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你不了解的阿加莎·克裡斯蒂:不是什麼人都能寫偵探小說

2021-02-08 新京報書評周刊

現場整理|新京報記者 李佳鈺


故居阿什菲爾德

有秩序的空間裡成長出的小女孩

 

史航:我們今天談的不是阿加莎自己寫的任何一部小說,而是她寫她自己的生活。其實你們看這自傳雖然是時間的藝術,但它更有一個空間的,已然不可侵犯的秩序。就像書中阿加莎媽媽教導的「在用人的午餐時間內決不能闖進廚房」。為什麼?因為廚房是僕人的領地,是他們休息的地方,「他們有自己的習慣,不要打擾他們」。如果僕人們正在進餐,主人進去,按照他們家的規矩,僕人是可以不必站起來的。因為那是他們的主場,他們的領地。


所以阿加莎母親也說,「永遠不要對僕人說無理的話,對待僕人必須儘可能地禮貌」,因為僕人是「不能還嘴的,對於那些因所處地位的關係而無權對你無禮的人,你必須永遠以禮相待」。這裡面你就可以看到,它其實有空間、有秩序、有倫理、有底線。克裡斯蒂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裡頭成長出的一個小女孩。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作者:  [英] 阿加莎·克裡斯蒂 

譯者: 王霖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7年6月

 

止庵:克裡斯蒂其實還是一個老派的人,她還是相信其實背後有一個秩序,這個秩序使得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公平能夠戰爭黑暗,善能夠戰勝惡。克裡斯蒂在這本自傳偏後的部分講了一個理由,就是她為什麼要寫推理小說。這個理由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她還相信這個世界上分好人和壞人,要懲惡揚善,並且推理小說是一種能夠體現正義的東西。所以克裡斯蒂寫推理小說其實是有這麼一個信念,就是甭管什麼原因,最後這個罪犯都是要被抓到。


這就是推理小說,它能夠使我們建立這麼一點信心,給我們這麼一個信念,壞人他雖然挺牛,但將來他有被抓的那一天。這個信念其實很重要,尤其到了推理小說比較盛行的時候,好多作家已經放棄這個東西了。因為大家一看這世界不是那麼回事,基本上都是警察被冤屈,壞人當道。但是這世界還真有這麼一波人相信這個事,特別是有更多的讀者相信這個事。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願意一本一本接著讀這個書,就是暗地裡給自己提一個醒,這世界還行,咱們還能繼續活下去。

 

有安全感的人

才有可能寫下平靜生活中的漣漪

 

史航:克裡斯蒂80多部小說中,雖然我們鎖定的只有被害人和兇手,但實際上有好多誤入鏡頭的人,也就是我們在克裡斯蒂自傳裡頭看到的眾生。像是過路的人,奇怪的、神色倉惶的流浪漢,或者鬱鬱寡歡的人,她會寫到很多這樣的人。克裡斯蒂她小時候跟家人在一起一定特別有安全感,因為只有極度安全感的一群人才能寫推理小說。如果本身就是一個難民營,一條命不當一條命來算,就沒法寫。


換句話說,推理小說是在一個儀式中間產生的平靜生活的漣漪。克裡斯蒂在寫這些人的時候讓你感覺到就是她那個時代。所以秩序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克裡斯蒂自己也說,在她們那個時候,你不能對誰說你不適合生存。就算對一個謀殺者,你也不能說你不適合生存。


史航與止庵對談現場  主辦方供圖

 

所以我覺得她是一路苦笑著堅持寫作的。她本來想寫的是一些妄想,一些好玩的事。可後來發現這個世界上真有成群結隊的兇手。所以到最後她開始有倦意,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讓她越來越失望。她在1975年寫了最後一部小說《帷幕》,1976年她就死了。


這個事情也好像跟陸續謝幕一樣,演員先謝幕,然後她自己作為導演後謝幕。所以這本自傳我覺得它訴說了一個時代,像拉洋片一樣這麼看過來。就算你推脫說看膩了,或者一開始就格格不入,可你還是能看到一個認真的、俏皮的、很有幽默感的女人的生活,和她看到的那個世界。



