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文如其人,作家的人生都是自己創作的藍本,他們以人生為框架,把從生活中感悟到的種種付諸紙筆,敘寫一段段或悲涼或婉轉的故事。
瀟灑恣意如古龍,筆下的文字無不帶著如清風明月般的爽朗,俠客們皆有古龍自身的影子;清冷悲哀如張愛玲,她的故事和人物更帶著她那滿目瘡痍的人生底色;激進如惠特曼,他的詩歌無不洋溢著奔放的激情……但有的作家卻不同,他們寫的是一種小說,過的卻不是小說中的人生。
提到偵探小說,有三個名字不能繞過:柯南·道爾、松本清張、阿加莎·克裡斯蒂。其中,阿加莎的小說最為暢銷,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莎翁的作品和聖經。但這個「偵探女王」的人生過的卻是一種和小說相反的「瓊瑤人生」。
年少時期
阿加莎出生於英國一個貴族家庭,母親是個思維活躍,容易心血來潮的女性,她將阿加莎的哥哥和姐姐都送到英國頂尖的寄宿學校去,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但對於阿加莎,她又突發奇想要「保護孩子的視力和大腦」,不讓女兒在8歲前接受教育。
好在阿加莎天資聰穎,識字和閱讀的能力都比別人好,並且從小浸染在各種兒童讀物當中,接受她的文學啟蒙。
阿加莎11歲那年,父親病故,家裡的經濟情況也每況愈下。姐姐早早就出嫁,哥哥被退學後則獨自一人在外闖蕩,家中只有阿加莎和母親相依為命。
此時的阿加莎閱讀許多名著,大仲馬、狄更斯等作家對她的影響都很大,她也喜歡到劇院看各種戲劇,自己則嘗試創作一些小說和劇本。
突然心血來潮的母親又想讓阿加莎接受正規的教育,她將15歲的女兒帶到了巴黎求學,主修聲樂和鋼琴彈奏。因為母親常突發奇想的緣故,阿加莎在巴黎又幾度轉學。
她的嗓音曾被看好,但無奈怎麼也改不了舞臺恐懼症的毛病,於是,她只能早早就放棄了音樂家這條路。
20歲的阿加莎回到母親身邊,一邊陪伴母親,一邊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以尋找如意郎君。1909年時,她伴隨患病的母親到埃及療養,在這段時間內創作了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習作《白雪覆蓋的荒漠》,並得到了鄰居小說家的熱心指點和鼓勵。
但這部小說還是被出版社退稿,沒能出版。
然而,這段時期的阿加莎受作家梅·辛克萊、加斯頓·勒魯以及柯南·道爾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柯南·道爾創作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更使阿加莎成為了一個偵探迷,她更是下定了要創作偵探小說的決心。
第一次婚姻
22歲那年,阿加莎在一次舞會上與年輕英俊的少尉阿奇博爾德邂逅,兩人都被對方吸引,迅速墜入愛河。那時,阿加莎已和一名少校有了婚約,但與阿奇博爾德之間熾熱的愛意,使她任性地取消了原本的婚約。
兩年後,她和阿奇閃婚,這段構築在愛情之上的婚姻卻沒有得到阿加莎母親的祝福,原因是母親覺得阿奇過於英俊,容易招蜂引蝶。
阿加莎和阿奇成婚不久後,一戰爆發,阿奇就不得不奔赴法國戰場,兩人匆匆分別。之後,阿加莎成為了志願醫療隊伍的一員。
儘管阿加莎沒有享受多久新婚的甜蜜,但那兩年在醫院當志願者的經歷,無論對阿加莎本人還是她日後的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她原本只是一個護士,在學得了許多相關的藥物知識後,她自學考到了藥劑師資格證,關於化學藥物和毒藥的知識增長了許多。
那時正是偵探小說風靡的時代,作為福爾摩斯迷,同時又立志寫偵探小說的阿加莎,就用她所習得的藥物知識在心中構造了她的故事格局和方向。
阿加莎在空餘的時間裡寫成了她的偵探小說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其中,犯人運用三種化合物進行毒殺的情節,就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小說構思精巧,但那時的阿加莎毫無名氣,小說接連被6家出版社退稿,坐實了冷板凳。小說完成後不久,阿奇從戰場回到了阿加莎身邊,她心灰意冷地把小說投給了一家公司,然後隨即一心投入到幸福的愛情生活中。
1919年,阿加莎和阿奇的女兒出生,《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得到了出版的機會。雖然阿加莎得到的報酬只有25英鎊,但小說出版後大受歡迎,阿加莎這個名字開始在英國文壇熠熠發光。
