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白芷15克
甘草36克
歸身60克
瓜兒12克
血竭12克
輕粉12克
白佔(蜂蠟,蜂蠟別名蜜蠟)60克
紫草6克
麻油500克
製法:先用當歸、甘草、紫草、白芷四味入油內浸三日,大勺內慢火熬至微枯色,用細絹濾清,將油復入勺內煎滾,下整血竭使化盡,次下白佔,微火化開。先用茶盅4枚,預頓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人盅內,候片時,下研極細輕粉,每盅內投和3克,攪勻,候一晝夜取起。
功能主治:活血祛腐,解毒生肌。治癰疽、發背等瘡,潰爛流膿,以及疔瘡、疔根脫出需長肉收口者。
用法用量:用時先用甘草煎湯,甚者用豬蹄1隻,先水煎至軟,去蹄及浮油,溫洗患處,軟絹挹淨,挑膏於掌中,撩化,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蓋之。大瘡,早,晚洗換二次,兼服大補脾胃暖藥。
麻油:
食用編輯
如與米做成飯食,民間則稱為「仙家食品」。據科學分析:麻油中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佔85%~90%,油酸和亞油酸基本上各佔50%,其特點是穩定性強,而且易保存,這是因為麻油中含有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芝麻酸的緣故。麻油中還含有蛋白質、芝麻素、維生素E、卵磷脂、蔗糖、鈣、磷、鐵等礦物質,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食用油。
藥用中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據《本草綱目》上記載:「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別錄》說:「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腫,生禿髮。」
臨床還用麻油來煎熬膏藥,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癰腫、補皮裂的作用。 胡麻裡含有芝麻素,在用胡麻油炒制或烤制菜餚或食品時,芝麻素即可分解出芝麻酸和一些芳香的化合物,這些香味物質可在常溫下揮發,其香味濃鬱、清雅、誘人食慾,是其他同類植物油都難以比擬的。但溫度過高的環境會造成香味的揮發,因此,應將胡麻油置於低溫保存。
來源:該品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
性狀:該品為淡黃色或棕黃色的澄明液體,氣微或帶有熟芝麻的香氣,味淡。本品與氯仿、乙醚、石油醚或二硫化碳能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 應為0.917~0.923(附錄Ⅶ A),折光率應為1.471~1.475(附錄Ⅶ F)。
鑑別:取該品1ml ,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鐘,酸層即顯粉紅色,靜置後,漸變為紅色。
功能主治:內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藥(粉狀),敷在患處,不幹不裂,好的快。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7~68ml。
貯藏:遮光,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功效1)延緩衰老:純麻油含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和延緩衰老的功能。
2)保護血管:純麻油含有非常豐富的亞油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分解 吸收和利用,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並有助於消除動脈血管壁上的沉積物。
3)潤腸通便:習慣性便秘患者,早晚空腹喝一口純麻油,能潤腸通便。
4)減輕菸酒毒害:有抽菸習慣和嗜酒的人經常喝點純麻油,可以減輕煙對牙齒、牙齦、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損傷,以及肺部煙斑的形成,同時對尼古丁的吸收也有相對的抑制作用。飲酒之前喝點純麻油,則對口腔、食道、胃賁門和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5)保護嗓子:常喝純麻油能增強聲帶彈性,使聲門張合靈活有力,對聲音嘶啞、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恢復作用。
6)治療鼻炎:慢性鼻炎患者,用消毒棉球蘸取香油塗於鼻腔患處,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