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製作生肌膏、生肌玉紅膏和蛋黃油

2021-02-06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第217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裡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的含義較廣:如指物,以油脂為膏;如指形態,以凝而不固稱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為膏。《山海經》 中說:「言味好皆滑為膏」,如指內容,以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養膏潤為長。膏劑有外敷和內服兩種,外敷膏劑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藥物劑型,本文的生肌膏、生肌玉紅膏就是外用膏劑的代表方。蛋黃油的治驗更是家喻戶曉。(編輯/河洛)

生肌膏、生肌玉紅膏與蛋黃油

作者/郭永來

製法:將香油煎沸,投入蜂蠟熔化,放涼成軟膏即可。本方關鍵是香油和蜂蠟的比例,如果軟膏偏硬,可少加香油,反之則可少加蜂蠟,使之如凡士林軟膏樣即成,貯瓶備用。功用:治潰瘍久不收口,塗敷患處,外面可用敷料包紮。如腐肉太多,須先用白降丹或紅升丹之類蝕去膿腐,再用此膏,收效更好。治臁瘡久不愈,可視瘡面大小,將軟紙剪成比瘡面大一點的紙塊,疊成一疊,厚二三十層。紙邊周圍用線釘住,趁膏尚熱而未凝固時泡入膏中,使其浸透紙層,取出放涼。將瘡面清潔好,把蠟紙敷於瘡上,外面常規包紮。每日或隔日從裡面將沾滿膿汙的蠟紙揭去一層,餘者再敷上。如此日日易之,自能漸愈。【按】此法是我的舅舅所傳,類似方也屢見於古方書中,但近世罕見使用。究其緣由,大概因其簡約或平平吧。舅父初語此方,餘也不甚信。1982年,我在風西住時,村中有一單身漢,姓葛,行二,人稱二葛,故反忘其名。其為人愚笨,一日駕牛車轉彎時,牛奔直路,致使他的腳被路邊籬笆撞傷,皮破數處,腫勢甚劇,經我治療已其本癒合,後因有人傳方(用稻草燒灰,加入自己的小便調敷)而致感染,拖延旬餘,下肢腫如小桶,潰如爛瓜,復來求餘診治。我見其潰爛嚴重,勸他進城治療。縣醫院用抗菌消炎、植皮等治療2個月,不愈。因無錢再治,只好出院歸家。舅父用此方為之治療,20餘天竟漸愈。誰知如此平淡之方,竟收神效若此。生肌玉紅膏見於《醫宗金鑑·外科心法》。我用過的劑量是:當歸30g,白芷30g,甘草18g,紫草3g,輕粉6g,蜂蠟30g,血竭6g,香油250g(少量製作時可按此比例減量)。上藥除蜂蠟、輕粉、血竭外,其他俱用香油浸泡,慢火熬至藥變枯黑,以雙層紗布濾去渣,投入蜂蠟,燒沸,離火,候溫熱,摻入輕粉、血竭(研極細),攪勻,貯瓶備用。案1:2007年,岸堤一姓公的男子,右下肢整個小腿部大面積腐爛,瘡口凹陷,深幾至骨,周圍黃疤重重,如山甲之鱗。因無藥可用,只能用油紙蓋著,外包以繃帶。我令其解開繃帶視之,一句話:慘不忍睹。我說:此病屬西醫診斷下肢淤積性溼疹,中醫稱之為臁瘡,雖無性命之憂,卻無特效方可施。