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佛系青年 Or 苦行主義者?

2020-12-18 梵竹心影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寫道: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兩件他不喜歡的事。我這個人生來還有苦行主義的性格。我還一直叫我的肉體每個星期經受一次更大的磨難。

這一段話是不是讓一眾佛系青年有當頭一棒的感覺?OH,My God!我明明躺在舒服區裡很享受,你讓我去做苦行主義者,還讓肉體去經受磨難?

佛系青年和苦行主義者,你站哪邊?

一、何謂佛系?

佛系,是一種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態度。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

接著出現了一系列和佛系有關的詞: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生活、佛繫戀愛等等。

佛系用一句詩來形容就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沒有功利心,很隨意,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看破紅塵,無欲無求。

佛系標配的三件套用語是:都行;可以;沒關係。

佛系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佛系生活:

工作反正就那樣吧,漲不漲工資沒關係,年底有沒有獎金都可以。實在不行就來個逃離北上廣。

現在物價貴,房價高。生不生娃隨緣吧。懷上了就生,沒懷上就繼續享受自由人生。

佛系愛情:

「我們戀愛吧?」 「可以,看你,怎樣都行。」

情人節、生日、紀念日是否記得沒關係,有沒有禮物也無所謂。

寧願自己變身女漢子搬重物,也不找男朋友幫忙。

明明是戀愛,偏偏活成了單身。無欲望,沒要求。

標榜著佛系,躺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只要有佛系兩個字加持,就能活得心安理得。佛系青年表面上感覺好像性格很好,什麼都不爭不搶,什麼都很隨意,深一層再想,表面的佛系其實是內心的懶惰。

很殘酷的一個真相,不管你承不承認:不是你佛系,而是你懶惰。

佛系的本質是什麼?佛系不等於無所謂,不等於沒有原則,更不等於不思進取。佛系更多時候是做事豁達,大度。

二、苦行主義到底有多苦?

聽到要吃苦,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抵抗的。人的天性很多時候是避苦求樂。這麼努力的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得快樂一些,大部分人是不願意主動去吃苦的。

苦行主義是一種思想,它來自於對於肉體欲望的克制,其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認為靈魂由水和火組成(西方是講風、火、水、土四元素),優秀的靈魂主要是由高貴的火組成的乾燥的靈魂。如果水在靈魂中佔主導,就會變得快樂,但也意味著靈魂的死亡。因此他主張克制自身的情慾,去獲得高貴的靈魂。

苦行主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們平時也很少提到,因為這個好像和我們日常生活的觀念不太吻合,所以特別值得去思考。苦行是需要我們懂得克制和主動地去接納刻苦練習的過程。

學習是一種苦行

學習是一種苦行,要想獲得專業知識。用佛系的心態是不行的。需要克制自己的惰性,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錘鍊。我前天寫過孔子學琴的故事(大家可移步去看),孔子可以重複地彈同一首曲子很多天,直到真正地領悟到作曲人的品德和長相。

寫作是一種苦行

就拿我們寫作者來說,寫作也是一種苦行。如果抱著佛系的心態,想到就寫,想不到就不寫。這樣是很難獲得好成績。

特別是對於新手作者,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剛開始我也是不知道寫什麼的。絞盡腦汁有時一天才寫一篇文章。我就逼自己寫,後來是半天能寫一篇。雖然我現在離一個成熟的寫作者還很遠。我還在每天不斷地堅持碼字,希望更快地提高寫作技能,可以寫得越來越順暢。

我們不能因為寫得慢,就任由自己放飛自我。正因為寫得慢,我們才要逼自己去承受這個痛苦的過程。不斷的加強練習,在反覆的練習中,我們就會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寫作技巧和風格。

