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對話 丨你是這樣的「佛系」青年嗎?

2020-12-16 騰訊網

佛系考試:考過是緣,掛了是命。

佛系減肥:私教?跑步機?不用,意念減肥也可以。

佛繫戀愛:不撒嬌,不吵架,什麼都行,看你。

佛系讀者:看個標題,看個開頭,看個結尾,算是看完了。

佛系購物:能不跟賣家交流儘量不交流,自己看看商品介紹,合適就買。

上述的行為與視頻裡的場景你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那些「臨近考試卻又不想複習」、「暗下決心減肥,卻變成了減肥視頻收藏家」、「將所有的事情結果歸於隨緣」、「將所有不理想的結果歸根於無緣」是不是你日常的映射呢?這真的是「佛系」嗎?「佛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逃避是「佛系」麼?

「佛系」不是消極與不努力的逃避說辭

而是開悟後的明了

是對一切事物不執著、淡然

是一種積極的處世心態

而「假佛系」即是沒有明確目標

缺乏上進心,貪圖安逸的自欺欺人

更是逃避責任和事實的自我安慰

——你知道老師說過最大的謊言是什麼?

——「上了大學就輕鬆了」。

學生A高考成績一般,他對別人說:「如果你真的信了高中老師說的那句話,那你就輸了。如果你永遠跨不出改變自己的那一步,平庸和懶惰就將是你的代名詞。」

最終他成功保研中科院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目標」。

大學這幾年,他身上也會有「佛系」的影子,與那些整夜開黑、貪圖幸運考試,以「佛系少年」自居的同學最大差別在於他有清晰的目標,知道什麼時間段應該幹什麼,絕不拖拉,反而剩餘時間該玩照常玩。

他時常說:「玩跟拖延、逃避是大學生的通病,不可避免,但是重要的是你要有目標。」

當「佛系」成了習慣,那渴望進步的想法就會被拋擲腦後。可能每個人在入學後都有一段特別迷茫的時候,有些難度的事情都想主動放棄。但其實堅持住了,熬過來了,視野就開闊了。你可以慢慢的變優秀,但絕對不能逃避、停滯不前。

應不應該做「佛系青年」?

認為學生不應該佛系的觀點:

佛系是被動選擇的一種低級生活方式

佛系青年不可取,應該勇往直前

佛系青年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尋找的藉口

佛系青年就是毫無目的,不為未來著想

《中國青年報》曾發表文章認為,佛系是一種喪文化,「佛系青年」是對一種頹廢現狀的「詩意拯救」,但本質是不利於他們「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

認為佛系還不錯的觀點:

使青少年擁有更開闊的襟懷

佛系青年擁有豁達的處世觀

《人民日報》在評價「佛系青年」時提到,雲淡風輕、混不著意好不好?是好的,但必須守住一條,總得有走心的地方

越來越多的人以「佛系」自居,適當的佛系無可厚非,而現在多數學生自嘲的「假佛系」是貪圖舒坦,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與逃避找藉口!

如何避免成為假「佛系青年」?

1.要認清自己的現狀

大學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在學好知識的同時,你可以盡情發揮你的特長,研究學習你感興趣的事務。大學階段是綜合素質養成的時期,你會在諸多的嘗試中,發現自己的更多面,會更加確定未來的目標與方向。所以當「佛系詞語」時常出現在你嘴邊時,你需要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所處的現狀,及時找回積極進取的狀態。

2.要樹立明確可行的目標

沒有方向的船,什麼風都不是順風。大學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大一開始就要開始規劃,確立目標,在學習生活中,及時評估、調整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未來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有利於完成目標就積極的去完成,不要以「迷惘」為藉口,拒絕前進。

3.要克服惰性心理,不再逃避

為自己制定時間計劃表,合理高效的完成任務,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在本該工作學習的時間積極完成任務,空餘時間則娛樂休閒適當放鬆自己。「任務就在那裡,不減分毫等你完成。」

4.要堅定選擇,做「鬥戰勝佛」

「佛系「本身一個矛盾的命題,而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堅定自己的所有選擇,做「鬥戰勝佛」。在面對學習時,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爭取長足的進步;面對生活時,用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適應困難,微笑面對生活。面對工作時,積極認真,虛心聽取教導與建議,富於創新、敢於實踐;面對未來時,早做規劃、全力以赴,善始善終。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讓青春的浪花拍去猶豫與疲憊,在搏擊風浪中採擷夢想!

