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年我們要貼春聯呢?
腦子裡冒出這麼一奇奇怪怪的問題,問朋友。有的回答是』因為春天』?這個回答很清奇,還有說『因為每年都這樣,是習俗』『因為迎接新年』『過年都貼春聯,所以貼吧』……
一個常見的不能再常見的現象,卻說不清道不明為何求助度娘,說是貼春聯是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習俗背後有很多趣事,咱們的春聯也不例外。
春聯由來
相傳一開始春聯不叫春聯,叫桃符或春貼。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源於宋代,興盛於明代。
話說興起貼春聯還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據說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寫,還鼓勵臣子寫,並大力提倡貼對聯。朱元璋他老人家喜歡熱鬧,大年初一去街上巡查。喜歡看人家貼的對聯,紅色的很喜慶,字的蘊意也很好。
但有一戶人家沒貼,朱元璋問身邊的侍從這是怎麼回事?手下人問明原因稟告皇上,說這家是殺豬的,過年生意忙,還來不及貼。看屠夫家沒空,朱元璋叫侍從拿來筆墨紙硯,親自給屠夫家寫了一副對聯。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吩咐他們記得貼在大門上,之後接著巡查去。等朱元璋返回宮中時途經屠夫家,發現春聯仍沒貼。問其緣由,那戶人家畢恭畢敬地解釋說:是因為皇帝親手寫的,捨不得貼,供奉起來以示尊敬。朱元璋聽後,很滿意,賞銀30兩。
自此,在朱元璋的推廣和倡導下,貼春聯慢慢就推廣而來,就成為一種習俗。
貼春聯的講究
但貼春聯並不是隨手一貼就好,裡面還有很多講究。
第一個講究,對聯顏色是紅色的。
有人會說也不全是紅色的吧,也看過貼的是綠色、黃色、白色等顏色。這是什麼緣故?那是因為那家的老人去世,去世三年不能貼紅對聯。第1年貼白色,第2年貼綠色,第3年貼黃色的。白色是孝聯,綠色是孝春聯,黃色是丁憂聯。各個地方貼的顏色順序不大相同,但第四年都繼續貼紅色的對聯。紅色象徵著吉祥,闢邪。
第二個講究,對聯句子的對仗。
講究上聯最後一個詞的尾聲,要以仄聲結尾,是我們現在普通話裡的三四聲。下聯是平聲結尾,是我們現在普通話的一二聲。
仄起平落,為什麼這樣呢?這就像英語裡的升調降調,說完了就降下來了,代表結束。對聯也是如此,上聯升調,下聯降調,有一個節奏感。
如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
色和輝,一個仄,一個平。最後一個詞的結尾就遵循仄平規則,這也可作為區分上下對聯的依據。
第三個講究,是貼對聯的位置。
對聯是如何貼的?
有一次學校有寫春聯活動,室友得一副對聯。正準備貼門上,把上聯貼左邊。
另一個路過的同學看到說不是這樣貼的,上聯得貼在右邊,下聯得貼左邊。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古代人寫字的順序都是從右往左的書寫習慣。如果不知道對聯的貼法,會鬧出笑話。但為什麼現在買的對聯是從左到右?這是根據我們現代人的習慣來的。實在分不清可以看橫批,與橫批方向一致。
第四點講究,對聯字數是成奇數。
觀察身邊貼的對聯,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般字數要麼是7要麼是9,除了橫批是偶數,上下聯都是奇數。為什麼沒有偶數?原來在古代,偶數代表陰,奇數代表陽,意味著吉祥,所以就是一般都是從奇數的。
除此之外,福字大門得正著貼,代表著迎福。自家房間門上,冰箱上什麼的可以倒著貼。
貼對聯的時間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