想在某一件事情上取得成績,克制自己,用苦行主義者一樣的行動去踐行,才得取得我們理想的果實。

我們可以行動上做苦行主義者,心態上佛系。用佛系來化解苦的修行,而不是一味的懶惰。佛系青年Or 苦行主義者,取之有道。

相關焦點

  • 佛系青年不可取
    每個人都有一種生活態度,對於佛系青年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也無可厚非。但如何追究一下佛系的形成,也許對佛系這樣的人生態度並不贊同。佛系,該詞最早來源於日本,2014年,日本雜誌介紹最近流行的一種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
  • 「佛系青年」是一種社會偶然現象
    「佛系青年」既指將「一切隨緣」作為精神行為指導準則的部分青年,也指當代青年群體中出現的「做什麼都無所謂,隨波逐流」的一種社會現象。看到「佛系」一詞,不免與佛教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聯繫起來。然而,它與佛教的教義大不相同。佛教中的淡然,是經歷過世俗生活的大徹大悟。
  • 史上那些如雷貫耳的佛系青年
    事實上這款遊戲同樣吸引了大量男同胞,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佛系,所謂佛系青年的概念來自日本,大意就是隨緣、平和、無過多欲求的人。那麼歷史上有哪些佛系青年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王羲之相親都如此隨意浪蕩,也真是不負書聖、佛系的名號了!對了,東床快婿這個典故也是從這來的。
  • 妖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佛系青年的衍生梗了解一下
    妖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佛系青年的衍生梗了解一下時間:2020-06-03 18:34   來源:互動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妖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佛系青年的衍生梗了解一下 妖系青年,網絡流行語,是從佛系青年衍生出的一個詞,指的是比較變幻無常的一類年輕人,他們能腹黑也能撒嬌賣萌,容易迷惑他人。 妖系青年,表面上人畜無害,實際上極度能麻煩別人的事情,決不自己做。善   原標題:妖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成長對話 丨你是這樣的「佛系」青年嗎?
    應不應該做「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就是毫無目的,不為未來著想 《中國青年報》曾發表文章認為,佛系是一種喪文化,「佛系青年
  • 青年幹部當理性看待「佛系」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由此,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佛系」的生活態度,指的就是追求內心生活的平靜,無欲無求、不悲不喜。活在當下,知足常樂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青年幹部正處於發展的最好時期,是否應該逃避一切壓力,提前步入「退休」生活呢?
  • 第一批「佛系」青年,現在都怎麼樣了?
    2有一個詞語叫「佛系」,形容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爭不搶,不論輸贏,有也好,沒有也好。職場上所謂的「佛系青年」,就是這樣安分守己,不喜歡邀功也不主動攬活兒,面對不合理的工作安排,臨時派發的任務,哪怕心裡有情緒也會堵在喉嚨裡,變成嘴邊的一句「好的」「沒事」「沒問題」。
  • 佛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怎樣的?
    佛系青年是什麼意思?他們的生活態度是怎樣的?網絡上說「佛系青年」「佛系**」是近幾年的流行熱詞,它們究竟代表什麼現象呢?其實,這些詞只要是綴在「佛」字的後面,不管怎麼變它就是個帶有佛性詞語,這樣的人就是帶有佛性或嚮往佛性的人!
  • 佛系青年的心態是什麼呢?
    佛教的思想不是消極厭世,而是積極入世的,現代有一句網絡流行詞叫做佛系,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這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雖不結觸佛法,而自然生出的一種心態,佛系青年起源於物質生活充足,沒有體驗過為衣食住行而艱苦尋求的感受,物質的充足會使人追求內心。感恩國家讓人們物質充足,精神飽滿,才有條件讓更多人追求心靈,大海航行靠舵手…,理論的推動可指引物質世界的一切。
  • 佛系青年與普通青年之間,只差一輛車
    最近,「佛系」一詞突然流行,在青年人間掀起一場狂歡,各種佛系紛紛登場: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甲方甚至佛系前任,還衍生了諸如佛繫戀愛、佛系健身等一系列佛系生活方式
  • 「佛系青年」的5個必備素質,你具備幾項?
    「佛系」是這樣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至於佛系生活方式——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佛系健身:下班後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開心。佛系好友:朋友圈隨緣點讚,都是愛的鼓勵。……
