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請學會放下不必要的執著

2021-03-06 央視一套

大千世界,誰都會有煩惱。遇到煩惱的事情,誰都想求些「解藥」。

 

老家有一位花阿姨,前半生過得很辛苦,好在如今孩子都有好出路,村裡人都很羨慕她。但花阿姨總愛與人比較,常常因此滿腹牢騷。

 

她尤其愛跟閨蜜董阿姨比,看著董阿姨家有、自己家卻沒有的東西,她總不自覺地眼紅,非要去分個高下。年輕時比誰長得好看、誰老公對自己好,現在老了,就開始比兒女。

 

董阿姨家的女兒找了個女婿,年輕有為、有車有房,人長得也帥氣。結婚後,兩人又住到董阿姨家,這讓董阿姨常說,自己白撿了一個兒子回家。花阿姨不服氣,非要自己女兒也找個這樣的女婿,經濟條件還不能比董阿姨家差,最好對方也住到她家來。

 

大女兒覺得委屈,便對花阿姨說:「從小你就喜歡跟董阿姨家比,自己喜歡比也就算了,還非要拿我們去比。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跟她比,我們對你也很孝順啊。再說,我嫁得好不好,我自己知道。你就是執念太深,這一生非要跟董阿姨比,所以,即便我們對你很好,你還是不開心。」

曾經,我也有段不順心的時候。那時覺得生活好疲憊,工作好瑣碎,心裡又苦又累。

 

那時的我,常常一到深夜就開始後悔從前的事。比如念高中時不夠努力,以至於後來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比如讀大學時不夠堅定,以至於後來沒有選上喜歡的專業;又比如剛畢業時不夠清醒,以至於後來沒有做上熱愛的工作……

 

接著,我又開始自行腦補生活中的各種情節,不斷感慨「如果當時怎樣就好了」「過去不做什麼就好了」。每次都是越想越焦慮,越想越煩惱,感覺極度崩潰。

 

身邊的朋友給了我各種安慰,她們總是說:「放心吧,時間會治癒你的。」可當時的我,只覺得這是拿時間當作自己心安理得的藉口,還各種反駁她們。

其實,有些煩惱,就是人一時的執念。一輩子過得是苦是樂,全看我們自己。

 

「成熟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學會放下不該有的執著和不必有的執著。」只有學會放下,才能擁有新的幸福。

 

如今的我,經歷過奔波、失落和挫折,開始學著不再為生活中的瑣事鬧心,不再對過去的遺憾那麼耿耿於懷,慢慢地學會了放下。這時,我這才明白:時間真的是一切煩惱的解藥。

 

所以啊,遇到再怎麼苦惱的事也要記著,人生在世,難免有得有失,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但我們可以學著去笑對和化解。如果能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不氣餒,不懈怠,那所有的困難和煩惱都終會有雨過天晴的可能。

 

只要我們還願意努力做出改變,一切就都有希望。

來源:微信公眾號「雅雅讀書」(ID:gh_eb63841dee09)

