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茶人滿常覺,今天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世界茶文化之亞洲茶產區,重點介紹印度、斯裡蘭卡和日本。
一,亞洲茶文化之印度
在世界五大洲中,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是亞洲,約佔全球的90%,產量約佔全球的84%,有22個國家產茶。印度茶葉生產發展始於19世紀30年代。
1939年印度成立了專門發展茶葉生產的阿薩姆公司,茶葉生產進入發展階段。至20世紀初期,印度茶葉生產在一些重要生產環節,已嘗試機械化生產。
印度茶區廣闊,著名的茶區有阿薩姆茶區,大吉嶺茶區,杜阿爾斯茶區、尼爾吉裡茶區,特拉伊茶區、特拉萬科茶區等。
印度茶葉以生產紅茶為主,紅茶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98%,紅茶中又以生產紅碎茶為主,條形工夫紅茶只有在大吉嶺茶區有少量生產。此外,印度還生產少量蒸青綠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還生產少量速溶茶等。
二,亞洲茶文化之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位於南亞次大陸南端印度洋上,是一個熱帶島國。茶葉是斯裡蘭卡的主要農業作物,斯裡蘭卡茶葉生產的經營方式是農戶小規模生產和公司規模化經營並存。目前茶園總面積的44%由小規模家庭農戶生產,其產量約佔60%。56%茶園是由公司直接控制,其產量約佔40%。
茶樹種植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以產紅茶為主。產量比重大而且品質優異。按產地海拔高度不同分為三類,即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
所產的錫蘭紅茶集中在六個產區:烏瓦、烏達普沙拉瓦、努瓦納艾利、盧哈納、坎迪、迪不拉。
當地也產少量綠茶,近幾年的綠茶產量也只在兩千噸左右,產量僅佔少部分。斯裡蘭卡還產有少量的特種茶,如速溶茶,風味茶等。
三,亞洲茶文化之日本
日本種茶較早,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傳入日本。
日本種茶較早。但茶葉生產的發展,始於中國南宋之時。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茶樹栽培、茶葉加工等管理水平的不斷完善,機械化生產水平也不斷提高,如今日本的茶產業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日本茶區,分布面廣,除北海道外,或多或少都有茶樹種植。但最大茶區分布在靜岡縣,該縣茶樹種植面積、茶葉產量分別佔全日本50%以上,其次是鹿兒島。
日本是一個以生產綠茶為主的國家,長期以來又以生產綠茶中的抹茶、煎茶為主,至今大多仍保持著古代蒸青綠茶的加工方法和品質特點,炒青綠茶在日本也有少量生產。
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到明代形成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為其基本精神。
我是茶人滿常覺,事茶多年,專注於茶文化領域的研究與推廣,平臺認證持續優質原創作品輸出,只為讓您的茶生活更有品質更美好!感謝閱讀,歡迎您的關注,謝謝點讚轉發留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