止庵:克裡斯蒂小說裡面的時代背景不是很鮮明,就像她裡邊的波洛偵探好像不長歲數,老是生活在一個時代,就是在二戰以前的那個時代。克裡斯蒂主要的人生經驗也是在那段時間,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個時代跟二戰之後不太一樣。那個年代的人對這個世界是抱有信心的,或者說她希望那個年代是那個樣子:大家都是遵從一個道理,盜亦有道,壞人也遵從這個道理。假如你真的指認出是我了,那我就認。


所以,你看馬普爾小姐,一個鄉村的老太太,手無縛雞之力,她怎麼就能破案呢?波洛偵探也不是能幹多少事的人,是個退休的上校。這幫人不憑力量破案,都是憑智慧破案,分析到誰,就是誰。壞人們甚至連反抗都不反抗。大家都生活在好的秩序裡邊是所有人的願望。在這秩序裡邊,好人應該有好報,壞人應該有惡報。這麼一個秩序裡邊的所有人都有安全感。

 

沒有英雄的姿態

而是始終在場的普通人

 

史航:這也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和柯南·道爾不一樣的地方。夏洛克·福爾摩斯精通英式格鬥術、棍棒術,他有時候還得跟人打一架,華生也是要賣力氣的。但是馬普爾小姐和波洛就不會。福爾摩斯一般是出了事他才去,而波洛是沒出事就跟罪犯在一塊,所以這倆是不一樣的。


《無人生還》(1939) 「寫這個故事真讓我入迷,10個人都死得很真實,讀者也不容易找到兇犯,寫書前我作了很多安排,很高興我終於寫出來了。」

 

柯南·道爾先是把這個世界寫出處處藏著危機,驚悚的一面。但是波洛告訴大家,真正驚悚的其實是人的內心。就像《尼羅河上的慘案》電影裡,最後波洛說,「女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讓人家愛」。這種話福爾摩斯是不會說的,他分析不到。但是波洛,這個比利時人就比英國人好點,他說了。因為對於福爾摩斯最多是那個人挺牛,在智商上碾壓我,但他從來沒想過理解。但波洛是想理解的。

 

所以我們看克裡斯蒂的傳記和她寫的人物,我們不能說哪些人物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但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在被克裡斯蒂寫下的那一刻是栩栩如生的。那一切對她是很重要的,我們就算不能走得像克裡斯蒂跟他們那麼近,但我們站在房間門口往裡看的時候,我們願意滯留,哪怕只是聽聽他們聊聊天。


 

止庵:其實福爾摩斯跟波洛比,他是我們生活中的英雄。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是一個非常古怪的人,他的整個舉動有時連華生都不能容忍,老在那蔑視所有人,始終是英雄的姿態。

 

可是克裡斯蒂的小說不是這樣。克裡斯蒂小說裡的波洛和馬普爾小姐都是普通人中的一員,普通到罪犯每次犯案都不知道他在場。要知道他們在的話,人家就不做這個案子了,因為知道這會有高手。所以人家不知道,就以為是個普通遊客。

 

波洛是一個喜歡週遊世界的人,其實這個週遊世界的經歷就是克裡斯蒂自己,她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包括《東方列車謀殺案》,實際上也是她在不斷地坐東方列車。所以嚴格說她的經歷在很大程度上被轉化成波洛的經歷。


阿加莎•克裡斯蒂

  

克裡斯蒂實際上像我們每個人一樣,並不是多麼非凡的人。但是她遇見了一個非凡的年代,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她看著這個世界一步一步不行了。我特別喜歡的就是她一直是普通人的姿態。實際上她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普通人了,人家都知道她是作家,但她確實不拿自己當作家對待,因為她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比她地位高得多的作家。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有一種嫉惡如仇的東西,就是不能容忍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出於什麼卑劣的心理,一般來說是謀財害命,然後讓人得逞,這是她不能允許的事。她就是我們生活中普通的一個人,但是這個人擁有超人的智慧,特別是很仔細的觀察,還有運轉合理的頭腦,這樣她就可以把這個案件破了。

 

克裡斯蒂寫這個自傳,回顧她自己的往事,就好像一個偵探一樣來看她過去的生活。她特別細緻,包括她小時候記事,怎麼走上寫作的道路,類似這樣很多很細的事情她全記得住。說明這個人很仔細地活了一輩子。其實一個人怎麼樣看自己的生活,這個眼光就相當於一個偵探怎麼去看一個案件的蛛絲馬跡。