END

自習室裡朗朗的書聲

田徑賽場上揮灑的汗水

一次次知難而上,拼搏的勇氣

都抒寫出永不言敗的青春之歌

而奮鬥才是青春最美好的底色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美工:徐 濤

▍排版:呼心茹

▍責編:關曉娟

▍初審:關曉娟

▍總審:張 雨

相關焦點

  • 楊天歌丨「佛系青年:冷漠與共」策展手記
    「佛系青年」雖然是中國輿論界的產物,但是作為一種心態,我們都覺得是世界範圍內的普遍現狀,即「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共有的態度。甚至多多少少的,我們自己不也是「佛系青年」嗎?比如,因為處於特殊的時期,展覽名稱從「佛系青年與溫柔抵抗」更改為「佛系青年:冷漠與共」;比如,藝術家的名單和作品有所調整,最後選擇了尤瓦娜·萊辛格、日本放送協會、山河跳!、楊圓圓、佩恩恩、王玉鈺和李爽的作品。
  • 佛系青年不可取
    每個人都有一種生活態度,對於佛系青年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也無可厚非。但如何追究一下佛系的形成,也許對佛系這樣的人生態度並不贊同。佛系,該詞最早來源於日本,2014年,日本雜誌介紹最近流行的一種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
  • 嗨,你是佛系青年?我是佛系醫生啊~
    這陣子,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都被「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刷屏,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00後,大家紛紛感嘆自己是佛系青年。 「佛系買家」不退貨不差評,等系統自動確認收貨打款。「佛系設計師」手握枸杞保溫杯,「你說改哪兒就改哪兒」……不爭不搶、不悲不喜、不哭不鬧的「佛系青年」,其實就是「鹹魚青年」,他們往往對生活煩惱備感無力,卻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 你是「佛系青年」嗎?如何成為真正的佛系青年
    什麼是佛系青年?社會上說的佛系青年是個網絡流行詞,它是指抱著所謂一切隨緣、不苛求、得過且過、不走心的活法和崇尚這種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其實,這樣的生活其實並非真正的佛系,大部分只是因為還沒有明了宇宙人生的意義,所以不知道我們為何而存在所導致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和動力。歡迎關注我們,一起 #輕鬆學佛# 。真正的佛法是積極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真正的佛系青年也是如此,會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無我利他的社會責任之中。
  • 第一批「佛系」青年,現在都怎麼樣了?
    我們很多人不也是這樣嗎?不斷地磨平自己的稜角和脾氣去適應這個世界的規則,被各種外在的因素所牽絆,不敢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2有一個詞語叫「佛系」,形容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爭不搶,不論輸贏,有也好,沒有也好。
  • 做佛系青年 Or 苦行主義者?
    這一段話是不是讓一眾佛系青年有當頭一棒的感覺?OH,My God!我明明躺在舒服區裡很享受,你讓我去做苦行主義者,還讓肉體去經受磨難?佛系青年和苦行主義者,你站哪邊?一、何謂佛系?佛系,是一種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態度。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
  • DIY怡居|你是資深佛系青年嗎?
    佛系生活:來源於流行語網絡的"佛系青年"一詞,是指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不爭不搶,平和地過自己的生活。平時對人對事的態度是"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是一副看破紅塵的狀態,一種佛系文化附帶著消極"喪"文化的體現 。
  • 「佛系青年」的5個必備素質,你具備幾項?
    「佛系」是這樣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至於佛系生活方式——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佛系健身:下班後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開心。佛系好友:朋友圈隨緣點讚,都是愛的鼓勵。……
  • 「佛系青年」是一種社會偶然現象
    而青年群體剛步入社會,正處於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一切隨緣」的態度,並不是看破社會的智慧,而是面對自身童話世界和殘酷現實世界的對立時的逃避和妥協。最先使用「佛系」一詞的是日本媒體,他們把喜歡獨處、不願意戀愛、只關注自身興趣愛好的男性稱作「佛系男子」,這反映了日本低欲望社會的現狀。但是,中國孕育「佛系青年」的社會環境與日本有本質區別。
