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2020-12-22 悟空說禪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

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第一種人:不信因果的人。

判斷一個人的佛緣的深淺,看一看他是否相信因果就知道了,一個人就算信佛,他的佛緣也未必深厚,但如果一個人相信因果,這個人一定與佛有緣。

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在佛教當中,因果高於一切,你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只信佛,卻不信因果,佛也無法度你。

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在佛教當中,因果高於一切,你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只信佛,卻不信因果,佛也無法度你。

佛法認為,一個人的福禍吉兇,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這個因果就連佛菩薩也無法改變,只要一個人種下惡因,必然會得到惡果,就算他求佛也沒用,如果一個人種下了善因,就算不拜佛,也一樣會得到善果。

如果你不信因果,平時經常作惡,遇到困難時就去臨時抱佛腳,這樣的人,佛菩薩也幫不了你,這種行為也是愚痴的行為。

第二種人:誹謗佛法的人。

第二種人:誹謗佛法的人。

有些人經常會誹謗佛法,這樣的人佛也無法度化他,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失足落水,佛菩薩伸出援助之手,想要拉那人上岸,可那人卻對佛菩薩充滿了惡意,不僅不願意接受佛的幫助,還出言誹謗佛菩薩,這樣的人佛雖然有心度化他,但佛卻無能為力。

第三種人:內心惡毒的人。

如果一個人內心惡毒,經常作惡多端,這樣的人就算信仰佛教,就算每天給佛菩薩磕頭燒香,佛菩薩也度不了他,因為這種人與佛無緣。

一個真正有佛有緣之人,並不一定是信佛的人,有些人可能不信佛,但經常行善積德,待人寬容大度,懂得恭敬萬物,懂得感恩父母,經常慈悲待人,與人為善,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與佛有緣之人。

俗話說:「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一個人慈悲善良的人,不管他是否信佛,佛菩薩都會保佑他,一個人內心惡毒的人,就算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

俗話說:「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一個人慈悲善良的人,不管他是否信佛,佛菩薩都會保佑他,一個人內心惡毒的人,就算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