當時,阿加莎和丈夫兩人的生活日漸拮据,又面臨養育女兒的重擔,於是,在丈夫的支持下,阿加莎繼續進行她的創作,她的才華逐漸被人發現,名氣漸漸大了起來,可是在生活中,她和丈夫的共同語言已越來越少。
幾年後,阿加莎的母親病逝,這讓她悲痛欲絕,但向來性子冷淡的阿奇不但沒有給她安慰,反而疏遠了她。讓母親言中的是,阿奇果然「容易招蜂引蝶」,他出軌了一名名叫南希的女子,離開了他的妻子。
面對丈夫的不忠和絕情,阿加莎悲傷到了極點,但她從來都不是柔弱的女子。
阿加莎在某天晚上獨自駕駛著汽車離開,但第二天,路上只有她的空車,阿加莎不知所蹤。當時,她已是當紅的作家,這件事自然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響,新聞媒體紛紛報導,猜測阿加莎是否已經遇害,警察也介入其中。據說,當時有超過一萬名志願者參與搜救工作,但都沒找到阿加莎,或是她的屍體。
阿加莎的丈夫阿奇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許多不好的輿論紛紛指向他。為了擺脫嫌疑,他只好全盤託出不在場的證據,說明自己當時和情婦在一起,但這下子,他出軌的醜事被扒了個體無完膚,顏面盡失。
不久後,阿加莎被發現化名住在島上的一家酒店。許多人紛紛猜測,她這一出自導自演的「消失的愛人」,就是為了報復丈夫和小三,但她對此從未做出過解釋。
第二次婚姻
離婚後,阿加莎度過了人生中的一段低潮期,但作為瀟灑的新女性,她得以在寫作中迅速走出陰霾,並乘上了東方列車,開始了一段說走就走的別樣旅行,走向人生的新通道。
阿加莎遠赴中東,並和考古學家倫納德·伍利夫婦成為了好友。兩年後,她再次踏上中東的土地,伍利的助手馬克斯熱情地接待了她,並一路陪伴她回到英國。
途中,阿加莎接到了女兒患上肺炎的消息,一度驚慌失措,馬克斯一直都在溫柔地安撫她,為她打點一切。當回到英國看見女兒在姐姐的照顧下痊癒後,阿加莎如釋重負。
在此時,馬克斯向阿加莎求婚,這令她又驚又喜。畢竟,這時的阿加莎已經40歲,而馬克斯比她小14歲。但兩人曾一路相伴回到英國的經歷,以及馬克斯溫柔體貼的性格,又使得阿加莎對他有許多好感。
她原本對愛情已不抱有希望,但這突然降臨的驚喜,又使她滋生了對愛情生活的嚮往。馬克斯傾慕她已久,只是苦於沒有機會追求她。阿加莎重訪中東故地,對他而言是一個機會,他再也不想放開她的手。
在反覆的思考和權衡下,阿加莎答應了馬克斯的求婚,而馬克斯也成了阿加莎相伴一生的人。兩人婚後的生活細水長流,沒有轟轟烈烈的片段,卻充滿了愛意。
兩個浪漫的人,空閒時就到北非沙漠、中東古蹟去旅行,生活的點點滴滴被她寫進了小說裡。她重拾起當初的少女心,珍惜生活裡的每一分愛意。在馬克斯作為專家被派到二戰前線時,她也痴痴地等待著丈夫的歸來。
偵探女王
縱觀阿加莎一生跌宕起伏的感情經歷,要說比瓊瑤式的愛情還來得轟轟烈烈,那也一點都不誇張。但就是過著這樣人生的女子,一生中卻寫出了78部偵探小說,其作品總共被翻譯成四十餘種語言,到如今還風靡萬眾。
阿加莎的偵探小說,從一開始就布滿了疑雲,環環相扣,高潮迭起,讓讀者總有想一直讀下去的好奇心,而不讀到最後,你根本就猜不到結局。她所設置的真相,也往往令人大跌眼鏡。
運用大量的心理描寫來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是阿加莎小說的特色,也是其不可忽視的出彩之處。小說遍地是伏筆,每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兇手,又不像是兇手。
阿加莎更開創了屬於偵探小說的許多故事構思,例如《無人生還》裡,幽閉空間中12個人接連死去的犯罪模式,以及人物的死因都和童謠相吻合的模式,極大影響了後來無數偵探小說的創作和驚悚片的劇情。
她的小說甚至對現實中的事件有過巨大的影響。因為藥劑師的經歷,阿加莎精通毒藥的原理,並大量運用到創作當中,用毒的手段層出不窮,並十分精準。
1977年,一名男子用含阿託品的眼藥水毒殺了他的姨母,警察在他的家中找出了阿加莎的《星期二俱樂部謀殺案》,並發現兇手在裡面劃出了關於阿託品的段落。
1975年,南非的一名女子因為看了阿加莎的《白馬酒店》,才察覺到好友被妻子用下毒,由此救了朋友一命……
阿加莎無疑是一位傳奇女作家,她開啟了一個偵探小說的新時代,她筆下的故事,更是成就了許多經典。1976年,85歲的她與世長辭,但她留下的作品仍影響著千千萬萬人,她寫出的故事也不斷被搬上銀幕,以另一種方式流傳下去。
這位偵探女王,一直在用另一種方式在陪伴著我們,從未離開。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