民間有言日:裡臁外臁,二十四年,二十四年不好,長到老。乃形容此病病程長,且難治。公曰:你說的太對了,我這病屈指算來已23年了,不斷地治療,始終不好,且越爛越深。其中有一階段本已長出了一些肉芽,聽說某醫醫術高超,因慕名求治。人家說必須把這些膿液刮去,否則決無痊癒之理,於是便用手術刀颳了個乾淨。不想從此原來還算紅活的肉越來越暗,漸漸變得像死牛肉了。傷口也變得膿少水多,腥多臭少了。因腿不便於行走,只好於自行車上掛一馬扎,隨時準備坐下休息之用。我說:彼乃西醫不懂「煨膿長肉」的道理,特別是把新生的肉芽也都給刮掉了,故而把痊癒的一線生機白白地斷送掉了。公某說:你既識此證,必有良方,何不為我治療?我說:方有,但短期內恐無顯效,大概你不能堅持。倘半途而廢,不但你枉花了錢,我也落個勞而無功,還不如不治。他聽我這樣說,一再表示只要有效,一定堅持到底。於是我教他製作此膏,並配合內服方藥——三妙散加味:蒼朮25g,黃柏15g,牛膝10g,連翹15g,蒲公英30g,甘草10g,白朮10g,天花粉15g,黃芪30g(後來逐漸用到100g),有時也加少量的乳香、沒藥。以上方為基礎,藥量和藥品略有加減,服藥兩月餘,肉色見紅活。天氣漸熱,由於服藥日久,胃口漸差,相商停藥一個階段,我說也可以,若不是你的瘡口肉色晦暗,本來不用內服藥也可。從此便停用了內服藥。同時我用自製的生肌膏為之外敷。其間經過了幾次的改變:一是他的傷口太深,用多層紙做的貼膏偏硬,不能與瘡口砌合,且易致不適或疼痛。後來經過幾次的試驗,用乾淨的醫用紗布代替紙,也不用多層,只用一兩層,兩三天換藥一次,不用清洗瘡口,直接換藥即可(此即「煨膿長肉」之意也)。二是瘡口出水多時,曾令其熬製藥膏時加用松香。如此至冬季,已是肉芽紅活,瘡口漸斂。春節時我離開了岸堤。2008年秋季,得知他早已完全癒合。【按】古人贊醫曰:「生死人而肉白骨」,此方殆「肉白骨」之方歟?案2:福洞一木工,姓劉,一日工作中不慎,左手魚際部位被電刨子刮傷,整個魚際部的皮膚都被刮掉,而且傷得很深,當即就到我們醫院來止血敷藥。以後每隔一日即來換藥一次(用雷佛奴爾紗布),十餘天后仍不愈,一日來找我看,瘡面已經糜爛,時已是十月初冬,天氣漸涼,深以為憂。我勸其用上方治療,彼深信之,如法制膏敷之。12月份,他領女兒前來找我看病,贊藥效很好,視其手,僅遺很小疤痕而已。【按】生肌玉紅膏是《金鑑》外科中的名方之一,當然不屬於偏方之例。我之所以把它附錄於此,是因為現代的醫生都只習慣用現成的西藥製劑,如此早已經過驗證的明方反少有人應用,實在可惜。並且,附我之治驗於上,希望以後有人看到我寫的這些,能夠採用此方來造福於患者。蛋黃油也是我臨床上喜用的一個有效方。它的製備也比較簡單。先把雞蛋煮熟,去清留黃,把蛋黃放鐵勺或小鐵鍋中,火上加熱,至蛋黃變焦黑,繼續加熱,並用小匙按壓,就能熬出黑色的油來,一個雞蛋大約能出2-3ml,可研入少量的冰片,調塗於患處。凡一切皮膚潰瘍(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治療到後期,基本已愈,快要結疤時,都可用此,可以加快癒合,有時還能不留下瘢痕。雞蛋黃與頭髮一起熬出油,可以用來治療嬰兒溼疹之類的皮膚病。這在《本草綱目》雞子黃條下之發明中有專門的論述,此處即不再多贅了。

