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曾憲梓:回報祖國至死方休,離世後25億無償捐給國家

2021-01-11 網易新聞

2018年,香港富豪曾憲梓以85歲高齡去世。曾老先生在眾多高調的同行中,雖然名聲不算大,但家財卻是不可估量的。

令人讚嘆的是,曾老先生臨終時有兩個願望,一是希望自己能葬在家鄉梅州,二是願意把自己的家產捐給祖國。

曾憲梓生前就是非常有名的慈善家,南方一帶有不少他捐獻的學校醫院,尤其是在家鄉梅州,更是毫不吝嗇,前後為梅州捐獻了很多錢,他對祖國的熱愛始終如一,他曾經說過,報效祖國至死方休,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來處。

曾憲梓小時候是個「窮孩子」,家住梅州的他,與母親兄弟相依為命,家中僅有的財產就是兩間破屋,幾畝薄地。曾憲梓小學畢業後只能回家種地,但他一直熱愛讀書,母親也很無奈,她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很聰明,讀了一定有出息,可是自己沒錢,怎麼還買得起?可是過了一會兒,還是有人來找曾憲梓,問他是否還想讀書?曾憲梓自然心甘情願,於是他又奇蹟般地復學了,後來曾憲梓得知,自己找的人是個幹部,可以自己繼續讀下去,是因為國家給了自己一筆補助金。

此事曾憲梓一直銘記在心,他沒想到自己一個普通學生也能得到國家的關照,從此他決定,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辜負國家的這份苦心。

曾兩次參加高考,第一次劍指清北,但未達錄取線,第二年改報中山大學,這一次成功,他收到中山大學生物系的錄取通知書後,成了一名大學生。

畢業後,曾憲梓為了賺錢,並不去做專業的工作,而是想做點生意。首先,他跑到泰國跟大哥做了幾年生意,但是都是小打小鬧,曾憲梓覺得泰國的市場還太小,不過香港是個好地方,有很多機會,可以發財。

那時香港商界臥虎藏龍,身無分文的曾憲梓想要在這裡混出名堂是一件難事,但曾憲梓始終不怕挑戰,他帶著母親和妻子,在香港鬧市區租了一間小板房,裝上一些工具,開始領帶生意。

那時候香港真的沒有幾個人想到領帶單拆了可以賣火,一般都是一整套買西服。不過,這款領帶很容易丟失損壞,所以換得比西服多,那些百貨公司的牌子太貴了,路邊攤的領帶質量也不好,不如不要買。

曾憲梓看中了這一商機,他買了一條大領帶,仔細研究了一番,研究出了一條質量好、價廉物美的領帶。那時香港的上班族都要穿西服打領帶,曾憲梓這個賣領帶的小店,由於物美價廉,一時風靡一時,為了讓生意做得更大,就在店門口掛上了「金利來」的招牌,算是正式擁有了品牌。

小號的領帶讓曾憲梓出了大名,金利來的名聲越來越大,店鋪越來越多,曾憲梓也從小作坊掌柜變成香港富豪。

發了財,曾憲梓第一個想到的事就是回饋祖國,捐款捐物自不必說,他還大度地把自己經營工廠的經驗分享給內地的工廠,上個世紀當香港回歸時,曾憲梓曾在內地造訪過幾次,他也很憂心,覺得這些工廠的經營模式比較落後,發展緩慢,不僅是自己的落後,而且還在拖累國家經濟。

於是曾憲梓便時時向內地工廠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更是想方設法帶動廣東一帶的經濟,希望大家的經濟效益能得到提高。當香港回歸時,曾憲梓激動不已,那年10月1日,他就在香港組織了一千多人舉辦國慶晚會,從1985年開始,他一直舉辦到病重,堅持舉辦了幾十年,從來沒有缺席,始終帶頭唱愛國歌曲。

一九九七年,香港終於正式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一消息在內地無疑是一大喜事,但在香港,有人喜有人憂,甚至有不少人還想「搞亂」。而且曾憲梓堅決站在祖國這一方,帶頭表示願意穩定市場,並公開表示,無論誰想要傷害祖國,他都會堅決抗爭。

曾憲梓在香港回歸後,更是肩負起了商人的社會責任,積極與內地企業合作,並以自己的名義成立教育基金會,捐資資助內地貧困學生,這件事曾憲梓一向十分重視,他本人就是一個典型的讀書改變命運的人,因此讀書甚至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他當年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之所以能得到讀書的機會,也是因為當年國家對他的照顧,如果當年國家沒有幫助他,他可能一輩子也走不出貧困,所以當他自己有了錢以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資於教育,幫助成千上萬的學生,跟他當年一樣。

