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近
相信許多小夥伴早已蠢蠢欲動
想利用假期來豐富自己的實習經歷!
最近幾天
刺蝟君就在後臺收到很多小夥伴留言
「實習小白想找實習要怎麼準備簡歷呢?」
「簡歷上怎麼寫自己的經歷才更能吸引HR?」
......
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
貼心的刺蝟君為大家準備了
求職簡歷禮包
無論你是初次找實習的小白
還是實習經歷豐富的大二、大三學生
都能從禮包中找到答案~
· · ·
01
HR希望什麼樣的簡歷
門當戶對,硬的技能和背景能夠吻合;
情投意合,你在簡歷中體現出的人設(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企業的文化相契合。
簡歷和崗位的匹配度,決定了你的簡歷能不能通過HR篩選。寫簡歷應該根據崗位要求,寫上符合崗位要求的經歷。比如,崗位要求中寫到組織能力強,那你就舉例曾經組織過什麼活動。
在求職時,我們可以準備好兩個版本簡歷
02
萬能STAR法則
無論是寫簡歷還是面試環節,都需要描述個人經驗。運用STAR法則,可以更好地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S即情境(situation):什麼時候在什麼企業/活動擔任什麼職位;
T即任務(task):分配的任務是什麼,你負責做哪部分的工作;
A即行動(action):你具體做了哪些事情(量化、事實);
R即結果(result):通過這項工作/活動獲得的成績/提升。
具體來說,你在實踐過程中做了哪件事情?業績是什麼?你是如何做出這樣的業績的?做出這樣的業績都是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採取了什麼樣的手段?
舉個慄子,很多小夥伴在寫經歷時只簡單列舉情境(S)和任務(T),像是在記流水帳,無法向面試官展示個人能力。運用STAR法則,著重闡述以往工作經歷中採取的具體行動(A)及最後的成績(R),可量化的內容能讓HR快速get到這份經歷的含金量。
敲黑板:描述成績(R)時要體現出自己採取的行動對於這個任務結果的提升,讓HR看到你的潛能!
03
多使用行為動詞
在寫經歷的時候,除了體現可量化的工作成績之外,還需要注意動詞的選擇,可以對比一下以下兩組詞:
主動性弱:了解知道
結果性弱:鍛鍊學會
主動性強:(獨立)負責發起組織
專業度高:(深度)分析調研
結果性強:(高效)完成提升優化
從一個動詞開始,基本決定了HR如何看待你這段經歷。通過動詞和可量化結果,HR就能很快判斷這段經歷是不是水的。
如果你的簡歷裡還有第一組裡面這類詞,建議全部替換掉。你要做的是突出自己給公司團隊帶來的價值,因為這正是HR所期待一個新員工加入之後,可以為公司實現的。
想要一份脫穎而出的簡歷
除了以上幾點
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
為了幫助大家寫出與崗位匹配的簡歷
刺蝟為大家準備了求職簡歷全套資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