作者:鄧小可

本期編輯:林佳萌

相關焦點

  • 慢慢學會,放下執著
    煩惱來自於執著,凡夫都有執著,有人執著多,處處執著,事事執著,執著多煩惱也多,不學會放下執念,就面臨無盡的煩惱和求不得苦,例如,上床睡覺,脫鞋養成的可慣必須擺放正,有一天忘想好象沒放正,躺那就想這鞋放正沒放正啊,起來看看,放正了,放心睡覺了,這就是執著,這是小事,生活中我們很多執著,飯不香,衣服了
  • 人生要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著
    你期待什麼,什麼就會離你越遠;你執著誰,就會被誰傷害得最深。相聚就是離別的序幕,而離別就是相遇的本初。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著。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心情不好時,當需涵養。心情愉悅時,當需沉潛。
  • 要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著
    要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著1:你要明白,再燙手的水還是會涼,再飽滿的熱情還是會退散,再愛的人還是會離開,所以你要乖,要長大,不再張口就是來日方長,而要習慣走人茶涼。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
  • 人生,接受無常,放下執著!
    人生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有些人闖進你的生活,有些人突然離去,學會接受命運的無常,放下所有的執著。無常是我們這一生的課題,你需要學會接受所有的離別,忍受得了所有的不如意,一切都需要坦然地去面對接受,在無常面前你我都改變不了什麼更阻止不了它的到了,因此我們要漸漸學會接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一切樂與悲。人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唯有接受。
  • 《菜根譚》:痛楚皆因執著,學會放下便能釋懷
    讓人感到痛苦的不是外在的挫折和磨難,而是內心的執著。如果一個人不願放棄自己外在的執著,他將永遠淹沒在痛苦的深淵裡。有這樣一句諺語:「假如一個人罵了你一句,你傷心一天,他就罵了你一天;你傷心一年,他就罵了一年;可是缺憾的是,有些人卻傷心了一輩子。
  • 放下執著(深度好文)
    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們總是痴迷失去的,而忽略了身邊的人或物。人生中遇到的任何事都不能太過執著,要學會放下。不要太過執著,因為那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傷人傷已,學會一切隨心,順其自然。
  • 伴讀 | 半生已過,學會放下!
    放下了,快樂就多了一份,心坦然了,煩惱就少了。 半生已過,學會放下,凡事別太執著,凡事別總是糾著不放,人吶,若是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若是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人活在世上,本就不易,懂得學會放下吧。 人吶,若是想的太多,便容易滋生煩惱,若是事事在乎太多,便容易滋生不必要的困擾。若是欲望太多了,心容易累。我們唯一能過的是今天,好好珍惜當下的時光。
  • 放下執著,看淡得失
    佛陀曾說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說,眾生都有佛性,但因為妄想執著,很難顯露佛性、證悟成佛。佛教認為,一切煩惱和罪惡的根源皆是對自我的執著,故而有「為何團團轉,只因繩未斷」之說,這個「繩」就是指「執著」。執著的原因,往往是過於看重個人得失。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個人得失,總是患得患失、難以自拔,必定會活得特別痛苦。
  • 學會放下和接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1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生活的一種智慧;放下是心靈的一門學問,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有註定與自己糾纏一生的,也有註定只是擦肩而過的緣分。所以,有些事情該放下還是要學會放下的,要知道人生這個布袋能盛放的東西不多,人的肩膀能抗的重量都是有限的。只有清空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才能騰出手來關注更重要的事情。
  • 人生只有少執著,多放下,才能智慧圓融
    星雲大師曾經說過:「人生唯有少執著,多放下。對名利不執著,對權位不執著,對人我是非能放下,對情愛慾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隨緣隨喜的解脫生活。」這句話告誡世人,人生在世,只有放棄執著,學會放下,才能求新求變,才能接納新生,才能隨喜隨緣,才能智慧圓融。什麼叫圓融?
  • 執著與放下-漫談三十
    這兩個故事給我帶來了深深的思索,尤其第二個故事讓我很震撼,不是說那些執著的諫臣只會死於昏君之手嗎,緣何漢宣帝這樣有名的明君也會搞死手下的忠臣?執著之路如此艱難,我們是否應該放下,該如何放下,該放下哪些?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我們應該放下個人私慾,執著於理想信念。但我覺得這個回答太過寬泛,層次不夠,我想說的不止於此。
  • 鬆開拳頭,攤開雙手,放下執著
    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我們越執著,對自己的傷害越大。如果我們不執著於快樂,快樂自然而然就來了;如果我們不逃避痛苦,痛苦自然而然就遠了;如果我們不沉迷於欲望,壓力自然而然就小了。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 佛教:放下對布施的執著
    佛陀所有言教最終都是讓我們放下執著,菩薩道的六度首先就講布施,那麼菩薩的布施是要求做到三輪體空的,就是要求我們放下對布施的執著。布施要三輪體空,並不是教我們不要布施,而是教我們布施的時候不要執著有個「我」很偉大在做布施,也不要執著我布施了多少,也不要執著我布施給了誰。所以,我們要用清淨平等的心去布施,才能真正捨棄內心的貪念。在布施時對布施的財物、布施的對象、對布施的『』我」的執著都舍掉。不執著一個「我」在布施,不執著「我」所布施的對象,也不執著所布施的財物,這叫三輪體空。
  • 請給自己一點時間,放下執著才能好好地談一場戀愛
    與其是愛得這麼辛苦,不如趁早放過自己,放下執著,真愛自然會到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2.誰愛誰比較多? 與其玩一場遊戲,倒不如放過自己誰愛的多,誰就是輸家?得到的比較多,就是主導關係的權力者?
  • 佛教:不屬於你的,學會放下吧
    越是不執著越是會快樂,苦樂是隨著自己的心態逐漸轉變的,境隨心轉,執著一念將會受困於一念,心中不執著苦樂便會少了很多的煩惱,一念放下,苦樂就不再有!有一些人要忘記,有一些事情要放下,忘記錯的人才會遇見對的人,放下完成不了的事情才會心安,執著是無法換回任何結果的,唯有放下該放下的事情,遇見該遇見的人才是美好人生!
  • 臣服的力量:放下執著,相信每一刻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在需要做決定時,請傾聽你的本能直覺和身體發出的訊號,留心傳達著感覺對與不對的生理反應,注意觀察各種跡象和同時發生的事,這些就是帶給你指引、或是讓事情水落石出的最佳時刻。直覺引領思維,產生創造性洞見你的理智必須充分了解放下執著能帶來什麼好處,才不會與你對抗。所以請給理智一些放下的好理由,像是「當你不再迷戀那個男人,你會覺得鬆了一口氣」或是「不斷逼著老闆給你升職,反而會令他反感」如此一來臣服時,理智才會站在你這邊。②情緒型臣服。讓自己去感受和觀察,而不是傾洩你的情緒,別受恐懼憂愁束縛,也別只顧著快樂。在情緒層面臣服,就能釋放怨氣,較順利的度過難關。
  • 人生要學會放手,放下,放生
    所以要學會懂得取捨。就像一句話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放手有些東西不是能夠抓得住的,該放手時要懂得放手,那就得到了解脫。對於名利,很多人恨不得手不夠長不夠大,想把一切抓在手中,又能怎樣?淪為一個名利的奴隸每天都是挖空心思想盡一切辦法,到頭來還是什麼都帶不走。每天還是提心弔膽的活著,不累嗎?
  • 佛說:執著與放下,就在一念之間
    唯有自悟,才能自渡人生不易,活久了,再回頭望,你就會明白,歲月流逝的太快,曾經那些執著的東西,早以是過往雲煙。也許我們用一生去追尋的東西,到最後也不屬於你。一個人活得有多累,自己最清楚;一個人活得有多苦,自己最明白;自己的傷,只有自己受;自己的難,只有自己扛,那些心酸,那些疲憊,唯有自己知道。
  • 年過五十,放下執著(說得真好)
    不執著,隨性而為莫言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年輕的時候,凡事都要求一個盡善盡美。可是到頭來,卻發現生活依然有太多不如意。慢慢地,人也就放下了執著。
  • 請放下改變別人的執著
    我們總希望家人變好不要吃苦,但其實這也是假我的一種執著,因為真正的愛是允許。那我們要做什麼呢?無論對方在怎樣生活發生了什麼!我們都要回來看自己內在的感受,你因此產生了委屈,產生了焦慮產生了心疼,或產生了愧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