推薦閱讀

白芨+蜂蜜小藥膏調敷,可以治療肛裂

應季好藥——紫雲膏外用可治8種以上皮膚病

I 版權聲明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閻喜換老師主講的課程《撥筋通絡·八法輕巧治腰痛》上新啦!本次上新內容為治療特點解剖概述

治療特點部分,閻老師為我們從手法治療的誤區講到操作的要領;從「24字治療原則」講到不同損傷階段的治療策略……解剖部分,老師串講了腰腹部多塊肌肉,配合動圖演示,讓你識其體相,知其部位,未來便可手隨心轉,法從手出~

加入我們,和600+小夥伴一起快速提升吧!

相關焦點

  • 【鎮院之寶(一)】生肌靈藥——「生肌玉紅膏」!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我院皮膚科生肌靈藥——「生肌玉紅膏」。各位觀眾,請端好小板凳,聽小編我娓娓道來。
  • 蛋黃油的作用及製作過程
    超級有用的②對乳頭皸裂患者,每日2次以棉球蘸蛋黃油塗乳頭皸裂處,古醫籍中稱蛋黃油為雛鳳膏,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③神經性耳鳴(耳內流膿,長久不愈,百試百靈),每次用棉花吸蛋黃油塞耳內,最嚴重者,每天換兩次數日即愈,永不再發。多行善事。④治痱子:馬齒莧外洗,每天一到兩次外加抹點蛋黃油,消得比較快。
  • 蛋黃油的功效及製作
    蛋黃油是治療輕度燙傷的良藥,這是因為蛋黃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和卵磷脂等,這些物質對人體皮膚的再生和代謝有著重要作用,外敷,也可內服,中醫認為,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
  • 生肌玉紅膏
    先用茶盅4枚,預頓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人盅內,候片時,下研極細輕粉,每盅內投和3克,攪勻,候一晝夜取起。功能主治:活血祛腐,解毒生肌。治癰疽、發背等瘡,潰爛流膿,以及疔瘡、疔根脫出需長肉收口者。用法用量:用時先用甘草煎湯,甚者用豬蹄1隻,先水煎至軟,去蹄及浮油,溫洗患處,軟絹挹淨,挑膏於掌中,撩化,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蓋之。大瘡,早,晚洗換二次,兼服大補脾胃暖藥。
  • 蛋黃油的製作 蛋黃油的12種用法
    其製法為將數隻雞蛋煮熟,除去蛋殼和蛋白,把蛋黃放入鍋內,用小火煎至焦黃,擠壓出油,裝油於小瓶內密封備用。蛋黃油療法是民間的飲食療法和偏方的-種。內服外用均可,無副作用,這種療法對多種疾病有顯著效果。20分鐘時開始起濃煙,這時開始只要翻攪幾下即可,30分鐘左右,濃煙達到最大,蛋黃會變成黑色,看起來像瀝青,此時用鍋鏟壓,會流出蛋黃油。關火把油倒入容器內。蛋黃油的12種用途1、乳頭皸裂:蛋黃油塗擦患處,每日1-2次。
  • 琳媽製作蛋黃油的過程
    這是第二次做蛋黃油,第一次做是為弟媳婦做的,當時弟媳婦因為剛生完孩子乳頭被孩子吸破了,很痛,因為我有同樣的經歷,所以我知道這種感覺,真的很痛,吃的時候就有種想哭的感覺,我當時破了一個月用了各種方法才好,不知道有多少次斷奶的念頭,但我知道要堅持,不想弟媳再受這樣的罪,晚上給她做了蛋黃油,一天抹幾次,用了二三天的時間就好了,我從沒想到會這麼快,暗自感嘆蛋黃油的神奇,前幾天小侄女的屁屁上長了兩個紅點點,用蛋黃油抹了兩次就消失不見了
  • 蛋黃油的製作
    自製蛋黃油不但經濟實惠,還無任何添加,對媽媽不會有任何傷害,哺乳的媽媽可以放心!既然這麼好,我們就趕緊來學一學家庭自製蛋黃油吧!       我國用蛋黃油治病歷史久遠,《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古醫籍中稱蛋黃油為「雛鳳膏」,其性平,味甘,具有解毒消腫、斂創生肌等功效,用於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創面,如溼疹、皮炎、水火燙傷、凍瘡、口腔及各種體表潰瘍、唇風、鼻前庭炎、中耳炎、乳頭皸裂、宮頸糜爛、癬症、雞眼、痔瘡、肛裂等。
  • 傳統VS超臨界CO2製作蛋黃油的功效和作用,有何不同?
    1.緩解潰瘍蛋黃油可以緩解疼痛,而且有明顯清涼感,它能減少滲液產生,對人類的皮膚潰瘍有明顯緩解作用,它能加快創傷面癒合,除此以外,人們出現凍瘡時,也可以直接使用蛋黃油來治療,但在治療時需要把蛋黃油和冰片放在一起調勻製成藥膏,然後外敷在出現凍傷的部位上,每天更換一次,能讓凍瘡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明顯減輕
  • 明明是祛疤的膏,卻擔當起了去皺的重任
    我在膏哥家買了生肌膏和玫瑰花,還有酸梅湯,印象最深的是生肌膏。
