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騁奇觀,不憚阻且脩。——《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秦始皇馳道》
自秦朝統一六國以來,秦始皇嬴政對於國家政治制度,軍隊制度,地方制度的改革都給之後的朝代留下了很多的借鑑以及範本。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在軍事上的影響力都領先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到後來漢朝《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顯示出我國的大國威嚴以及實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與我國抗衡。我國作為一個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國家,有著足夠自給自足的,自產自銷的能力。我們可以不依靠任何國家便可以活躍自己的市場,因為我國不僅資源豐富,而且人口也很多。
再加上我國人的智慧,我國出現了很多可以暢銷國外的工藝品和生活物資,例如茶葉,瓷器,絲綢。都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出口於外國的主要產品,即使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西方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提高,社會生產力超過了我國,但是他們仍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無處將自己過剩的商品傾銷出去,他們只能想盡任何辦法打開人口眾多的中國的大門。而一度以天朝上國之稱的清朝,終於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之下意識到了自己與世界的差距。並且發現我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眾多國家,甚至連曾經都不正眼瞧的日本都將我國打得狼狽不堪。
從睡夢中驚醒的中國人終於意識到我國需要改革,需要從以前的封建制度中脫離出來,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不斷發展自己的綜合實力。一個國家的落後必定是要挨打的,我國是在這條路上實踐最多的國家,也從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將自己發展強大起來。要強大一個國家的力量,無疑是軍事上的強大。而我國的軍事發展無疑是曲折且漫長的,在受到過眾多國家侵略,並反抗成功之後的中國是一窮二白的。我們資源不足,技術不足,人才不足,使得我國在軍事發展上仍然有很多的限制以及阻礙。而今天要說的便是我國的空軍建設歷程,當我國沒有屬於自己的預警機之前,是受到很多國家的嘲笑以及不屑的。
為了強大我國的軍事實力,很多的軍事專家以及研究人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是生命,他們咽不下這一口氣,他們堅信中國在軍事領域定能取得一番成績,不再受他國的制約與威脅。中國空軍史上最慘重的空難,曾有40名一流專家犧牲,成為國人心中之痛。在2006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空警-200預警機正式試飛,而這架飛機中載有40名一流專家,為了見證這架預警機的成功試飛,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進入了艙內。試飛過程中意外發生了,飛行過程中機翼結冰,使得飛機失控乃至墜毀。直到返航時間到了,也許久不見預警機飛回時,工作人員才意識到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相關部門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終於在安徽省的一座山上發現了飛機的殘骸。通過調查專家判定由於飛機多次穿過結冰地區,而飛機的承受能力又很低。無法抵禦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使得飛機失控,這種現象的發生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所以他們的預防意識也沒有很強,最後也導致40名頂尖專家的喪生。
而這個事件的發生不僅導致了很多人才的損失,更是使得飛機試航這一行動很少有人願意參加。不過對於這次空難,軍事專家又做了很多的研究與完善,在4個月之後,成功試航的預警機正式投入使用。這讓所有看中國笑話的國家又一次閉上了他們的嘴,我國也用自己的實力以及努力證明著強大著自己。在空警-2000投入使用後,我國還在不斷充實著自己的空軍實力,一個事故帶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也讓我們明白了在空軍戰機研究中需要極其謹小慎微。我們必須制定更為妥善的方案以保障飛行人員的安全,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國的空軍實力也會更強,中國的國防力量也足以抵擋任何國家的威脅。
參考文獻:《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