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有沒有你?

2021-01-07 明月天心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我們大家都知道,佛菩薩慈悲為懷,廣度無量無邊眾生,那為什麼還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算是是與佛無緣之人呢?佛陀曾說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行,皆可作佛,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

但是雖說人人具有佛性,但是又因為每個人自身的因果業力,自己的根機悟性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並不是每個人今生都能與佛結緣、遇佛得渡,這需要自己修來的大福報,需要自身所積攢的善德因緣,就像今生能出家修行的僧人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如此大的福報和因緣的,需要自己努力修持。

並不是天天拜倒在佛菩薩像前或者日日燒香念佛,就離佛菩薩最近了,信佛不是形式主義,真正與佛有緣是我們的心與佛心相應,我們的行為與佛教所要求的一致。真正與佛有緣,是清淨身口意三業,勤修戒定慧,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為善最樂,善良的人就是佛緣極深之人。而與佛無緣之人,往往作惡多端,你再怎麼勸誡他,他也難聽進去你的話,這樣的人佛也難渡。以下這3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看看有沒有你?

一、不畏因果,妄造惡業之人

佛門有句話叫「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什麼意思呢?就是所菩薩明因識果、敬畏因果,懂得因果定業之真實不虛,故而選擇救苦救難,成就無量莊嚴功德。而凡夫愚痴無知,只知一味貪慾享樂、自私自利、所求無度,甚至為了一己之私殘害生靈,造下殺業,結下惡緣與冤債,為了一時之口快,而妄造口業,等等。這些惡行都是要背負因果的。縱使當下不受報,但是哪怕要經歷多生多劫,其果報也終究會不饒人的。

佛教認為因果是通三世的,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報。「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作惡自會遭惡果,善惡之報,有時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不要等到惡果現前了想要求佛保佑,佛菩薩再慈悲也敵不過個人的因果業力的。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不要成為「假慈悲」之人,人在做、天在看,你的行為就是你的風水、你的信仰,珍惜自己的福報善緣,不要再妄造惡業,斷送自身的法身慧命,願戒殺放生、戒淫淨心、清淨口業,自然諸事吉祥。

二、不孝父母之人

佛說,世上最大的善就是孝順父母,最大的惡就是對父母不孝。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就是對自我最大的內耗,就是折磨自己、損害自身的福報。人們常說一句話: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佛說,虔誠奉養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孝順父母就是對佛最大的恭敬。

但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搞顛倒了,信佛極端功利,卻連基本的孝道都難守持,如此信佛,再修多少年都是愚痴人。「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堂上二老便是佛,何用靈山朝世尊」,孝順奉養父母,報父母恩就是在報佛恩,也是在修善德,與佛結緣。反之,對父母不孝的人,拜佛無益,佛也難渡。

三、心術不正,毀謗三寶之人

佛教有三寶:佛法僧。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對於信仰,每個人都有自由,信與不信,皆由自己,我們可以不信,但是一定要心存恭敬和敬畏,不要去惡意詆毀和攻擊,不要去造無妄之災,不要讓你的狂妄自大毀了你。須知,你可以不信佛,但是因果從來不缺,不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如影隨形。更何況,毀謗三寶的罪業更為嚴重,若心存惡念,終是自毀善根佛緣,與佛無緣。