相關焦點

  • 阿加莎.克裡斯蒂: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
    和睦的家庭,慈祥的雙親,快樂的氛圍,這一切都為她的創作生涯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阿加莎.克裡斯蒂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為筆名出版的小說,創作生涯持續了50餘年。
  • 世界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逝世44周年
    今日,劇院君選取阿婆的7個面向,讓你從新的角度,了解一個也許你還沒來得及認識的阿加莎。 1 童年想像中的朋友 一天,阿加莎對姐姐說,我打算創作一部屬於自己的推理小說。姐姐卻沒好氣地拆臺道,別做夢啦,你不可能寫出如此複雜的故事結構。 而也就因這小小的打賭,不服輸的阿加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寫出了第一部屬於自己的偵探小說。
  • 推理女王——阿加莎 · 克裡斯蒂
    阿加莎·克裡斯蒂,原姓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克裡斯蒂是一名高產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局限於偵探小說,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長篇推理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5個已上演或已發表的劇本,3個劇本集,6部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情感小說,2部以筆名阿加莎·克裡斯蒂·馬洛溫發表的作品(包括記錄異域生活的回憶錄1部,宗教題材的兒童讀物1部),1部自傳,2部詩集,2本與偵探俱樂部的會員作家們合寫的長篇推理小說(2本共3部)。
  • 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這位推理小說女王是處女座
    但是羅傑沒能把信讀完就死了——他坐在書房裡被人用刀抹了脖子……而兇手就是「我」,此刻正在給你講故事的人。——《羅傑疑案》克裡斯蒂《啤酒謀殺案》《無人生還》《五隻小豬》等部分作品的中譯本封面(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阿加莎·克裡斯蒂:好好活著就是最了不起的事情
    阿加莎·克裡斯蒂,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也是小編的偶像。被粉絲們親切的稱為「阿婆」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原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於英國德文郡託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她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酷愛閱讀,尤其痴迷於歇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
  •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漫像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職業: 作家 代表作品: 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 阿加莎·克裡斯蒂,原姓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
  • 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推理小說裡「環遊世界」
    你一定會很好奇,這個女人的腦袋瓜裡想的是什麼?那些千絲萬縷、細枝末節的探案素材的源頭是什麼?1909年,伴隨患病的母親到埃及療養,未滿20歲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在開羅開始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參加了不少舞會和其他社交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在母親的鼓勵下,阿加莎在埃及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習作《白雪覆蓋的荒漠》,開啟了她漫長的創作之路。
  • ​世界上最後一盞燈還亮著 | 阿加莎·克裡斯蒂130周年誕辰
    在整個偵探小說歷史中,她大概是一個什麼樣地位的作家呢?止庵:偵探小說其實很早,從美國的愛倫·坡就開始有了,之後英國又有柯南·道爾。到阿加莎,我覺得她最重要的是使得這個文學樣式成熟化。之前的偵探小說,嚴格說時代還不太承認這個東西。愛倫·坡根本沒拿這個當偵探小說寫,但到阿加莎這時候甚至已經成為一個行業,有一大批作家都在幹這個事,她在這裡邊又是佼佼者。
  • 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漫像
    出生日期:1890年9月15日 逝世日期:1976年1月12日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 阿加莎·克裡斯蒂,原姓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
  • 阿加莎·克裡斯蒂能夠通過今天的政治正確測驗嗎?|阿加莎誕辰130周年