  • 「佛系青年」,你們知道什麼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嗎?
    既沒有動搖,也沒有有無、淨穢、長短、取捨之心,這樣自然就會覺得非常超脫。如果你有這樣高明的見解,就可以說是已經能夠「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見性成佛。」不過佛家一心想要規勸世人成佛,但世人又有幾人能夠成佛?雖然現代的年輕人個個以「佛系」青年自居,可這個「佛系」青年可根本不是「佛家」中的「佛」。與其說這些人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倒不如說他們是「見佛成性,性見心明」。何為「佛」,許慎的《說文解字》載:「佛,見不審也,從人,弗聲。」這是關於佛最專業的記載。
  • 這個時代所不受歡迎的佛系青年,原來是這樣
    本期編輯:虎唬虎字數:1946字 | 閱讀時間:6分鐘原文文檔已經更到第七個話題了,現在開放了原文編輯權限,期待滿懷著故事的你的到來,這篇文章來源於我的一個發小,讓我們來聽聽他的佛系故事偶爾去網吧玩會兒遊戲,就會聽見旁邊的人在不停的
  • 佛系青年其實是從沙雕青年中脫穎而出鬥戰勝佛
    佛系青年表示:什麼時候我都出家了?我自己怎麼都不知道~~佛系青年其實是從沙雕青年中脫穎而出的鬥戰勝佛。奈何成長百般毒打,佛系青年的不卑不亢,倔強抵禦,大眾知多少?大智若愚的佛系青年們,活得通透明白,看清看透不點破,該糊塗時不battle。02活得再通透明白,奈何失敗,放棄治療?
  • 「佛系青年」入選年度網絡用語,你是真佛系,還是「偽佛系」?
    「都行」、「都可以」、「沒問題」成為「佛系青年」的口頭禪三連。好像這屆年輕人,已經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了。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01 「佛系青年」的現狀綜藝節目《金牌調解》中,就有這樣一位「佛系青年」——小胡。他畢業於985高校,曾經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卻在大學畢業後,成為了父母的心病。不願意談戀愛,不喜歡與人交往,寧願與四五隻貓為伴。
  • 趣讀 | 「佛系」過氣了,但「佛系」詞語你每天都說啊!
    這年頭更新換代極快的除了你手上的電子產品還有你嘴裡的流行語 還記得年初剛轟轟烈烈地火過一陣的「佛系」>嗎?因為「心地」也是佛系用語!佛」了嗎?你平時會用到哪些「佛系」詞語?
  • 史上那些如雷貫耳的佛系青年
    事實上這款遊戲同樣吸引了大量男同胞,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佛系,所謂佛系青年的概念來自日本,大意就是隨緣、平和、無過多欲求的人。那麼歷史上有哪些佛系青年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王羲之相親都如此隨意浪蕩,也真是不負書聖、佛系的名號了!對了,東床快婿這個典故也是從這來的。
  • 今天你佛系了嗎?
    傳說中的「佛系青年」形象,不經意地深入人心——佛不渡我,我不妒佛,看淡油膩,出家為何?我已成佛,世間無魔。其實今年年初我就已經冥冥地感覺到——別讀大悲咒啦,今天你也佛系了嗎?佛系青年?Hey,就是在叫你啊什麼是佛系青年?來——
  • 別再說自己是「佛系青年」,真佛系不是「好的、都行、你說了算」
    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任何養成元素的元素,沒有任何升級目標的遊戲,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追捧,而「佛系養蛙」也一時成了一股熱潮。很多人說自己的狀態就像是這隻青蛙,對萬事萬物都抱著隨緣的態度,不想參與任何競爭,「好的、都行、你說了算」是平日裡說的最多的三句話,不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想過淡然的生活。這種年輕人被稱為「佛系青年」。
  • 佛系青年與普通青年之間,只差一輛車
    最近,「佛系」一詞突然流行,在青年人間掀起一場狂歡,各種佛系紛紛登場: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甲方甚至佛系前任,還衍生了諸如佛繫戀愛、佛系健身等一系列佛系生活方式
  • 「佛系青年」算什麼,日本「平成廢柴」才是真的大神!
    2017年,「佛系青年」一詞風靡整個網絡!為何風靡呢?因為它生動地概括了一種社會現象,反映出相當一部分青年男女的心聲,簡直就是他們內心的真實寫照啊!什麼社會現象呢?那不是很麻煩嗎?還是算了;升職加薪?無所謂啦,開心就好;出來擼串逛街啊?一個人躺在床上玩手機,難道它不香嗎?為什麼要出去?出來看電影啊?
  • 當代佛系青年現狀:戀愛隨緣,一心賺錢
    佛系。什麼是「佛系」用一段話來描述佛系的含義:不發、不評、不轉;不撕、不怒、不傳。一切愛豆,皆是虛妄;種種謠言,過眼雲煙;熱搜熱榜,不過夢幻泡影;明星劈腿,菩提靜靜吃瓜;自在刷新,歡喜圓如。隨緣點讚,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