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祈願正法久住、利樂有情,祝您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佛門裡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說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普度眾生,佛陀也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作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今生都有足夠的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福報不夠、因緣不到,是暫時無法得渡的,不是佛菩薩不渡,而是眾生根機悟性且因緣有異,暫時無法與佛結緣。
  • 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與佛結緣,不是表面上的我們有多親近佛菩薩,表面上對三寶有多恭敬,而在於我們內心是否清淨、是否覺悟。如果心不誠,自然是喊破喉嚨也枉然。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菩薩慈悲平等,善待、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眾生今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的,不是佛不渡,而是有眾生因緣未到、佛緣尚淺,暫時與佛無緣,這樣的人,你就是再用力度他、點撥他,也是徒勞。障深慧淺、佛緣淺薄,他是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易生詆毀情緒,那就造業了。什麼樣的人暫時與佛無緣?業障深重、不明因果、善根不足之人。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佛教:這3種人,佛也度不了,看看有你嗎?
    九法界的菩薩、緣覺、聲聞三聖法界,尚且有細微的煩惱習氣未斷盡,何況其餘六凡法界。因此祖師常講,佛不能「盡眾生界」。在人法界當中,有三種人佛也難以度化,看看有你嗎?其一,不知自度之人。曾經聽師父講過,「佛不度人,唯人自度」,既然佛法普度眾生,為什麼又講唯人自度呢?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此疑惑。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所以,那些看似的傷害其實是對我們的一種救度,是來渡化我們的「佛菩薩」,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面對傷害,不要想著還擊和報復,換一種心態想,人生會截然不同。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兩個人得有多深的緣分才能在一條路上走了又走。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人生這一場,我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因緣而聚,但一些人的出現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緣來很快,緣去也迅速,因「緣」而散。而最終真正停留在我們身邊的都是緣分極深的人。「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沒有緣分的人是聚不到一塊兒的。
  • 佛不渡人,人自渡,佛也做不到的四件事
    你看佛陀,把天下、世界、人間、萬物這些都裝進胸懷,所以就沒有是非之分;如果你的心很小,是非就很大。人生經歷幾十年你會發現,通過經歷的各種經驗、結識的朋友、看過書、各種聽到的、看到的,你了解知道的世界太大了,所以,你對每一件事就有點淡然和超脫了。甚至用這種狀態看自己,把自己看得更小了、也看得更清楚了;面對所有的挫折,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因為人人都會遇到。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佛家是非常注重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你和誰有因緣,時機到了,因緣際會,就會遇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都是孤獨的,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結緣、了緣,要債、還債,彼此緣深的,結識得久一些,緣淺的,緣盡了,彼此就疏遠了。
  • 佛有三不度,成為這三種人註定與佛無緣,佛陀普度眾生也幫不了你
    佛陀證道後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但正所謂「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即便的大智所成的佛陀,普度眾生,感悟教化世間人,也難以度化這三類人。佛有三不度,即為不度無緣之人,不度無信之人,和不度無願之人。
  • 佛說:人這一生,總有人來渡你
    佛說,人這一生,總有人來渡你。人生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那些讓你成長的人,就是來渡你的人,那些傷害你的人,也是來渡你的人,那些辜負你的人,還是來渡你的人。人與人認識的方式不同,但結果都大同小異。前世要積攢足夠多的緣分,才能換到今生的擦肩而過。
  • 佛樂 |《我心向佛》慈悲為懷,願佛渡我
    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裡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睡前伴你夜聽吉祥的佛音送給您,同時回向給一切有緣的眾生!願您能永葆吉祥如意!@睡前伴你夜聽 《我心向佛》詞:馬雙雲放生是一種 快樂鳥兒在藍天上 高歌魚兒在水中 歡快著世界萬物 有了祥和放生是一種 美德做一個功德 無量者慈悲精神 傳承你我善哉善哉 阿彌陀佛慈悲為懷 我心向佛
  • 佛教:這幾種人不必燒香拜佛,佛也會保佑,看看有你嗎?
    有些人甚至早早地來寺院即是為了能取到頭香和高香。 這種思想其實是嚴重的愚蠢和迷信,以功利的心求佛,只會讓自己離佛越來越遠。拜佛絕不能採取表面形式,更不能用世俗的交易和賄賂來揣摩佛陀的含義,這是一種極大的不敬。佛菩薩福慧圓滿,無二之分,清淨不染,怎能缺你的那一根香?不是因為你提供的越多,功德就會越大。《六祖壇經》說:所有的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說:渡你卻不能渡她!和尚: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還她一世
    佛說:渡你卻不能渡她!和尚: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還她一世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生,那一世,那一瞬!和尚卻遇見了她,只不過被這世俗牽絆了,和尚來求佛。佛說:渡你,但卻不能渡她。和尚合起手掌,低聲漸語回了佛: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這一生便還她一世。
  • 佛說:這4種人,活得最苦最累,希望沒有你!
    除了物質上的匱乏,其實人最大的貧困是內心的不清淨、不自在,顛倒妄想、雜念叢生、執念太深等等,這些才是人最大的苦。心裡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著於一念,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說:這4種人,活得最苦最累,希望沒有你!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抱怨
    人這一生,我們能遇到誰,其實都是自己的業力感召來的。正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正因為彼此相欠、才會相見。沒有緣分的人,即使坐在對面也不會相識。很多人聽說過這句話: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有緣,今生才會碰到。有緣分的人,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能找到彼此。
  • 人到中年,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你活得很佛系
    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應該學會讓心歸真,閒暇時光泡一壺好茶,看一本好書,聽一曲音樂。因為這個年紀,除了健康,什麼愛恨情仇,什麼功名利祿,都不重要了。面對煩惱,我們也許無法逃避,但我們可以選擇善待自己。看淡一些,坦然一些,隨心隨意地生活,而這個樣子,就是「佛系」生活。佛系的生活,看著平淡,但內心卻都是滿足和充實感。人到中年,有這幾種表現,說明你活得很佛系。
  • 佛說:命苦的人,往往放不下這兩件事
    世上有太多的疾苦,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會存在一段痛苦的回憶,世事皆非。佛說人生有八苦,然而命苦的人往往放不下這兩苦,愛而不得,得而復失;愛而不得是人生的遺憾,得而復失是人生的失望!愛而不得-求不得之苦佛說遇見一個人需要五百年的回眸,愛上一個人需要很深很深的緣分,一生都會遇見愛而不得的人,只能遠遠觀望卻始終不能靠近,有些人得不到就別去想念,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如你所願,今生愛而不得是你前世種下的惡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不愛你的人求不來,能求到的都是苦水,留不住的就不要強留了,就好像手握沙土,握得越緊反而漏得越快
  • 佛說:這4種人即便不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其中有你嗎
    佛曰,不可說,佛法精深奧妙無窮,那就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真正參透,倒是總有那麼幾種人,他們與佛門有著不解之緣,這樣的人被佛門稱有「大智慧之人」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與佛緣最深,你是這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