這三種人,雖然佛菩薩暫時度不了他,但將來這三種人也能得到佛菩薩的救度,其實世間的一切眾生,皆與佛有緣,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是機緣未到,所以有些人佛菩薩暫時度不了,一旦機緣成熟,這三種人也會發生改變,也會深信因果,深信佛法,變成一個慈悲善良的人。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佛教:這3種人,佛也度不了,看看有你嗎?
    初入佛門之時,我們都知道佛門廣大,普度眾生,但是對佛法稍有了解之後,又會聽到諸佛不能「盡眾生界」的說法。譬如,虛雲老和尚曾開示說:「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這究竟是何原因呢?九法界的菩薩、緣覺、聲聞三聖法界,尚且有細微的煩惱習氣未斷盡,何況其餘六凡法界。因此祖師常講,佛不能「盡眾生界」。在人法界當中,有三種人佛也難以度化,看看有你嗎?其一,不知自度之人。曾經聽師父講過,「佛不度人,唯人自度」,既然佛法普度眾生,為什麼又講唯人自度呢?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此疑惑。
  • 這3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有沒有你?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我們大家都知道,佛菩薩慈悲為懷,廣度無量無邊眾生,那為什麼還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算是是與佛無緣之人呢?佛陀曾說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行,皆可作佛,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
  • 佛有三不度,成為這三種人註定與佛無緣,佛陀普度眾生也幫不了你
    佛陀證道後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但正所謂「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即便的大智所成的佛陀,普度眾生,感悟教化世間人,也難以度化這三類人。佛有三不度,即為不度無緣之人,不度無信之人,和不度無願之人。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菩薩慈悲平等,善待、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眾生今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的,不是佛不渡,而是有眾生因緣未到、佛緣尚淺,暫時與佛無緣,這樣的人,你就是再用力度他、點撥他,也是徒勞。障深慧淺、佛緣淺薄,他是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易生詆毀情緒,那就造業了。什麼樣的人暫時與佛無緣?業障深重、不明因果、善根不足之人。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佛說:這三種人慧根最高,很容易開悟,看看有你嗎?
    慧也可以理解為智慧,智慧越高的人慧根越高,慧根越高,越容易開悟。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每一個眾生因為根器不同,所以成就的功德不同,有人成了佛,有人成了魔,還有人成了高僧大德。
  • 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與佛結緣,不是表面上的我們有多親近佛菩薩,表面上對三寶有多恭敬,而在於我們內心是否清淨、是否覺悟。如果心不誠,自然是喊破喉嚨也枉然。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
  • 佛教: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佛門裡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我們信佛,其實就是信內心的善良;拜佛,不只是彎下身子,更是懺悔,是拜自己,拜內心的清淨與慈悲。真正皈依佛門,不只是辦個皈依證那麼簡單,真正皈依是心性的覺悟,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佛法學得再多,若不能實踐和改變,都是無用功。「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以下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 佛說:這4種人即便不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其中有你嗎
    佛曰,不可說,佛法精深奧妙無窮,那就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真正參透,倒是總有那麼幾種人,他們與佛門有著不解之緣,這樣的人被佛門稱有「大智慧之人」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與佛緣最深,你是這樣的人嗎?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佛不渡人,人自渡,佛也做不到的四件事
    你看佛陀,把天下、世界、人間、萬物這些都裝進胸懷,所以就沒有是非之分;如果你的心很小,是非就很大。人生經歷幾十年你會發現,通過經歷的各種經驗、結識的朋友、看過書、各種聽到的、看到的,你了解知道的世界太大了,所以,你對每一件事就有點淡然和超脫了。甚至用這種狀態看自己,把自己看得更小了、也看得更清楚了;面對所有的挫折,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因為人人都會遇到。
  • 家中供佛與不供佛的巨大差異!再忙也要看看!
    就好像工地上施工的時候,你頭頂上有一頂安全帽,就算上面砸下來一塊磚頭到你頭上,你基本不會受傷,但是你扔掉安全帽之後,那個磚頭砸下來,自然會要你的命!原因就在這!4、有的人說,你這是污衊佛菩薩,你把佛菩薩說的那麼自私,家中供養他的像,他才幫助我家人,家中不供養他的像,他就不幫助我,佛菩薩有你說的這麼自私嗎?
  • 佛教:這三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對佛菩薩不敬
    很多人把佛菩薩聖像請到家中,都會用一些水果去供養佛菩薩,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民間有很多關於供佛的說法,有人說,用水果供佛時,不能用梨來供佛,因為「梨」的諧音是「離」,會讓人聯想到分離,所以「梨」不適合用來招待親友,更不適合用來供佛。
  • 佛說:有福之人,身上有這5大「貴相」,看看你有嗎?
    你是有福之人嗎?什麼樣的人算是有福之人?這個福報不是以錢財地位來衡量的,而是人當下的因果、當下的念頭和境遇。常言道: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福報不是靠爭搶來的,我們看生活中有些人很忙碌,看似也掙了不少錢,可是它留不住,守不住這些財富,為什麼?因為沒有修福。
  • 閒聊靜坐之五十,念佛法門的三種發相——念應佛、念報佛、念法佛
    三世十二因緣——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明以來,緣起性空,本來不存在我,人,無明等十二因緣法相,非空非有。這是從時間上推緣起性空。  果報十二因緣——父精母血+一念無明,三者獨立,無人無我,緣起性空,十二因緣諸法本身非實有。這是從因果上推緣起性空。
  • 成長對話 丨你是這樣的「佛系」青年嗎?
    佛系購物:能不跟賣家交流儘量不交流,自己看看商品介紹,合適就買。 上述的行為與視頻裡的場景你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那些「臨近考試卻又不想複習」、「暗下決心減肥,卻變成了減肥視頻收藏家」、「將所有的事情結果歸於隨緣」、「將所有不理想的結果歸根於無緣」是不是你日常的映射呢?這真的是「佛系」嗎?「佛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什麼樣的人沒有福氣呢?不是說這個人物質上有多麼貧窮,而是看這個人的心量如何,他的精神世界是富有還是貧乏?《六祖壇經》中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生的福氣來自內心,福由心生,一切唯心所造。
  • 你那不是供佛,那等於在汙辱佛!看看正確供佛、供桌的規矩!
    所以在家人在廟上吃東西,必須要等到供過佛,出家人也來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還沒吃之前,你先吃,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養三寶,都是要這樣。你要是想供養三寶,也要恭恭敬敬地先叩三個頭。你有這個紅包,要跪在那兒,合起掌來把這些紅包頂在頭上,這麼樣子來供養三寶;不是一隻手這麼拿出去,以前我看見有的人供養三寶,就這麼樣子,好像拉著弓射箭,這麼一射,射出去。為什麼呢?
  • 佛教:這三種人都有「佛性」,他們總是有好運,有嗎?
    介紹人們常說佛陀與人有血緣關係,佛陀是幫助與佛陀有深厚關係的人。所有的許多人都渴望成為與佛菩薩有緣的人,與佛有緣的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從佛得到更多的救贖,更能反映我們作為一個人的佛性。一般來說,那些與佛相關的人,即具有佛性的人,更能得到佛陀的救贖,他們最終更能擺脫痛苦和喜悅,也能擺脫我們所說的轉世之痛。
  • 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
    01卷首語眾所周知,佛教自創立以來,傳入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我們常說的「佛緣」,也是指一個人高尚的思想品德,正如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02樂善好施,就困扶危之人佛家素來講因果,深信因果,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在如今這個時代,也許很多人會質疑這句話,有時看到身邊或者新聞上的好多好人並沒有得到善報,相反,有些惡人似乎活得十分滋潤,這種現象似乎違背了這句話,也違背了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