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臨睡前,曦曦媽收到系統推薦的這樣一篇頭條文章「班級群裡的打卡風可以停止了,別讓打卡坑害了你的孩子」。這篇文章有52萬閱讀量,獲得了2120個點讚,以及964條評論。
文章從幾個方面解說了打卡坑害孩子的緣由:第一個論據,打卡是對孩子專注力的一種破壞;第二個論據,打卡會加重家長和孩子的焦慮;第三個論據,打卡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和虛榮心;第四個論據,作者認為打卡的行為其實就是浮在表面上的東西,是虛無的,正確的打卡是不打擾、不離開陪孩子一同進步。
顯然,這點讚的2120個讀者,是極其認同這篇文章的,可以說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而我大致瀏覽了一下這964條評論,我發現97%以上的都是來互訴衷腸的,都一致認為打卡就像完成任務,走形式主義一樣,沒有任何意義,不過是勞累了孩子,拖累了家長。
我雖然能夠理解這部分家長的義憤填膺,但我其實並不認同打卡就一定是在坑害孩子。首先,打卡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孩子是否在「表演」,全看家長是否認真對待。當家長認為這是在表演時,哪怕孩子確實很認真,家長也會覺得這不過是孩子在認真表演,認真裝好學。
對於那部分學習不打卡還自以為蠻有理的家長,曦曦媽認為你們有必要反思以下幾點——
(1)最先放棄學習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我表姐就是一個佛系的家長,夫妻倆都在建築公司上班,平時加班也比較多,家裡有個正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女兒的接送問題幾乎都是家裡六十歲的兩個老人負責,從一年級上期開始,孩子的語文老師就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必須視頻打卡閱讀,而我的表姐就是那個永遠不會打卡的佛系家長。
表姐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告訴我們:「閱讀本來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你說每天非要去打卡幹什麼?搞得跟完成任務一樣,莫名其妙多了一些緊迫感。我就是臉皮厚,不管老師在班級群裡@我多少次,批評就批評,反正我是不會打卡的。
家裡老人六十歲,雖然他們有智能機,但我也不想教他們去幫女兒打毫無意義的卡。在加上我們平時加班多,回去孩子都睡了,難不成我還去把女兒叫醒,讓她來打卡不成?」
表姐說,或許就是因為自己從來不打卡的習慣,老師總是跟孩子穿小鞋,動不動就要請家長,弄得自己也是鬼火冒。其他姐妹表示不理解,紛紛認為:「哪有你這樣的家長?不都是應該配合老師的嗎?」
表姐自己也說了,班裡其他孩子打卡都堅持得很好,但自己的女兒卻是想閱讀就閱讀,不想閱讀就不閱讀的狀態,畢竟老人不懂父母也不管。
打卡看似是老師給父母安排的一項工作,但懈怠工作的家長,和積極配合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之間已經開始出現差距了。孩子會認為我學不學無所謂,反正我父母也覺得老師的要求不合理。
(2)優秀是一種習慣,父母的不堅持就給了孩子懈怠的機會。
女兒從小受姐姐們的薰陶,對舞蹈尤其痴迷,所有興趣班都可以不報,但舞蹈必須要學。從4歲半開始學跳舞,現在六歲了,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她天天練習舞蹈從未有一天缺席。
疫情期間,老師也為她們免費上了幾節線上課程,結束之後都會提醒孩子們一周至少訓練兩次。並且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夠把訓練基本功和舞蹈的視頻發到群裡,老師會進行適當點評,幫助孩子們取得更大進步。
不管是老家也好,還是在主城也罷,每天練舞和閱讀已經成了女兒的習慣。早上起床洗漱完畢,我幫她梳頭的時候,她就開始閱讀。漢字、古詩、小故事、英語等,她已經知道排著順序一天讀一種。晚飯後她會先休息玩耍,每天都能保證在睡覺之前把基本功或舞蹈練完。
有一天她肚子不太舒服,我勸她上床休息就不練舞了。但因為習慣了每天堅持打卡練舞,所以只要不練舞她的內心就會湧現出一種自責,會覺得愧對自己,這種感受甚至比肚子疼還難受。於是她頂著肚子疼,也露出燦爛微笑,堅持把舞蹈練完之後才安然入睡了。
優秀是一種習慣,當偶爾打卡一次的你,在抱怨孩子比較懶惰的時候,堅持每天打卡的孩子,已經不用父母催促就能自覺自愿地完成訓練了。
(3)嫌棄打卡煩瑣的是家長,期待孩子優秀的也是家長,這不自相矛盾嗎?
這段時間還好,大部分孩子都返校上課了,家長們抱怨網課不好的哀嚎聲也停歇了許多。時常喜歡關注新聞的家長都會發現,前段時間家長們對網課義憤填膺的評論,可能現在都在你的腦海你浮現,因為他們的反應太過激烈了,所以不得不讓人記憶深刻。
有的家長說網課對孩子視力不好;有的家長說在家上網課孩子沒有學習氛圍;有的家長說上網課就是跟家長增加負擔;甚至有家長因為老師晚上十點催促孩子交作業,而以擾民為由給舉報了……
人都有惰性,這是自然的。那段時間父母和孩子都被困在家裡,每個人都養成了睡懶覺的習慣,突然接到上網課的通知後,別說孩子反感,家長更反感。因為孩子要上網課,父母也得早起,一會兒是早餐,一會兒是早操,一會兒是提交作業,一會兒是體育課……忙得家長滿頭大汗,生怕遺漏了什麼。
當你在嫌棄網課各種不好的時候,總有家長在義不容辭的堅持;當你在抱怨自己孩子無法專心上網課的時候,總有孩子在自律性極高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好學;當你抱怨孩子只能上差學校的時候,好學校總有優秀的孩子去報到……
又想孩子優秀,又懶於配合老師,懶於監督孩子,但反過來又無限渴望孩子非常出色,希望孩子每次都能夠考得高分,這難道不是一種異想天開嗎?
————————
父母對待打卡的態度,其實也影響著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您認為打卡是作秀,是煎熬,還是認為打卡其實是督促孩子變得更優秀的推動力呢?歡迎發表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