  • 蛋黃油治溼疹、痔瘡有特效,用實圖教你製作(收著有用!)
    偶然的機會,在網上找到一個民間偏方:蛋黃油治溼疹,眼前一亮。這個完全符合「安全易簡」的原則,取材方便,製作簡單,還有一些網友的切身體會,可謂療效確切。說幹就幹,我煮了兩個雞蛋,煮熟後將兩個蛋黃剝出來直接放到不鏽鋼鍋內用文火炒,蛋白當然也不能浪費,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大約半個小時炒成焦煳狀,蛋黃油才出來。放涼後裝入小玻璃瓶中。
  • 你不知道蛋黃油的神奇功效
    今天呢主要和各位朋友們分享一下有關蛋黃油的製作和妙用。可能年輕一點的朋友還不知道蛋黃油是什麼,有什麼用,我們今天主要就來講一下蛋黃油。大家都知道這個雞蛋呢很有營養,實際上雞蛋我們用好了,它還是一味妙藥,今天吶我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蛋黃油的製作。
  • 蛋黃油神奇大功效,製作竟如此簡單!
    蛋黃油又名雞子油,可外敷也可內服,中醫認為,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
  • 蛋黃油
    蛋黃油是王晗老師主講祥康健康快車中所推廣的家中常備五寶之一,蛋黃油有強大的功效,在家庭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也是每一個祥康家庭裡必不可少的寶貝。自古中國古代醫學家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中國醫療聖典《本草綱目》中就有相關記載,《本草綱目》曰「雞卵炒取油,和粉敷頭瘡」。又雲「雞卵黃熬油搽之,治杖瘡已破,甚妙」。蛋黃油雖取材容易,但煉製十分困難,而且出油極少,所以十分珍貴。
  • 蛋黃油愈瘡膏
    2020年 庚子年 八月二十 10月 6日 星期二 凍瘡、溼疹患者可嘗試自製蛋黃油
  • 【經驗Tips】蛋黃油神奇的大功效
    蛋黃油製作方法與功效詳閱高王宏日誌,最重要的工具是要去買一臺小型冷榨油機。蛋(卵)黃油提取後的焦黑蛋黃碴,即是所謂的蛋黃酸,將它拌料給鴿子吃,其效果也是相當理想!說起來也特別奇怪,鴿子特別的喜歡吃。蛋黃油對鴿子的心臟與心血管特別的有助益,對心臟跳動有加分的作用,生肌造肉不在話下。
  • 你不知道的蛋黃油!
    「我讓你家中常備珍珠粉你就是不聽,磕碰、潰瘍、咽喉痛都能用的上啊,你還可以做面膜、用來刷牙美白牙齒。」「說那些馬後炮有啥用,你想不想知道後來咋好的?」「願聞其詳。」「是我家之前的月嫂告訴我蛋黃油可以治療燙傷,我就試著熬了,塗了幾次,創面還真癒合了,後來我也上網查了,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
  • 一個蛋黃的蛻變,萬能蛋黃油:溼疹、燙傷、潰瘍、胃病、痔瘡...神奇
    只是製作方法漸漸被陌生了,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許多民間或老祖宗的好寶貝都已經丟失了,我們現在來重新認識一下。有一位讀者告訴我說這個東西特別好,能治很多的小毛病,讓我寫寫,分享出來,傳播中醫,在此感謝這位粉絲。現在揭秘這個神來之作就是雞蛋黃真金不怕火煉蛻變而成的「蛋黃油」。
  • 蛋黃油的做法
    用蛋黃油治病,歷史久遠。如明代《本草綱目》曰「雞卵炒取油,和粉敷頭瘡」。又雲「雞卵黃熬油搽之,治杖瘡已破,甚妙」。           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           蛋黃油是從雞蛋的蛋黃中煎取的油,又稱雞子魚、鳳凰油等。
  • 蛋黃油是個寶!不僅是寶寶的妙藥,還能治女人的難言之隱!
    「蛋黃油」,姐妹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很多姐妹照顧寶寶紅屁股就會用蛋黃油,但是蛋黃油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要更加厲害!蛋黃油又名雞子油,可外敷也可內服,中醫認為,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
  • 對付小兒溼疹:除了蛋黃油還有凡士林
    偶然的機會,在網上找到一個民間偏方:蛋黃油治溼疹,眼前一亮。這個完全符合「安全易簡」的原則,取材方便,製作簡單,還有一些網友的切身體會,可謂療效確切。說幹就幹,我煮了兩個雞蛋,煮熟後將兩個蛋黃剝出來直接放到不鏽鋼鍋內用文火炒,蛋白當然也不能浪費,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大約半個小時炒成焦煳狀,蛋黃油才出來。放涼後裝入小玻璃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