    今天是英國偵探小說女王、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30周年紀念日,尼斯·布拉納導演的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也將於10月面世,一個世紀之後,阿加莎的作品在今天又能否通過政治正確測驗呢?阿加莎·克裡斯蒂比當時的大多數人——包括男性——都要見識廣博,《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她自己乘坐東方快車之後寫出來的。
  • 阿加莎·克裡斯蒂:偵探小說界的化學大咖
    阿加莎·克裡斯蒂在全世界擁有數百萬名粉絲,而我也將自己也算作其中的一員。我十幾歲時就開始讀她的小說,那時的我鍾愛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Hercule Poirot)挑剔的作風,痴迷於克裡斯蒂設下的絕妙謎團,更愛她字句間透露出的幽默。然而,如今的我長大成人,從一個化學博士的角度重新閱讀那些小說,卻又被那些層出不窮的下毒手法而深深吸引。
  •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100條軼事(上)
    寫作1、她年輕時創作的第一個故事叫做《麗人之屋》,這本書是她在流感恢復期中躺在床上為了打發無聊而寫的。2、她在與姐姐瑪吉打賭之後寫下了自己第一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3、《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在出版前約四年的時間裡,曾被6家出版社拒稿。
  • 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
    而按照譯本種類和傳播範圍而言,其在世界的輻射範圍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的著作,迄今為止至少被翻譯成103種語言。她的話劇《捕鼠器》自1952年11月上演以來,直到如今還在繼續,已超過2萬5千場,保持著倫敦戲劇公演最長的記錄。她一生寫過66本長篇推理小說,14本短篇小說集。並以瑪麗·維斯馬科特為筆名寫過6本其它形式的小說。
  • 世界上最會寫懸疑故事的女人 阿加莎·克裡斯蒂
    阿加莎·克裡斯蒂1890-09-15 至 1976-01-12 推理小說女王喜歡偵探小說和推理電影的朋友對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她是世界公認的推理小說女王,而且極其多產。根據克裡斯蒂官方網站的統計,阿婆一生共寫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與超過一百五十個短篇故事。除此之外,阿婆的作品還是全球發行範圍第三廣的,僅次於《聖經》與莎士比亞(該數據截至2000年)。因為阿婆寫的故事情節緊張刺激、結構安排精妙,所以電影電視圈的人特別喜歡改編她的作品。
  • 羅莎•蒙特羅 | 阿加莎•克裡斯蒂一生都在逃避黑暗
    誰知道是什麼東西使我們每個人成為自己:性格的遺傳,早年的變故。阿加莎是一位花花公子的小女兒,他那麼高興地揮霍掉自己的年金,以至於死時沒給家人留下一分錢,那時阿加莎年僅十一歲。於是,這個未來的女作家小小年紀就認識到孤兒的處境、破產和一個佔有欲強、抑鬱的母親那種令人窒息的愛,從此她不得不照顧母親。這一切都仿佛是黑暗中伸出魔爪的怪物。
  •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洞察人性的高手,自己卻成謎中謎
    這位作家,就是英國著名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阿加莎一生寫過80多部小說,代表作有《羅傑疑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她與日本作家松本清張、英國作家柯南·道爾並稱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阿加莎的作品被翻譯成了一百多種語言,在全球總銷量超過20億冊。
  • 阿加莎·克裡斯蒂紀念專題丨阿加莎,無人能夠跨越的巔峰(外一篇)
    後來買了幾本三毛主編的阿加莎,這才第一次注意到,《四大魔頭》《無人生還》都是阿加莎寫的,是個女作家,英國人。外國人居然寫得這麼好看!她的書,真是每本都好看,好看到讓我透不過氣來。眨眼就忘了被借丟的教訓,又到處嚷嚷,然後又被借走了,七零八落,有些又沒了。再後來,看到了貴州版,不叫白羅,改叫波洛了,翻譯終於靠譜了。
  • 民國時期在華蜻蜓點水的阿加莎小說
    在先後僅出刊十七期的《新偵探》雜誌上,前後共刊登了9篇阿加莎的偵探小說,比例可謂不小。而從小說系列範圍來看,從波洛系列到馬普爾小姐系列,再到帕克·派恩系列,阿加莎最重要的幾個探案系列作品在《新偵探》上都有所涉及,讀者也可以藉此初窺「阿婆」偵探小說的風貌之一斑。
  • 阿加莎:偵探小說女王,一個世界上最會殺人的女人
    今天我要給愛看偵探推理的朋友們推薦一個人,一個的所有作品,我相信當你看完她的一部作品後,你就入了她的坑再也爬不起來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愛上了這個將謀殺變成藝術的大師,請幫我把她安利給更多的人。英國最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大家通常喜歡叫她「阿婆」,在推理文學界,阿婆的地位毋庸置疑,三大推理文學宗師
  • 「偵探女王」阿加莎:用「瓊瑤」一樣的人生,創造78部偵探小說
    提到偵探小說,有三個名字不能繞過:柯南·道爾、松本清張、阿加莎·克裡斯蒂。其中,阿加莎的小說最為暢銷,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莎翁的作品和聖經。但這個「偵探女王」的人生過的卻是一種和小說相反的「瓊瑤人生」。但這部小說還是被出版社退稿,沒能出版。然而,這段時期的阿加莎受作家梅·辛克萊、加斯頓·勒魯以及柯南·道爾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柯南·道爾創作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更使阿加莎成為了一個偵探迷,她更是下定了要創作偵探小說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