅給我們很好的寓意,並且看著也十分喜慶。
  • 過年什麼時候貼春聯?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