  • 佛系青年其實是從沙雕青年中脫穎而出鬥戰勝佛
    佛系青年表示:什麼時候我都出家了?我自己怎麼都不知道~~佛系青年其實是從沙雕青年中脫穎而出的鬥戰勝佛。奈何成長百般毒打,佛系青年的不卑不亢,倔強抵禦,大眾知多少?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努力爭取,拼盡全力是為了不辜負自己,對得起自己。專注於應該專注的事物,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投入反而會受到指引。大智若愚的佛系青年們,活得通透明白,看清看透不點破,該糊塗時不battle。
  • 「新佛系青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為李誕,「佛系青年」這個從日本舶來的詞彙,在中國變成了「人間不值得」。有人說李誕其實一點都不佛系,他「貪財好色」,有成功的事業,有漂亮的老婆。或許只是他的佛系,和「喪文化」的佛系不太一樣罷了。李誕的「佛系」或許是不再執著追尋純潔的道德頂峰,選擇與世界和解。與其說是逆襲,不如說他是活明白了。世界或許曾讓你感到失望透頂,難熬的生活或許讓你想要逃離,可「佛系」青年李誕跟我們說「開心點朋友,人間不值得」,人間實苦,但是開心點,你就會看見那些甜。
  • 當代佛系青年現狀:戀愛隨緣,一心賺錢
    佛系。什麼是「佛系」用一段話來描述佛系的含義:不發、不評、不轉;不撕、不怒、不傳。一切愛豆,皆是虛妄;種種謠言,過眼雲煙;熱搜熱榜,不過夢幻泡影;明星劈腿,菩提靜靜吃瓜;自在刷新,歡喜圓如。隨緣點讚,善哉善哉。
  • 古代的「佛系青年」和近代「佛系青年」都是震爍古今的典範
    他們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但內心往往具有以下特點:自己的興趣愛好永遠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百科】現在所謂的「佛系青年」是形容一些現代青年想逃避世俗、只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日子的一種生活態度,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怎麼都行,隨緣就好,與世無爭。
  • 楊天歌丨「佛系青年:冷漠與共」策展手記
    我們又彼此鼓勵,總覺得有事可做、有事必做。自然地,申請歌德學院的展覽時我們一拍即合。「佛系青年」雖然是中國輿論界的產物,但是作為一種心態,我們都覺得是世界範圍內的普遍現狀,即「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共有的態度。甚至多多少少的,我們自己不也是「佛系青年」嗎?
  • 你是「佛系青年」嗎?如何成為真正的佛系青年
    什麼是佛系青年?社會上說的佛系青年是個網絡流行詞,它是指抱著所謂一切隨緣、不苛求、得過且過、不走心的活法和崇尚這種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其實,這樣的生活其實並非真正的佛系,大部分只是因為還沒有明了宇宙人生的意義,所以不知道我們為何而存在所導致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和動力。歡迎關注我們,一起 #輕鬆學佛# 。真正的佛法是積極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真正的佛系青年也是如此,會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無我利他的社會責任之中。
  • 負性幻覺:患上時代病的「佛系」青年-虎嗅網
    「佛系」火了!2017年成了網絡熱詞,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佛系,一時間冒出了「佛系購物」、「佛系少女」、「佛繫戀愛」,還有「佛系學生」、「佛系員工」、「佛系家長」、「佛系打車」、「佛系官員」等等。無論「喪文化」還是「佛系青年」都以消極厭世為主要特徵,儘管「喪」似乎比「佛系」更決絕一些,譬如「喪」什麼都不想幹,而「佛系」該工作工作著,只是別指望我努力,「喪」不談戀愛,而「佛系」該戀愛戀愛,只是不吵不鬧不作,對待對方更像是一名長期飯友,但事實上他們分享著共同的價值觀:「太多選擇,我選擇不選擇。」
  • 佛系是什麼意思 佛系是什麼梗?佛系出處是哪裡?
    最近小編發現佛系這個詞出現頻繁非常高,對於佛系一詞的由來,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都不清楚這個流行語是哪裡跳出來的?很多佛系都是90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那麼究竟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以及佛系出處是哪裡呢?接下來小編一一帶來詳情解答。
  • 這個時代所不受歡迎的佛系青年,原來是這樣
    我們究竟要不要去做一個佛系青年~?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佛系這個詞的淵源,這個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某雜誌可以說這是一個新詞,也反映出現在社會上有存在著越來越多這樣的青年也就是說,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日本國民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生存,不得不掙扎,拼搏,何談佛系一說中國建國初期也是相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