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考試:考過是緣,掛了是命。
佛系減肥:私教?跑步機?不用,意念減肥也可以。
佛繫戀愛:不撒嬌,不吵架,什麼都行,看你。
佛系讀者:看個標題,看個開頭,看個結尾,算是看完了。
佛系購物:能不跟賣家交流儘量不交流,自己看看商品介紹,合適就買。
上述的行為與視頻裡的場景你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那些「臨近考試卻又不想複習」、「暗下決心減肥,卻變成了減肥視頻收藏家」、「將所有的事情結果歸於隨緣」、「將所有不理想的結果歸根於無緣」是不是你日常的映射呢?這真的是「佛系」嗎?「佛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逃避是「佛系」麼?
「佛系」不是消極與不努力的逃避說辭
而是開悟後的明了
是對一切事物不執著、淡然
是一種積極的處世心態
而「假佛系」即是沒有明確目標
缺乏上進心,貪圖安逸的自欺欺人
更是逃避責任和事實的自我安慰
——你知道老師說過最大的謊言是什麼?
——「上了大學就輕鬆了」。
學生A高考成績一般,他對別人說:「如果你真的信了高中老師說的那句話,那你就輸了。如果你永遠跨不出改變自己的那一步,平庸和懶惰就將是你的代名詞。」
最終他成功保研中科院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目標」。
大學這幾年,他身上也會有「佛系」的影子,與那些整夜開黑、貪圖幸運考試,以「佛系少年」自居的同學最大差別在於他有清晰的目標,知道什麼時間段應該幹什麼,絕不拖拉,反而剩餘時間該玩照常玩。
他時常說:「玩跟拖延、逃避是大學生的通病,不可避免,但是重要的是你要有目標。」
當「佛系」成了習慣,那渴望進步的想法就會被拋擲腦後。可能每個人在入學後都有一段特別迷茫的時候,有些難度的事情都想主動放棄。但其實堅持住了,熬過來了,視野就開闊了。你可以慢慢的變優秀,但絕對不能逃避、停滯不前。
應不應該做「佛系青年」?
認為學生不應該佛系的觀點:
佛系是被動選擇的一種低級生活方式
佛系青年不可取,應該勇往直前
佛系青年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尋找的藉口
佛系青年就是毫無目的,不為未來著想
《中國青年報》曾發表文章認為,佛系是一種喪文化,「佛系青年」是對一種頹廢現狀的「詩意拯救」,但本質是不利於他們「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
認為佛系還不錯的觀點:
使青少年擁有更開闊的襟懷
佛系青年擁有豁達的處世觀
《人民日報》在評價「佛系青年」時提到,雲淡風輕、混不著意好不好?是好的,但必須守住一條,總得有走心的地方。
越來越多的人以「佛系」自居,適當的佛系無可厚非,而現在多數學生自嘲的「假佛系」是貪圖舒坦,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與逃避找藉口!
如何避免成為假「佛系青年」?
1.要認清自己的現狀
大學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在學好知識的同時,你可以盡情發揮你的特長,研究學習你感興趣的事務。大學階段是綜合素質養成的時期,你會在諸多的嘗試中,發現自己的更多面,會更加確定未來的目標與方向。所以當「佛系詞語」時常出現在你嘴邊時,你需要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所處的現狀,及時找回積極進取的狀態。
2.要樹立明確可行的目標
沒有方向的船,什麼風都不是順風。大學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大一開始就要開始規劃,確立目標,在學習生活中,及時評估、調整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未來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有利於完成目標就積極的去完成,不要以「迷惘」為藉口,拒絕前進。
3.要克服惰性心理,不再逃避
為自己制定時間計劃表,合理高效的完成任務,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在本該工作學習的時間積極完成任務,空餘時間則娛樂休閒適當放鬆自己。「任務就在那裡,不減分毫等你完成。」
4.要堅定選擇,做「鬥戰勝佛」
「佛系「本身一個矛盾的命題,而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堅定自己的所有選擇,做「鬥戰勝佛」。在面對學習時,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爭取長足的進步;面對生活時,用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適應困難,微笑面對生活。面對工作時,積極認真,虛心聽取教導與建議,富於創新、敢於實踐;面對未來時,早做規劃、全力以赴,善始善終。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讓青春的浪花拍去猶豫與疲憊,在搏擊風浪中採擷夢想!
END
自習室裡朗朗的書聲
田徑賽場上揮灑的汗水
一次次知難而上,拼搏的勇氣
都抒寫出永不言敗的青春之歌
而奮鬥才是青春最美好的底色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美工:徐 濤
▍排版:呼心茹
▍責編:關曉娟
▍初審:關曉娟
▍總審:張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