時光荏苒,到了2019年,每個人都將經歷生老病死,曾憲梓也不例外,雖然曾憲梓能夠請到最好的醫生,但也救不了曾憲梓逝去的生命。

曾憲梓對家人說,不必強求,只是希望臨終前能回到家鄉梅州。就這樣,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曾憲梓是在梅州度過的,在梅州他是一位名流,這一年的窮小子,始終沒有忘記在家鄉的生養,一直支持梅州的經濟建設,他自己更是有錢有勢,在當地人心中,曾憲梓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曾憲梓在香港富豪榜上名列前三十名,但他每年的捐贈金額都能排到前十名,金利來的市場價值為25億元,曾憲梓多年來的捐贈金額為11億元,幾乎佔到一半。最終,曾憲梓在自己家鄉安詳地離開,臨終前,分家時,表示一定要按照自己生前的意願,將25億金利來捐給國家,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曾憲梓覺得,兒孫自有兒孫滿堂,但曾家可以擁有一切,都是因為照顧自己的國家,而自己這25億元,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回報。曾家兒孫對曾憲梓的決定沒有異議,自小就聽曾憲梓的教誨長大,對曾憲梓來說,祖國這兩個字是多麼重要,他們深知,這是一個愛國的生意人,對祖國的最後報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每天花費30元,捐給國家12億,香港痛失偉大愛國者曾憲梓
    「國家在那麼貧困的環境,把你培養出來是多麼的不容易!曾憲梓啊,你就這樣離開祖國,你對得起國家對你的培養嗎?」 【6】 曾憲梓說,離開內地時,他曾回頭望著海關樓上的五星紅旗暗地發誓:「一定要努力創造財富,將來有機會,在不同社會環境裡,用不同的方式來回報祖國。」 1978年,內地可以回了。
  • 香港富豪曾憲梓病逝後,全部家財上繳國家,一分不留給子女
    生前曾憲梓是香港著名富豪,不過與其他高調的富豪不同,他為人行事低調,並不張揚,並且熱衷於各種慈善事業,曾經為了國家的發展多次捐款,可以說是一位致力於為國家做出奉獻的企業家。1934年2月22日,曾憲梓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一個農民家庭,他們家生活非常艱苦。
  • 香港最大的隱形富豪,是坐擁3萬棟樓的他!建一棟捐一棟給學校!
    說起香港這個地方,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地方的富豪非常多。的確,香港是全球富豪密度最高的地方,例如李嘉誠、李兆基等富豪都是大名鼎鼎的,這些富豪都是人們熟知的,然而,在香港這個地方,還有很多隱形的富豪,劉鑾雄就說過,香港德高望重的富豪,他們的財富基本上都被低估了。
  • 中國富豪在國內瘋狂撈金,轉身給美國捐200億,你們猜結果如何?
    文/仗劍走天涯中國富豪在國內瘋狂撈金,轉身給美國捐200億,你們猜結果如何?中國如今的發展已經讓世界各國都非常的佩服,但是中國的發展是不全面的發展,並沒有做到實現完全的貧富差距和全體的發展。西北地區還是比較的貧窮落後的,不過這也正是因為國家的先富帶動後富,以東部沿海地區的發達來帶動這些貧窮地區的發展,戰略所在而已,相信隨著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國的發展不平衡這種現象也會逐漸的消失。中國富豪在國內瘋狂撈金,轉身卻給美國捐了200億,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呢?我國的確是鼓勵一部分先富,但是也是希望先富的這一部分來帶動去帶動國內後富的群體。
  • 還記得當年為美豪捐7000萬的中國富豪嗎?同年公司破產,負債2億
    無數的成功人士在取得傲人成績後有不同程度地回饋祖國,像邵逸夫爵士在國內捐贈了無數棟醫學院,教學樓;「賭王」何鴻燊先生斥巨資先後從國外買回圓明園「豬」「馬」兩個獸首銅像並且無償捐獻國家。
  • 愛國崇教丨沉痛悼念北京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曾憲梓博士!
    據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訃告,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屆、九屆、十屆委員,香港金利來集團創始人、偉大的愛國者曾憲梓博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9月20日下午因病在廣東梅州逝世,終年85歲。曾憲梓,男,漢族,1934年2月出生,廣東梅州人,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
  • 香港首富國內撈金,卻回報他國4千億,臺灣首富到死還心繫大陸
    不過在香港,你每天一睜開眼可能就要交錢給李嘉誠,全香港20個港口中李嘉誠就佔了13個,六分之一香港人的房子是李嘉誠建的,一半香港人用的電是李嘉誠提供的,去超市買東西也離不開李嘉誠,可以看出李嘉誠在香港的生意做得非常大,可能打開電視機,都有可能要付給李嘉誠家族錢。在香港最有名的超市要數屈臣氏和百佳超市了,不過他們背後的老闆卻都是李嘉誠。
  • 圓明園遺址公園紀念曾憲梓雕像落成一周年
    1999年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難139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圓明園管理處設立「曾憲梓先生捐資修復圓明園圍牆紀念碑」,用以紀念並感謝曾憲梓先生的愛國之舉。到今年,這塊「香港牆」已經在圓明園矗立21個年頭,它和曾憲梓先生雕像一起向每一位遊客安靜地講述著曾憲梓先生的愛國之心。
  • 香港富商劉鑾雄:為逃避稅收關停公司,套現500億全家移民英國
    01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大力發展經濟,國家不斷地對企業進行扶持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經濟確實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的富豪也越來越多。這些富豪們依靠著自己的實力,也依靠著好的環境,獲得了很多的利益,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也在成功後回報祖國,回饋社會,這種現象就可能是我們所說的「先富帶動後富」。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如此讓人尊敬的行為。有些人在成功之後,會想方設法的出國移民甚至改變國籍,將在我國所賺到的錢都轉移到國外。
  • 李嘉誠分文未捐致身價大跌?財富縮水23億美元,交出香港首富寶座
    來源:朱邦凌1、李嘉誠財富縮水23億美元據《福布斯》6號發布的「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李嘉誠不再是香港首富,由恒基地產李兆基取而代之,這是李嘉誠21年來首次跌落香港首富神壇。自該榜單12年前首次推出以來,李嘉誠一直位列榜首,但今年首富之位首度易主。
  • 圓明園遺址公園設立「曾憲梓紀念日」
    5月24日,圓明園在三園交界原址舉行曾憲梓雕像落成一周年紀念儀式,把曾憲梓先生雕像作為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點位,將每年5月24日設立為「曾憲梓紀念日」。紀念儀式上,圓明園負責人為曾憲梓雕像獻上花籃,工作人員集體鞠躬致意,表達圓明園人的感激之情,感懷其對圓明園遺址保護事業作出的貢獻。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把曾憲梓雕像作為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點位,並將每年5月24日設立為「曾憲梓紀念日」,還將出版一本《曾憲梓雕像落成記》作為永久紀念。
  • 白銀電力工人呂格平:25年來累計獻血6000毫升 同時決定在離世後...
    電力工人呂格平:心中有愛生命無悔25年來累計獻血6000毫升 同時決定在離世後捐獻遺體甘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為呂格平(左三)頒發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優秀志願者紀念章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通訊員 張紅平 攝從25年前開始獻血,他每次獻血量都在400~500毫升,累計獻血6000毫升!他決定捐獻遺體,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第110757位志願者。
  • 每年從中國撈金16億,卻給美國捐6個億,百億女富豪還拿綠卡入美籍
    關於富豪移民這個話題,對人們來說都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經濟水平提升的速度越來越快,人才的流動也在逐漸變大,其中不乏有許多在國外學有所成後,選擇回國發展,想為祖國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優秀人才,與此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國內完成自己的資產積累後,選擇移民海外。
  • 在中國瘋狂「撈金」,這3大富豪卻早已移民!有人曾捐6億給美國
    隨著科學經濟的發展,國內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不得不提的地方是,近年來中國富豪越來越熱衷於移民,事實上,移民也是富豪們的「專利」,因為窮人根本就移不起,也不會移。在各個國家的移民排名中,中國理所應當成為最受關注的國家。 2018年中,海外移民的中國富裕人數再次刷新紀錄。
  • FlashFashion:金利來創辦人曾憲梓去世
    作者:唐小唐  |   助理作者:Christina Ng重點關注曾憲梓幾乎見證了香港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的興衰
  • 又一富豪「跑」了?套現500億關閉300家公司,攜全家撤退海外
    近幾年,在富豪數量大增的背景下,國內富豪移民海外的現象也愈發頻繁。有著14億龐大人口捧出了那麼多富豪,在國內完成了資本累積後紛紛選擇轉移資金「離家出走」。就像國人熟知的海底撈張勇、融創中國孫宏斌、SOHO潘石屹等等,比比皆是,也在國內富豪圈掀起了一波「移民潮「。
  • 香港富豪劉鑾雄:為避稅套取500億,關停300家公司移民英國
    劉鑾雄自那時起,就立志長大後要出人頭地,不再讓母親和家人過苦日子。 而後,他更是進軍到金融市場,開始進行股市投資,他的財富開始呈現爆炸式增長,目前,劉鑾雄的資產大約有1000億以上,已經躋身香港頂尖的富豪圈。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劉鑾雄獨特的商業眼光和投資策略。
  • 香港富豪為避稅,舉家移民英國,套取500億,關停300家公司
    劉鑾雄自那時起,就立志長大後要出人頭地,不再讓母親和家人過苦日子。劉鑾雄很聰明,大學順利考取了加拿大大學,畢業後他覺得加拿大不是一個適合他大展拳腳的地方,於是選擇回家繼承父親的風扇工廠。之後,他和朋友有合資創辦了愛美高公司,主打吊扇產品。
  • 香港最大的隱形富豪,在中國有3萬多棟大樓,卻全部都不租也不賣
    說到香港這個地方,許多人第一個反應,那就是財富了。香港是全球富豪密度最高的城市,其中李嘉誠、李兆基等等富豪更是大名鼎鼎。關鍵的是香港這個地方還有非常多的隱形富豪,劉鑾雄就說了,香港德高望重的富豪基本上財富都被低估了。
  • 香港四大富豪家族,只有一家沒登過觀禮臺,捐款只捐2000萬
    在國慶節之際,相信大家都希望我們的祖國母親繁榮富強,國泰民安吧。不由得想起,去年那個十分特殊的國慶節,因為2019年是我國建國70周年紀念日。能有機會到現場見證國慶慶典的人一定倍感榮耀,去年國慶慶典邀請了很多企業家出席活動,這些企業家為建設國家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引人注目的幾位企業家,無疑是香港的幾大富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